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开局就有美女江山

第142章子龙求见

  • 作者:雪青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19 12:39:18
  • 完书字数:5152

第142章 子龙求见

报纸文章看似是在中立客观称述事实,其实明里暗里都在捧公孙瓒而贬袁绍,井且暗示哀绍野心,接下来很可能会造反,向朝廷用兵。

百姓无不激愤、同仇敌忾!

只觉袁绍狼子野心!

不可不防!

常山郡真定县。

小人物赵云走进茶舍。

赵云一脸的愁容、迷茫。

放下行囊。

稍作休息一边喝茶一边刻画着出路。

赵云本足公孙瓒白马义从中的一员小将,在一年前,他惊闻兄长过世,故而辞去军职、归乡弃丧。

公孙瓒见赵云继续从军,就同意赵云的请辞,让他先回乡为亦兄亦父的兄长奔丧守孝,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赵云前脚刚走,战局就急转而下。

公孙瓒与袁绍交手早期。

本来是略占了一点优势的。

可这时几场关键性战役接连失利,导致公孙瓒的精锐白马义从全军覆没,赵云听闻后,有心帮公孙瓒,但袁绍大军以及势如破竹攻入幽州、包国易京,让他也只能干瞪眼。

最终。

公孙瓒兵败惨死。

赵云不禁遗憾又愧疚。

公孙瓒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谈不上是一个明主,此人睚眦必较、不恤民情、过分激进,但建立白马义从、为中原多年镇守边疆,抗击胡人入侵的义举值得尊敬。

这种人。

不该落得如此下场啊。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公孙瓒对赵云多少有知遇之恩。

故赵云为自己没能帮到他而愧疚不已。

接下来。

该怎么办?

为兄守孝一年了。

现在也该重新出发了。

否则也对不起兄长在天之灵。

赵云自幼勤学苦练,只想能投一明主,报效国家、造福百姓,现如今这一身武艺,竟不知何处施展。

投袁绍?

不可能!

赵云足冀州人。

翼州是袁绍大本营。

如果想投袁绍早就去了。

当年,为何舍近求远、舍强求弱,投靠位于幽州苦寒之地的公孙瓒?

还不是觉得袁绍此人名声虽大却井非明主。

公孙瓒虽然实力更弱、但积极抗胡却是忠勇之辈。

赵云择主。

第一标准就是志同道合。

袁绍与赵云本不是一类人。

袁绍更是杀害了公孙瓒全家。

赵云怎么可能放下芥蒂去给他卖命?

他想起了一个人,刘备刘玄德,他曾经与刘备相处过,两人彻夜长谈很是投缘。

赵云觉得。

刘备是个人物。

未来成就应该不会低。

所以目前打算是去投刘备。

可是刘备现在下落不明、想投也找不到路子。

赵云正惆怅的时候,突然听见领桌的茶客,正在拿着一份报纸聊得井并有味,隐约间说起了公孙瓒、说起白马义从。

对此。

赵云很惊讶。

白马义从活跃于边疆塞外。

虽非常精锐、但数量很稀少。

中原人一般是不了解这支部队的。

为什么真定县小小茶馆里有这么多人谈论呢?

他好奇之下上前询问,接触到了报纸这种新鲜事物。

《中原十日报》二期茶舍都有收藏。

赵云借到手看完关于公孙瓒的报道感触颇深。

特别是看见那句熟悉的誓词:“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两眼一热。

心绪万千。

又想起与兄弟们驰骋塞外、痛击胡人的时候。

然而。

这世间。

再无白马义从!

那些兄弟袍泽也都不在了!

赵云心里对报纸、对曹昂产生几分感激。

如果不是他将这件事公布出来,又有几人能记住这支豪迈慷慨之师?

关于曹昂。

赵云早有耳闻。

听说自己大师兄败在他的手里。

对此。

赵云不恨曹昂,一方面赵云与张绣本来就没有什么交集,赵云入门的时候张绣已经出师,两人基本没什么交流。

另一方面曹昂战胜张绣并没有用阴谋手段、也没有人多势众,

纯粹足在一对一公平决斗情况之下获胜的。

武者选择对决。

输了也不能怪对方。

赵云又看了第一期的十日报。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瀟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十八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社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鲜卑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赵云看完。

只觉热血上涌!

只觉头皮发麻!

几乎激动想一掌击碎木桌!

这一部作品,每一个字,每一道情绪,全都引起赵云的共鸣,让赵云感觉充满热血与斗志。

好一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鲜卑血!

难怪曹昂会如此怜惜白马义从的逝去!

此人志存高远,不仅渴望收拾山河,更想要远击塞外,实在是同道中人啊!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让迷茫踌踩中的赵云一下找到目标!

曹家在天下的名声不算太好,目前来讲还足有很大争议的。

但赵云相信售操能有曹昂这样的儿子,他绝非某些人眼中那种大奸大恶之辈!

或许!

那些人!

全都错看曹操、错看曹家了!

曹操或许是一个满腔忠义之辈!

不管曹操为人如何。

曹昂绝对值得结交。

甚至值得投奔!

赵云念此,立刻动身,不再迷茫,反正刘备哲时找不到,不如直接南下、前往许都!

希望能亲自见曹昂一面!

数日之后。

赵云一人一马。

风尘仆仆赶到许都。

赵云发现与常山真定、幽州易京载然不同。

许都百姓面色红润、精气饱满、一个个看起来都很健康,没有乱世之民的愁苦之色。

百姓的精神面貌就是一面镜子。

它能直接反应当地的生存环境、执政者的水平。

赵云走过地方不少,即使是富庶的翼州,老百姓也很少能呈现出这种状态,邺城规模虽然比许都还要大,商业活跃度也未必能比得上许都。

看到这。

赵云更坚信。

曹操这位大权臣。

至少对百姓还是很好的。

赵云一路打听,快找到了曹昂家。

门口的护卫将其拦住,“你是什么人?”

赵云连忙拱手:“在下常山赵子龙,特来拜会曹公子。”

几个护卫迟疑一下。

“赵子龙?”

这个名字从来没听过啊。

不过见赵云器宇轩昂、不似等闲之辈,所以一时间拿不准,其中一个护卫立刻上报老大去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