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紫色

第一卷_匈牙利的漏4

  • 作者:situhan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2-18 09:11:19
  • 完书字数:5644

第二天一早,李凡都没有等到凯琳娜起来,自己就通过网络预约到了快递公司,将那件粉彩瓷器快递到了法国,收件人写的是米歇尔。同时,也给米歇尔写了一封信快递过去,他让自己的老岳丈妥善的保管这个瓷瓶。

李凡在给米歇尔的信中并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但有几条却是叮嘱了,第一,这个瓷瓶不要放在家里,最好送到银行保险柜里。第二,不要外泄,先收着再说。第三,此物的产权是凯琳娜,办理相应的法律手续。如此暗示,米歇尔想装傻都难,当天米歇尔就收到了邮件,光是邮寄费用就花了一千欧元,可见,李凡其实已经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只不过为了照顾今后的行程和照顾爱玛的情绪,他现在还不想把事情说破,一旦说破了,这次外出淘宝恐怕就“戛然而止”了。

告诉凯琳娜不行吗?肯定不行,凯琳娜一旦知道真相,那她练啥攻都不成,肯定兴奋的不行了。那李凡就这样把东西寄走了如何向爱玛和刘道源解释?这不是欲盖弥彰吗?李凡不怕,他有理由啊,“总不能背着那么个瓶子满世界逛游吧?打碎了就后悔莫及了,所以快递到法国里尔了,要是好东西,我敢寄吗?”

其实,在邮寄东西的时候李凡就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那一套,他给邮寄的瓷瓶上了10万欧元的保险,这其实就是在暗示了快递公司。而快递公司想到的是能多收钱,你买10万欧元保险可不便宜,快递公司自然要认真对待,不仅仔细检查物品,确保没有损伤,最后还要双方鉴证。到了目的地城市还派专人送上门,打开验货了才算了事,他们也怕有人利用这高额保险来“碰瓷”啊。.七

话说,这粉彩瓷器是在明代的斗彩和西洋的画珐琅的基础上拓展和新创结合发展起来,这里面变化最多的就是使用的釉料里增加了砷化物,从而形成了新的彩陶风格,而这一创举起源于康熙时期,成熟于雍正年间,到了乾隆以后,这种粉彩瓷器就在清宫内大行其道了,就是慈禧在位的时候,也有精品烧制,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清末时期,景德镇工匠还能仿制出康雍乾三朝粉彩瓷的原因。

说起粉彩瓷就不能不说其前身“斗彩瓷”和从西方传过来的“珐琅彩”。大多数人甚至是一些藏家都不是很清楚这些称呼到底是个啥意思,在观察的时候自然也就是靠“蒙”和靠买家“吹”了。其实,这几种瓷器都是有联系的。

先说斗彩,同样是宫廷里养鸟用的“鸡缸杯”,明成化年间烧制的叫“斗彩鸡缸杯”,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就变成了“粉彩鸡缸杯”了。这里有什么差异呢?所谓“斗彩”,在圈里也叫“逗彩”,这是一种两次烧的瓷器,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因其纹饰中釉下青花色与釉上彩色同时出现,好似争奇斗艳而得名,故被称为“斗彩”。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入不同的彩色,最后入彩炉低温焙烧。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使彩色还原准确,第二次进窑的时候是低温焙烧的,如果高温,那原来已经固话的胎釉就会再次融化,会把整个图案搞的一塌糊涂。这种烧制法就是成化斗彩瓷。

珐琅的全称是“画珐琅”,这东西其实是东西文化相互借鉴的产物。画珐琅制作技法起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此时,正是文艺复兴时代,西方十分的崇拜东方的瓷器,可是在欧洲却是无法制造,也不知道是偷学还是有人传播,西方人在无法制作瓷胎的时候,干脆把釉料和彩釉涂抹在铜器或者其他金属器皿上,然后送进窑炉里煅烧,从而形成了外表上看非常像瓷器的器皿。这种东西在16世纪的时候通过海上贸易从广东进入中国,当时,商人管这种东西叫“洋瓷”。画珐琅与瓷器之间的差异就是胎体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表面上看很精美,可却是无法透光的,就像一幅画那样,所以就被称为“画珐琅”了。这东西进来后,立即引起了中国匠人的兴趣,将新的彩釉和珐琅的画技移植到瓷胎上,于是,珐琅彩瓷器就产生了。除了满地涂色西方画技风格外,区别“画珐琅”和“珐琅瓷”的区别就是看胎了,这其实很简单。

华夏文人从北宋时期就强调一个“雅”,所谓的雅就是不玩满地张狂的那种绘画艺术,用简洁和寓意来抒发和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看法,所以,不管是画珐琅还是珐琅瓷,都很难入华人高雅人士的法眼,可以拿来看看,也可以用在各个酒楼里装酒,可要想进入更高一层就需要“变”,第一变就是珐琅瓷的纹饰和绘画风格改变,康熙珐琅彩就突出了这个特点,从那以后,珐琅彩也有上贡,不过算不得主流,尤其是自认为“胸有韬略”的雍正朝,这种改变无法满足雍正的审美观,于是,从康熙年开始的“粉彩瓷”到了雍正朝成熟了,那个著名的烧瓷官“唐英”就是在这个时候把“粉彩瓷”给发展到了顶峰。

斗彩瓷上的画让我们看了像是工笔画,而粉彩瓷上的画那就是“写意画”了。

粉彩瓷的工艺极其复杂,工序繁多,不仅仅是在釉料里加上砷化物来提高**蚀作用,而且是从二次窑变成了多次窑。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电视广告中,某某瓷器大师正在向瓷胎上作画,往往看到的是未经焙烧的干胎,其实,这就露怯了。真正的高端彩瓷,可不是这样制作出来的,按照传统工艺,首先要在瓷胎上满涂白色底釉进窑焙烧,然后在这样的瓷胎上作画,如果彩釉焙烧不相容或者相互干扰,那就要多次进窑,每次涂抹上去若干颜色。清代的粉彩大多数是这样烧结出来的,因此,也被称为是釉上彩。而粉彩瓷发展到今天,仅仅是釉上彩已经不行了,许多放置年代过于久远的釉上彩也会出现掉色和脱色,为了杜绝这个现象,在粉彩上再碰上薄薄的一层无色釉就成了必然,这就是现在流行的釉中彩了。

说这瓷器上的颜色也会掉吗?会,当然会。在早时年间,北方一般人家嫁女儿都会送上一对“粉彩大瓷瓶”摆在家里,这些瓷瓶上的彩色如果经过天长日久的擦拭,有些画的末端,比如树叶子尖、花瓣梢等就会慢慢的没了,露出下面泛白或者泛青的底色。产生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在那个年代,彩釉的原料还不够科学,二次焙烧的温度也不高,窑变后的色彩也就不是那么天长日久了,如果擦拭的时候又无意中抹上了酸碱盐这些东西,那彩瓷上的颜色肯定要出问题,这与包浆不包浆的没啥关系,掉了色的粉彩瓷也有包浆的。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景德镇的瓷器大师们在现代釉料的条件下,进一步发明了“釉中彩”的工艺,这才算是彻底的解决了彩瓷掉色的问题。现在许多城市都有卖地摊瓷的地方,大家可以去留意一下,但凡便宜的,基本上都是釉上彩,做的差的彩瓷,用细砂纸就能擦掉,可要是釉中彩就没这可能的,但釉中彩的价格也相应的贵一些了。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