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红楼之不贰臣

第44章桃之夭夭

  • 作者:啼鸟还知如许恨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4-02 19:08:59
  • 完书字数:7700

盐政衙门。

林如海已不理事,且已上了折子,只等新官上任,便要落叶归根。

如今已是出气多,进气少。

黛玉守着林如海身边侍奉汤药,仍见其日渐憔悴。

虽父亲只说是弱症,哪里能瞒过她,只是不说,心里愈发空落起来。

一则哀叹父亲年不过四十来岁,便时日无多,二则感念母亲早亡,如今父亲也危在旦夕,从此孤身一人。

真大有飘萍之感,似落花风雨之后,漂流长河之间,不知归往何处?

心里想着,眼珠里不由又滴下泪来,竟往药碗里滴去。

林如海忽问:“在你外祖母家,可还住得惯?”

黛玉不想父亲临了还挂心,只笑道:“外祖母、舅舅、舅母对我都是极好的,姐妹们一起学写些字,和家里是一样的。”

林如海又问:“你二舅家的哥哥,可还好吗?”

黛玉笑道:“他和姐妹们都极好的,是个极和气的人。”

“对你呢?”

“自然是好的。”忽想到什么,又羞又嗔道,“爹爹这话什么意思,原是兄弟姐妹,和气些罢了。”

林如海又道:“原是这个说法,只素习听说这孩子性子怪,不想倒是好的。”

黛玉也不答了。

林如海又道:“今儿白天的时候,这些日子常过来的珣哥儿没来,你知道为什么吗?”

黛玉别过头道:“又是什么关系,来了便来,不来便不来,难道他去哪里,还要请示这边不成。”

林如海笑道:“今儿他父亲过来,要提亲”

猛地又咳嗽了两声,黛玉听得不真,又好像听得。

林如海缓了缓气。

轻声道:“他父亲说了媒人,来提亲,我本是有意的,家里人口简单,嫁过去免了多少规矩,你身子本就弱,哪里经得住。”

半晌才续道:“珣哥儿我看,也是个周全人,总要再问问你的意思,若你不愿意,我便辞了他,另给你寻个好的。”

声音虽轻,黛玉却听得真切。

原本,她已觉得终身之事,恐怕要凭老太太做主了。

自己孤苦之人,又得谁看重呢?不过由这命去罢。

如今他家这样快来提亲,可知他有心,又全不顾此身世之伶仃,家族之臂助,可见是为了人了。

在黛玉看来,这或许就是世上最动人的情话了。

好似一艘漂泊在大河中的孤舟,驶入一片平静的湖面,可看见河底清澈的石头和在游的鱼儿。

只糯声道:“婚姻之事,原是父亲做主,女儿哪有别的意思。”

林如海得了黛玉的意思,便不再说话,实在已没什么力气。

毒已入了脏腑,加上身上本有旧疾,只勉强续着命,想将最后一点挂心的事卸下。

林如海之所以犹豫,还是贾琏带来了荣国府的消息,老太太来信,保证要让贾宝玉娶黛玉,以后也会让宝玉当家,黛玉就是国公府的当家太太。

但这样的话,若能成自然是极好的,可哪一件不是困难重重,高门大宅深院,身子又不好,若遇见什么不遂心的事,只怕有不虞之忧。

贾枚亲自来提亲,已让林如海意外。

自己当初暗示,可是被轻描淡写就揭过了。

黛玉退出去后,林如海又想了很久,想到自己做的荒唐事,想到矛盾的心,迷迷糊糊,便睡着了。

紫鹃见黛玉今儿回房,没有如往日般坐在窗前滴泪,反坐在镜子前,望着自己出神。

直到月色渐凉,庭阶生寒,柔枝挂露。

紫鹃方提醒道:“夜深了,寒气重,姑娘也该歇息了。”

黛玉闻声,方才别过头问:“都几时了?”

紫鹃道:“已过了三更了。”

“我竟不曾听得。”

紫鹃问:“姑娘想什么,竟这样出神。”

黛玉道:“我坐了一会子,你便来问,可见我做事,是不能不告诉你的了。”

紫鹃笑道:“姑娘却会玩笑了,可见能睡个好觉了。”

……

贾珣得了父亲的命令,知自己将回京面圣,难免要准备一番,打好腹稿,将事情讲清楚。

另一方面,极可能会涉及新政的问题,如果能答得好,说不得不用参加科举就有个官儿做了,岂不美哉。

谁不愿意走捷径呢?只是捷径总是别人走了,难免叫人痛骂。

一连三日,将自己七七八八能想到的,都整理了一番,做成册子,以备遗忘。

一天清早,进园子里打熬筋骨,又练了会子剑。

剑光闪烁之间,又见溪边一株桃花盛开,香气远溢,细看来,甚觉妖娆,便停剑驻足,望着发了好一会子呆。

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打了个激灵,又想起事来,便匆匆收拾一下,往盐政衙门去了。

谁知到了衙门,还未见到黛玉,倒先遇见贾琏了。

贾琏见到贾珣,面色有些古怪。

很快又笑道:“珣兄弟!愚兄这些日子去苏州帮林妹妹处理些家事,听闻珣兄弟常来照看,连令尊这样的忙人,都来了好几趟,说不得多谢了。”

贾珣道:“我来这边,原是舅家的交情,总不好不理的,家父来此,倒是为了些公事,琏二哥也是消息通透的,朝廷对盐法有新规,因此林盐政虽病重,仍免不得要在病榻上为圣上尽忠了。”

贾琏虽未尽信,但只要不干涉他处理林家财产,自己何必去和贾枚打擂台。

在这边呆越久,越听得这名声,去甄家拜会的时候,还同仇敌忾了一番。

出了甄家门,自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大事,要说对荣国府,影响还真不大。

盐政的得利,荣国也有,但份额少,丢了也就丢了,只要北方的庄子和边贸没出事,贾琏的立场,倒是很乐意看山东勋贵和文官们狗咬狗的。

过了好一会子,贾琏方道:“珣兄弟果然是重情义的人。”

贾珣笑道:“琏二哥才是,对家里的姊妹们的事这样上心,若是个轻浮人,只怕不知道在哪里去快活了,哪里就像琏二哥这样殷勤,哪怕是表妹家事呢。”

贾琏自不会讲自己是捞钱来的,也不说这一路眠花宿柳的逍遥快活。

只叹道:“我这妹妹命苦,姑妈走得早,如今姑父也这样子,我这做兄长的,如何不尽些心,到底还不是那般铁石心肠。”

贾珣道:“琏二哥说的是,只去见见林叔叔吧,可是等你消息呢。”

贾琏便笑着去了。

贾珣又往后院去,已是熟路了。

进来便见紫鹃在廊上喂鹦哥,笑问:“紫鹃,你家姑娘在哪儿呢?”

紫鹃却道:“珣二爷照看姑娘,原是感激的,只到底都长大了,还是该顾虑些的才好,这样没遮拦,可知冷言冷语,最伤人的。”

贾珣尚未答话,便听鹦哥叫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贾珣便笑说:“你家姑娘会作诗,连鹦哥都会了,可见是近朱者赤了。”

紫鹃道:“听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贾珣会了意,心下一笑。

忽又听得鹦哥道:“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

果然便见黛玉从里头走出来,站在廊上,问紫鹃道:“可添了食水了不曾?”

那鹦哥便吁叹一声,竟似黛玉口吻,惹得贾珣好一阵笑。

黛玉自逗着鹦哥,一边问:“你今儿怎么来了?”

那鹦哥接道:“来看姑娘!”

贾珣拍手笑道:“好鹦哥!好鹦哥!”

黛玉又道:“那一定没事儿了?”

贾珣道:“今早见桃花开了,想妹妹终日锁在深院之中,难免愁闷,想请姑娘去看花去。”

黛玉道:“父亲尚病着,我哪有心去看花。”

贾珣道:“并非要姑娘以病为喜,不过释闷而已,许多事,尚要姑娘操持,还要爱惜身子才好。”

黛玉打发人去看林如海,得知正和贾琏谈事。

便道:“远了我不去。”

贾珣道:“就在旁边不远,满院子栽着桃树,是本地的豪商,栽这花,却是为了酿酒的。”

黛玉叹道:“只这样一想,这花开得再娇艳,又有什么意思。”

贾珣道:“姑娘换个角度想,酿成美酒,得了珍藏,不比落在水沟里飘走,飘到什么污泥烂塘之中,来的好些。”

“到底花便是花。”

“花自然是花,可花又不仅是花,因为花还要结果的。”

黛玉禁不住贾珣闹,便答应了,紫鹃和黛玉坐一辆车,贾珣自骑马走前头。

管三刀上前向贾珣道:“有高手在窥探我们,人不少。”

贾珣问:“有把握吗?”

管三刀道:“没问题,先派人去检查一遍,多事之秋。”

贾珣笑道:“多事之春,去吧。”

一行人进了桃园,便是一阵浓香袭来,花团锦簇,林木掩映。

稍微走远几步,便难在花丛中见到人了,只乌黑的头发露出来,方才寻得见。

紫鹃在林子中绕着,不知何时,一个人也不见了,好一番找,只是在打转。

贾珣和黛玉并肩走在桃花林下。

黛玉看着地面,总不肯将花瓣踩碎,因此总垫着脚,竟像在桃林之下跳舞一般。

贾珣忽问:“你瞧我一路过来,踩碎了多少花了,你就算这小心,又有什么用?”

黛玉道:“我原是不能护住它们的,但要我去踩碎它们,又不忍心,到底不过是自欺欺人。”

贾珣道:“世人见旁人都做恶,自己去做,便不自责了,将花儿踩碎了,好不好我说不上,但妹妹别有灵窍,见爱于草木,可见是世外仙姝了。”

黛玉忽问:“珣哥哥爱花吗?”

贾珣听她软语娇声,语态更亲昵了几分,。

不由神魂暗渡,看着她道:“自然是爱花的。”

黛玉哼道:“可见是拈花惹草的人了。”

贾珣道:“谁叫妹妹是一株仙草呢?”

黛玉便不说话了,只四下走着。

贾珣站住,只看着黛玉在桃花林下穿梭,黛玉似觉少了什么,回头一望,见贾珣正呆呆站着。

话道:“你发什么呆呢?”

贾珣道:“只想起一句诗来,《诗经》里头的,叫‘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黛玉听闻这话,想起昨日父亲告诉自己,已换了婚书的事,不由俏脸一红。

因为这下一句便是: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