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抗战之浴血大兵

第四百九十五章 平津血战六

  • 作者:秋一秋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15 10:34:11
  • 完书字数:8400

人人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以便随时阅读《抗战之浴血大兵》最新章节...

香月清司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限29军千27日正午以前将卢沟桥和八宝山附近第37师撤至长辛店,并把北平城内的第37师所部全部撒出城外,然后陆续退往保定,“如果不实行,则认为贵军未具诚意,而不得不采取独自行动以谋应付。(/)”

香月此时是欺负宋哲元过了头,仍以为宋哲元一吓唬就会往回缩,因而提出了这个荒唐可笑的要求。当时,按照日军要求,简直是要华夏军队拱手让出北平。宋哲元当然不会再吃这一套。

香月左等右等不见华夏军答复,料知讹诈再难奏效,遂不待华夏答复,便于7月27日凌晨3时向通县发动总攻。双方激战至午,华夏军队力战不支,开始突围撤退。

同日晨5时,日军又何团河围攻,并出动飞机18架配合作战,华夏守军伤亡逾千人。

蒋光头在南京得知华北大规模的战事后,当日电令宋部,“应固守北

平、保定,宛平各城为基础,切勿使之疏失,保定防务应有确实部队负责固守。”宋哲元当日召集军政要员会议,会后通电全国,决心誓死守土。同时又通令29军各部奋勇抵抗,指示北上的第835章结,策应天津,第835章的枪声像节日的鞭炮,大炮的隆隆声使南苑兵营的地面都颤抖起来。

学兵、士兵,年轻的军官们都抱着枪坐在营房中等待出发增援团河的命令。可是,命令迟迟不下,因为不准主动出击的命令仍然有效。

这时候赵登禹师长已经到了南苑,正在和佟麟阁及骑兵师长郑大章、军事训练团教育长张寿龄等人交换情况。团河枪声一响,将军们就都走出了指挥部,站到门前的走廊上向东南方向眺望。

首先是赵登禹将军估计到,这可能是其部下两个团的官兵与敌遭遇。听密集的枪炮声,看到沿着地平线一片如长蛇状的火光,将军明白,这战事极为激烈,日军的火力很强,用了重兵。

可是,将军们怎么也难估计到,赵部北上的军情已经被汉奸潘毓桂等人出卖给日本人,怎么也难估计到,日军主力兵团,川岸文治郎的二十师团已经突然出现在团河附近。所以,将军们认为赵部两个团北上途中,与敌某部不期而遇,发生遭遇战。纵观全局,命令:(两个团)突破日军防线到南苑集中。可想赵部这两个团被打得如何残破!冲到南南苑守军无法支援赵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实无恰当兵力可调。南苑兵营自建营之始,即是一个训练场地,并非准备以此为战场。其兵力有:二十九军军部各处机关及直属炮步兵各营,现在正处向北平城内中南海撤退过程中。

特务旅所属的两个团,旅长孙玉田;军官教导团,团长由佟麟阁副军长兼任;骑兵第835章。第835章的炮弹大都落在学兵们的阵地上。

佟麟阁已经回到指挥部,炸弹和炮弹的爆炸震动得铁皮指挥部不断抖动。

佟麟阁从瞭望口向阵地瞭望,轰轰轰天崩地裂的爆炸在学兵阵地始终不停,其他阵地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压力。他心里纳闷儿,日军好像把卦算准了一样,已经知道这营区东南角的学兵阵地是一批学生,战斗力最薄弱?

其不知道,军事情报早日军飞机轰炸、大炮轰击以后,学兵阵地已经残破,伤亡惨重,堑壕之内,倒下大片学兵尸体,血流成渠。就在此时,日军的坦克和步兵出现在高粱地前,距学兵阵地已不足200米远。

学兵队长大呼:“射击!”活着的学兵们马上爬到堑壕前沿开始齐射,密集的枪弹马上击倒一片日兵。日本兵从来看不起华夏军队,再加上他们知道对手不过是一些中学生,就更加大胆放肆。没有想到这一阵密集的枪弹,使冲在前面的士兵都倒了下去,他们开始小心,向坦克靠拢,以坦克为掩体谨慎前进。但不见这些学生的枪声减弱,身旁的士兵不断地倒下。他们渐渐失去夺取阵地的勇气。他们开始撤退和逃跑。

冲在最前面的第835章的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出现在学兵们的阵地前。炮火刚停,学兵们从战友的尸体下爬起来,身上淌流着血渠中沾来的血流,准备趴到壕边向进攻的敌人射击。这时,背后食堂的房顶上的机枪向他们扫射起来,马上把他们压制了下去。

原来日军在飞机轰炸的同时也运来了十几名伞兵,一面投弹一面把抱着机枪的伞兵投到食堂附近。食堂有饮事兵七八个人,他们在蒸馒头,给战斗人员准备早餐,第一锅馒头已经下了屉,食堂里弥漫着团团的白色的水蒸气,一个新兵在用木戳蘸着红墨水向每个馒头上印着“不忘国耻”、“小日本”等字,端着机枪的日本兵冲了进来,这个新兵抬头一看,大惊,抄起菜学兵阵地的火力,被食堂制高点上的机枪压制下来,面前的日兵已经冲近了。

“上刺刀,准备冲锋,歼敌于阵地前。”传来了命令。

学兵们咔喳咔喳地上了刺刀,机枪停的时候,日军的坦克和步兵已经冲到了堑壕的边缘,学兵们端着刺刀冲出了堑壕,和日兵展开了血肉厮杀,只听到堑壕前咔咔咔的刺刀撞击声,和呀——啊——刺刀刺中对手声,继之声音混乱成一片,两队敌对的军人拼杀在一起,扭打在一起,一个个喷着鲜血倒下。片刻,活着的兵已经是在尸体或伤兵的身上踩来踩去,血红的眼睛瞪着对方的刺刀尖,刺刀尖或是闪着令人胆寒的光,或是沾满鲜血。

学兵们这时候明显地显出了弱点,华夏军人的拼刺技术远不如日军,再加上学兵们尚未受过系统全面的训练,又无临战经验,而这批关东军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甚至用活人训练过的老兵。

日兵端起刺刀就显出了他们训练有素。刺刀尖紧*着对方的眼睛,威慑着对方的心魄。相比之下,学兵们显得稚嫩,刺刀尖定向不准,还轻微晃动,一看就是个新手。一片一片的士兵倒下以后,胶着的厮杀线,渐渐向堑壕方向移动,学兵们渐渐向后退却,渐渐显得捉襟见肘,左右不支。学兵们渐渐退到了堑壕的边缘,又渐渐退出了堑壕,已经退到堑壕内侧四五十米……退路上,都是用鲜血铺了大地。

佟麟阁将军在他的铁皮指挥部里。他瞭望到了所发生的一切。日军利用伞军占领食堂的房顶,这是他难以预料的,因为他领导的军队还没有与伞兵作过战。用迫击炮或较强的机枪火力可以压制食堂房顶上的日军机枪,可是他不掌握这样的火力。佟将军用电话向总指挥赵登禹报告情况,怎么也摇不通电话,估计可能是电话线被炸断。此刻,学兵的阵线退到堑壕以内,力量渐渐不支。顾不得那些伞兵了!

佟将军命令:“用预备队!”

参谋问:“所有的预备队?”

佟回答:“所有的,所有的都上去!”

所有的预备队都上去,这意味着拼死一战,最后一战,下一步如何,很难想象。

学兵的预备队得到了命令,冲出了掩体,端着刺刀啊哪啊地冲了上来。日军经过鏖战的消耗也成强弓之末。学兵们新生力量到来,实力大增,日军渐渐后退并有些士兵仓皇逃跑。日军吹号收兵,那些端着刺刀的日兵退后三步,上起枪刺,有礼貌地向对手鞠了45°左右的躬,表示对学兵学兵们退回阵地,跌入堑壕,大口喘着粗气,有的趴着,恨不得把五脏六腹都吐出来。喘息片刻,蜿蜒漫长的堑壕顶端,士兵们骚动起来,士兵们忽然跳出堑壕纷纷向后奔去。这种骚动像点燃的导火索一样,迅速地发展过来,士兵们沿着堑壕传递命令:“撤退,向寨内转移!”

这种传达命令的方法也很奇怪,不是按照指挥系统传达,而是像义务劳动时,一长行人向工地传递砖头。士兵纷纷跃出阵地而后撤,无人掩护,无人指挥,秩序大乱。再加上大*场中间的演武厅和食堂被日军控制,机枪子弹哗哗哗地扫了过来。士兵们又慌张向北逃跑,战线全线崩溃。

佟麟阁将军在他的铁皮指挥部里,看到发生的情况,大惊。电问前沿,已无人接电话,又马上和总指挥部联系,电话总是断线的嗡嗡声,事已急矣,将军命令通讯参谋马上跑步到总指挥部。参谋去了,过了半天又气喘吁吁跑了回来,报告说,军部已经下了放弃南苑向北平城里撤退的命令。喘了好几口气,以后又说,总指挥在11点以前已经走了。

总指挥倒底是应该在全军撤完再走,还是下达了命令即可走,这很难评说,也许是因军情紧急,须即去军司令部商议重新安排总攻计划?赵登禹已将负责撤退任务交给了副总指挥第九骑兵师长郑大章。前面提到,在南苑有郑大章骑兵师的一个团。可是战事伊始,日军就用大炮猛轰马棚——这也是汉奸提供的消息。

马棚附近马上天崩地裂,马的尸体和着泥土、草料飞上天空,继而是熊熊大火。只有若干匹挣脱缰绳的马四散逃去,待炮火停息下来之时,这些骏马如脱牢笼,跑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吃草去了。在这枪林弹雨之中,这些宝驹很难收回。骑兵没有了马,行动起来不如猪。郑大章失去了自己可以直接控制的兵力,已经非常沮丧,再加上其天性精明而胆魄不全,这时有些乱了阵脚,像这样沿着堑壕传达命令的办法,行吗?

佟麟阁还想详细了解情况,又与郑大章副总指挥联系,恰巧电话通了,郑副总指挥证实了下达撤退的命令,下面的话就有些不连贯了。佟麟阁手拿着电话话筒,这个从来不发脾气的人发起了脾气:“彩庭(郑大章字)你这样就不对了!”这时候,不是争论和争吵的时候,佟麟阁放下电话,他马上考虑的事,是如何组织撤退。

日军在组织上次冲锋以后,忽然平静下来,再没有了声息。他们已经知道守军已经乱兵撤退。川岸师团从潘毓桂处得到二十九军军司令部下达了南苑撤退的命令。现在再用重兵去占领南苑兵营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目前最重过午,因撤兵命令传达迟缓,南苑守军还在撤退,也有不愿撤退者,均躲入掩体或顽强抵抗。留下的人数,大约有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日军还是派出了一定的兵力,谨慎地进入南苑兵营,他们知道暗处尚隐藏着大量的华夏士兵,他们没敢搜索,只是与正面抵抗的华夏士兵展开了枪战。

因为众寡过于悬殊,华夏士兵渐渐向东寨墙附近撤去,下午3时左右,撤到东寨墙边的华夏士兵只剩下30余人。日军重兵将他们围住,30名士兵端着刺刀靠于寨墙上,日兵没有敢过来的,指挥官只好命令开枪,步枪机枪齐射,硝烟过后,30个血肉模糊的人陆续倒下,东寨墙上印下了30个血的人形。

若干天后,不知何人,趁夜将这30名壮士的遗体偷偷地埋了,埋到何处也不知道。

7月28日傍黑,日军已经占领南苑,他们在四处部署了很多哨兵。藏在掩体中的华夏士兵很不客气地袭击了他们。根据老兵的经验,趁夜必须撤出南苑,而且不能北撤北平,要南撤保定。这些隐避起来的士兵,趁着黑夜陆续踏上了经固安、雄县去保定的路,其中包括学生军训团三个大队中的第二、第三大队的部分学兵,在南苑战役中,这些热血青年,阵亡了约800余人,占全团人数的一半以上。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