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侯门小娇娘

第276章草草结案

  • 作者:卿雪阳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09 09:59:32
  • 完书字数:5000

那人萎靡不振,躲避着谢景玉和宋徽音的目光,很明显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不可草草结案,”谢景玉回头,“此事和北静王没任何关系,这是在栽赃陷害。”

听到这里,那大理寺少卿冷笑,睨视了一下谢景玉,“按谢将军的意思,是构陷了?但如今人证是将军自己抓来的,物证是将军夫人找到的,将军可要谨言慎行啊。”

“但、但是……”谢景玉总感觉不对劲,但想要让那人口吐真言又绝对没有可能,此刻那大理寺少卿已站起身来,“捉拿北静王。”

这边一声令下,外面一群人已去捉北静王了。

这北静王是帝京一个不见经传的王爷,他成日家胡天胡地荒唐作为,口碑恶劣。

因了皇上的缘故,大家对他都睁一只眼睛比一只眼睛。

北静王也想不到祸从天降,以至于一群士兵吆五喝六进醉春楼将他就这么抓出来的时候,他还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你们放开我!放开我啊!”北静王大喊大叫,“我可是王爷,我世代宗亲,位高权重,你们!你们做什么呢?放开我啊。”

但不管北静王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到底还是被抓到了御前。

这刑案早惊动了天子,皇上命大理寺少卿协临王、谢景玉等办案,如今终于有了眉目,皇上呷一口茶水看向下面,谢景玉面色紧绷,很显然他有话要说。

宋徽音呢,站在谢景玉身边,她在脑海中不断的梳理什么,寻找突破口。

但如今似乎并没有可以撬动宁王的杠杆了。

站在两人面前的临王咬着后槽牙,神色冷冰冰。

“所以说,”不声不响的皇上终于缓慢的开口了,他将盖碗放在手边,捻须盯着下面那一群人,“此事居然是北静王做的?”

“冤枉,皇兄冤枉啊,臣弟哪里有这等狼子野心?多年来臣弟和尘同光,在帝京,臣弟做小伏低,日子过的提心吊胆,臣弟既没有人也没有能耐去安排这一切啊,还请皇上明鉴。”

之前,谢景玉也见过几次北静王。

这北静王酗酒,日日昏昏沉沉,其言行举止荒唐不可思议,那特殊的癖好更让人百思不解。

北静王喜欢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倘若在哪里见到爱不释手的石头就会抢夺,有那实在是搬运不回家的,还会携了酒水自言自语,疯疯癫癫不成个模样。

正因天子,所以大家对这北静王也无可奈何,换言之,这北静王是个被酒色财气侵蚀了灵魂的孬种。

他落拓不羁,看上去醉生梦死,实际上这不过是他的面具罢了,大约北静王自己也不想做王爷,但血统却注定了他没办法躲避老天爷赐予的一切。

“证据确凿,皇上请看文书和账目,这是北静王乳娘送来的,一目了然。”

这上面有不少的买卖,皇上随意瞥了一下,“你办案,朕放心,就不看了。”

皇上终于起身,他一步一步靠近了北静王,“你要朕如此痛心疾首,这帝京人人造反朕都不感觉意外,但唯独你……你硬生生将一把刀插在了朕的心口上,朕…隐隐作痛。”

皇上站不稳一般,旁边的太监立即过去搀扶。

“朕有心保护你,只怕天下悠悠之口唾沫星子都会埋了朕,朕也不好姑息养奸,王弟,你……”皇上挥舞了一下衣袖,“你去吧,你当初就应该知道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去吧。”

几个士兵将痛哭流涕的北静王抓走了。

眼看着北静王被带走,谢景玉这边似乎想到了新的线索,他正准备说话呢,却被临王阻住了。

“稍安勿躁,如今最好的契机已错过了。”

谢景玉只能退下。

可怜北静王做了替罪羊,被朝廷明正典刑,尸体还悬在了宣武门上。

谢景玉功过相抵,皇上既没责难也没表彰,依旧还到外面去了。

宋徽音陪伴。

临王有功,皇上赏赐金银珠宝。

宁王有惊无险,做了名符其实的漏网之鱼,尽管人人都清楚事情和宁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能将宁王置于死地的证据和线索都被宁王销毁的一干二净,此刻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那冒充了宁王的人被判两年牢狱之灾,判决下来后,宋徽音依旧还去寻了他。

“为何不将真相说出来?”宋徽音咄咄逼人,带着怨气。大家紧锣密鼓安排好了一切,苦心孤诣编造了落网就是等宁王被捕捉,但就在自以为宁王插翅难逃的时候,这家伙却给宁王大开方便之门。

此刻身边并没有第三者,宋徽音希望对方可以坦诚。

“你们为一己私利而利用我,你们想要的仅仅是真相,这真相我如果真说出来,宋徽音?”那人豁然起身,冷漠的眼内燃起了怒火,抓着铁栏杆的手微微用力,“你们果真会放过我吗?如何善后?宁王是无所不用其极之人,此事并不能将宁王怎么样,反而会撩拨的他张牙舞爪,我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抱歉了宋徽音。”

“你做了伪证。”宋徽音看向那人。

“是,我说价假话,但我是为了我自己。”

那人叹口气。

听到这里宋徽音起身,“宁王不会留没用的人。”

这句话的含义,他会明白。

宋徽音和谢景玉离开了,临走之前宋徽音特别叮嘱熟识的狱卒大哥不要为难那人,但宋徽音他们前脚刚刚到,那狱卒的一封信有人飞鸽传书到了她手中。

宋徽音的手在颤抖,打开一看,只感觉手指都冰冷了。

“被杀了?”谢景玉未卜先知。

尽管宋徽音早做好了心理铺垫,但一想到那人被屠戮,心里头还是伤感,连锁反应是——不但那人,就连香莲也在劫难逃。

宋徽音沉默的点点头,谢景玉叹口气,“当初他不该说假话,如今已无话可说,他该和我们一起搏一搏的。”

但知易行难啊。

“成事不说,既往不咎,算了。”宋徽音将那一团纸揉掉丢在了旁边的熏香炉之中。

此事告一段落,但却成了她的意难平。

宋徽音离帝京后,谣言四起,没有人知晓这流言蜚语是什么人传出来的,只知一朝一夕之间宋徽音已身败名裂。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