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无畏

第18章 绩效考核的悖论

  • 作者:吴伯凡;梁冬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7-04 10:24:07
  • 完书字数:9170

我(梁冬)偶尔也做一下企业顾问。有一家公司很有意思:他们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在美国上市,却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很多总监也不十分清楚自己是怎么考核的。但是大家做得还不错,效率很高。我当时觉得很奇怪,后来我发现中间有些玄机,就是这些人在做事的时候,不是为了绩效目标,而是因为他们喜欢做。于是,大家就凭着这种默契往前走。

我不知道自己给他们做顾问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是花了些时间帮他们拟定了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比如360度、KPI(关键绩效指标法)、上级评价、市场权重、下级反馈、目标完成率等,搞了挺大的一张表。有一位总监看了之后非常困惑,他说:“以前我还知道怎么干活儿,你给了我这张表之后,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干活儿了。”

我们真正要做到卓有成效,就不要在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节点上目的性那么明确,用佛家的话说就是要“广种福田、广结善缘”。

这其实就是绩效考核当中的模糊性和精确性的问题。美国管理学界普遍认为,一个公司要有好的业绩,目标必须特别清晰,大目标要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小目标又有更小的目标,然后每一个小目标都变成KPI。每一个KPI要跟对应的人联系起来,评价整个项目的绩效和每个人的绩效时,用一张表或者用计算公式,一下子就算出来了,这是一种考核方法。如果公司里连考核都没有,就会被外界认为管理非常不规范,不可能出什么业绩。

好多年前,我曾经采访过日本佳能公司的董事竹达洋六。他说佳能的创新成果在美国专利局的表上一直只能屈居第三或第二,永远也超不过IBM公司。但是佳能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标,去管理这些发明创新的绩效考核。不像英、美的那些公司,指标要细到每年度、每季度、每月甚至每周要干什么。

包括佳能在内,日本的很多公司采取的都是“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终身雇佣就是员工不会丢工作,年功序列就是按员工的工龄长短分配薪酬,有的小年轻进公司来可能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他的工资却没有那些并没有做出很多事情的工龄长的人高。这种明显的吃“大锅饭”的体制,怎么会产生创新呢?竹达解释称,如果是在一种非常明确的考核体系下,很多人只会去做那些马上就能够出成果的事情,而不会去做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将来可能感兴趣的事情,或者他真正需要做却没有被列入KPI之内的事情。

实际上,在制定KPI的时候,就已经是在理性上僭越了。人们假定公司将来需要什么东西,一个公司需要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一件事最好是既利于短期目标又利于长期目标。但是经理人要求完成的是一个季度、一年甚至三五年内的指标。如果在签订用工合同期间,员工没有达到某个目标,可能就得走人了。如果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人们一定愿意做那些最容易出成果的事情,而不会去做那些可能对公司长期有利、短期内却不容易出成果的事情。具体谈到创新,佳能的研发人员在推进一项技术时,往往不是领导交代的任务。他们凭的是长期积累的敏感,以及浸淫在这个领域里发现问题的眼界,而领导是不知道这些的,更不可能列入考核指标。研发人员做出来了以后,也许短时期内没有用,但是时间长了,一年一年累积下来,每年都会有一些重大的技术突破来自曾经被认为没有用处的创新。

再来看3M公司的创新体系。3M公司的研发人员享有15%的闲暇时间,这段时间公司是不考核的,乃至公司有多达15%的人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能,只是按自己的兴趣去做。有个员工是化工博士,也是文学旅行家,他曾经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荷花会出淤泥而不染呢?他就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去研究,甚至还申请到了经费,即使他没有办法向领导解释这项研究到底有什么用。这项研究后来在很多地方都发挥了用处:首先是在矿井里,眼镜很容易起雾,如果在上面涂上一层这样的涂料,就不会起雾了。其次是在高速公路上,在路牌上涂一些这样的涂料,有雾有雨的天气也不会沾上水。这款让路牌“出淤泥而不染”的产品一经推出,第一年就签下了10亿美元的订单。有些真正能产生大绩效、大作用的项目,最初往往没法纳入有形的考核体系当中。

公司绩效考核应该分成两部分:70%~80%的部分要考核,否则没法管理;另外20%~30%,则可以变成表述很宽泛的工作,比如让大家互相向同事提出建议,或者让他自己去说还想做点儿什么事情。这样的话,就可以把现代工商管理的KPI考核方式纳入经营当中,而从更长远、更宏观的角度来说,让公司有一点儿松动的地方,让人的灵魂有一点儿松动的地方,让岗位有一点儿松动的地方,甚至让有些人有一点儿人浮于事,其实对公司来说都是好的。

从中医角度来说,一个人如果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时刻都在充分使用着,这其实很可怕。“奇人”萧宏慈在给中欧工商国际学院上课时说:“中国佛家讲‘菩萨修因不修果,俗人修果不修因’,就是说大部分人是结果导向的,根据结果来导向行为。而另外一些人不看结果,只看机缘。在治病这件事情上,有的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西医的治疗办法就是降血压、降血糖,病人也觉得很简单,吃了药,血压值、血糖值降低了,好像就很有安全感了。实际上血压高和血糖高不是原因,而是整个身体系统紊乱的结果。但人们不去调整原因,只是纠结于结果。比如某些降糖药可以把人的血糖全部沉到脚底下,所以病人每天扎手指,查出血糖是正常的,那是因为人们没有扎脚趾。很多糖尿病人最后脚趾会坏掉,原因就在于,降血糖药只是把糖由手指转移到了脚趾。降血压药也是这样,表面上血压是下来了,但是因为血泵到身体末节时能量不足了,而末端又需要血液,于是它又被迫升高血压。把血压降下来之后,身体的末端都缺乏血液,就出现了各种外表皮的坏死,包括末端肢体的坏死。一句话,看问题除了看结果,还要看原因。”

“两种世界观决定了两种医学的方法论”,中医讲的是养生,西医讲的是卫生。养生是内在的、求因的,卫生是外在的、求果的。这两种思维方式同样反映在东、西方的管理当中,比如日本的管理往往是求因的,西方的管理往往是求果的。

在现实生活中,把关注点放到结果上还是放到原因上,情况是大有不同的。彼得·德鲁克说管理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在于,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关注结果。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很多卓有成效的人当下的目的性恰恰不是特别强。

诺基亚和三星公司为什么非但没有在经济危机中死去,反而脱胎换骨成了世界级的企业?1992年之前的诺基亚还只是芬兰的一家公司,不是一家世界级的公司;1997年以前的三星,也只是一家韩国公司。它们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危机当中凤凰涅槃,是因为它们以前无意当中种下了一些因。在危难的时候,能够救命的往往是那些过去不太看重的东西,按当时的绩效体系来评估,那些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好像是顺手做的一些事情、无意当中做的事情。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自己的历程,或者看看周围的人,会发现对个人影响最大的一些事情,往往不是苦心孤诣设计出来的,而是因为不经意当中做了一件事情,但这件事情做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甚至想都没有想会有什么报酬或结果。只是因为这个东西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和传统,我们就做了。然后凭着认真的精神和态度发展下去,至于最终能做到多大则不可预期,也无法真正地知道。

这种现象在股票市场上非常常见。有的人目标性很强,平时做事情“无利不起早”,就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面的成才,他口袋里面装着三种等级的烟,见了团长给红塔山,见了连长给红河,普通的战友就给春城。成才用这样一种非常清晰的价值体系来与人相处,照说应该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人都讨厌他。在股市上那些脑袋特别灵活的人,天天在那儿盯盘,往上涨一点儿就高兴得不得了,往下跌一点儿心里就惴惴不安,一会儿买进、一会儿卖出,最后发现他忙活多少年还是那个样子。所以,我们真正要做到卓有成效,不要每一个细节上、每一个节点上目的性那么明确,用佛家的话说就是要“广种福田、广结善缘”。

有个故事说的是全真教王重阳修炼时碰到的事。有两个穿得很破旧的人来乞讨,到了一个在乡里乐善好施、口碑很好的女人家门口,但是他们却被女人赶走了。因为这个女人平常帮助的是那些能够帮她传播美名的乡亲,她觉得帮外人等于白帮了,不会增加她的品牌效应。这两个人后来就找到了王重阳,他看他们挺可怜的,就给了他们点儿东西吃。这两个乞讨的人,一个是吕洞宾,一个是汉钟离,后来他们帮助王重阳得道成仙。前面提到的那个女人做事情是有目的的,她做好事是为了增强她的品牌效应,就是搞KPI——谁能够帮我更好地传播好名声就帮谁,而王重阳做事是出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看见人没饭吃了就给他们一点儿,仅此而已。

为什么一个企业需要有使命呢?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无法断定我们的目标是真正的长远目标,还是只是两三年之后的目标。因为我们只能看到一小段,就像黑夜之中的车灯,只能照亮前面一段路,但是心里面不能只看这一段路,而要看到一个方向,是要朝东开还是朝南开。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很重要,现在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会困惑,就是因为他们内心里面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定界。

吉姆·柯林斯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评述德鲁克有关公司使命的思想。他认为公司一定要有使命,使命就像黑夜当中的灯塔,永远不变。有的人很聪明,善于见机行事,但是要成就一个卓越的公司,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就要在此之上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拥有使命感。

王重阳给那两个乞讨的人东西吃,不是因为要获得什么回报,而是他按照自己的核心价值,人饿了就要给东西吃。核心价值是一个内在的信念,与具体的业务内容无关,要一直坚守,像灯塔一样不变,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仁”。

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说,人们做事情是因为需要,但是不能因此而依靠它;养个孩子或者老婆,不要去主宰、控制,要有一种恬然的心态。有的人干一点儿事情,就觉得功劳就是他的了,或者说,任何事情都是以投资—回报的眼光来做,那格局就会越做越小,不管是做公司还是做人。

人除了见机行事、随机应变等普通的智力之外,还有一个核心价值。有的人做事情仅仅是出于理智,但光凭智力是不可能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来自核心价值,就是别人都会这么干的时候,你反而不这么干,这可能就是别人不可能有的价值。

这么做并不是要为了跟别人不一样而不一样,而是要看这是否符合一贯以来的内心标准。有些人没有多高尚,但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心口如一,喜欢你就告诉你,不喜欢你也告诉你,在你面前说关于你的事情,在别人面前也这么说,绝对不会在你面前这样说,在别人面前那样说。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的人可能不招人喜欢,但最后他们往往成了最受人尊敬的人。他们就是凭着一点——诚实,对自己诚实,对别人也诚实——达到了以一抵一万。

我们评判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行为动机,总是会将之固化为所谓的理性选择,希望少投入多回报甚至不投入有回报,这都是理性的选择。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做事的动机并不是出于回报,而是出于自身拥有的核心价值,这些并不能用理性来解释。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比如看见一个不认识的小孩在井边爬,我们肯定会过去把他抱起来,不让他掉到井里头去。还有母亲对孩子的爱,她做的一些事情只是出于她对孩子的爱。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