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大明郡王传

第29章 29.迁都之兆

  • 作者:花暖房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8-14 05:06:50
  • 完书字数:2998

且说,芊芸一行人配好药赶去为夏微舒解毒。只见整条街白漫漫人来人往,哭声摇山镇振月,冥花如鹅毛雪片好似从九天坠落。芊芸的心一紧,低声问元华:“元大人,这是谁家的丧事?”

“前儿个,听说尚书侍郎金宗文正室罗氏没了,想必是他家的。”元华略俯身低声回道。

三人一路无话,回到衙门后堂,却听到一位妇人哭诉的悲戚之声。“我的儿啊……是谁把你害成这样……”

芊芸听了,心里一酸,想上前安慰夏夫人。“夫人,我们已找到解毒的方子。请您宽心,公子他很快就会没事儿的。”

夏夫人转睛见是芊芸,目光由悲戚转为冷峻,“滚出去!若不是你这贱人,微舒他不会悔婚。他若和罗小姐成了亲,罗大人也不会遇刺……他也不会有今日的牢狱之灾……仇家也不会死死相逼……滚,滚,滚……”她的声音充满了歇斯底里的埋怨。

“夫人……”芊芸还要继续说,被元华拦住。“芸姑娘,借一步说话。”

两人走到堂外,“大人,有什么事吗?”芊芸戴上面纱,整理自己的情绪说。

元华摊开手掌,恭敬地问:“姑娘可认识这个?”

芊芸瞅着掌中一个杏花样式的铁片,面带疑色地问:“这是?”

“那日,姑娘险入狼口,一位侠士出手相助,这是他留下的杏花镖。”元华淡淡地说。

“侠士?他是谁?”芊芸惊讶地问。

“这么说,姑娘不认识他?”元华问道。

芊芸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不过,我昏迷的时候,隐约听见有人称他——五爷。”

“五爷?”元华疑惑地重复了一句。

“对了,我之前在宫里见过他。”芊芸突然想起那日在杏花树下的事。

“宫里?什么时候见的?”元华惊讶地问。

“就在圣上征战瓦剌回朝的第二日。”芊芸说。

“难道是他?”元华若有所思地在心里念道。

芊芸见他不语,神色黯然地说:“我的伤已痊愈。可否请元大禀报皇长孙,让我回宫吧。”

“这……”元华迟疑了一下,却听身后有人说:“姑娘,聪颖过人,老夫正缺一个弟子,姑娘可愿跟着老夫学医?”

“胡大夫,小女愚钝,不通医术,只怕给您添麻烦。”芊芸自谦地说。

“我倒觉得胡大夫的提议着实不错,你跟着夏微舒一定耳濡目染,学了不少医术。这次若不是你记下古方,夏微舒也算因祸得福。是不是?芸姑娘,千万不要辜负胡大夫的好意。”元华敲边鼓地说。

她转而一想,学点本事,总比碌碌无为,强上百倍,她立即朝胡大夫拜了三拜,恭敬地说:“小女芊芸拜见师傅!”

“哈哈,孺子可教也!”胡大夫摸着胡须笑道。

傍晚夕阳西下,晚霞红晕有余。元华见朱瞻基在案前画画,上前请示:“属下查到制造这次事端的是罗二公子。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这个罗二,也不是省油的灯。微舒杀了他爹,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不过这笔账,本王早晚找他算清楚。”朱瞻基忿然地说。

“还有一件事,属下还不能确定,请殿下定夺。”元华略有迟疑地说。

朱瞻基搁下笔,他素知元华办事谨慎,难得遇到他难断之事,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今儿下午,属下从芸姑娘打探杏花镖的来历。若属下猜得不错的话,杏花镖应该是域王爷的。”元华猜测道。

“五弟?藩王不得私自入京,他为什么这么做?”朱瞻基听了,心里疑惑重重地说:“这件事还不能下定论,你先去查清楚。”

“属下遵命。”元华正要退下,却听小厮来报:“左都御史刘观求见殿下。”

“先帮本王搪塞一下。”朱瞻基不悦地说。

元华领命,速去大堂。

朱瞻基站在窗口,望着朦胧的月色,想起今日朝堂上,皇爷爷提出迁都之事,群臣竟无一人赞同。皇爷爷气得连晚膳都没用,他深感做帝王竟也有无奈之时。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