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朱厚照

第570章 微服私访去滁州(五)

  • 作者:倦鸟落旧林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5 17:28:13
  • 完书字数:5946

来滁州,就不得不来欧阳修当初写《醉翁亭记》待过的地方。

很多文人,瞻仰着看着。

然后厌恶的看着三三两两路过,打卡普通人。

他们三五成群,出口成脏,跳脚骂娘。

当然,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在山涧之间,有兵马巡视的要地。

里头不知道搞什么,然后架起了一座时不时闪烁火光的大木杆,杆子上好像能看到黑漆漆东西裹着的线。

十分有碍观瞻,文人们生厌,但不得不躲开点,上次有个白痴仗着家中有人在朝为官,被直接拿下,然后第三天判间谍罪,三族流放北山都司。

走开点后,还能看到鸟儿飞上去,踩在一根线上没事,但要是抓着两根线,当场就能闻到一阵焦香。

然后能看到一些孩童,就在不远处等着。

电死的鸟一定会被丢出来,他们就带走,好好洗刷烤烤,嘎嘎香。

“陛下,这里头是什么?”

杨廷和看着一只鸟被电死,然后被丢出来,不由得皱眉。

“水力发电厂。”朱厚照看着滁州群山:“应天巡抚衙门管辖的地方,滁州是最好的试验场,朕让人围了一片山涧,造了这一座。”

“那有什么用?”

“当然,因为这里是一座,无线电传输基地。”

“无线电?”

杨廷和皱眉。

朱厚照没说什么,带着他进去里头,接着踏上阶梯,走到山顶。

“试验基地罢了。现在的无线电,只能做到十公里内传输的短波通讯,沿途还需要数座基站,人工的传输信号,并且极其耗电,眼下我们的电池,根本扛不住这种能量密度的传播,所以需要一座完整的电站,随时给电池充电,”

来到山顶的帐篷内,四五十个人看到皇帝出现,兴奋异常。

“辛苦了。”朱厚照拍了拍他们肩膀,以兹鼓励。

“不辛苦,全部仰赖陛下讲解智慧,令我等有能实现的机会!”

朱厚照的军工企业其实很割裂的。

很多东西,朱厚照只知道基础,剩下怎么拼凑和找材料解决,全部都靠这些人去总结处理。

之所以着急忙慌来滁州,无线电技术也不是关键。

关键是,他们成功造出了电报机,并且是用朱厚照给的拼音组码的方式解决了通报。

只要有电报机,到时候就能组建军队之间的联系网络,无不无线的无所谓,有线一样能用。

“先试试。”朱厚照让人拿来纸笔,写了一张。

接着这边的人立刻去按照拼音组码的方式,将文字拼出来,然后开始按电报发报。

现在采用的是触发式按压手段,所以很快隔壁一台机器跳动了起来。

杨廷和看着左边的人按一下,拉一下,隔壁的机器夹着一根铅笔,也跟着一模一样的动作。

最后,边上一直坐着不曾离开原位之人,将拼音组出来,接着根据边上密码本,找到对应字所在拼音序列位置,一一对应。

检查了一遍,就怀着激动神情递交给朱厚照。

杨廷和凑上来,然后看到了这张和朱厚照写的一模一样的字:“大明万岁!”

“陛下,这……”

“通讯的问题解决了大部分,只要能搞到橡胶,或者直接解决石油的分馏提炼,未来还能造电话。直接举起来,就能千里传音,而不是跟现在一样……算了,权当过渡。”

过渡!!!

杨廷和对于传统学识的狂热,感觉已经被朱厚照彻底震碎了。

这是闹哪样?

有这种电报技术在,朱厚照能在京中,遥控指挥所有的军队。

陛下不在前线,也能知悉前线的大概。

“很好,今日所有参与这项课题的人,全部加官三级,未来等技术开始应用,朕会给你们终身伯爵之位。眼下,保密。”

“臣等叩谢天恩。”

众人无不狂热的看着皇帝。

这些知识,都是皇帝交给他们的。

他们只是按照既定的方向制造出来的而已。

所以,在他们看来,皇帝真的完成“阐天释道”,是真正的天子。

在这个天命观威远的时代,诞生了无数神迹的皇帝,如何能不让他们崇敬。

未来,悄然在发生改变。

杨廷和看朱厚照让他们起来之后,又想了想说:“可否尝试一下,最远传输后所得的内容,会不会失真。”

“嗯,失真这个词用得好。那就写一封令书。”朱厚照大笔一挥,快速写了一封调令。

然后让他们发去十公里外的营地。

接着电报员通用密码本开始拆解,最后组码发送。

随后朱厚照就和杨廷和去吃饭了。

等到调令的人抵达,最快也得一个时辰左右。

“陛下,此屋之内,造价几何?若是能传军令,岂不是一样能传政令?”杨廷和还是很清醒的。

通信效率的提升,不仅能有效压制地方豪强做大,也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再配合朱厚照这些年对于交通的大投资,那么未来调兵三千需要数个月的日程就不会发生了。

很可能当天要动手,当天就开始调兵,三个月内就能平叛。

就是成本是个问题。

“任何技术,刚开始使用成本都是奇高无比。所以,需要应用在关键之内。军队能用,巡抚衙门一样能用。到时候等电线的问题解决了,大明所有地盘,也能做到上通下达了。”

“还是橡胶的问题吗?”杨廷和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橡胶了。

“是啊,橡树……也不知道陈英他们兵分四路,到底找到路了没有?”

朱厚照感慨着,他从陈英手中得知,其实大明早就知道白令海也就是北海的航线。

毕竟当初朱棣挺近奴儿干都司,走的就是海路进黑龙江入海口逆流而上。

至于为什么不走松花江平原,那边不是一大片沼泽、森林,以及游牧区嘛,还没有运河。

随后,清代也曾经考虑过松辽运河的问题。

但可惜,老毛子在北边,挖了运河,还不得直接穿过整东北,拿下辽河入海口?

再加上,清代禁止关内百姓去东北“污染”龙兴之地的决断,东北也没人,挖运河明显不合适,而且辽泽当时还没开发完呢,挖了不是导致辽宁更烂吗?

所以,不了了之。

明代也只能走海路,所以在探索这一块,明代的朝贡使臣名单之中,有一批“使犬部”、“使鹿部”,他们都是北海居民。kuAiδugg

一开始朱厚照以为是贝加尔湖,但看了陈英所传之书才知道,使犬部位于北海之西,冬日游猎冰面,食生猩臊,拓犬皮为衣,冰雪砌屋,终年游猎。

也就是说,这一批人,其实就是因纽特人。

而使犬部的大部落,只有在勘察加半岛上能看到一点。

所以,北海指的就是白令海。

而陈英探索海外一大任务,就是去寻找美洲航线。

一共四条可以选。

西路航线就是走欧洲人的路子,穿过非洲,抵达南美。

北海航线,适合盛夏前从上海出发,开到北海开始进入极昼,浮冰不至于威胁船只。

日本航线,得走黑潮,而且还不能偏离洋流,不然指不定就迷航了。

吕宋南部航线,也就是赤道洋流,这一条需要面对西班牙殖民者,但如果能抵达美洲,就是南美洲印加,一下就能找到朱厚照所需要的一切物品。

“橡胶的品质相当好,朕花了大钱,从西夷手中买到了弹力球,它就是橡胶制造的。”

朱厚照拿出一颗弹力球,递给杨廷和看:“硫化之后,软硬适中,能做很多很多东西。大明下一个阶段的技能进步,就靠这个东西了。大概,能吃个百来年也说不定。而且只要这个东西搞到了,蒸汽火车就能上路。

到时候,一辆火车头,能拉动上万吨货物在铁轨上,就能将大明的兵力,通过铁轨,投送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草原游牧不再是噩梦。

反而,我们才是游牧的噩梦。”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