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我崇祯绝不上吊火之虎vvvv

第561章 张书堂送分红

  • 作者:朱由检多尔衮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6 16:10:42
  • 完书字数:4922

人人都说李舒晟不是当家主的料,白白送上了土地,又丢了三百万白银,还什么也没捞到……

身为大明首辅李贤的子孙,李家子弟遍布整个南阳大地。

本枝旁枝加起来,怕是最少都有数万之多!

正因为出了个李贤,使得李姓成为了南阳的最大姓氏之一。

无尽南阳士绅,无不嘲笑李舒晟。

李家本来是能够有了反抗的资本的,就因为李舒晟是软蛋……

让李家成了南阳大地上,第一个对朱由检服软的家族。

还害得其他人不得不对朱由检服软。

李家就是南阳大地,所有士绅的耻辱……

这个大笑柄,让李家抬不起头来……

若非朱由检大军就在卧榻之侧,怕一旦打了皇帝的脸,惹怒了朱由检……

甚至连李家的一众长老们,都要撤换了这个家主了!

毕竟,狗皇帝炮轰彭而述全家,将彭氏就此夷族的事情,实在是太吓人了!

李舒晟甚至都在想着,待过上几年时间,自己不再那么显眼了,就主动卸下李氏族长的位置……

谁知道……

皇帝竟然真的要给他分钱!

还差人先一步送了消息——他当初的那一股,竟然能分到整整十万白银!

这只是一季度的分红!

妈呀!

这可是暴利啊!

虽然不如借给百姓的高利贷收入丰厚——

但是,那不保险啊!

一旦遭了灾,就算是逼得人家卖儿鬻女,也可能还不上借出去的钱。

十万两白银,这可是李家以前一整年的地租收入了!

将银子放在地窖里——能有这样的暴利吗?

李舒晟的地位,瞬间就稳固了!

不但稳固了,更是隐隐成为了继李贤之后,声望最高的第一人!

那些对他横眉冷眼,指责连连的长老们,也腆上了笑脸。

甚至,还有人旁敲侧击的询问,能不能增投了股份。

虽然问的很是隐晦,但是,这却是李舒晟地位的保证!

得到张书堂代表皇帝,要亲自来给李家送分红的消息后……

李舒晟不但将整个族人全部召集了起来。

他更是将自己的亲儿子,派到了张书堂必经之路的陶营等待着。

自己则带着全族上下,出城十里迎接。

甚至,还自掏腰包,买了几百挂两千响的大鞭炮。

他要从城外,一路崩到城里!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老子李舒晟的眼光,没有错!

他要让世人看看,皇帝并不是让他做了冤大头!

他浑然忘记了——当初狗皇帝的刀子,几乎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他被逼无奈,才捐了钱,捐了地……

“爹!来了,来了!”

一个骑士,大呼小叫的顺着官道奔来。

身后,浮沉直上云霄!

正是李舒晟的儿子。

“快快快!让锣鼓都响起来!”

李舒晟咧着嘴,大声下令道。

“铿锵!铿锵!铿铿锵!”

锣擦声响起!

“咚咚!咚咚!咚咚咚!”

大鼓声震耳欲聋!

早已带着全家等在路边凉棚内的李舒晟,立刻整理了衣衫,恭恭敬敬的站在了路边。

身后,一众李氏子弟,站直了身子。

李舒晟眼见就要扬眉吐气。

脸上的笑容,几乎就合不拢了。

李家子弟,身子站的绷直,脸上带着荣光。

“快!洒水,净道!”

李舒晟一声令下,李家的子弟们、下人们,立刻将水桶提上道路。

泼水将黄土地面打湿……

“嘀哩哇~嘀哩哇~嘀哩嘀哩哇~”

唢呐声由远及近,锣鼓喧天,两个大红狮子,欢快的跳动着。

张书堂一行,走近了。

李舒晟一扬手,身后李家的锣鼓班子,停了!

“张兄!”

李舒晟夸张的怪叫一声,大踏步迎了上去。

张书堂呵呵一笑,笑着拱了拱手:

“见过李兄。”

“张兄一路辛苦,愚兄已经备了薄酒……”

李舒晟话都没说完,就被张书堂打断了。

张书堂左右扫了一眼,见到路边还未盖住褐色土地的麦苗田地里,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更是有家丁,圈出一个个空地,中间站着身穿丝绸长衫的男子。

很显然,这是世家大族家里派来观察的子弟。

打眼一扫,这样的人还很多!

张书堂心中明悟,他当即制止了李舒晟的寒暄。

张书堂一拍手,自己带来的锣鼓停了,唢呐停了,只有四个舞狮的汉子,还在扭动。

“本官是为分红而来!“

张书堂大声吆喝着。

周围站在田地里围观的百姓,纷纷伸长了脖子。

一个个打探消息而来的世家子弟,眼睛里放光。

张书堂大声道:

”李家在大明纺织工厂,购买股本为一股。

本季度分红所得,乃为十万白银!

敢问李舒晟李老爷,你的两份股份分红,是要白银还是要银元?”

“银元,银元!”

李舒晟搓搓手,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了。

十万白银不算啥……

重点是他能再次站在南阳第一士绅家族领导人的位置上啊!

正所谓人活一张脸……

这才是李舒晟最看重的事情。

况且……

十万白银?

围观的老百姓惊呆了!

窃窃私语,迅速沸腾。

十万白银?

打探消息的世家弟子,惊呆了!

妈呀!

跟着皇帝做生意,竟然这么挣钱?

老天爷!

家主糊涂啊!

一个个世家弟子,心中大恨!

他们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一个消息——

回去之后,立刻联络家老,弹劾家主。

必要时,哪怕换掉了家主,也要交好皇帝。

若是能够在皇帝的生意中,掺和一份……

便是将家主交出去,也是必须手段!

……

“好!”

张书堂早就做好了准备,是以当即朗声道:

“陛下制造银元之初,因为匠人雕刻困难。

是以,银元与白银的兑换比,一度高达一比五。

而今,经过一位位大师们的潜心研究,雕刻银元的速度,已经快了不少。

现今的兑换比,已经稳定在了一比三。”

朱由检给郑鸿逵、左良玉两人,拿去换取取海外白银用的银元,兑换比是1:2。

至于两人能换多少银子,只要带回国内,都是他们应得的合法收入。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