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仙侠 > 照花

第十五章 一辈之隔

  • 作者:武侠仙侠
  • 类型:武侠仙侠
  • 更新时间:07-18 20:24:37
  • 完书字数:7250

上英十五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当晚,城中军民百姓正在观看花灯游行之时,城东苍山陵墓遭到一伙神秘的黑衣人盗窃。

那座墓中安葬着先帝和他的几位后妃,其中便有生前最得宠的佟夫人。除此之外,其中还放置着一套衣冠冢,而那套衣冠冢据说是属于当年离奇身亡的钟夫人的。

消息传到成帝耳中,天子震怒,立即派出五千禁卫军追击盗墓贼,更是连夜召见群臣,立案调查。

当天晚上,裴浮光看到的那个黑衣人正是那伙盗墓贼的头目。就在她被偶然遇见的宗伺拉入船中之时,听见周围有官兵搜索的响动。

裴浮光见宗伺口吐鲜血,便知他受了重伤,正要去找人来帮忙,却被他伸手按住。

她虽然不解,却只好依着他,抬手摸了摸他的脉搏,感觉到他气息十分紊乱。她焦急道:“小师叔,如果不马上找到师傅,我怕你会有生命危险。”

却见他强忍住胸中的疼痛,目光沉沉地落在她的身上,“你身上可带了银针?”

她点了点头,自学针灸那天开始她便日日带着一副银针。

她明白他的意思,却有些犹豫道,“可是我……还没有扎过真人。”

想起那些被她扎过的萝卜,他的眼皮跳了跳,十分虚弱地扯了扯嘴角道:“若你不敢,我只好自己动手了。”

浮光连忙拿出一排银针,咬了咬牙道:“先扎哪个穴位?”

不多时,她替他扎完头上和手上的穴位,目光有些躲闪地划过他的胸口,轻咳了咳道:“那个,檀中穴的位置还是您自己来吧。”说着将银针递到他眼前。

见他没有动,她红着脸道,“我……我好歹也是个女子,小师叔就没听过男女授受不亲?”

他屏息凝神,感觉身体中的毒被压制下去了,气息渐稳,便云淡风轻地说道:“为医者对待患者的躯体难道不应该一视同仁吗?”

她犹豫着道,“话虽如此,但咱们毕竟还隔着一个辈分,不太好吧。”

隔着一个辈分!他的眼角不由自主地抽了一抽。

她又想了想,拿出一块手帕蒙住自己的双眼道:“如此便好一些,小师叔你且将衣襟松一松,自己再凑过来一点。”

下一秒,她的手果然触到一个温热的胸膛,绯红的颜色爬上她的脸颊,她慌慌张张地摸索着檀中的位置,然后为他施针治疗。

几针扎下去,见他气色大有好转,她总算松了一口气。这个小师叔的性命还好没有断送在她手上,不然她该怎么去面对师傅。

浮光探头看了看外面,只见一轮圆圆的明月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空无一人,只有千盏荷花灯。这船竟不知不觉地顺水漂到了河的下游。

她的心中记挂着慈姑、兴儿定是在四处找寻自己,便设法将绳子套在河边的树枝上,让船靠了岸。两人下船后,又到街上雇了一辆马车回城中去。

此时,兴儿与慈姑满街寻不见浮光的身影,只好回府报信。恰逢裴济被诏入宫中追查皇陵被盗之事,裴子澄见外面不太平,连忙带了人去寻。

等快到三更天时,老管家见他们家小姐坐着一辆陌生的马车回来了,连忙派人去通知少爷。

浮光知道自己这次着实让府中上下忧心了,连忙安慰了慈姑、兴儿,又耐着性子听了她兄长一顿数落,才知今夜城中出了如此大案,心中也是惴惴不安。

京畿之地尚有贼人作乱,城防营的官兵更是加强了戒备。

好在当夜城门封锁及时,所以上面的人断定此时盗贼尚藏匿于城中。遂请了成帝的旨意,半月之内,在城中实行宵禁,凡有可疑之人皆会被押解至廷尉府审问。

凡进出城门者都需经过一一盘查,并出示官府的通行文书。

城中形势复杂,裴浮光便被兄长罚了禁足府中,并且还不知以多久为期限。

她算了算日子,对着慈姑道:“明日便是青石巷医馆开张的大日子,这兄长也不让我出门,可如何是好?”

慈姑听见小姐说‘出门’两字,立刻绷紧了神经,劝道,“如今外面乱的很,小姐且过了这几日再出去吧。”

浮光看了看手中的那本《本草经》,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慈姑又道:“不如派了兴儿将小姐前日买的礼物送过去,再同道长讲明其中缘由可好?”

浮光点了点头,“只好如此了。”

于是叫了兴儿,细细交代给他,“这些点心、衣衫是给师傅的。哦…那些、画本子是给小师叔的,可别弄混了!”

兴儿领了差,立刻去了青石巷送东西。

玄辰见他提留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上门,便问道,“怎么不见浮光那丫头呀?”

兴儿道:“道长不知,前日过节,我家小姐回去晚了,害公子好一顿找。如今便被罚禁足,等城里的贼人被抓住了再出来。”

玄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叫住兴儿,取出一只朱红漆盒让他给小姐带回去。

旧园庭中,老道替少年摸了摸脉,问道:“那日与你交手的究竟是何人?竟能逼得你动了八成内力?”

少年人摇了摇头道:“不知道,只是那人功力深厚,招式狠毒,所用的暗器也不像是寻常所见之物。”

老道又叹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何还有人打那东西的主意。”

少年人捏紧拳头,“若是我未能出手相阻,只怕是连她留下的最后一点东西都已然不在了。”

……

苍山陵墓被打开,永安的百姓们都在传说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官兵们在城中搜索了几日,连个贼人的影子也没摸到。

才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就有一个樵夫在西郊的山头上发现了上百头动物的死尸。廷尉衙门的人到现场查看了那些尸体,发现那些动物皆身首异处,腐烂的尸体、干涸的血液发出熏天臭气。

天还没黑,百姓们都关紧了门户,竖起耳朵留意着门外的风吹草动。整座城笼罩在重重阴云之中,不久又有人传出在城东的墓地里看到过几团鬼火。

城北裴府,老管家福伯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几张驱邪的符咒正要往门上贴。

庭院中父子二人对月而立,裴济眉头深锁,“不抓出背后装神弄鬼之人,永安城百姓就不得安宁。”

裴子澄道:“依父亲所见,这装神弄鬼、制造流言之人和那盗窃陵墓的人可是同一伙?”

裴济点了点头,“倒也不无可能。”

……

“小姐,小姐!”慈姑见小姐呆立在廊下,也不知在想什么。

浮光回过神来,轻笑道:“无事。”

主仆二人走入房中,浮光想起上次兴儿带回来的漆盒,便托慈姑找出来。

浮光打开那漆盒一看,只见里面装着一个用樟木雕刻的小人,那只小人雕刻得倒也十分精致,仔细一看还可辨出身上的经脉穴位。

慈姑道:“这玄辰道长还真是有心了,如此小姐便不用再拿着什么萝卜、树根练针了。”

浮光点了点头,也笑道:“真是难为师傅他老人家了。”

却见那盒子底下放着一张白色小纸条,她展开来看,只见上面书着,“学艺不精,尚需练习!”八个大字。

这一看便知是她那位小师叔的作风,她连忙将纸条藏入袖中。

接下来的几天里,裴济一直在宫里当差,裴子澄也忙着帮邹师傅照料商队的事情。裴浮光便如同出了笼子的鸟,迫不及待地出了府。

“师傅,多日未见,您老人家可好?”

玄辰道长转身一看,见那张熟悉的脸,笑道:“好啊,好。小丫头,可是裴将军公干去了,偷偷溜出来的?”

浮光面上红了一红道,“师傅,您可别打趣我了!”

她连忙接过玄辰手中的药材,往架子上放。瞧见墙上挂的那张人体经络图,她又转身问道,“那个,小师叔上次受了很重的伤,如今可大好了?”

玄辰抚了抚长须道,“哦,如今已无大碍,只需再调养几日便可。”

浮光点了点头,她看了看这医馆虽然不大,倒也置办得齐全,她师傅这悬壶济世的幌子往外一挂,自然会有人慕名而来。

却不想她在门口坐了半日,一个来看病的人都没有。浮光奇道,“师傅,往日里,您天天走街串巷被人请去看诊。如今却为何一个人也没有?不过果真无病无灾倒也是件好事。”

玄辰摇了摇头道,“丫头且在这瞧上一会儿,便知其中缘由。”

果然,不多时,一群人从街头行色匆匆地跑了过去。浮光心中诧异,为何这些人都往一个方向去了,也不知那边发生了何事。

她连忙叫了兴儿过去打探打探。

兴儿领了命,混入人群中,跟着众人走过去,瞧见一座好似庙宇一般的宅子。

只见那些人入了殿,便纷纷双膝跪地,对着上首的人拜道,“教主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兴儿立在一群跪倒的信徒中间,便显得格外突兀,正欲效仿其他人跪在地上时,只听盘坐在上头那人说道,“小兄弟,你可是新来的?”兴儿连忙拱手对着那人拜了拜道:“小的初来乍到,还不知道规矩,请教主见谅。”

那人抬了抬手,笑着对旁边的侍者说道:“罢了罢了,不知者无罪。洪左使,快帮这位小兄弟印上本教的图章吧。”

兴儿有些稀里糊涂地就被人在腕上戳上了一枚银蛇图章,而后又见那人取了一盏称能“治百病”的神水来让他饮下去。

再后来,他又稀里糊涂地同一群虔诚无比的信徒坐在地上听那位蓝衣教主讲什么仆耶经,正感到有些昏昏欲睡时,那人忽然大手一挥,把一盏铜铃铛摇得叮铃铃响。

兴儿不解,于是扯了扯旁边老伯的袖子问道:“这是做什么?”

那老伯神神秘秘地笑道:“你且瞧着吧!教主要做法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