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我崇祯绝不上吊火之虎vvvv

第565章 毕登辅的第二个提议

  • 作者:朱由检多尔衮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6 16:10:44
  • 完书字数:5200

中间却是一个大型的调度站,正有一列列火车,在等待着。

看样子,似乎在汉都附近。

看到了第一张图,众人眼睛一亮。

前拉后推?

这倒是一个省去了调度场的好法子!

看到了第二张图,众人已经隐约明白了毕登辅的意思。

汉都东侧,有大片平原,在那里修建大型调度处,一点难度都没有!

这么一来,北上开采区的列车,只管装。

装满了碎石,就沿线南下,进入调度处等待。

如此,装载区域的铁路线,就空出来了!

而卸载了石子后的空车,也早已汇集在调度处等待,一旦商於古道上的火车腾空了,

空车就可以开进去装载石料。

卸载的火车,开进了调度场,又已经将卸载区域的铁路线腾了出来。

已经装好了石料的火车,就可以开去铺设区。

这样,双方南来北往,却不互相影响。

只要以汉都附近为调度区,就可以让火车不受路线的困扰。

这么一来,调度的难题,就放在了平原地带。

只是一瞬间,众人就明白了这么做的好处!

一众白发老人,开始彼此窃窃私语起来:

“若是这么规划,似乎是可行的?”

毕懋良扭头对毕懋康道。

毕懋康也点点头:

“貌似是个好法子。”

宋应星拽了拽王徵的衣角:

“王老,您怎么看?”

王徵微微点头:

“应该是可以试试的……”

众人都明白了,若是当真这个规划……

那可就没压力了!

现有的调度处太小?

没问题!

汉都旁边,就是南阳大平原。

在山区修建调度场艰难——在平原上可不费事!

南阳那边,还有千万流民没有活干呢!

继续调人过来就是。

众人暗暗点头。

这倒是个解决的办法!kuAiδugg

“这两个图,就是我的中心思想。”

毕登辅解释道:

“我做了计算,还拿平原为例。

一辆车头,能够拖动万斤货物,折合下来大约六十五石。

每里铁路需要40万石碎石,这么算下来……”

“停!”

王廉打断了毕登辅的话头:

“毕教授。

在场的不光是你们这些技术大佬,还有咱家这种不懂技术的呢!

具体的数据就免了!

你就说说你的想法吧!”

王廉这话一出,众人都是轻笑起来。

毕登辅这孩子……

终究是不曾独当一面啊,还是太追求详细数据了。

王廉说的没错,这小子只需要提出想法就成!

具体的数据,终究是没有试验过,谁也不敢担保能不能成!

现在拿出来讲,没啥用处。

最重要的——还是阐述你的原理,探讨是否有实施的基础!

只要理论上没问题,一些数据,自有人去验证。

毕懋良也耐不住了,他笑骂道:

“你这小子,捡重点说就是。

成与不成,自有我们来验证。

就别掉你的书袋子了!”

毕登辅急忙告了罪,开口道:

“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先修建山区简易铁路,一直贯通到每一个采石场。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火车,直接开到山区去,开到采石场去!

不要转运的马车,直接就地装载碎石。

……

我们目前有三条铁路线:

通往武关的、通往叶县的,通往武昌汉口的。

不管哪一条线,都必须经过汉都!

正巧,铁轨、枕木的生产,也是在汉都!

因此,我提议在汉都修建一个大型的调度处!

最少能够容纳百列火车的调度处!

这样,火车停在这里的时候,就能顺便装载了铁轨、枕木。

然后,开到需要铺设铁路的地方。

到时候,前面卸载碎石,后面就能铺设铁路。

每铺设一段,火车也就朝前推进一段!

如此一来,我们的转运距离,只有这区区几十丈,甚至几丈远!

这样的话,就能解决了转运费时这个最大的问题。“

毕登辅环顾一周,见众人都听明白了。

他这才擦了一把脸上的汗。

大冬天的,他紧张的衣服全部汗湿了。

”诸位上官。

使用火车承运碎石,不但运载的速度会大增,需要马车转运的路程,也会变得最近。

也就是说,采取了这个办法,就能够最大的节省时间!

我们的速度,能够提高两倍不止!

甚至……

若是调度得当,便是五倍,也是有可能的!”

王廉听明白了。

环顾一周,见到一众技术人才,都露出了可以一试的神色。

他摸了摸下巴,思索一阵:

“这样吧,我做主,先划几个地方,先行试验。”

他看向了一众大拿:

“诸位觉得如何?”

一众白发老人们,纷纷对视一眼,然后看向了王徵。

他们虽然自认都是技术人才,然而,比起王徵,还是多有不如的。

这厮,可是当之无愧的科技第一人啊!

要知道,不依靠官府力量,人家王徵就能将蒸汽机开发出了十几种用途……

这一点,所有人都自愧弗如!

王徵笑着点头:

“某也以为,这是个值得验证的法子。”

在场众人,王徵是第一技术大拿。

他都觉得可行了,问题应该就不会太大。

众人大喜,正待就此确定下来。

毕登辅却继续道:

“这是我提出的第一个意见,还有第二个。”

众人大喜过望。

人才啊!

这小子,不声不响的做了这么多啊!

王廉首肯道:

“你继续说!”

毕登辅也放弃了那些专业数据,开口道:

“渗水层的存在,是为了防止暴雨浸泡了路基之后,碎石路基下陷,这个问题的。”

众人点头。

说的不错,这就是渗水层存在的意义。

毕登辅继续道:

“我研究过北方地区的历年灾害情况。

当然,自然也包含了阴雨数据。

总体上来讲,北方是降雨偏少的区域的。

那么,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出一些改变呢?“

毕登辅嘴角勾起了笑容:

“以我们目前的四尺高路基,就算是不做渗水层的处理。

放任它下陷!

也能使用三十年。

甚至——更久!

因此,我大胆提议,我们取消这个步骤。

最起码,在当前需要铺设速度的情况下,暂时取消。”

宋应升一愣:

“那三十年后呢?

到时候,铁路路基不是需要再重新铺设一次?

到那时,碎石和黄土地黏在一起,更难铺设渗水层了啊!”

“不!”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