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惊悚悬疑 > 盲妾如她

第 78 章

  • 作者:法采
  • 类型:惊悚悬疑
  • 更新时间:09-30 16:19:56
  • 完书字数:7992

紫禁城。

皇上赵炳与窦首辅在上今日的课, 讲的是《通鉴》,说得是前朝的兴亡,皇帝都该引以为鉴。

这一课, 窦首辅正讲到要处, 赵炳突然站了起来。

窦首辅看过去, 赵炳抱歉笑道, “首辅莫急, 朕实在是渴得不成了。这两日不知怎地, 太监服侍还要朕来提醒。”

他说着,不悦叫道, “徐员, 给朕上茶来!”

话音落地, 有人应声, 接着急急忙忙来上了茶。

来的是个小太监,并不是赵炳叫的那个人。

赵炳一愣,瞬间想到了什么。

书房里安静下来,只有门外零星鸟雀的叫声响起。

“哦, 徐员死了。”赵炳低语一句。

小太监可不敢接这话, 哆嗦地跪了下来。

窦首辅皱了皱眉,看向皇帝, 问了一个问题。

“皇上可惜徐员之死吗?”

赵炳笑起来, 一脸地不可思议。

“首辅在问什么?徐员是该死, 朕为何要可惜?”

首辅在这话里默了默。

“徐员这样的人,只会让天下亡,而定国公这般忠臣,却可以让天下兴。兴亡之间,都在君主。”

赵炳听得连连点头。

“首辅说得是啊, 朕总是知道的,这天下少不了定国公。”

窦首辅在这话里,许久没说话,半晌才道。

“定国公不容易... ...”

话没说完,便叫了皇上。

“皇上还是继续读《通鉴》吧,明白兴亡之道理,才知明日之方向。”

皇上笑起来,翻了书。

“首辅放心,朕从前懒些,但如今年岁渐长,也懂得这朝堂这天下都该上心打理,励精图治方是朕之本职要务,首辅说是不是?”

首辅说是。

赵炳又感叹道,“徐员这事可是提醒了朕了,万不能随便相信一个人,总要靠朕自己来识人认人用人,这般才能长久。”

他说得情真意切,还叫了窦首辅。

“您也不必太过担心。”

首辅在这话里恍惚了一下,再看皇帝,仿佛看到从前黄发稚童一点一点长了起来,长成如今的束发少年。

有什么变了,又有什么没变。

窦首辅半垂了眼眸,“皇上最好真正明白了这般道理。”

“那是自然。这些年得您教导,您亦辛苦了!”

... ...

那一场《通鉴》课上了许久,翌日稍作休歇,钱太妃又寻了赵炳提及选妃之事,赵炳翻了翻那些名门闺秀的画像,突然想到了什么。

下晌,他找人问了一句,得了肯定的答案,便寻了个契机出了宫,去了京郊别院。

前一日,老夫人又将詹淑贤带了过来。

老夫人自从听闻穆行州的提亲之意,心里一块大石头仿佛放下一样,甚至开始筹备起女儿的亲事。

头一遭是假装嫁人,这一遭才是真的嫁人。

她跟詹淑贤说着,“不论见到了谁,都透漏几分要和离的意图。”

詹淑贤一句话都不想说,她一想到穆行州那小子看似听话,但却趁她不注意反手制住了她,她这心里就气得发慌。

她不想同老夫人多理会,不想这时,皇上竟然微服来了詹家的别院。

母女两人都惊到了,老夫人惊诧,詹淑贤却暗暗惊喜。

赵炳道他只是出宫来松口气,还跟老夫人说,“您若是改日见到了窦首辅,千万莫要告诉他老人家,朕也只能这般忙里偷闲了。”

老夫人连道不说,“皇上放心便是,皇上日理万机,辛苦了。”

赵炳笑着摆摆手,转眼看到了詹淑贤。

“老夫人同夫人,近来怎么总在别院?这天气越发寒了,难道别院还能比国公府内宅和暖?”

自然是不能的。

而老夫人也早已想好要说了,当下就编了个由头,将五爷和詹淑贤要和离的事情说了。

老夫人假装感叹着,“世间姻缘,还要相合才最是紧要,若是不能相合,倒也不必勉强,各自安好便是。”

皇上在这个消息里,高高挑眉。

“朕总听说国公和夫人琴瑟相合,没想到竟走到了这般境地。”

他重重叹了一声,“可惜了。”

话音落地的瞬间,他朝着詹淑贤看了过去。

而詹淑贤也转头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的瞬间,仿佛又什么在目光相接处连结相融... ...

虞城。

王宫热闹了起来,外面张灯结彩,不是为了迎接节庆,而是为了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俞厉称王之后,渐渐从战事为重,开始着意安抚民心,振兴城池,树立王威。

而俞厉年岁已有二十五六,早已到了成婚的年纪,从前做虞城将军,来不及娶妻也就罢了,如今成了虞城王,子嗣一事不可再懈怠。

立王后便是如今的要务。

俞地各大世家都有适龄的女子,只不过这是最最紧要的联姻,人合适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家族合适,王后的家族必须要能给王最重要的支持。

此番虽然是各家族来了适龄女子做客虞城,但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卫泽言和俞厉商议,已经敲定了人选。

俞地有一

孟氏,本是前朝大族,出过阁臣,出过皇后,但赵氏王朝建立之后,孟氏一族衰败,多年无人在朝为官,后好不容易有子弟上进,但鉴于曾是前朝重臣之后,不被重用,隐在秦地多年,几乎没落下来。

袁王造反,孟氏一族是最初拥戴袁王的世家,想要的就是从龙之功。

后袁王身死,孟氏一族并未着急选主,长王赵勤又被赵勉毒死之后,孟氏一族闻风而动,阖族归于俞厉门下。

俞厉称王,孟氏尽心尽力,此番联姻,非他莫属。

孟氏嫡长房,有兄妹四人,其中嫡长子孟以谋是孟氏看中的家族继承人,文韬武略;而嫡长房唯一的女儿孟尔凤,便是联姻俞厉的姑娘。

此番,孟以谋亲自带着妹妹孟尔凤到虞城,来参加所谓的选后过场菊宴。

只是,俞厉心思并不在菊宴之上,他眼下只想着,以如今之势,如何说服忠于他的将领世家和百姓,归于朝廷。

这次孟家过来,他便想同孟以谋透漏此信,看孟家如何反应。

若能得了孟家助力,招安之事便会顺当许多。

他心里想着,便叫了封林,“孟氏兄妹到了吗?你亲自去接应一番。”

封林晓得他看重孟氏,立时应了。

他沿着孟氏兄妹来的方向寻了过去,听到消息,说已经到了虞城周边。

封林带了人手打马而去,不想,近前竟然听到刀剑相接的声音。

封林大惊,拿望远筒看过去,竟看到一伙人混战在一处,其中就有孟氏兄妹,而与他们对战的,似乎是... ...之前俘虏的接应温彦阏氏的朝廷兵将!

那些人在温彦阏氏被劫走之后,关押在了虞城外不远的小镇上,因为距离虞城不远,镇上兵将比百姓多。

俞厉本打算寻个机会让他们回京,比如招安之后,但现在,这群人怎么突然跑出来了?

显然有虞城的兵马来捉拿他们回去,可这些朝廷的人,却同即将进城的孟氏兄妹打了起来。

封林吓到了。

要是朝廷这些兵,将孟氏兄妹打出了个好歹,俞厉和朝廷的招安大事,可就要横生波澜了。

他连忙招呼人手冲了上去。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不知从哪窜出一箭,箭风凌厉,直奔与朝廷兵马斗在一起的孟以谋而去。

孟氏一族是文臣之族,孟以谋作为嫡长子能骑马用剑已是不易,如何应对的了这般从天而降的冷箭。

更要命的是,这一箭角度刁钻,他完全没反应过来。

反倒是其妹孟尔凤看到了,惊叫一声,“大哥小心!”

可是已经晚了。

箭射向了孟以谋的身后。

孟以谋若是就此身死在了和朝廷俘虏的对战之中,孟家得是多么悲痛,坚决不会归顺朝廷。

那么俞厉能否顺利归降,可就是个未定之数了。

封林追随俞厉多年,早已把俞厉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

他当下想都没想,抽刀上前。

但是时间太紧,他抽刀挡去,也只堪堪击偏了那冷箭。

箭头侧歪转向,从他耳边嗖的划过。

血瞬间迸出,封林耳边被撕开一道血口,耳朵几乎成了两半。

而被他所护的孟以谋,从鬼门关门口被夺回来一命。

... ...

封林带的人手足够,很快制服了朝廷的俘虏。

这群人被关押许久,完全不知外面消息,今日守卫他们的人出了事情,他们凑准机会逃了出来,又被守卫赶来捉拿,不想竟然同路过此地的孟氏兄妹撞到了一起。

众人这才发生了厮打。

幸而封林来的及时,他一边让人把朝廷的俘虏重新关回去,另一边询问孟氏兄妹可有受伤。

除了孟以谋受了两处浅浅的皮肉伤之外,两人并无损伤。

封林大松了口气,连忙让自己的人手,亲自护送两人去往虞城。

原本短兵相接的小镇外面,不出一刻钟便安静了下来。

封林并未着急离开,反而从混乱的地面上,捡起了方才割裂自己耳朵的那一箭。

方才朝廷的俘虏虽然也夺了弓箭在手,但这一箭的来向却不在朝廷俘虏打斗的方向。

他拿着那箭想一旁的树林里看了过去。

有人想要趁乱暗杀孟以谋... ...

卫泽言在自己的宅院里,跪坐在蒲团之上,净手做香。

有人前来回禀后离开,卫泽言手下一颤,不小心将香灰洒了出来。

他静默着半晌没说话,但有人突然来了。

外面的人拦不住,此人已经到了门前。

卫泽言便开了口,“让他进来。”

来人一步跨进房中,将一支沾了血的箭砰得放在了桌案上。

卫泽言的香灰被震出了更多。

他一言不发,同封林对视半晌。

还是封林先忍不住了。

“你想做什么?杀了孟以谋对你有什么好处?难道你还嫉贤妒能?”

卫泽言哼笑了一声。

封林见他这般样子,重叹一气,然后压低了声音,盯住了他。

“别说你是想破坏招安?!”

杀了孟以谋嫁祸给朝廷俘虏,明显是冲着破坏招安去的。

卫泽言当着他这话,忍不住笑出了声。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