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在七十年代当咸鱼

第 41 章

  • 作者:智齿不是病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13 14:55:59
  • 完书字数:18978

短短几天, 慕少箐和隔壁的董大丫一家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主要是董大丫为人老实,肯干活还事少,几个孩子也是听话懂事的,相处起来不要太简单。再加上农场这边现目前事情少, 多个女人还可以聊聊天。

果然入慕少箐之前所料, 董大丫还是决定在自家开伙。

赵连长就算了,在食堂吃饭还有一些免费的额度, 他们家属在食堂吃饭的话那就是会在他们津贴里面扣了。

想着再食堂吃饭要花的钱, 再看着这么大片可以自家种菜的院子, 那肯定得自己家开伙的,于是董大丫也开始办置一应锅碗瓢盆, 虽然心疼这些花出去的钱, 但是看到能逐渐充实起来的家, 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

“大妹子,这煤炉怎么用呀?”

董大丫提着小炉子和黑漆漆的煤块就到院子里叫慕少箐,慕少箐家就在旁边,院子都只是围着简单的栅栏, 一眼就能看到里面的院子。

慕少箐听到声音, 从厨房里面出来, 就看到提着炉子,手上还捏这个煤, 脸上也沾染了不少黑煤。

董大丫的身后,招娣盼睇来睇三个人也是一副小花猫的样子。

母女四个用着同款的带着不好意思的茫然眼神可怜兮兮地看着她,瞬间暴击,慕少箐正义感突然涌现上来。

她快速地走了过去

“这煤炉呀,和老家的灶差不多的,这个炉局势灶, 这个煤球就是柴火,你找些引火的干草木柴,再放下几个煤球就可以了”慕少箐让董大丫把手中的炉子放下,找了些引火的刨花和细柴过来。

然后她拿出火柴盒

是的,现在大家都普遍用火柴盒,虽说打火机要方便很多,但是价格要昂贵许多,因此大部分家庭都是用的火柴。

一分钱一盒,可不就是很实惠了。

至于慕少箐选择用火柴,那当然是对于她来说这是新鲜玩意啊。这在现代,要不是特意去找店铺买,哪里还找得倒火柴。

只见慕少箐从火柴盒里面抽出一根火柴,用红色的一头在火柴盒左边的红色擦皮上一擦,淡淡的白烟冒

,火柴瞬间点燃,橙红色的火焰升起。

她拿起刨花用火柴点燃放进煤炉,然后铺上细柴,等炉子里燃气火花之后,将煤球一块块放在柴火上,不一会,煤球就冒起点点星光,炉子里面的火也更大了。

“好了”慕少箐喜滋滋地拍拍手,然后这下两只手上都是黑灰了。

“这和咱们农村烧柴也没什么区别嘛”看了全过程,董大丫说道,以前她可是很羡慕城里面可以用上煤炉,都不用烧火。

这现在这么一看嘛,好像也不是很高级的样子了。

“确实是差不多的,不过烧这个就可以少烧一下柴火也不用怎么去砍柴了”慕少箐解释,烧柴的话一年到头可少不了砍柴捡柴的,而且城里面也没那个空间去放柴。

“而且这个煤球其实没那么方便,有些地方有那种有孔的煤球,点燃放在炉子里,一个就可以用半天的,还是很方便的”

慕少箐说的蜂窝煤,那个烧起来就方便了,晚上煮晚饭放在那边,第二天直接再放一个就可以跟着用了。

炉子顺利点好了,董大丫也开始弄饭了。向来是节省惯了的,她就准备做些简单的玉米饼子,那弄几片白菜叶子。

慕少箐在她弄菜的时候离开了,这个年头,一般走不回在别人吃饭的时候去找人的。本来就粮食紧缺,这不请人家吃略显尴尬,请人吃呢自家粮食又顶不住。

因此稍微心里有点数的都不会大中午去别人家里面

相比起董大丫的节省,慕少箐中午的餐食则是丰盛许多。她是习惯了吃米饭的,因此现在有条件了,大多数时候都是吃的白米饭,粗粮都是用来调节口味,偶尔吃一下。

把生米放进锅里面,倒入井水,等到水沸腾的时候,慕少箐那筷子拈了些米出来,用手指拈了一下,看合适了就把米沥干,再次放入锅里面闷着。至于米汤,放在菜盆里面当水喝。

至于菜呢,慕少箐再次肯定自己的眼光,不然怎么能找到这么优秀的对象呢。厨房里面还有另外一个煤炉,上面炖着的正是昨天凌韫带回来的野鸡肉,

小陶锅上面冒出白色的热

气,一股股香味从里面传出来。

慕少箐吸了吸鼻子,眼睛一亮,好香呀。拿着抹布掀开盖子,她用勺子舀了一勺汤,上面的汤散着淡淡白气,用嘴轻轻吹了吹,然后放入口中。

好喝

等饭闷好以后,慕少箐把火减小,免得饭糊了。

“大妹子”外面有传来董大嫂的声音。

慕少箐挑眉,有些疑惑,然后转身离开。

外面董大嫂站在栅栏外,面前端着一盘白面包子,长得如同一个模子中弄出来的一样,上面还冒着热气,看上去就很有食欲。

“董大嫂,你这是?”慕少箐停顿下来,这是端过来给她的?这年头白面可是精贵,尤其是对于董大嫂这种很节约的人来说了。

她倒是没想到她会有这样的回报。

“大妹子,这几天你可帮了不少忙,你尝尝我做的白菜包子,嘿嘿,招娣他们都说好吃”说着把一整盘都递了过来,上面有六个包子,一有慕少箐拳头般大。

慕少箐没有直接接过来,她问道“你给招娣他们留了没有?”

这几个孩子一个个惨兮兮的,才是真正需要吃白面的人。

“留了的,你快拿过去,趁热吃”

“谢谢董大嫂了”听到这话,慕少箐才接过包子。

董大嫂把包子给她以后,就转身回院子了。慕少箐端着盘子也回家,礼尚往来,她拿出个小碗,往里面打上鸡汤和五六块鸡肉。

这年头吧,好人不是那么好做的。

她虽然也觉得招娣几个可怜,但是除了第一天,她也是没有送其他东西过去的。偶尔送一下那叫交流感情,过于经常就容易导致关系变质了,太麻烦。

不过既然他们都送东西过来了,她也就可以放心继续送东西了。

农场这边的房子已经建立起来了,后面的知青也跟着陆陆续续地到来了。

“也不知道这些知青会是什么样子”慕少箐有些好奇,虽然她之前去白岩大队的时候也有知青,不过她对他们的感官不是很好,简单来说就是事多还不干活。

希望这边来农场开荒的知青会好一些,不过后面的经历让慕少箐知道,她简直是太天真了。

永远也不要嫌弃身边的人,因为你以后会发现,遇到的人一个比一个差。

“应该都差不多吧,都干不什么活,你说这上面让他们来开荒图什么”董大丫有些疑惑了,就村里面那些知青,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下乡连自己都养不活。

“这不是缺人手嘛”慕少箐磕着瓜子,瓜子是林建设带回来的。

这小子也是个贪吃的,每次去城里面都会顺路去供销社看一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不知道是不是来自吃货的共鸣,林建设总是自己留一些吃的给慕少箐带一些,当然这些慕少箐还是给钱的。

“再说,锻炼着锻炼着的就都会了”

村里面的知青不干活,那完全是村里面没什么任务,也不想管他们。反正知青干得多就多点粮食,干得少就少点粮食。但是分配到农场了,凌韫他们肯定不会惯着的,就看着周边的这些荒地,知青们很是得遭一番罪。

慕少箐还是很同情他们的,但是目前国家的现状就是如此,城里面根本养不下这么多人,又还面临中各种粮食危机。

而且国家的发展总是需要一部分人付出的,她到时候多掺点灵泉水到食堂的水缸里吧。其实灵泉是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虽说士兵们每日早出晚归的,但是这一批人都没有那种特别累的情况。干了一天活下来,将士们都还有精力搞个军歌活动的。

“那倒也是,这些地开出来了每年可得有多少粮食呀”董婶子感叹,脸上带着几分向往,她这几日没有什么活干,还真是有些不适应呢。

“不知道后面农场里还缺不缺人,我也想找个活计干”

慕少箐看董大丫这幅样子,很是佩服,她可是一点干活的意向都没有的。

“缺人的,家属到时候可以去申请干活,然后赚公分,每月有粮食和钱”这些之前凌韫都有和她说过,但是具体章程还没有弄下来,毕竟整个农场现在也只有他们两个家属。

“轰”

慕少箐和董大丫对视一眼,三个孩子也激动起来。

“车,有车”

远处开过来一辆大

型卡车,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这边会过来农场的知青成千上万,,会分批次地陆续过来。

农场的计划还任重道远,光是将这些荒地开垦起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这些荒地上不仅有荒草荆棘,更甚至还有沼泽河流,开辟到了后面,每日光是走路到地方可能都得走上几个小时。因此后面,还会有不少的小型农场,分流开辟。

随着卡车越来越近了,慕少箐和董大丫几人也认真看着这群知青。车上知青有一百来人个人,他们是第一批到来的,可以提前选房子,倒是运气还好。

车子停在外面,知青一个个拿着自己的东西开始往下面走。

这些知青的年龄普遍都不大,脸上表情各不相同,激动,迷茫,难过...他们有自愿过来建设祖国的,有被逼着来的,看到这茫茫荒原中的一小片房子,心中复杂万分。

下车后,在林建设和另外两名士兵的带领下,他们开始朝里面走去。

房子最外边是军人的住宿区域,隔一段距离一间的把里面围住。军人区除了有人住进去的以外,还空着几间带院子的房子。这些院子到时候就是先到先得了,再后面过来的家属只能分到单间的房子。

“各位知青,男同志和女同志分开,一间屋子里面住五个人,你们自己挑选屋子。每个屋子门口是号码牌,到时候选好了,我等会再过来登记。

“农场这边吃饭的话12点自己带上饭盒去食堂打饭,可以在食堂吃也可以回房间吃。每个房间有一个小水缸,可以打水洗碗。每天晚上睡前会进行查寝”

“五个人住一个房间吗?”

房间其实不算小,五个人一个住绰绰有余。相比较单间,几人宿舍会好管理一些,若是除了什么事,也有人会通报。

“我看到外面都有院子的,我们可以住那个吗”有小姑娘提出意见,孙听蓉是自愿报名过来建设祖国的,在家里面娇生惯养的,哪想到过来是这种条件,她以前都是一个人住的。

“小院子是为家属准备的,知青只能住在这里”林建设解释。

“凭什么,不公平”

孙听蓉听到这话不开心了,阶级平等,凭什么待遇不一样。

“凭我们战士在战场上报效祖国拼死拼活,凭家属们每天担惊受怕”林建设沉下脸,看起来很有威严“你们过来是来建设祖国的,不是过来享福的。现在自己去选房间,两小时后我们会来登记”

场面一下子就安静下来,林建设用充满严肃的眼神看了眼他们,然后几人就转身离开,脊背挺直,自带一股威严感。ge

“建设,有咱们团长那个感觉”

走远了一点的时候,几个人表情放松下来,其中一个士兵开始夸奖林建设。

“真的吗?”此刻的林建设哪里还有刚才的样子,一脸的兴奋。

“真的,我们都没反应过来”另外一个士兵点头,平时林建设都是一天笑嘻嘻的,这突然来这么一波,还真有些稀奇。

“去接人之前慕姐跟我说的,她说后面要是想要好管理知青们一些,都一开始就凶一点”林建设感叹“别看慕姐年纪小,知道的还挺多的”

“那倒是,不然人家是团长夫人呢”

几个人深有同感,一路上接人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这些知青有多难搞了。

这又是行李拿不动,又是车子太挤了,又是嫌弃天气太冷了,这咋不上天呢?也是他们一直冷着脸,才没人当着他们的面闹事。想到后面就是带着这批人去开荒,几个人都有些头疼。

下午的时候,慕少箐决定不在家做饭去食堂里凑个热闹,前段时间那可是一点新奇的事情都没有。现在知青过来了,那可是更有人气一些了。

慕少箐认认真真梳理了一下头发,还久违地给自己涂个个颜色口红,看着镜子里白白嫩嫩满脸胶原蛋白的自己,慕少箐满意了。

凌韫回来的时候没在院子里看到人,有些奇怪,进门就看到认认真真打扮的慕少箐。

“媳妇儿,你干嘛呢?”

“好看吗”慕少箐眨巴眨巴眼睛,穿着大衣转了一圈。

“好看”凌韫上前扒拉着慕少箐亲了一口。

“我的口红”慕少箐又赶紧补了一下“中午去食堂吃饭,我们去看看知青”

凌韫无奈了,搞

了半天是为了凑热闹。

“知青有什么好看的”

他一天也就每天晚上可以和小家伙独处,中午的时候还要看情况,结果这小家伙还想着出去凑热闹。

“走走走,去看看就知道了,还来了好多女知青呢”这全国各地来的人,万一有这么多比她好看的呢?长相可以输,气势不能输。

凌韫无奈的跟上慕少箐,两个人拿着饭盒就往食堂过去。

他们的食堂建设地很大,足够上千人在里面吃饭。慕少箐过去的时候,董大丫已经坐在位置上了,赵连长也坐在她旁边。

看到慕少箐过来了,董大丫赶紧和她招手。

“怎么样怎么样?”慕少箐把餐盒拿给凌韫,就先过来坐下。

“还是慕妹子最好看”董大丫眼角含笑,看到慕少箐她就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个女娃不爱俏,只不过她年轻的时候没有这个条件。

“慕婶最好看”赵招娣也跟着夸奖。

几个人倒也说的是事实,都说一白遮百丑,慕少箐可以说是白的发光这种,而且五官还很精致,确实少有人能比得上,尤其是这群知青才风尘仆仆的赶过来。

“那就好”慕少箐放心地笑起来,然后拿出三个糖果给小孩子。

赵招娣她们也不推辞的收了起来,实在是慕少箐随手就是给糖,她们都习惯了。

凌韫看着慕少箐的背影,只得无奈地去打饭菜,刚好是贾正良给他们打。比起其他人的定量,轮到凌韫的时候那就是一大勺一大勺的。

“贾叔,你以前可不会给我打这么多”凌韫有些小抱怨,这差别对待有些明显了。

“箐丫头是个好的”贾正良也不反驳,乐呵呵地夸慕少箐。

“那是”凌韫也不纠结这个,打好饭就往慕少箐的方向走。

人群中倒是不少知青偷偷观察两人,实在是长得太好了。

凌韫在一群风尘仆仆,身高普遍不高的人当中很是显眼,身高直接高了一个头,再加上姿势挺拔如松,气质突出,长相出众,引得不少女知青都偷偷看他。至于慕少箐那更是白的发光,一身黑色的大衣在周围绿色军装中格外显眼。

“那位同志也是我们知青吗?”

“看起来好小,应该是哪位的女儿吧”

“快看快看,那个男同志,不知道有没有对象”

......

知青们纷纷攘攘虽然声音不大,但是那过于频繁的眼神和良好的听力都让凌韫听得一清二楚,再看看那边正在和董大丫交流的慕少箐,凌韫有些后悔,就不该让慕少箐过来凑热闹的。

慕少箐本来出来还挺高兴的,这一看到那些集中到凌韫身上的是视线,内心就有几分小后悔,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几分。

她都忘了这一茬了,都怪凌韫招蜂引蝶。

吃完饭后,凌韫就开始继续忙碌了。

他们现在可没有留给这些知青适应的时间,现在已经是2月份了,这边因着气候问题,一般是四五月份可以开始种地了。

距离他们现在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要把地里面的杂草荒树给收拾出来,然后再将其开垦出来,于此同时还需要担忧水渠问题,反正事情是多得很。

因此知青过来的第二天,他们就被安排了活计。

首先是需要知青们分成小队伍,每一组由一名士兵带着行动,然后就开始陷入繁忙开荒状态当中。

条件有限,不管是将士还是知青们都只能是手动干活。

“咻咻”

六点整,整个农场响起的哨子的声音。

宿舍里的士兵们迅速起身,穿上还带着湿意的外套,冷水沾脸,迈着步子跑向哨声地集合。

凌韫拿着哨子,看着整齐划一到达的士兵们,再看看知青宿舍那边零零散散还在路上的三两个人,眉头皱起。

“林建设去叫人”凌韫沉着脸开口。

林建设得令以后,立刻赶往知青的宿舍。

等他到宿舍的时候,知青宿舍里面零散地站着几个知青,有男有女,正在慢悠悠地往外面赶。虽然比起士兵们差了很多,但是比起那些还在房间里面熟睡不醒的知青好了很多,并且,那些还没有起床的人占绝大部分。

“快起床了”

林建设站在门口大声的叫喊,哨子一下又一下的吹响。

在他的催促之下,屋子里的知青们,一个个睁开眼睛,脸上满

是抱怨。然后也跟着开始慢慢的起床,但是动作一个比一个的慢。

等到所有人都在院子中集合,已经是半个多小时以后了。这还是在林建设的在三催促之下,甚至这些人脸都没让洗就去集合之下带来的结果。

“报告,全部知青已经到齐”林建设回到队伍之中。

慕少箐这个时候你已经起床在院子里站着观望这边去情况,其实说实话吧,这些知青第第二天过来就要早起上工确实有些难,毕竟前几天都是在路上风尘仆仆的。

按理来说该休息一下,但是没有办法,现在特殊时候,开荒的势不容缓,大家只得早一些罪了。

“今天是大家第一次上工,我希望这种迟到情况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凌韫最后一次给出警告。

知青们零零散散的站着,脸上带着明显的抱怨。

他们的衣服有些凌乱,脸上也带着明显的睡痕。早晨的风很凉,四周弥漫着些大雾,带来十分的凉意,知青们确实是不好过了。

等队伍稍规整以后,凌韫就开始带着大家正式上工了。

鉴于大家的效率都是不相同的,凌韫他们给每一队知青都分配了任务,任务完成了就可以休息,没有完成的第二天继续做,一个月的任务度完成多少,就领多少程度的补助。

是的,知青们也是有补助的,每个月10块钱和食堂固定的粮票。

每天一大早拿着工具出门,中午休息一会,下午就继续弄着。

现在农场这边温度较低,时不时还飘几场雪花下来。知青们和战士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穿着布鞋,踩着脚底下的泥泞,一点点往外开辟。

每天头上热得出汗,但是露水雾水雪水透过布料浸泡又在他们的鞋子底下。鞋子一两天是晾不干的,有好几双鞋子的人还好,每天还可以换一下,就只有一双两双鞋子的,只能第二天继续穿着湿鞋子继续上场。

因此大家每天都是穿着冰冷的鞋子,在大冬天干活。

刚开始还好,考虑到知青们的身体素质,他们的劳动力度是不是很大。

但是对于这群从没有下过地的

年轻人来说,怎么可能适应的了,每天都是叫苦连天的,脆弱一些的当场哭出来的也不少。

但是部队士兵们可不心软,大家都累,但是任务都得完成。

第一天下来,知青区域里安静如鸡,大家连叫唤的力气都没有,匆匆吃了饭就躺在床上。

第二天下来,也是照旧,甚至更为艰难,因为肌肉严重酸痛,但是看着表情严肃的将士们,也没人敢诉苦,只能默默忍受。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

知青们的情况也一点点变好,下地干活也没有一开始那么累了,手上脚上打出了大泡,也慢慢生了茧子,干活的姿势也越来越标准了。

这也让凌韫他们稍稍满意一些了,要是一直是刚开始的那种状态,开荒肯定是开不起来的,别说弄出大批粮食,自给自足都很难。

这边慕少箐每天就看着面前荒草丛生的荒原里面,人影浮动。

从一开始能清楚看到人影,到后面只能看清出蚂蚁般大小的人,到后面完全看不见人,也能一点点证明农场的发展。

鉴于开荒实在是太苦了,不管是对于士兵们还是知青都很累。慕少箐只能加大灵泉的投放量,没事就跑到水井边去逛一逛,看一看水井。搞得董大丫都很莫名其妙了

“大妹子,你说你这每天来看着井干嘛?”董大丫一脸无奈地看着都快把头给伸进井里的慕少箐。

“我就想看看这个水井的出水量”慕少箐看着井面上自己的倒影和一直没下降的水位,总感觉水边有一个黑影,是什么东西掉进去了吗?

“哎呀,你小心一点大妹子,别等会掉进去”董大丫赶紧提醒越来越往里面探的慕少箐,这丫头这么这么不注意安全呢?

这水井也就是在外面简单用红砖围了一小块,井面很大,直径有三米的样子,是这边几个井里面最大的一口井之一,当时一群人挖了特别久。挖通了地下暗河,上面大底面小,但是完全够用了。

同时安全性也不是很高,不过井边吊着根绳子,这要是真不小心掉进去了也能有个防备。

“没事,董大姐

,你别担心”慕少箐没有理会董大丫继续看着,有些好奇。

直到后颈上感觉到一股力把自己给提起来了

“哎哎”慕少箐回头一看,正是沉着脸的凌韫。

凌韫刚刚和几个连长们开完会,一出来就看到真个人的都快伸进去水里面的慕少箐,心骤然一紧,三两步跨到井边就把人给提起来了,面上发沉。

“凌韫”慕少箐看到凌韫还有些高兴,不过看到他这副模样,有些后知后觉地心虚“嘿嘿”

“你是想跳井吗”凌韫沉着脸教训“这要是谁在你后面碰你一下你就掉下去了”

“这不没事吗”慕少箐脸上带着讨好,小手去拉他的手被避开了。

“就是,小慕啊,你这也太危险了”和凌韫一起的赵连长也是一脸不认同,虽说一般都不会出什么事,但是总归不安全。

“嘿嘿”慕少箐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食堂的士兵都说你天天跑到水井这里来,你说这水井有什么逛的?”赵连长有些好奇地开口。

这也就是慕少箐,但凡换一个刚来的知青这样每天跑到水井这边晃悠,也早就被抓起来询问了。

“这不是看看这水怎么天天涨呢”

她哪有天天过来晃悠,也就那么四五天的,她就看着水面发个呆,然后偷渡点灵泉水进去。

对了

“凌韫,你快看看哪里是不是有东西”慕少箐想到井里面那块阴影,□□,看不到地,但是她就是感觉那里面有东西,之前都没有。

看着慕少箐又恢复原样,凌韫无奈,大手用力在她头上挼了一通。

“凌韫”慕少箐声音加大,带着些不高兴的意味,一双大眼睛瞪着她,她头发都乱了。不过想到水井的事情,她把人拉到井边,指着里面的黑影。

董大丫和几个连长排长的也站过来看

凌韫顺着慕少箐的手看过去,平静的井面粗略一看下去什么都没有,待仔细一看,确实有一团黑影。

“大妹子,这什么也没有啊”

“箐婶,没看到”招娣几个也过来凑热闹,然后被董大丫赶走。

“一边去玩”

“好勒”

赵副连长

和几个排长也没看到什么,倒是是平时眼力较好的孙排长隐隐约约的是看到了什么。

“好像是有什么,但是看不清楚,你们看到没有”

“孙排长,去赵根和几根长棍子和绳子过来”凌韫微眯眼睛,他也看到有黑影了,不管是什么,捞出来再说。

谁知道是不是什么特务奸细的想着过来破坏他们这次行动,毕竟这边一旦开发成功,对国内粮食影响不可谓不大。

“对吧,我就说嘛”慕少箐得意。

“也没让你探到水里面去”凌韫斜了她一眼,语气凉凉。这天气虽然回暖了一些,就算是旁边有人,掉下去捞起来也冷得够呛。

“好吧好吧,我下次注意”慕少箐垮下脸,语气娇娇软软“你别生气了,凌韫”

“下次别这样了”凌韫败下阵来。

一旁的几个大男人一言难尽地看着他们,没想到私下里两夫妻是这个调调。团长也是,平时那么严厉,却拿媳妇儿没主意,果然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没一会,孙排长就拿了几跟长棍过来,几个人一起用绳子捆在一起,然后放到井水里面去,三个还在站在一旁凑热闹,想过来又记起董大娘的话。

棍子放下去,平静的水面荡起涟漪,随着长棍一点点往下探,水面涟漪越来越大。

作者有话要说:预收《七十年代杠精全家》求收藏~我决定双开啦~现在更新第一章了,大家点过去看看合不合心意鸭~

想起小时候家旁边的水井,有点像个小山洞,天天跑过去水井边玩,那时候心好大

小剧场

慕少箐:我看这井水清澈见底,定是非常清凉

凌韫:先把脑袋收回来再说话

慕少箐:这水井这么深,会不会有什么不明生物在里面?

凌韫:给我离远点

慕少箐:(被捏住命运的后颈)嘿嘿嘿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