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朱由检多尔衮火之虎vvvv

第141章 孙徵兰行宫

  • 作者:我崇祯绝不上吊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14 17:34:56
  • 完书字数:4760

“前方就是深渊,朕这蛟龙,终见龙潭!”

“此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华夏,朕来了!”

一脚踏出北直隶,迈入河南道淇县境内,朱由检顿时长松了一口气。

他肩头的紧迫感,猛然一松。

安全了!

最少在一年之内,谁也不会来攻击他!

他煞费苦心,数次险死还生,终于给自己赢来了一年的发展时机。

只要他在南阳站稳了脚,甚至可以试着将整个河南一口吞下!

至于江汉闯军白旺所部,和左良玉所部……

土鸡瓦狗尔!

尤其是左良玉,现在的他,可不是以前的左良玉了。

崇祯十三年,是他转变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左良玉每战争先,几乎战无不胜。

崇祯十三年,杨嗣昌督军,暗许贺人龙可以取代左良玉“平贼将军”的位置,谁知道下绊子不成,左良玉反倒是又打了一场大胜仗。

贺人龙找杨嗣昌要将军的位置,杨嗣昌拿不出来,只得压制他。

贺人龙素有疯子之称,顿时恼了,找到左良玉,将杨嗣昌的打算说给了左良玉听。

见自己用脑袋去打仗,杨嗣昌竟然给自己下绊子。

左良玉顿时暗恨在心,直接不听杨嗣昌的命令。

贺人龙也恼怒杨嗣昌空口说白话,也不听命了。

少了骁将左良玉和疯子贺人龙,被压制到绝地的农民军,顿时大喜,立刻反攻明军,杨嗣昌兵败后气死(一说自杀)。

因为牵扯到了文臣大佬杨嗣昌之死,此事之后,贺人龙和左良玉的处境都愈发的艰难。

(两年后,贺人龙被孙传庭无诏斩杀,致使局势彻底失控。

谁曾想,最后杀害贺人龙的罪名,却被安在了崇祯头上……

另:高杰是贺人龙部将。)

此事之后,左良玉几乎就没有“胜”过……(因为此人被定性的厉害,作者不敢还原左良玉的心境,只能将史实拿出来。)

从前年开始,见到贺疯子被杀,左良玉直接拥兵自重,不再听从朝廷的调令。

而今,更是雄踞武昌三镇,做起了土皇帝。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左良玉不出全力,白旺竟然都无法攻破左良玉的防线,全取江汉……

由此,足见白旺的能力了!

对于坐拥悍将上十员,掣肘顿消、上下一心的朱由检来说——

白旺,就是个屁!

至于左良玉——他现在可是疾病缠身,手下最能打的家丁,也全被“督抚”给折腾没了,家眷们更是死在了许州之乱中……

就算他无法收服左良玉……

挖了那人的尸骨,送给他,也能让左良玉保持中立……

……

朱由检正要穿越淇县而过,王廉纵马赶来。

他行礼之后,道:“陛下,前四川参政孙老爷来了。”

朱由检心念一转,顿时明白这是孙徵兰。

对于研究明史的人来说,孙徵兰也是一个小热门,尤其是此人的心路历程,和匪夷所思的人际关系,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毕竟,那“扯淡碑”,可是甜党咸党都爱的雅俗共赏啊!

“让他过来。”

朱由检开口道。

不多时,孙徵兰在王廉的带领下,一脸焦急的走了过来。

“陛下,您没事真的太好了!”

孙徵兰顾不得行礼,盯着朱由检端详了好久,见到的确是皇帝本人,眼泪顿时汹涌而出。

“臣自还乡之后,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陛下!”

他说了两句,猛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行礼,急忙弯腰及地,作揖连连。

“孙卿快快起来。”

朱由检翻身下马,将弯腰下拜的孙徵兰扶起。

孙徵兰左右看了又看,见到只有皇帝一人,脸色顿时大变:

“敢问陛下,娘娘和太子他们?”

他满脸的惊喜还不曾褪下,就变成了悲伤的神情,一时间,脸色精彩万分。

“孙卿勿忧,他们无碍,朕已经妥善安置。”

“无事就好,无事就好!”

孙徵兰这才松了一口气,他伸手虚引:

“陛下,臣为陛下准备了行宫,还请陛下暂时下榻,也好歇歇脚。”

孙徵兰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地图,双手递给王廉:

“这是行宫周围的地形图,劳烦小公公安排一下大军的营地。”

这话虽然是对王廉说的,实际上却是说给皇帝听得。

地图与人口田册,是表示臣服和绝无二心的利器。

孙徵兰这是在表示自己毫无二心。

朱由检不动声色的看了王廉一眼,王廉笑呵呵的将地图接下了。

他弯腰默默行了一礼,趋身安排去了。

……

衡门村。

朱由检看着面前这座后世被称为“孙家别墅”的行宫,他伸手拍了拍孙徵兰的肩膀。

“难为孙卿了。”

朱由检此话一出,孙徵兰顿时红了眼睛。

他辞官归乡的时候,正值时局动荡,皇帝亲信数次在朝中提议迁都南京,都被朝臣阻止。

他决意回乡,为皇帝寻找一个退路。

此时,孙徵兰做官所得的金银,大部分都已经捐给了淇县乡里。

为了修这座行宫,他四处求爷爷告奶奶,还不敢说明原因。

不得已,他一个堂堂三品致仕大员,竟然沦落到给人题诗、题字来获取润笔费,以资修建之用。

也好继续为皇帝效力!

京师被围之后,孙徵兰抓心挠肝,无奈实在是凑不出银钱了。

手里的乡勇人数又实在太少。

他本意是想直接取了县衙,利用大印来招募乡勇,却不想那蔡霍竟然先他一步,挂上了闯贼的旗帜。

为了防备他,更是紧闭城门……

他是真的不容易啊!

孙徵兰深呼吸几次,平复了激动的心,他自责道:

“都是臣下愚笨,只能修建一个如此简陋的茅舍。”

孙徵兰指着青砖二进小院,请罪道:

“还请陛下责罚,臣修的这行宫,只有区区两进,实在是委屈陛下了。”

看着面前的青砖小院,朱由检叹息一声。

后世的史学界,诺多人的研究,都不曾搞懂孙徵兰。

他修建了很多耗资巨大的建筑物,唯独两三里外的南阳村,他自己居住的地方,却与他的身份毫不相配!

孙徵兰故居,后世还有半截遗存……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