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将军大人,有妖气

第143章 第 143 章

  • 作者:婴城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7-13 14:22:58
  • 完书字数:9978

苍夬这下也怒了,倏地拔剑出鞘,抵上道士脖颈,断喝道:“哪里来的疯道,休得害我儿。”

祝南境也将小苍驳护得更紧,如此便是连一只蚊子都叮他不到。

“请小公子执剑。”道士不为所动,出口之言亦一字未改。

见这道士执着如斯,苍夬神情有一丝松动,执剑抵在那里,砍也不是,收也不是,二人陷入僵局。

祝南境了解苍夬脾性,知道他肯定下不去手,而她虽对道士抱有敌意,但也无意取他性命,但是,看这道士此态,必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思及此,她冷冷一笑,道:“你这道士好不讲理,剑是我府中的剑,人是我府中的人,岂能由得你来做乔主张?”

道士抬眼看向夫妻二人,不动声色地道:“这是小公子的宿命,后虚剑只有他能使得。”

祝南境冷声一哼,“别以为你随便捏造两句怪力乱神之辞我就会信你,我从不信什么宿命,我只信自己手里的剑。”

道士忽地直起身子,望向苍夬,“苍将军,敢问汝辈先祖是如何得了此剑?”

苍夬闻言不由一惊,这件事,他从未同任何人提起过,便是连自己的妻子都不曾告知,而这个素未谋面的道士又是如何知晓的?苍夬百思不得其解,所有的注意力已经全部从剑上被引走,执剑之手也不觉一松,两眼死死盯着道士,颤声问道:“你怎知此剑乃吾辈先祖所得?”

“贫道看尊夫人尚不知内情,你不妨借此机会告诉她,也好叫你二人了却一个心结。”道士不动声色地就将疑难抛给苍夬。

“夫君,倘使你现在想说,那便现在说。若你现在不想说,那便事后再谈,我也不急在这一时半霎。”祝南境素有一副玲珑心肠,且极其护短,从不轻易在外人面前道自己夫君半句瑕玷,即便苍夬行为有所不当,她也不会于人前将其加以指责,所以夫妻二人多年以来皆相敬如宾,少有红脸之时。

苍夬面含感激地看向她,心中思量一番,终是松口:“此剑确乃吾辈先祖偶然所得……”

关于此事的来龙去脉,苍夬将自己所知晓的都原原委委地道出,这是藏在他心底最深的秘密,也是苍家人世代箝口不言的秘辛。

祝南境一言不发地听完这个离奇诡异的故事后,冷静作出分析:“此剑的出现以及后面所带来的种种异事确然令人匪夷所思,我平生虽不信鬼神之说,但却相信奇门遁甲,有没有可能,剑内设有某种机关,可致人生幻?且幕后主使身负改人命理之能?”

“我祖上世代躬耕,无钱无势,就算得罪了人,也不至于叫对方如此煞费苦心。”苍夬从未怀疑过此事乃人为,只因种种迹象都非人力可为之。

祝南境想了想,眸光一转,扫向道士,面不改色地道:“道长既然找上门来,想必当是知晓这其中症结所在,我夫妻二人,洗耳恭听。”

苍夬闻言也望向道士,撤开抵在其脖颈处的利剑,道:“还请道长知无不言。”

此刻,夫妻二人的心神皆汇于道士身上,丝毫未察觉后虚剑中正不断地散出缕缕寒意。

道士看了小苍驳一眼,那孩子从进来到现在,一双泼墨沧目始终凝定不转,视线紧紧系于后虚剑上,似在端量,又似在同后虚剑眼波传语,道士将木盒置回高几,娓娓而谈:“后虚剑是上古神剑,乃混沌初开时由盘古之左目所化……”

后虚剑是上古神剑,乃混沌初开时由盘古之左目所化,剑成伊始并不受伏,终日飘荡于三界之内,行踪不定,后被一上古之神所收。

千万年后,苍生突生浩劫,三界大乱,其中诸事已无法追溯,只知后虚剑最后被封入天之极的后虚天内,而这一封就是上百万年。

后虚剑乃盘古之目所化,是以,三界内有一传言,皆道后虚剑负有盘古神力,内没大地之脉,上可破天,下可裂地,之神之猛,三界无俦,万世无双。

百万年来,觊觎者不计其数,神魔两界均对其虎视眈眈,皆欲将此剑伏入麾下,以壮其力。

其中不乏亲身一探之勇夫,而所去之人,要么连后虚天都没法靠近,要么进去之后便再也没有出来。

以致后来,虽仍不乏跃跃欲试者,但却再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于是,后虚剑便成了神魔两界暗暗掣肘之綮,谁都不想让对方夺去,但双方又无人可将其收归,以至封存此剑的后虚天直接被划出三界之外,成为一片死域。

九天之上,有一战神,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三界内少有对手,其名曰,东霜台。

战神东霜台,骨坚如铁,体寒胜冰,性冷气傲,三界内少有朋友。

战神东霜台,走路生风,心眼挑剔,成神数万年,三界内没有神器入得其眼,一心想要一把天下无可与之匹敌的神器。

突然有一日,一位小仙告诉他,在天之极的后虚天里,有一柄盘古之目化成的上古神剑,世间再无神器可与之比拟。

向来心高气傲的战神听进小仙之言,当真披甲乘风去了后虚天。

此消息如飓风般霍然传开,一时间,神魔两界各有反应。

神界,一避欢喜一避忧。

魔界,一避愤恨一避愁。

神界忧的是会不会因此失去一名战神,而魔界则愁的是后虚剑万一被东霜台侥幸得手,那魔界日后当如何自处?

谁都不明白,为何东霜台会突然瞧上后虚剑?几万年来都未曾察觉他有此心,缘何突然一声不响地直接上手?

意外,实在意外,本以为战神对后虚剑没有兴趣,原来却不过是在观望而已,虽然此举实在不太像他的性子,他可是东霜台,一年到头说不了几句话的战神,两只眼睛长在灵台之顶的战神。

东霜台在进入后虚天之后,神界立即派了三千天兵天将在外护卫,以防魔界暗中作梗。

而魔界亦领了三千魔兵在外横戈备战,以防神界派兵相助。

一旦东霜台成功伏得后虚剑,一场神魔大战在所难免。

不过,东霜台自进去后,久久不见动静,犹如石沉大海,甚至连朵水花儿都没有激起。

一日日过去,两界所派精兵都不知换了多少拨,却仍旧没有东霜台出来的迹象,可谓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直到第九九八十一日,正当魔界幸灾乐祸准备撤兵收戈之时,后虚天忽然破出一道裂缝,一身雪甲银袍的东霜台如飞天游龙般自裂缝里猛地掠出,手里擎了把精光潋滟的黑剑,剑身长三尺六寸九分,似墨晶所雕,寒光粼粼,墨泽锋锐。剑柄白润胜玉,长九寸,剑宽一寸五分。

神界众神无不拊掌叫好,魔界众魔无不捶胸顿足。

后虚剑争夺之战一触即发,神界领兵之人自然是刚取得神剑的战神东霜台,而魔界领兵之人则是魔君座下猛将——执煞。

东霜台由于初得此剑,尚未得心应手,且不知其神力究竟如何,所以不敢轻易施用,唯恐给苍生造成淫祸,对战中也只当称手的寻常兵器来使。

大战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神界取得胜利。

而魔界于此战中损兵折将两千三百余人,魔将执煞也在此战中身受重伤,不慎跌落三伽渊。

后来听说,魔族将三伽渊翻了个底朝天都未有寻到执煞踪迹。

魔界战败后,东霜台立即擒剑率兵,返回九天,向天帝复命后又一刻不停地奔至罗刹海,同海皇三祀大战了一场,采得玄黎玉交于剑神倾逍,命其为后虚剑琢出剑鞘。

倾逍用了两月琢出剑鞘,并刻以流云纹为缀,又在鞘身正面雕上“后虚”二字,反面流云纹中绣上一个蜜蜂大小的“霜”字,若不仔细去瞧,很难发现。

任是寻常神器都有自己的脾性,遑论后虚剑。

神力越高的神剑,对于配身剑鞘便越是挑剔,自不能配以寻常剑鞘,而世上能配得做后虚剑剑鞘的,恐怕也只有罗刹海的玄黎玉。

玄黎玉,生于罗刹海,世上仅有一方。相传此玉乃盘古之骨所化,坚堪麒麟之角,可吸万息,这也就是为何东霜台要专程去罗刹海取玄黎玉之因。

然而,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玄黎玉早已被三祀做成棺柩,存葬亡儿上禺尸骨。

东霜台这一上门就要破其棺柩,三祀自是不肯,二人相谈不欢,势在必得的东霜台一怒之下同三祀战了一场,不费吹灰之力地败下罗刹海全族后,直接冲入罗刹海的遗墓宫,找到以玄黎玉做成的棺柩,毫不留情地自棺上削掉一方刀剑长短的玄黎玉,得手后方一骑离去。

鞘成之后,倾逍又将其沉浸于阴阳池中,吸取百日阴阳之气,完后再经一番细细打磨,方交给东霜台。

却不料,后虚剑竟对剑鞘产生排斥。

东霜台断定是因自棺柩削下的玄黎玉带有亡者之息,故而难以相融,便又返回后虚天,将剑鞘置于其中,吸尽后虚天里尚存的剑息。

如此一来,后虚剑果真不再排斥剑鞘。

后虚剑入鞘之时距离东霜台得剑之日,中间隔了一年,本以为神界得剑之后从此便可以牵制魔界,令其不敢作乱,终得河溓海夷。

谁知清平日子仅过了一年,魔界倒未暗中滋扰,但后虚天却突然破出一道裂缝,无数的上古魔煞源源不断地自裂缝中奔涌而出,势如破竹。

那一刻,星辰失序,日月无光,千川逆流,恶风肆伐。整个大地被一派黑暗笼罩,恍若一息之间陷入混沌一片。

三界陡生惊变,神界震颤不平,乱中点兵。魔界急闭魔门,布阵守垒。人界马仰人翻,涂炭生灵。

无人知晓向来树静风止的后虚天里为何竟有如此之多的魔煞,而这些魔煞究竟从何而来?又为何忽然悉数涌出?

众神不由得联想到百万年前居住在后虚天里的上古之神——后虚帝。难道说,这些魔煞是被后虚帝封印在后虚天里的?

正在这时,东霜台手中的后虚剑突然“嘶鸣”不安,蠢蠢欲动。

众神幡然醒神,如此看来,后虚剑并非单单是存放在后虚天里,而是一道困住魔煞的封印。

而一年前,东霜台进入后虚天取出后虚剑,便破了其封印。

但为何当时不发?而是过了一年才骤然涌出。

天帝立时召来众神商议,一究才知问题竟出在后虚剑的剑鞘上。

东霜台前些时候将新琢的剑鞘置入后虚天,以吸取后虚剑未散之剑息,而正是由于剑息殆尽,万千魔煞瞬间失去最后一道镇力,方破天而出。

众神齐齐看向东霜台,而作为此事的“罪魁祸首”却神色平常,似乎不以为意。

此时,列于朝班之末的珠玑仙子突然站了出来。

众神俱俱移目而视,面色诧异。

珠玑乃掌管收有世间所有典籍一疏楼的仙子,一疏楼位于九天之缘,周无仙府,如无必要,甚少有神祗涉足。

一疏楼共三百六十二层,只有珠玑仙子独自打理,仙务极其繁忙,每日朝会,若非天帝特召,珠玑仙子便不用朝衣朝冠。

即便有上朝之时,她也只是列于最末,从不进言,所以朝会时有她无她,于诸神而言,无甚区别。

而珠玑仙子自己也是少言寡语,从不主动与仙友结交,唯一的好友也只有那么一位,还是别人主动寻她攀谈而来。

是以,众神瞧得平日从不出言的珠玑仙子突然在朝堂上站了出来,难免意外,皆息语而待。

珠玑仙子出列后,向天帝呈上一本经籍,即《天阳地阴经》。

此书置于一疏楼第三百六十二层东南角的一只小匣子里,分两卷,一正一反,正卷书有灵兽,称之为天阳卷,反卷载有魔煞,称为地阴卷,著书人不明。

诸神闻之一惊,《天阳地阴经》倒非头一回听说,不过在这之前却从未有人在意过,只当是一本寻常书策,几乎无人翻看。

而关于此书的执笔之人,有传说是上古时期居于后虚天里的神——后虚帝亲著,但由于时间太久,已不可考。

天帝捧书一阅,怒气刹那腾飞,立时下令将众神分为两路,一路下凡降魔,另一路去后虚天,想方设法修补裂缝,以阻止更多的魔煞逃出。

而东霜台则需将后虚剑送回后虚天,重新封印所有魔煞。

诸神受命,整装齐发。

逃出后虚天的魔煞擢发难数,下凡降魔之神几乎不得片刻停歇。

另一方,由东霜台亲领的神祗在抵达后虚天之时,被告知那道裂缝正不断扩大,起先派来的天兵天将已无力抵挡。

随着魔气愈来愈浓,众神拼力修补却始终无济于事,眼见裂缝又要再次扩大,至始至终未发一言的东霜台猛地提剑扎进后虚天里。

东霜台进去半晌,仍不见裂缝有减小之势,而魔煞却因此更加狂虐,肆无忌惮。

外面众神心急如焚,却不敢轻易进去,皆唯恐生变,适得其反。

无人晓得东霜台在后虚天里到底做了什么,大家只知道,后虚天的裂缝在一片光闪之后开始急速缩小,最终全部阖上。

正当众神以为东霜台就要出来时,突然“嗖”地一声,一道寒气霍地飞出。

围在后虚天外的诸神之中,只有剑神倾逍看了清楚,那飞出之物乃本应已归回后虚天的后虚剑。

后虚剑入而复出,战神东霜台却迟迟不见影踪。

众神焦眉苦脸,戳手顿足,战神久入未出,莫非?众神不敢妄加揣测,皆噤声以待,心头拨珠。

万分忧急之时,一个身受重伤的小仙站了出来,道:“他以身补了裂缝。”

这一句话近乎缥缈,似有还无。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