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穿越:开局建造新手村

第四十五章 接手怀朔

  • 作者:踽踽1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9-19 19:15:21
  • 完书字数:5388

六月十日清晨寅时刚过,浓密的白雾笼罩了整个大地,整个天地一片宁静,大草原上昨日那一场两支骑兵的遭遇战的硝烟已经散去。

在昨日那场与贺拔岳所率领的400鲜卑骑兵的遭遇战中,平日里一向是习惯战场厮杀的猛将贺拔岳,在遇到喜欢单打独斗的方世玉这等江湖豪雄方世玉后,一个不慎就直接成为了阶下之囚。

随着主将贺拔岳的被擒,原本还气势汹汹的鲜卑骑兵们自然是士气大损,在继续与胡骑营纠缠了将近一刻钟后,才终于降的降逃的逃。

就算是如此短暂的交手,卫可孤所率领的200胡骑营骑兵也是损伤了超过70人,若不是靠着本多忠胜的勇武震慑住了这些鲜卑骑兵,他们恐怕还会悍不畏死地从赵安他们手中将贺拔岳抢夺回去。

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贺拔度拔本就是武川镇镇将,他麾下的这些骑兵也大多都是由跟随他共同镇守武川镇的鲜卑士兵组成。

这些鲜卑士兵既有着草原游牧民族能征善射的能力,又经过了正规的军事化训练管理,个个久经沙场能征善战,自然不是卫可孤麾下这些原本还一直处于压迫状态的匈奴人、敕勒人混编队伍所能抗衡的。

而等到遭遇战结束,赵安带着胡骑营剩余的队伍废了不少时间才将这些降服的鲜卑骑兵,以及那些逃难的匈奴人再度押送回沃野镇。

在奔马原的东北角,白色的浓雾笼罩下,整个怀朔村一片寂静。

嘎吱~

突然,一阵清脆的嘎吱声打破了这种寂静,怀朔村的木质城门缓缓打开。

踏踏踏~

密集的脚步声中,一支500人的步兵队伍缓缓开进了城中。

“属下鲜于修礼,拜见主公!”

城门内,一袭甲胄在身的鲜于修礼早已经带着数十名心腹恭候在那里。

在鲜于修礼的对面,带着大军进入城中的郝然正是赵安,而跟在他身后紧随而入的却是杜平、胡惠乾、童千斤三人,以及500长风营战士。

在前日,当赵安降服了孔雀,设定了想要击杀破六韩拔陵,彻底掌控沃野镇的计策时,就已经派出了信使返回华夏镇,命杜平三人火速带领长风营赶来支援。

而由于之前约定的动手时间是晚上,所以杜平他们带领着长风营赶到时已是巳时,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就又跟着赵安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怀朔村。

“鲜于将军快快请起,此番你能够稳住怀朔村的局势”

看着躬身跪倒在地的鲜于修礼,赵安一个翻身下马,立刻上前几步将其扶起道。

说实话,对于鲜于修礼的投效,他是无比意外也惊喜的。

从之前孔雀那里所得到的情报中,赵安就早已知道怀朔村中的守军大部分都是匈奴人。

他也没有想到在破六韩拔陵已经身亡的消息泄露后,贺拔岳的鲜卑骑兵都已经进入了距离沃野镇不足20里的位置,这座孤悬东北角的城池居然还未沦陷。

在这其中,鲜于修礼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是他在关键时刻稳住了城内的这些匈奴战士,让得他们没敢轻举妄动,然后暗中偷偷派出人联络上了孔雀。

赵安是在昨日遭遇战击败贺拔岳所部回到沃野镇之后,这才从孔雀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

所以,一路上赵安没敢耽搁,在稍作休整后就带着长风营赶了过来。

“城内形势如何?”

扶起了鲜于修礼,赵安立刻出声问道。

“回主公,形势危急,我们必须尽快将城中的士兵全部控制”

鲜于修礼闻言神色转为凝重,立刻朝着赵安拱手建言道。

从昨日贺拔岳的队伍出现至今,鲜于修礼的一颗心一直都是悬着的。

在怀朔村内,匈奴士兵的数量高达380多人,他们若是群起反叛,鲜于修礼根本毫无胜算。

“好!出发!”

赵安闻言右手一挥,当即带着身后的长风营迅速朝着城内涌入。

在怀朔村内,负责驻守城池的500驻军主要分布在城中心的中军主营和东西两营,当这些懵懂的匈奴士兵们还在睡梦之时,一涌而入的长风营将士已经将他们团团包围。

整个行动在怀朔村中并未掀起什么波澜,待到辰时浓雾散尽之时,怀朔村中的2000多百姓这才惊奇的发现城中的守军已经换成了长风营,而原本的500守军则已经被收缴了武器押往沃野镇。

武川镇,位于怀朔村东北面40里开外,距离西南侧的龙城镇不到20里路程。

凭借着麾下的精锐鲜卑骑兵,贺拔度拔来到混乱大陆之后,虽然麾下仅建立了龙城和武川两座村子,但其势力范围却囊括了奔马原东北边缘的大片土地,领地面积高达数百平方公里。

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贺拔度拔虽然在不断发起的对外战事中有不少士兵损伤,但随着大量降临到这片土地上的游散百姓的不断加入,领地的人口却依旧不降反增。

特别是在龙城和武川东面的那座无名山脉上,在最近的10多天时间里就有着将近3000多的人口加入到贺拔度拔麾下,龙城和武川两地也先后成功升级成为了一级镇。

在武川镇的北面8里之外,一条宽约数百米的大河截断了武川镇北上的去路。

这是一条自东向西绵延数十里的大河,名为龙川河,这个名字是从一位自河北面逃难过来的百姓口中流传出来的。

据那位百姓所言,现在他们所在的这片大地已经被那边的人取名为龙川平原,而这条大河就是发源自龙川平原的西北侧,沿着大陆西边的山脉一直延伸到奔马原。

武川镇外这条自东向西的大河,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算是龙川河的支流,连同大陆东西两侧的山脉,最后与主流汇集到奔马原流入大海。

此时,就在武川镇外的龙川河南岸,沿着河岸边上的沙地平原上,立起了一片白色营帐,这里正是贺拔度拔所亲自率领的1000大军所在的驻扎营地。

就在南面赵安趁机对破六韩拔陵发起吞并战役之时,武川镇以北的龙川河北岸也不平静。

数天前,一直在龙城忙着扩军的贺拔度拔父子接到了自武川镇传来的消息,他们的探子在龙川河北岸发现了有军队大规模集结的迹象。

这个消息一传到龙城,贺拔度拔不敢大意,立刻集结了一千大军奔赴龙川河岸,只留下了三子贺拔岳带领着500大军镇守龙城。

贺拔度拔之所以如此紧张,那是因为根据他们的探子所得到的零星消息,在龙川河北岸存在着一个强大的汉人势力,其实力甚至还在巅峰时期的破六韩拔陵之上。

与他们隔河相邻的这个势力来自隋朝,其统治者就是隋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知世郎”王薄。

当然,来自北魏时期的贺拔度拔自是不知道王薄的名号,但却知道其麾下统领大片的土地,治下人口数量超过十万人,是龙川河北岸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

而从探子传回的消息,这一次王薄在北岸所调动的兵力高达2000人,正在暗中打造船筏,准备渡河。

若不是贺拔度拔他们发现及时,恐怕此时的王薄大军已经渡过龙川河向他们发动攻击。

就这样,两军沿着龙川河两岸展开了对峙。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