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历史直播:疯狂投喂政哥

第38章苏轼

  • 作者:高呱呱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3-24 07:32:51
  • 完书字数:4832

“那么我们继续来讲一下有名的诗人,这次讲的第四位是我们的苏轼。”

“这是一位非常有人间烟火气儿的诗人,即使隔着历史的长河,也能感觉到它暖乎乎的温度。”

[乐天派鼻祖]

[苏轼的人生起落落落……]

[苏轼:弟弟,菜菜,捞捞]

[我爱东坡肉。]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他的父亲是苏洵,弟弟苏辙,一家子都是大文豪合称为三苏。”

“老爹苏洵二十几岁开始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爷仨一起读书文学氛围感很浓。”

“后来苏洵领着苏轼和苏辙去开封赶考,当时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

“当时的文章追求辞藻华丽,华而不实的文风十分泛滥。”

“苏轼写的《刑赏忠厚论》相比朴素实用许多 。”

“欧阳修读着苏轼的文章简直惊为天人:哎呀,这小子写的好啊,有老夫当年的风范,不会是我的弟子曾巩写的吧?”

“当时是糊名制,欧阳修本来想给这张试卷第1名,但以为是自己的弟子写的,怕被人说闲话就给了第2名。”

“这足以可见苏轼的才华横溢。”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和苏辙都考上了,老爹苏洵落榜了。]

“因为这个意外,欧阳修跟苏轼结为了好友,苏轼称欧阳修为老师,而欧阳修也经常在外边夸苏轼的才学。”

糊名制?

这个不错,不用担心那些工作能力低下摸鱼的关系户走后门了,抄了抄了。

嬴政顿悟。

“有了欧阳修,苏轼一下子就在宋朝文学坛火了,很多达官贵人都是他的粉丝。”

“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当时的丁忧制度规定:官员的直系长辈去世以后必须要暂时辞去官职在家中守孝三年。”

“终于熬完了三年的守孝期,苏洵带着家里人去京城借钱租了栋屋子安了家。”

“不久后苏轼在公开朝政评议考试中被列为三等,他的制策被称为百年第一。”

“仁宗都表示苏轼小老弟是一个做宰相的好苗子。”

“就这样,苏轼安安稳稳的干了几年活,得到了一致的五星好评。”

“又一个噩耗传来了,老爹苏洵去世了,兄弟俩又去守孝了三年。”

[……]

[倒霉催的]

[这个守孝的规定真的是很炸裂。]

“再回到京城的时候,新帝宋神宗已经登基了。”

“那个时候宋朝正在搞变法,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派,另一派则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派。”

“当时王安石有皇帝的支持,旧派是干不过新派的,许多反对变法的官员都被迫离京,其中就包括欧阳修。”

“在新派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苏轼跳出来了。”

“耿直的苏轼上去就是一个直言不讳,啊,你们这个变法有毛病啊!”

“这个时候敢和大佬唱反调?苏轼寄了。”

“其实苏轼反对的理由和司马光不一样,苏轼只是觉得王安石的变法有些漏洞太急了,应该循序渐进。”

“惹到了王安石这个大佬,苏轼打算跑路了,他申请了外调,跑到杭州做个通判,也就是做杭州的副市长。”

“到了杭州以后苏轼写了很多的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最为出名,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美女来写,来展现西湖的美丽,写作手法极为特殊。”

[司马光也挺炸裂的]

[当初就是因为这一首才去西湖旅游]

[写的好哇]

[up这个文案好像在上语文课啊(悲)]

“1074年的时候,他又被调往密州任职。”

“到了密州的苏轼已经40岁了,有一天他梦见了自己的亡妻,也是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王弗。”

“他写下了《www.youxs.org》,这是一首传颂千年的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前期的时候亲人一个个离去也蛮惨的]

[后边看开苦中作乐了]

[王弗也是一位大才女哦很有才学]

“因为长期在外做官,苏轼一直都没有见到自己亲爱的弟弟。”

“恰逢中秋佳节,他写下了那一首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天幕跳转到全体内容。

人们一行行读下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怎么写的这么好啊?嫉妒羡慕,咬手绢。

同样都是文人,同样都是写月亮思念人,怎么你们就能写出花来呢?

真想把你们脑壳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长的怎么这么能写。

“苏轼在中秋月夜酩酊大醉之下写下这首词,可这首词又不仅仅只是思念自己的弟弟。”

“他对着月亮想自己这些年仕途的不顺利,想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

“到最后他还是写下了表达积极而又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一份豁达独属于苏轼。”

“在苏轼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词,是苏轼扩宽了词的内容。南宋文学家胡仔曾说苏轼这一首《水调歌头》一出,其余词皆废。”

[苏:我想开了]

[苏东坡牛波伊]

[万能的苏轼,除了官场处事,其他都能做好。]

[没办法嘛,人嘛太耿直了]

“1077年的时候他又被调到徐州任知州,那个时候黄河决口洪水泛滥,他亲自带人堵塞城墙缺口,保全了徐州。”

“在徐州待了没两年,他又被调任湖州知州。”

“在湖州的时候,他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

“这被一些新党利用,他们从中挑选一些他们认为带有讽刺含义的句子,给神宗上眼药说苏轼在愚弄朝廷,对皇帝不忠。”

“不久后苏轼就被逮捕押送京师,受牵连者达数10人,这就是乌台诗案。”

“这对苏轼来讲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那些新党们因为苏轼的反对视他为敌,想置他于死地。”

“好在有不少有识之士在为他求情。”

“苏辙也在想方设法的捞哥哥,甚至跟神宗上书说想用自己的官职换自己哥哥一条命。”

“这么好的弟弟哪儿找啊?”

苏轼:亲爱的弟弟,有你是我的福气。

苏辙:有你我是真的服气。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