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我是顺平侯

第1469章赵2的担忧

  • 作者:顺平侯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1-06 10:16:32
  • 完书字数:5004

“唉!咱们的心可真够大的,书院里有学子参与诱骗良家,我们居然都被蒙在了鼓里。”柳曜卿叹息说。

柳曜卿的话刚说完,柳真卿就‘噌’地一下站起身来,他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堂哥,然后用颤抖的声音问:“这可不能冤枉人,这种事事关一个人的品行端正。”

“白纸黑字写着,我谁都不冤枉,而且干这种缺德事的还不是一两个,你让我怎么冤枉他们?!”柳曜卿气呼呼地说。

柳真卿心慌的很,他急忙拿起案桌上的文书,一页页仔细地看了起来。等到他看到关键的部分,整张脸已经扭曲的变形,眼神里透露出的神情可怕的吓人。

“这件事怎么会牵扯到卢杞的身上了?”柳真卿脸色发白地问。

“许多证词的指向,都指向了他。”柳曜卿说。

“可是,并没有证据证明卢杞是直接参与者啊。”柳真卿说。

“所以这才是最可怕的,卢杞策划了此事,但是却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这比直接参与者的心机还要可恨。”柳曜卿说。

“我刚刚看过了,这些参与的学子身份背景可都不简单,都是一些豪门大户、官宦子弟。”柳真卿说。

“问题就出在这里,他们只是引诱却并没有强迫那些女子,按照唐律还惩办不了他们,你说怎么办?”柳曜卿皱着眉头说。

“是我疏忽大意了,这些学子平日里就和卢杞在一起廝混,没想到终究还是出事了。卢奕千里迢迢把儿子交到我手上让我教导他,我却对其关心不够,我对不起卢中丞啊!”柳真卿伤感地说。

“依我看,卢杞的变化起因或许有别的原因。”柳曜卿说。

“你是说?”柳真卿眼睛一凛问。

“玉儿。”柳曜卿说:“赵云的出现让卢杞心生妒忌,加之玉儿心属赵云之后,卢杞便变了心性。”

“你这道理不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卢杞做了坏事怎么能怪到赵云的头上。相反,这只能说明这个卢杞本性就有问题,需要悉心教导才是。”柳真卿摆摆手说。

“他都干出这等缺德事来,我们怎么教导?”柳曜卿反问。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卢杞天天跟着一帮纨绔瞎混,肯定是学不好的。不如让他跟着优秀的学子一起,说不定他就变好了呢。”柳真卿说。

“书院里的优秀学子多了,你打算安排他和谁在一起?”柳曜卿反问。

“赵云。”柳真卿当即回答说:“常山那边已经来信,玉儿他们不日就会回来平原。”

“你不会是想把赵云和卢杞一起收入我柳氏门徒之下吧?”柳曜卿惊讶地问。

“我就是这个意思。赵云拜师是年前就已经定下的事情,只是他去范阳把这事耽搁了。卢杞的关系摆在这里,我们之前没教好他,总不能以后送给卢奕一个品行不正的儿子吧?”柳真卿说“我反对,我反对收卢杞为徒。我敢打赌,卢杞要是能跟着赵云学好,我愿意输你半年的束脩。”柳曜卿说。

“夫子日:君子不博。你那点束脩还不够买几幅宣纸的。”柳真卿说。

“反正我不赞成卢杞入我柳门。”柳曜卿坚定地说:“我教卢杞早非一日之功,他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清楚,他入柳门不够格。”

“夫子说:有教无类。就算尽了朋友之义,你我就偏袒一下他吧。”柳真卿恳求地说。

“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我无话可说。”柳曜卿说:“但愿你收的这两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你的骄傲。”

听到花月楼被柳大先生查抄之后,卢杞是心慌了好几天的。

要说卢杞不害怕柳大先生那是假的,就算他再猖狂,在柳真卿的面前现在还是得乖乖地装一个好学生。

但是卢杞在思虑再三之后,他确信自己没有什么切实的证据留在花月楼。首先,他卢杞从没踏入花月楼半步;其次,勾引良家这种事他也从来没直接参与。卢杞看不上那些普通人家的女子,自然也没有和她们产生过接触。

事是别人干的,他只不过出了个主意而已,这能拿他怎样?

“可是这件事柳大先生也不可能就这么算了,万一他非要找我麻烦呢?”卢杞忐志不安地想。

俗话说‘想什么来什么。’就在卢杞坐卧不安的时候,关播还就真的给卢杞带来柳大先生的消息了。

“卢老大,好消息。”关播一边跑一边嚷嚷着闯进了卢杞的屋子。

现在这所院子里已经失去了几天前的热闹了,那些纨绔和他们勾引的良家皆做了鸟兽散。唯一还留在这里的,就是卢杞的两个死党和新加入的小弟王锷。

“还能有什么好消息?”卢杞烦躁地说。

“书院里贴出了通告,前几日在花月楼被抓的那几个倒霉蛋,全被除籍了。”关播庆幸着说:“看来大先生是把怒火发到他们几个身上了。”

“那有没有提到咱们?”卢杞追问。

“咱们屁事没有。”关播昂着头说。

“我就说嘛,咱们大唐又没禁妓,柳大先生也不能抓咱们。”于颀说。

“这算什么好消息,那些人去哪儿,跟我有屁的关系?”卢杞白眼一翻说。

“真是你的好消息,我刚从书院那边得知,大先生要正式收你为徒了。”关播尚兴地说。

“你说什么?”卢杞‘噌’地一下蹿到了关播的跟前,抓住他的衣领问。

“千真万确,你要当大先生的关门弟子了。”关播肯定地说。

听着关播的话,卢杞和于颀立刻面露喜色,而待在角落处的王锷,却诧异极了。

柳大先生收亲传弟子这件事,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书院。这件事的影响度比加入甲号院要大多了,毕竟亲传弟子和名誉弟子的区别很大。这就像两张毕业证上盖着同一位校长的名字,一张是函授,另外一张却是校长亲自带的研究生一样。

在明确知道自己会成为柳大先生的亲传弟子的消息之后,卢杞立刻就恢复到了半年之前那种神气十足、傲慢自大的神态,他傲娇地逛遍了书院里的每一个角落,就为了展示他的特殊。

没错,卢杞不认为柳大先生给他的是一种机会,他认为这只是一种特殊的身份,就像他从小就是河东豪门的嫡长子一样,本来就应该属于他的身份。

《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天宝十四年的三月初三,柳真卿为了纪念王羲之写《兰亭集序》诞辰四百零二年,特意在皓月书院举办隆重的收徒典礼。

典礼的地方就在书院第三进院落的先贤祠,因为这里供奉着的是孔子的画像。不过,皓月书院的先贤祠里除了孔子,另外还有意见单独的房舍供奉的是柳回的画像。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