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汉未央

卷二:朝天阙 第六十二章 天颜

  • 作者:白潋苏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16 21:31:37
  • 完书字数:6710

“哟,这不是高大哥吗?”,李二一阵惊喜,一把拍向对方厚实的肩膀,大笑道。

“好小子,总算还认得你高大哥!”,那汉子也显得颇为欢悦,拉起李二的手道,“来来来,这边坐,伙计,再来一坛好酒,各样菜点也弄上几碟来”。

李二也不客套,从了高姓汉子,齐齐落了座后又忙问:“我说高大哥,去岁一别,你不是投往京口去了么?”。

“别提了!”,高姓汉子一脸懊丧,“想当初,我执意要投京口,无非听说堂兄在徐州军中闯出了些名堂,都在传徐州军中北人甚众,想来去了那里也不会受到排挤,哪里料到……”。

“如何?”李二连忙追问。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提也罢!”。

李二见高大哥言行沮丧,心知当中必有一番不如意的变故,不免心有戚戚。

终究两人同乡同土,本为汉中人氏,因不堪胡人欺凌,纠集一众乡亲手刃保长,还想着呼啸山林、落草为寇算了,不防秦国官兵闻讯,很快前来弹压,几百乡亲死伤殆尽,李二和这高老大侥幸逃出生天,当时他们还在悔恨没有早些南逃大晋。

刀子里头滚过的情谊,自然非同一般,如今赶巧再得相见,李二见高老大依旧落魄,难免心有不忍,于是不停追问高老大欲言又止的情由。

“如果兄弟今天非要一个交代,大哥我只能说,到底天下乌鸦一般黑呀!”。

李二一听,似乎明白了点什么,小心看了看四周,并不见有人注意他们两个,于是压低嗓音再问:“高大哥,你莫要瞒我,是不是在徐州军中也不得意?偷偷做了逃卒?好歹大晋是我汉人的天下,总不至于连胡狗也不如吧?”。

“是要好过胡狗一些,至少给你留了条贱命!”,高老大撇嘴冷笑道,“些许饷银层层盘剥不说,但凡有点官衔的,没一个不把我们这些贱卒当免费的奴仆使役,哪里当过人看!”。

“只怕吃准了我们这些南逃的流民,无权无势,又无根基田产,只能由得他们当官的任意欺压!”,说到此处,李二完全明白过来,不由得跟着火冒三丈。

“看来,这胡人汉人,都差不了多少。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啦!”,高老大不住地摇头叹息。

“太平盛世?”,李二忽然心中好一阵凄凉,幽幽道,“昔日听老人们说,两三百年前的大汉朝,似乎曾经有过那么几年太平日子”。

末了,李二又一声长叹:“这天下呀,可是乱了几百年喽,何时是个头!”。

高老大闷闷灌了几盏酒,又夹了几箸小菜送入口中狠狠嚼了两嚼,良久才抬头看向李二,道:“我说你这家伙,如今看起来却是人模人样的,干着什么好营生?”。

“哪里有什么好营生,左右不过一个伙计,在城中来仪绸缎庄上讨碗饭吃”。

来仪绸缎庄?高老大心中一凛。

他只身逃离京口来到建康,好歹有些气力和粗浅功夫在身,辗转几家做了半年的看院家丁,因为投晋后已入了军籍,怕时间稍长后东家盘问,因而每家看院的活计都做的不长。

如此辗转七八家之后,只为讨口饭吃,半年的时间也就这样熬了过来。好在这半年也没白呆,建康的风土人情早已熟得不能再熟。

是以,李二才说他在来仪绸缎庄上当伙计,他会心中暗暗吃惊。

来仪绸缎庄究竟什么来头,高老大的确不知道,但他可是听说,这家商号的绸缎专供宫中,建康城中的命妇千金们,也对庄上的绸缎趋之若鹜。

高老大由此推知,这个来仪绸缎庄背后的主人,一定是位大有来头的显赫人物。至于到底是谁,建康城中恐怕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更别提他这个北方来的流民了。

“好小子,你呀,总算混出个人样了,这么好的落脚之处,怎被你寻到了?”,高老大兀自出了一会神,半响才叹道。

要问起这事,其中的因缘巧合一两句话难以道尽,李二清了清嗓子,正要来一句说来话长,骤然听见酒肆外聒噪得很,偶尔夹杂几声妇女的惊呼和童稚的啼哭,引得酒肆内的酒客纷纷望向窗外的街市。

李高二人一桌正好临窗,相互对视一眼后,都不知道外面有何事发生,李二索性将脖子伸出窗外,左顾右盼起来。

一看才发现,自宫城笔直延生出来直道中,宽阔的街面两旁开来两队甲兵,刀枪森森,唬得城中百姓避之不及。胆子大的爷们儿,只管三五成群的躲在一边看热闹,不时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小声说着些什么;胆子小的妇孺等,唯恐有什么祸事,连忙钻入小巷紧闭门户。

两队甲兵只管疾行,沿途每隔一段距离便留下一名兵卒站定,把那直道和城中百姓隔得泾渭分明。

不多时,又有百余甲兵布成方阵,两三位将军模样的军官骑马在前,目光警惕,不时扭头扫视四周,好像随时要把人群中的可疑人等提溜出来。

“看这阵势,莫非是宫里头的大人物?”,李二嘟囔一句。

不等高老大吱声,百余布成方阵的甲兵已经从酒肆前面徐徐而过,紧跟着便是两三层士卒严严实实围着两架肩舆,还有十多位朝官跟在肩舆后面亦步亦趋。

“高大哥,快看!那些个抬着肩舆的人,竟是宫中的太监!”,李二吃惊不小,在建康城中呆了一年多,他还从未见到过今天这种阵势。

“太监?”,高老大可分辨不出什么人该着什么服饰,他只是觉得,今天看到的排场,比起徐兖刺史郗大人出巡军营大多了。

李二一回头,见高老大兀自出神,心知他还没看出什么名堂,于是又道:“高大哥,今天的排场,莫说你,只怕这建康城中住了一辈子的平头百姓也难得见到几回”。

“难道出了什么大事?”,高老大揣测道。

这么一问,倒提醒了李二,他在吴郡返回建康道中便听说,出镇豫州下蔡的天子中军,在边境跟燕国打了好几个来回,饶是那屯骑营的主将有勇有谋,打得燕狗丢盔弃甲,几近全歼,甚至生擒了燕国的太宰。

这可是了不起的大胜仗!捷报传至天阙,皇帝大喜,下诏屯骑营班师回朝,坊间都在传言,天子将要犒赏三军。

“莫非,天子要亲迎大军还朝?”,李二揣测道。

这回还真叫李二猜对了。

此时,屯骑营三千众已过西边紧邻建康的石头城,宫中使者往来不断,将天子已经起驾前往建康西篱门的消息带给谢玄。

屯骑校尉谢玄当即下令全军急速进发,骑兵在前,步卒护着顾悦几个文臣,以及长水校尉刘建的家眷随行在后,火急火燎地向建康西篱门赶去。

如此半个时辰疾行,一干操练已久的士卒倒不觉得有什么,只是苦了顾悦几个,好歹家眷还有马车乘坐,他们三个只得勉强上马跟在步卒阵中。

马匹一颠一颠,跑得还不得劲,顾悦胯下却被磨得吃痛不已。

既已卸任校尉一职,得知天子亲迎大军的消息后,刘霄有心避过风头,毕竟如今的屯骑营主将是七弟谢玄,因而刘霄有意掉在后面,和顾悦三人并辔一起。

看着顾悦丝丝吃痛的样子,刘霄不禁好笑,道了一句:“看来,顾尚书只有做辅政的命呀”。

顾悦在马背上坐立不安,龇牙咧嘴中听见刘霄挤兑他不会骑马,便看也不看刘霄一眼,没好气的回了一句:“那是,老夫这辈子恐怕已经没那机会饮马黄河,但是有谢常侍在,想必终有一天会让我车驾至黄河边濯足”。

“如此极好,顾尚书也算脚踏黄河了!”,刘霄哈哈一笑道。

顾悦斜斜瞥了刘霄一眼,不再搭理他,胯下遭罪,说得再多别人也无法替他承受半分,只得自己咬牙忍耐。

等到建康巍峨的城墙出现在众人眼前时,顾悦终于松了口气。

大军刚跨过宽阔的护城河,一时鼓乐骤起。

前面的骑卒齐齐下马,再等步卒跟上来之后,谢玄传下军令列队缓行,于是,屯骑营三千众缓步行进至西篱门前停住。

早有一名老太监疾跑至军前,朗声说道:“大军止!有谕,宣散骑常侍谢朗、屯骑校尉谢玄、越骑校尉贺钟、步兵校尉朱江、长水校尉刘建上前觐见!”。

贺钟几个还好,一直随行在谢玄左右,单单刘霄一个,拉在了后面。

既有谕召刘霄同往,谢玄又忙遣人去请,片刻后,刘霄便打马前来汇合。传谕的老太监一眼扫过,见天子宣的几个都已到齐,于是躬身请道:“好了,诸位大人请吧”。

刘霄老远就看见了前来传谕的老太监,只觉得分外眼熟,略一回想,便忆起去岁来建康面见皇太后时见过此人一面。

“原来是张公公!”,刘霄让了谢玄等人走在前面,正要从那老太监身边走过时,拱手低声招呼了一句。

张公公冲着刘霄微微一笑,显然,他还认得有过一面之缘的刘霄。

只是此刻不是寒暄的时候,张公公伸手相请,让刘霄走在前面,他自己紧赶几步,陪行在刘霄几人旁边,引着他们前去面见天子。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