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奇幻 > 复婚交响曲

Part 284

  • 作者:晓芳格格
  • 类型:玄幻奇幻
  • 更新时间:10-09 03:39:25
  • 完书字数:5042

“明天是小年了!”

晚饭后,薛德珠撕掉了当天的日历,惊奇的叫道。

薛研一听,忙拍了下自己的脑壳:

“爸爸,我才想起来了。小年,咱们这里有什么习俗吗?这周的作文让写年俗。”

薛德珠边用纱纸打磨着手里的一根木棒,一边歪着头问:

“研儿,中午你不是说这周作文让你们写......写什么来着?反正不是这个题目。我在回来的路上还琢磨着,周日领你去儿童公园,让你写个关于孝心的作文。”

薛余一听儿童公园,忙跑过来,坐在薛德珠的怀里说:

“爸爸,我也要去儿童公园。”

正在桌子上看书写字的万慧来转过头来问:

“孝心的作文,去儿童公园?”

薛德珠马上兴致勃勃的讲了一个孝子坟和故事。

说那是建于1913年,位于旧城西门外,墓主是一个叫王梦惺的道士和他母亲。

1899年,王梦惺母亲病故,葬母后,入辽宁千山道观。

到了1910年,王梦惺返回母亲墓边苦守,且终日不与外人交谈,忍冻受饿以尽孝道,世人为其孝心所感动。

当时的吉长道尹颜世清赠其头箍,长春南岭驻军的曹锟民国总统赠其“孝有可风”匾额。三年后,王梦惺去世,世人将他们母子合葬一处,并在王梦惺坟旁建起了一座道观,这就是名噪一时、观者如云的长春孝子坟。

孝子坟最初是用青砖砌成,为直径5尺,高约15尺的两层六角形建筑,其南面悬挂一块匾额,上书“百代馨香”,两旁有砖刻的对联,旁边有“梦惺王公祠”字样。

墓前有一块高一尺多,宽约半尺左右的石碑。

到了三十年代,修建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时,孝子坟虽在慢车道上,但还是保留了下来,工程为此更改路线和排水管线。

后来,由守坟道士陈至生庆才用捐款对孝子坟进行整修,建筑材料由青砖改为石材,形成孝子坟后期的面貌。

解放后,孝子坟仍然是长春人和外地来长春的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当时留下的老照片,背景也多是于此。

直至到了1958年,孝子坟被长春市政府拆除,墓中骸骨和骨灰被转葬于朝阳沟墓地。

孝子坟拆毁后石碑和石构件散存在人民公园今儿童公园院内。

薛德珠讲的绘声绘色,最后还说道:

“我听了这个故事,都挺感动的。一定带你们去儿童公园找找。”

薛德珠讲故事期间,万慧来几次都想打断他,还是强忍了下来。

此时,她再也没有办法忍了,把手里的书本一合,高声说:

“薛德珠!现在别说没有了什么孝子坟。就是有,也已不再是宣传封建孝道的工具,而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材!你不要带着孩子,教他们那些愚昧封建的孝道观念。”

薛德珠说:“孝道不好吗?孝子总比逆子强吧?”

“我跟你说不清。今晚上也别因为这个争了。”

万慧来说着,拿起刚才趴在桌上写的那张纸,说:

“薛研,这是咱们这里过小年的习俗,你可以用来参考。别不认识我的字,念念,连让弟弟也了解了解。”

薛德珠听了,向薛研努努嘴说:

“快接着,别惹你妈妈生气。”

薛研接过万慧来手里的纸张,大声朗读起来。

“我国北方民间俗称的小年。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更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小年的由来。

农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

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里,这家人做的善事和恶事,等着玉皇大帝赏罚,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

万慧来有意让孩子们不去接受那些旧俗。

其实,过去的年代里,东北当地对小年,也是很有讲究的。

人们管小年也叫灶王节。

时间自然是农历腊月二十三。

旧社会时过小年的旧俗是祭灶,因此又称灶王节。

解放前民间在灶旁墙上供灶王爷、灶王奶奶像,两侧贴有对联: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为“一家之主”。

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候。

为送灶王爷上天,以秫秆劈成细蔑儿做马、犬、鸡等,并备草料喂上。

吉林地区又有在灶门脸粘灶糖的习俗,长春地区则用灶糖直接抹在灶王爷的嘴上。

人们想当然的认为这样就把灶王的嘴给粘住,上天不能说坏话。

祭灶在傍晚掌灯时进行:给灶王爷烧三炷香,全家向灶王爷磕头后,将灶王爷像揭下来与所扎马、鸡、犬等物一起烧掉,鸣爆竹以送之。

浑江等地东南部山区,送灶王爷上天时,口里还念道:

“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坏话少讲,过年回来多给你供香火。”

等扶余等西北地区,部分信佛的人家还流传给灶王念长经的习俗。

自新中国建立后,信奉灶王的观念已很淡薄,供奉灶王爷的习俗已基本绝迹。

而旧时的蒙古族祭灶保持原始祭火遗俗,有其独特民族传统。

祭灶时全家人都到院中或灶门旁,家长上香之后,点上一捆柴草,把牛羊肉、烧酒、黄油等祭品投入火中。

在长辈的带领下,全家人依次跪下,向火堆磕头。

主祭家长望着熊熊火焰,向火祷告,请神庇佑,保佑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当然,这些旧俗,各地都有改变,甚至不再提及。

万慧来觉得,移风易俗,是种进步,更是向科学迈进。

所以,对孩子的这方面的教育上,和薛德珠简直就是无法沟通。

而对女人的行为认知上,更是让万慧来无语。

科室时的艳丽,前几日穿了件裸露后背的毛衣。

在走廊上,和为万慧来送钥匙的薛德珠正好偶遇。

“薛大哥!你来了!”

薛德珠愣眉愣眼的看了看艳丽,竟然不认识一般的径直走开了。

万慧来晚上下班回来,问薛德珠:

“我们科艳丽,你不认识她吗?”

“为什么说我不认识她?扒了皮我认识她的瓤!”

万慧来叹了口气说:

“我和艳丽是有矛盾,但你不要那么明显的不搭理人家。还好,今天,她跟我说你没认出来她。”

薛德珠翁声翁的说:

“我可不是因为她跟你有矛盾就不搭理她。我是因为她穿的像个女流氓,我恶心她!”

万慧来把刚喝进嘴的一口水全喷了出来......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