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六百二十八章 土尔扈特部

  •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4-06 00:56:49
  • 完书字数:4856

第629章土尔扈特部

内阁。

五位阁臣互相看看,大眼瞪小眼,各自都不说话。

就在今年入夏,福建地方送来一封加急奏章,已经退休在家两年多的吕阁老病逝了。

自两年前吕犹龙辞官归乡,便开始长年患病,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卧榻病床。

折腾了一两年,熬过了去年冬天,却在今年开春入夏,最暖和的时候病逝。

在古代,许多高官显贵,甚至包括皇帝,骤然从原来位置上退下来,明明生活应该更轻松了,反而身体健康会开始变差,并且患病卧床,往往没几年就会病死。

就算几年前被咔嚓了的乾小四,历史上退位摄政太上皇,也只活了三年,从身体康健到突然病逝。

吕犹龙在福建老家病逝,朱怡炅按照惯例,下旨为其追加荣誉散衔,并赐御笔碑文,该有的待遇一应俱全。

至于赐谥,经由礼部拟定,皇帝亲审,最终定为“文襄”。

如此,算是盖棺定论。

对天下士子而言,这便是皇帝还能尊敬他们这些读书人。

吕犹龙的病故,似乎也释放出了一个信号。

首辅王礼上奏朝廷,言明自己年迈体弱,请求准许辞官归乡,颐养天年。次辅梁文煊则要更干脆,直接突然病倒。

内阁一次性就去了首辅、次辅两位阁部重臣。

不过,梁文煊却是真的病倒了,他本来就是内阁中年纪最大的,这些年来身体也一直不算太好。

这次正好也是趁着机会,准备激流勇退,给皇帝和年轻人腾挪位子。

王礼、梁文煊二人看得很开,他们就是内阁里的橡皮章,最大的作用就是无条件的支持皇帝,并且平衡斡旋皇帝与文武百官之间的关系,不至于让二者闹得太僵。

如今,大明新朝的内阁已成定制,原来阁臣从六人增至七人,新晋的两人虽然岁数年轻,但资历却很老,都属于从龙元老的级别,威望完全足够。

他们的作用也就愈发变小,王礼本来打算等皇帝息兵罢战,就直接功成身退。

不过近几年看下来,皇帝怕是一二十年都不太可能息兵罢战,就算未来几年收复了漠北草原,平定西域准噶尔,还有广阔的岭北冻土,再加上南洋广阔诸藩属国、日本、殷洲这些海外土地。

首辅、次辅称病归家,并且开始准备请辞流程的奏章。

按内阁次序,轮到排名第三的朱承训来拿主意。

朱承训今年刚满四十岁,颔下只留短须,此刻见另外四人目光都移向自己,随即清了清嗓子说道:“王公、梁公两位阁老称病,归家修养。某不才,今后若有处事不当之处,还请诸君不吝赐教。”

“哪里。”众人拱手。

朱承训再度扫看一眼,稍微定了定心神。

眼下内阁,已从原来七人变为五人内阁,但分量上却是一点没减。

算上他自己在内,余下四位阁臣中,邬思道、王远属于皇帝一手提调擢升入阁,本身就代表着圣眷与信任。

而还有两人,入阁仅一年的“新人”阁老陈济与林景裕。

与其他人都属于皇帝安排,或者直接提拔入阁的不同,这两人是完全走的正规流程,先为六部尚书,熬了好些年的“资历”,才从礼部、户部这两大重要部院晋升入阁。

虽然还是皇帝下的旨,但按照惯例也的确够得上入阁的标准,而且未来没有新的旨意的话,之后的内阁入阁标准,肯定也会继续沿袭此例。

幸亏朱承训既是内阁里的从龙元老,又是皇帝身边近臣出身,本身之前还执掌枢密院这个大明重要军政部门,要不然这如今内阁,他还真压不住。

当然,要是朱怡炅完全放权内阁,让内阁恢复到前明时期,那朱承训还能否压得住,当真不好说。

朱承训斟酌片刻,说道:“去年朝廷国库的财政盈余仅有300万两银子,而且沿海多地物价均有浮动上涨。今年为了控制沿海地区物价,朝廷将会在开埠港口城市设立铸币局,并逐步推广银圆,兑比收回原来的银两银锭,平抑物价。”

陈济紧接说道:“在沿海推发银圆,设立铸币局,虽然如此一来朝廷手里的银子会变多,但实际上短期内并不会有太大改善。反而我等还需严防注意,绝对不能让朝廷手中的银子太多,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地方财政民生。”

林景裕叹道:“还是日本、殷洲的白银太多,商人逐利,却完全不考虑白银太多,会对朝廷和国内造成何等后果。”

王远说道:“朝廷要开海贸,这便是必然之事,随着海贸商人越多,就算有意控制,白银也会越来越多。除非放弃海贸之利,但若是如此,国库财政必然受到极大影响,便是百姓也会不满。”

邬思道捋着胡须,点头道:“去年虽然国库盈余不多,仅300万两,但国库中商税、海关的比重又有上涨。而且就算农税田赋,也有部分出在了这农产市场。所谓重农抑商,为的是养民生息,而今商业亦能使百姓富强,何乐而不为?”

重农抑商为封建王朝国之根本,这主要是源于生产力的不足,其次才是为了统治。

对于朱怡炅鼓励沿海开埠,与外藩诸国大搞海贸,至今都还有朝臣持反对意见,甚至还以“重农抑商”为国策祖制劝谏。

但基本全都被内阁否了,这些阁部重臣也不是傻子,海贸之利他们不是看不到。

若是没有海贸上,每年流入的滚滚利润,就大明新朝着扩张速度和战争频率,国库财政早就崩盘了。

朱承训说道:“海贸为陛下钦定国策,自不可能轻易废去。至于国库存银,去年盈余不多,往后几年怕是也很难余下太多银子。陛下虽说是为了控制沿海白银过多,平抑物价浮动,但却定下了征讨漠北、西域战略。这又是一大笔军费财政,而且去年征讨缅甸,战后的移民安置银子开支同样不小。”

陈济从户部脱身,如今倒是看得开了:“仗总是要打的,银子存起来一直不用,只会在国库里发酸吃灰。而且,早打完了,也能早日治理,未来耗费的银子也能更少。等彻底收复漠北、西域之地,后面就可以慢慢来了。”

这话说完,众人心里都是有些无奈。

且不说漠北、西域打完要花多少银子,就是把这两块土地打下来,战后治理移民花费的银子,也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漠北、西域打完,还有广阔的岭北府、天竺以北、殷洲殖民地、日本、南洋诸岛链,这肯定都是要打的。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