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宰相妻

46、难却

  • 作者:赵撄宁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13 13:27:34
  • 完书字数:6868

马车驶出宫门, 楚敏正要从在宫门外等候的仆从手里接过缰绳之际,一旁的姜润出声唤了句:“阿倾。”

“县主,姜郎君在等您。”飞絮飞快地掀起帘子向外看了眼。

顾倾微微怔愣, 自上次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后, 她与姜润之间就像是隔了厚厚的大雾,分明只是雾气,却教她看不清楚姜润, 姜润也难以靠近她。此番事出突然, 顾倾自然未曾想过姜润会在宫门口等她。

“长泽兄。”楚敏和颜悦色地看着姜润,好似寻常地提出邀请, “我新得了一块古玉,想邀颍川县主上门一观,不知长泽兄可有兴趣一同前往寒舍?”

姜润眼底一片平静, 顺势就应下了楚敏的邀约,“既是古玉, 必然难得,能得行知相邀,自是却之不恭,如此便叨扰了。”

楚敏倒是不意外姜润会这样回应他,刚要翻身上马,却见姜润径直撩开帘子,上了顾倾的马车。

“许是刚刚站得久了,感觉当下不宜骑马。”姜润迎上楚敏诧异的眼神, 脸不红心还跳地解释着, 满脸都是云淡风轻的坦然。

“长泽兄保重身体。”楚敏要是信了姜润的话那就真是大白天的见鬼了,却也奈何不得姜润,因而扬起笑脸, 眼含真诚地叮嘱了姜润一句。

姜润佯作没听懂楚敏话里的深意,亦是假作认真地回了楚敏一句:“多谢行知关心。”

马车里的顾倾一口点心还没咽得下去,就被姜润这仿佛理所当然,有如行云流水的一套动作给惊呆了。

这都是哪里来的无赖啊?

眼看着姜润颇为自在地坐到了自己身边,还顺手端起了小几上的茶杯递给她,顾倾赶忙把嘴里那口点心咽了下去,侧首冲着姜润挑起了眉梢,压低了声音道:“你应该也没站多久吧?”

从顾倾进宫到出宫,这才多久的时间呢?

马车又恢复了行驶,姜润将手里的茶杯放回原处,又拎起茶壶来替自己倒了杯茶,这才慢条斯理地开了口:“原本是没站多久,可是在听到行知说你要去他府上看玉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站得足够久了。”

姜润好像是在说他在宫

门外等顾倾这件事,又好像不是。顾倾眼睫微动,却什么都没说。

“我也想看看行知手上那块玉,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引得你应了他的邀约。”

顾倾一直垂着眼,不说话,姜润把杯中的茶水饮尽了,伸出手去将顾倾的手拢进了自己的掌心,低低地叹了口气。

“阿倾,行知的玉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拿出来给人看的。”

“你总该知道,人心叵测。”

顾倾低头看着自己和姜润重叠在一起的手,良久,用力将自己的手抽了出来。

姜润没想到顾倾会把手抽开,一时不察,也就松了手。

“你总是喜欢说人心叵测,可你的心呢?你心里在想什么,我就当真知晓吗?”顾倾抬眼,紧紧地盯着姜润,像是想透过姜润看不分明神色的眼底,看明白姜润的心。

“姜润,我不懂别人,也不懂你。”

姜润被顾倾这一声连名带姓的称呼给喊懵了,时下习俗,唤人唤字方是礼节。他不知道,对于他的隐藏和掩饰,顾倾原来已经这样不高兴了。

姜润尚未反应过来应该说什么,马车已经缓缓停下,马车外的楚敏温声同顾倾道:“县主,长泽兄,我们到了。”

不等姜润起身,顾倾先行起身,在婢子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

楚敏和姜润一样,家里如今也就只有这么一个主子,余下的皆是奴仆。楚敏回府,还带着顾倾和姜润两位客人,却也不见家中仆役有甚慌乱,行礼的行礼,奉茶的奉茶,尽都有条有理。

姜润虽犹然念着顾倾唤他那一声“姜润”,但也能同楚敏一切如常地谈笑风生,楚敏固然也并未觉察出什么端倪来。

一通谈笑之后,还是顾倾打破了这浮于表面的和谐。

“不知楚郎君所说的那块玉,现在如此呢?”顾倾跟姜润不同,她没什么耐性去跟楚敏聊一些她本就不感兴趣的东西,她来这里的目的,仅仅只是想看看楚敏口中那块玉佩,那块应该与赵国长公主爱不释手的那一半原是一对的玉佩。

姜润看向楚敏,顺着顾倾的话往下接:“也对,我们今日本为这美玉而来,还请行知将这美玉请出来,让我们一观。”

“是在下怠慢了,在下这就

命人将那古玉取来。”楚敏朝着顾倾微微一揖,转而吩咐仆从下去取那古玉。

顾倾用手支着下巴,开始思考起了如何开口向楚敏要那块玉。她很清楚,楚敏既然能说出那块古玉与公主府中藏品渊源颇深这样的话,那便一定是楚敏确定了两块玉确实是一对,不然楚敏不会到她面前来请她过府观玉。可如果要楚敏把这块玉赠予她,又应该用什么去交换呢?

古玉很快就被捧了上来,紫檀木盘子上盛着一方沉香木的小盒子,小盒子被打开了,里面赫然便是那块被雕成了孔雀模样的羊脂玉佩,与公主府中的藏品一左一右,正是一对。

因这玉不论是玉材,还是雕工都极为罕见,顾倾几乎是在第一眼就认定了楚敏府上这块玉佩就是赵国长公主一直遗憾未能寻到的府中藏品的另一半。

顾倾拢于袖间的手微微收紧,她知道,自己今天是带不走这块玉佩的。

一口答应随楚敏来观玉,原本是因为顾倾想用这块玉去讨阿娘欢心,希望赵国长公主能因为这块玉心情好些,可这会儿回过神来,顾倾却只想咬死自己了事。

从顾倾今天随楚敏踏进这府邸开始,一切的一切就已经不在顾倾的掌控之中了。

今日之后,外人如何看待顾倾,如何看待公主府,如何看待顾氏,又如何看待楚敏,只怕都与从前不同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姜润和顾倾一起来了。否则一旦流言传播开来,顾倾何止是百口莫辩。

可姜润就这么跟着顾倾一起来了,外人又会如何看待姜润呢?

顾倾的心思乱糟糟的,下意识地看向姜润,恰好撞到姜润投向她的目光,四目相接间,姜润将顾倾所想看得明明白白,这也是他为什么一定要跟着顾倾一起来的原因之一。

姜润会跟着顾倾一起来,一是因为不愿意让顾倾和楚敏二人相处,二则是因为姜润深谙阴谋阳谋。顾倾心思单纯,一时之间想不到的地方,姜润想得到,楚敏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姜润虽不敢说自己全然清楚,但也能推测出个七七八八。

楚敏想的,无非是混淆视听,让外人看不明白他和顾倾的关系,也乘机将这京中本就浑的水再

搅浑些。一个是已经和姜氏子定下婚约的顾氏县主,长公主之女,一个是连中宫皇后都得礼让三分的楚贵妃族侄。但凡是谁,知道顾倾今日进了楚敏的府邸一事,恐怕都会浮想联翩。

而若是有心人再从其间推波助澜一番,纵然只不过是无中生有,也难免最终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思及此,姜润的眼里不由掠过一丝凌厉之色,只一瞬,那厉色便消失不见,旋即就又成了温温和和的模样。

“这玉着实不是凡品,不知行知是从哪里得来的?”姜润将目光放到了那块古玉身上,他知道,这才是顾倾来此的缘由。

楚敏不过微微一笑,平淡道:“这玉本就一直在我府上,只是我一直不知罢了。”

“一直在你府上?”顾倾很显然是不信楚敏的说法,赵国长公主为了寻这一块古玉,多年来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倘若古玉一直在楚敏府上,赵国长公主没理由不知道。

“正是。”楚敏点头,紧接着又道:“这玉应是臣祖母的陪嫁,我祖母过世后就一直锁在库房里,少有人过问,若非前些日子里,府上点了点库房,就连臣也不知府上还有这样的珍品。”

楚敏的祖母出身世家,嫁妆里有些前朝古物也不稀奇,这倒也说得过去。并且若是这玉一直在楚敏家中的库房里,无人提起,赵国长公主遍寻不获,也不是不可能。

可不管怎么样,这都未免过于巧合了。

现实又不是话本子,哪里就能刚好这样巧了?

顾倾并不信楚敏的说法,却也不能直言自己所想,只能顺势接了话:“那可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我阿娘这些年为了这块古玉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却不成想这古玉原来早就有了主人,当真是白费功夫了。”

“县主放心,臣既是主动相邀,就必不会让县主空手而归,这块玉,臣便赠予县主了。”

楚敏侧首一记眼神,就有仆役上前将装着古玉的沉香木盒子合上,双手捧着紫檀木盘子送到秋实身前,秋实立马看向顾倾,等候顾倾示意,这玉,到底能不能接。

顾倾当即起身,秋实会意地退到顾倾身后,没有去接那古玉。

“无功不受禄,这玉如此珍贵,又是楚郎君祖母的遗物,我不敢收。”顾倾看向楚敏,拒绝得很是干脆。

顾倾这一句“不敢收”,颇重。

楚敏被顾倾这话打得措手不及,却也不见他变了脸色,仍是言笑晏晏的一张脸,丝毫没有被拒绝的尴尬,而是令捧着玉的仆役退下,笑盈盈地同顾倾道:“既是如此,那臣也不勉强,不过这玉讲究一个缘分,臣之后再行相送即是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