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我的宋末行

第46章 教纲

  • 作者:流汗的泥人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1-03 22:27:33
  • 完书字数:7550

新鲜出炉的总编辑确实不是个迂腐的夫子,刘远与他越谈越是投机,都谈得有些相知恨晚来。两人的话题,渐渐地从兴华小报谈到了河口小学,巡检所,甚至正在规划建设的“紫溪产业园”。

这还是刘远第一次从总体上与人谈及这些东西,孙夫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也提出建议,确实十分地中肯。当然,刘远深藏心底的乱世图起的心思自是不能宣之于口的。

看看到了中午时分,二娘笑着吩咐人准备饭食,让两人海阔天空地谈个尽兴。

饭菜刚预备好,宝儿却带着个女孩闯了进来。女孩约十三、四,生得颇为灵动,与翠儿相仿。看来,翠儿才走,这钱宝又给自己找了个姐姐了。

“宝儿,还没吃吧,一起吃。”二娘笑着招呼道。

“嗯。”宝儿拉着小女孩就往桌上凑。

小女孩脚步一顿,停在原地。钱儿这才记自已忘记了介绍跟自已一起前来的同伴,忙向众人道,“大郎,这是杏儿姐,咱们学校今日刚到的夫子。她说有事找大郎,我就将她带过来了。”说着,又回顾同伴道,“杏儿姐,这位就是大郎,那是二娘。大郎、二娘都是极和善的人。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说着,又牵起杏儿的衣袖,就要将杏儿往桌上带。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杏儿有些懊恼一摆手,抽回衣袖,稍稍整理了一会,叉起手,屈膝向三人福了福,道:“杏儿见刘家公子,小姐,孙夫子。”

哦,原来是孙夫子的故人。刘远略略地回了个礼,回首看了看孙夫子。

“呵呵,大郎,这个就是孙某适才提到的,老夫义女青娘身边的杏儿。想不到,今日竟也成了夫子。可喜可贺啊,可喜可贺。”孙夫子含笑道。

“杏儿不敢。”杏儿有些不安地道。

“有什么不敢的。”孙夫子正色,“大郎办的那个小学,学生讲究的是有教无类,夫子要的是能者为师。昌黎先生曾言: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大郎此意,正合昌黎先生之意,还望杏儿今后勤勉有加,莫负大郎办学之意,也莫负学校众多学子求学之心。”

“杏儿受教了。”杏儿微微躬身受教。

“杏儿老师莫要太拘束了。我这人最不喜的就是那些繁文缛节。”刘远热情道,“来,杏儿老师还请就座。今后,刘某还得向杏儿老师多多指教呢。”

“杏儿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钱宝认真道,“杏儿姐你是不知道,论识字读书,大郎还比不上我,还经常向我请教呢。”

“去。臭小子,成天就知道揭大郎我的短。”刘远有些懊恼地一把拉过钱宝,作势地在他小脑袋上轻轻来了两个爆栗。

“怎么不是?大郎你昨天不是还让我帮你写字吗?”小钱宝双手护着头,有些委屈地道,“大郎,你这可是不对。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好了,好了。知道你能,我的小夫子。”刘远将宝儿上桌,在自已身边坐下,又挟了块鱼肉放在他碗中,笑道,“子曰:吃鱼更聪明。你多吃点鱼,长得更聪明些。”

“大郎,孔夫子可没说过这话。”钱宝认真地道。

“子曰:食不言,寝不语。快吃吧。”刘远摇了摇头。

这话,孔夫子还真说过。钱宝点点头,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另一边,杏儿忍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笑,也在二娘身边落座。仆人上来,添了两套碗筷,众人相继吃了起来。

座中果然没有人再说话,一时吃完,五人又回到里间坐下,仆人上了清茶。

“杏儿,青儿在哪?”王夫子饮了口清茶,问道。

“嗯,小姐在河口小学。那边收拾了一间房间,小姐午后还有课,就在那休息了,我一会就回学校。”

王夫子点点头。现在的河口,因不时有巡检所兵丁上街巡逻,治安情况确实不错,而学校因紧挨着巡检所,又有巡兵看守大人,更不虑出什么安全问题。

“刚才宝儿说,杏儿老师找我,却不知有何事?”刘远笑吟吟地问道。

“杏儿姐想让大郎唱一首歌。”杏儿还有些踌躇,宝儿抢着说道。

“歌?什么歌?”刘远有些摸不着头脑。

“叫什么笑傲江湖的。杏儿姐说你在临安时唱过的。”

杏儿在一旁连连点头。

“临安。”刘远仔细看了看杏儿,却没有什么印象。

“呵呵,大郎的那首笑傲江湖,孙某也是闻名久矣。”孙夫子也笑了起来。

“大郎还会唱歌吗?”二娘好奇地看了过来。

“嘿嘿,记不太清了。好像有这回事。当时喝得有些多了,胡乱唱的。”刘远记了起来,笑道,“想不到夫子也在。”

“老夫是后来听说青儿说的。大郎酒后高歌一曲,意气风发,算是声振京都了。老夫未能亲耳听闻,深以为憾。今日大郎不如高声一曲?”孙夫子笑道。

“青儿?”刘远还有些胡涂。

“老夫义女青儿,人称青娘,善弹得一手琵琶。听大郎说那歌甚是适合琴箫合奏,一直念念不忘,总想将他谱出曲来。想是想请大郎再唱上一遍,从而谱曲。”孙夫子提醒道。

“哦。”刘远点点头,头脑中浮现了一个面带幕离,手抱琵琶的倩影,想不到竟是孙夫子的义女。这倒巧了。

“大郎唱一曲,大郎快唱。”钱宝拍着小手,兴奋地催促道。

“不行,小姐不在。要不,大郎去趟学校吧。”杏儿却截然反对道。

“哈哈,这事以后再说吧。”刘远顺势拒绝道。

开玩笑吗,自已又不是卖唱的,没有配乐,没有气氛,很难发挥出水平的。

“那不行,你得给小姐唱一遍。一会回学校和小姐说。”杏儿点点头。她对什么歌啊曲啊的没什么兴趣,只是小姐喜欢罢了。即然大郎在河口,不怕以后没机会。

“宝儿,学校现在如何。”看着有些不乐的宝儿,刘远忙岔开话题道。

“爹爹从钱庄调来了两个主事,虎子哥让一个人帮我采买物品及理帐,一个做算术老师。现在更添了青娘姐和杏儿姐,老师倒是也够了。只是各位老师教的东西有些零乱,青娘姐、杏儿姐和那个主事都不懂拼音字母和数字。虎子哥让我过来问问大郎,看看如何办?”钱宝道。

“嗯。”刘远点点头,不觉蹙起眉头来。

河口小学从根本上说不过是自已一时意起的仓猝之作,出现如此现象也算必须。没有统一培训的师资力量,没有统一的教材,你教下拼音字母,他教下之乎者也,能不乱才怪。办学是自已布局中最为重要的一头,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事可耽误不得,看来,自已还得先些时间,将课纲和教材什么先编写出来。

“等会我去趟学校。”思忖了一会,刘远向宝儿道,“将施明施夫子、钱夫子一起叫上,咱们将教材和课纲都编写出来。”

“课纲?”钱宝疑惑道。

“就是咱们学校的小孩在学校要应该学习的东西。比如,每年要认多少字,认哪些字,教哪些诗词文章等等。”

“哦。”钱宝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咱们小学以后分年级制,刚入学算一年级,以后二年级,三年级,由浅入深。咱们先将今明两年该教的内容先整理出来。”刘远缓缓道。

“好个由浅入深。大郎此语,切合教书育人之妙。”一旁孙夫子赞道。

“夫子过夸了。刘某哪懂得什么教书育人。”刘远有些郁闷地摇摇头。学什么不都得由浅入深的吗,这也值得你如此夸赞?莫非,这老头别有他意?

“老夫也曾坐得几个学馆,对大郎说的那个课纲倒有些兴趣,若大郎不嫌,孙某愿去助大郎一臂之力。”果然,又见孙夫子拱手请命道。

刘远一时有些踌躇。

“大郎放心,大郎创建的小学可谓自古所无,无前例可依。孙某此去,定按大郎之意而做。若大郎不喜,孙某作壁上观可也。”孙夫子似乎看出了刘远的顾虑,郑重申明道。

“不敢。只怕有劳夫子了。”话到如此,刘远也只得拱手相请道。

几人说做就做,略歇了歇,就起身往学校去。到了学校,将众位夫子俱招集了起来,刘远简单做了下说明,几个夫子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本来也就这样,施明、钱夫子到小学执教是为生活所迫,青娘、杏儿是新来乍到;宝儿、二娘则是唯刘远之命是从,唯有一个孙夫子却算是个外来人,一时说不上话。

对几个人,刘远草草做了下分工,施明、钱夫子负责草编一年级语文,也就是整理下拼音方案,再用拼音教授些简单的字、词,再加上几遍简单易懂,易背的诗文;宝儿、青娘、杏儿则整理下刘远之前写就的小学算学文稿,再添些例题与习题;当然,这两册东西,最终的修改、定稿权仍死死地掌握在刘远的手中。

两组人领着任务散去,刘远、孙夫子、二娘三人则承担着最为重要的教纲讨论、编写任务。其实,基本上也就刘远海阔天空地谈论,孙夫子在旁参祥,提些中肯的建议,二娘则负责记录。

“一个学校首先必须要明确,到底要培奍什么人。我早说过,咱们小学培奍的不是求富贵的科举学子,我们要培奍的是要有益我们大宋,有益于我们华夏族的繁衍、兴盛,有益于天下百姓的,有抱负,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德,就是要教导学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后开设德育课…..,智就是知识,就是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东西,现在指的就是算术、识字,以后再开些常识课,什么是常识?常识就是平常看到的东西及里面蕴藏的一些道理。比如,天为什么是蓝的,花为什么这么红,水为什么绿……..体呢,就是健壮身体,以后开设军训课,以健壮学生体白,也增强学生守纪的意识……….”

滔滔不绝的一番话后,课纲也勉强算草草编好了,讲的口干舌燥的刘远悲催地发现,他又多了一件事,得赶快新编一册常识课本出来。这东西,现在还真只有他能编写出来。

(本章完)

.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