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大明第一胖

第十二章 朱棣可不是吃素的

  • 作者:偷懒的毛毛虫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4-02 22:23:22
  • 完书字数:7106

齐泰这个暴脾气,一听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一看又是王宁,这人一直跟燕王后勾勾搭搭,他早就不爽他很久了,于是直接喷道:“王宁,你素来勾结燕王,今日又是颠倒是非,到底有何居心?”

王宁一个武将出身,更不是好说话的人,看这齐泰仗着皇帝宠爱,如此嚣张,马上喷了回去:“勾结燕王?本驸马也是皇亲,当年太祖时时教导,要亲族之间和睦有爱,我于燕王有交情,何错之有?你莫非觉的太祖也有错?”

朱允炆坐不住了,他是软弱不是傻子,这燕王来京果然不是啥好事,今天自己这方已经落了下风,再这么闹下去,怕是不好收场,立刻拍案而起:”众卿不许再争!“

王宁齐泰两个二愣子,相互一瞪,皇帝发话了,也只能默默归班。朱允炆见状,心中好了一丝,接着又道:“四叔友爱之心,朕已知道,四叔不愧是我朝之贤王,今日朝会结束,还要请四叔随朕进宫,一叙亲情。”

朱高炽看着高高在上的天子,这朱允炆其实不傻,也是个好皇帝,可就是带错小弟了,能打能杀能信任的没有几个,不过他的立场不同,也就只能感叹了。

朱棣见朱允炆软了,但是毫无为三藩翻案的意思,心中有些失望,可他是个会做大事的人,今日自己站了上风,已将大义拉到自己这边,而这侄儿也能屈,于天子之尊,降贵道歉,也是他没想到的。

如今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他还有后手,现在还是先跪吧。

带着三个儿子,这次倒是规规矩矩行了稽首大礼,然后回道:“臣遵旨!”

出了皇城,朱棣就带着三人去了南城大工坊内,这里乃是徐达的府邸,徐达活着的时候封为魏国公,死后追封为忠山王。朱棣的舆驾到了朱元璋御笔亲书“大功”的牌坊下,朱高炽看着朱元璋的字,心中暗暗评价,老朱的字不算太好,但是很有威视。

这里早已经有三兄弟等着,正是朱棣的三个大舅子,世袭魏国公徐辉祖、中府都督佥事徐膺绪与右府左都督徐增寿。

朱棣一行人依次下了车架,徐家三兄弟便要行礼,朱棣连忙伸手虚托,笑着说道:“三位内弟何必兴师动众,我们本是至亲,这样到让为兄觉得生分了。”

这徐辉祖是个刚正不阿,忠君爱国的人,说白了就是个犟驴,他极其看中纲常人伦,燕王殿前不拜,京师早就被传遍了,他对朱棣如此行为那是很不满滴,如今朱棣如此说,他直接就道:“王爷乃是亲王,我等是臣子,虽是亲戚,也不能忘了朝廷礼节。”说完不管人高不高兴,就行了个见亲王的礼仪。

朱棣一愣,对着大舅子有点不顺眼了,心中他妈的,面上就有点挂不住。整个场面就很尴尬了。

胖子也不喜欢这种愚忠之人,但也不得不佩服这类人。

场面尴尬,这徐辉祖的三弟徐增寿是个跟燕王亲近的人,见大哥如此不给面子也是恼火,不过他还是出言道:“大哥,这你就不对了,姐夫这不是来叙亲情的嘛,又不是来办公差,何需如此郑重。”说完也不管大哥难看的脸色,立刻转身让步道:”姐夫请进,还请姐夫移步!"对比着这小舅子,徐增寿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让朱棣心里舒服多了。

朱棣一看,也不管那大舅子,一笑压下心中怒火,带着三个儿子就进入了徐府。

朱高炽三人在后对着三位舅舅打了招呼,也跟着进去了。

进了徐府,朱棣没有入主厅,而是奔向徐家家庙,以女婿的身份恭恭敬敬地给徐达夫妇的神主牌位行了个一跪三叩之礼,他是亲王之尊,已经是最大礼遇了。

朱高炽三兄弟也只能老老实实跟着跪拜,朱高炽心里更是对老爹朱棣佩服,看看这人做事的态度,光明正大的让人无话可说。

跪礼完毕,一行人才回了主厅。

众人在客厅坐下后,徐辉祖这个大愣子本想对朱棣敲打一番,朱棣何许人也,那由的他,一番亲情话语,就是不谈公事,朱高炽三兄弟也是舅舅长,舅舅短的拉亲情。说了好大一会,下人来报,徐辉祖起身让朱棣一行人移步餐厅吃饭。

上饭桌,古人可是讲究尊卑的,朱棣是亲王,还是三兄弟的姐夫,那自然坐上座,可朱高炽三人跟徐家兄弟三人那就不好说了,朱高炽三人身份比徐家三兄弟高贵,可朱高炽知道自己这个便宜父亲的态度,于是打着他们是小辈,应该让三人坐下首的上位,六个人推来推去,朱棣都看不下去了。

直接命六人分坐左右,才解决了问题,做好后,朱棣问了一句:“四妹呢,怎么不在?”

朱棣问出来,那一直冷着脸的大舅子就回道:“回王爷,是臣不让她来的,一介女流,不便出迎贵客!”

朱高炽一听都觉的鬼火冒的很,朱棣更是窝火的不得了,这徐家就没把他父子四人当亲人,简直是把他们当普通外客。

看到朱棣脸色大变,徐增寿不由心里埋怨大哥,徐膺绪则是满脸尴尬。朱棣看着三兄弟,那还不知道是徐辉祖不待见他。

朱棣不快,那场面登时冷清了,众人冷了一会,菜便上桌。这古代呀,又是明朝初期,物资匮乏,朱元璋又是讨饭出身,对自己苛刻,对百官更是苛刻,所以官场设宴,都是‘筵不尚华“。虽然是忠山王府,但是不敢奢侈,但是招待亲王,金陵名菜还是有的。

朱棣朱高高炽一行人常住北方,咋吃这金陵的名菜还是别有风味,虽然场面冷清,还是吃的津津有味。菜过五味,下人们又端来主食,是些京城流行的面食,什么馄饨汤呀,桂花酒酿小元宵呀,让朱棣父子吃的很是怀念。

一顿饭吃下来,场面尴尬,朱高炽对着四姨好奇,却无缘看到,朱棣不爽带着三个儿子就告辞,徐辉祖也不爽,只是淡淡应了,徐膺绪、徐增寿到是热情挽留,最后送朱棣等人出门,朱棣见这两个舅子还不错,心情恢复了不少。

朱高炽更是跟自己这个三舅聊的热火朝天,一副舅舅亲,侄子爱的模样,徐增寿对着大侄子的感官蹭蹭的往上冒。

朱棣一行人出了徐府,这才坐了自己的舆驾回了他们在京城的燕王府,回到自己地方,虽说是在京城,但是心中还是安心了不少。

不过接连几日,朱高炽算是看到了朱棣的社交手段,谁说现代人比古人会社交了,这朱棣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明显是社交大家呀。

朱棣带着三个儿子,从安王朱楹、韩王朱松、沈王朱模等年纪较小尚未就藩的弟弟到临安大长公主、怀庆大长公主等姐妹,以至于魏国公、曹国公、武定侯等功勋大臣全都去拜访了一遍。

朱棣不管他这些拜访的人,是不是真心相待,他都是以亲王之尊以礼相待,一副和气的模样,顿时让他那几个弟弟和姐姐,妹妹都是服气。一些勋贵也是慢慢倒向了朱棣,朱高炽是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在拜访曹国公时,朱高炽特意观察了这个号称大明战神的高大男子,按照历史的走向,他都怀疑这是他老爹派去的卧底了。

朱棣一番屈尊买同情的骚操作下来,朝廷的风声被他掌握,针对建文帝削藩的事好多人都表达出不满来。

建文帝朱允炆被朱棣这老手搞的是头疼无比,老大头疼,那就召集小弟,于是召见了他的三个小马弟,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三人来到乾清宫,朱允炆对着那满桌的奏本,问三人:“三位爱卿,这些本子,都是帮四叔说话的,你们说,朕该如何?”

看着头疼的老大,他们也头疼。

这朱棣果然不是啥好欺负的人,来京城十几日,就搞的他三人焦头烂额,早朝不安分,有人不断的针对他们,下了朝,出了宫,各种传闻接踵而至的出现。

传闻就是说齐泰、黄子澄二人就是小人,为了得到圣宠,不惜构陷藩王。齐、黄二人是气的急火攻心,又偏偏无法解释。

四人长吁短叹,目前却没有好的办法。

朱高炽跟着朱棣真是开了眼界,这朱棣真不是一般人,冒险进入京城,随时命悬一线,可他一来给了建文帝一个下马威,接着各种骚操作,竟然将朝廷大部分王公勋爵拉倒自己的战线,将建文帝的削藩大计硬是搞成了残害亲族的暴行。

不过也是朱允炆这小子刚当皇帝,皇位还不够稳,他的几个小弟刚成了朝廷重臣,根基还浅。不然给朱棣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进京。要是换成朱高炽,他才不管什么名声,如此之际,扣押了他们父子再说,不好杀,那囚禁起来慢慢找机会就是。

乾清宫内,齐泰忍不住骂道:“奸诈小人。”

这次帮助燕王闹事的大多都是勋贵,这些勋爵为燕王闹事,其实并不是全部为了燕王,这文武之争,其实在朱元璋在时就有苗头。

建文当了皇帝,不仅削藩,他还一起搞改管制,这小老弟心挺大,而这改制就是安排给了这博古通今的方孝孺,虽说他们是悄悄的进行,可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方孝孺的改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提升文官的品级和权力。

大明朝,朱元璋是带着弟兄打下来的,是以武开国的,明初那是武官地位远高于文官的,朱元璋封的勋臣也多是武官,文官嘛也就那几个。

可朱元璋是个实在人,很不喜欢那些读书人的之乎者也,他喜欢干实事的读书人,给了读书人极大的特权,但也是杀了不少读书人,就连封了爵的文官六人组的都干掉五个,只剩诚意伯刘伯温。武臣嘛也是杀了不少,但是活着的,世袭的公爵还有很多。

(本章完)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