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360 富贵生活

  • 作者:冷香忆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7-13 12:58:16
  • 完书字数:4660

“没到七日。我没敢给王爷禀报此事。”

“那么保守作甚!等会,你随我去见王爷。”吴应海见楚南胜又埋头吃肉,低声道:“那四人的性命保住,是好事,极好的事。”

“那是。他们里面还有我的兵呢。”

“朝廷想分裂王爷与武官,这下那四人命保住……哼,怎么分裂!”

楚南胜放下筷子,一拍脑袋,道:“我怎么没想这么深远。先生高明。”

吴应海又道:“此事证实王浩的媳妇李神医医术比几名太医高。李神医小小年龄,便有此精湛医术,她不是异人谁是异人。我会向王爷禀报此事。”

“林河凡这么说,先生也这么说,我却不认为。李神医若是异人,岂会下嫁给王浩?”

“王浩不是泛泛之辈。”

“先生看上的人,怎么都是好的。”

“莫非你不是好的?”

楚南胜乐道:“我就是先生身边的一只蚊子。”

……

初冬的一个早上,细雨绵绵。天地笼罩在水雾之中。

湘城一带哪怕是冬天,也经常下雪,偶尔雨夹雪,阴冷潮湿,官道的土路没有一天是干的。

去年这个时候,王家人住在王村的老宅,从半夜忙到中午,做包子、卖包子,打交道的都是村里的族人、村民及买包子的主顾,顶多加上马清、风氏这对贵人。

如今,在和县县城外大宅子居住的王家人,有了作坊及奴仆后,不再亲自做包子、卖包子,还能一天到晚见到湘城马、白、郑家的贵人。

身为军队官员的爹娘--王老头、刘氏,再也不用扫院子、收拾房间、做饭洗衣……

他们有奴仆、奴婢侍候,真正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生活。

未成年的王亮、王桔也同样如此。

王家人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王老头、刘氏年龄大,睡眠少,很早就起床了。

王老头带着波拉拉巡视整个家。

王老头必须要做的事就是给最喜欢的大牲口大黄喂点黄豆。

虽然家里的大牲口越来越多,连马都有了近十匹,但是那也丝毫不影响大黄在王老头心中的地位。

刘氏则去作坊,帮王月干些活。

王月成亲的日子定在月底,王家人为了让她皮肤光滑,看上去美丽,不让她去作坊干活,可是她不肯,她可是拿着五两银子的工钱,怎能不干活呢?

王亮要参加科考,没错,他在县学学习了几个月,师长让他参加这一界的科考,至少考个童生功名,已经给他报名。

王亮很珍惜这个机会,天天很早起床读书,然后出大门,围着王家跑三圈,大概五、六里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这次的科考正好是冬天,考点里面肯定很冷。

王亮在提前适应冷天气。

王桔要记录四个病人的情况,起的也不晚。

这些天,太医分院的医徒找机会就和王桔谈天,话里话外问王桔跟李青青说了什么,还说王桔运气好,有个神医嫂子,嫂子还愿意教她医术,要知道医术都是传男不传女,王桔迟早外嫁离开王家,李青青竟是把医术传给她。

王桔也趁机问医徒,太医分院的太医、名医怎么教医徒,得知太医从不教医徒,名医也不会手把手的给医徒传授医术后,更加觉得李青青对她太好了。

她不能辜负李青青的期望,决定克服胆小、不敢看鲜血多的场面的缺点,努力成长为合格的郎中。

辰时初(早上七点出头),王老头夫妻、王桔、王亮跟往常一样,坐在饭厅的八仙桌前吃早饭。

今日的早饭主食是瘦肉丝汤米粉、香葱鸡蛋炒饭、素三鲜包子、萝卜肉包子,菜是泡菜、炒豆腐。

早饭后,王亮便步行去县城上县学。王家离县城很近,王亮不用住宿,也不用来回走很长的官道。

不一会儿,李欢按时来到王家。

李欢只有午饭在王家吃,早、晚都在自家吃。

今天李欢家的早饭,主食是糙米、精米混合的二米饭,菜是萝卜丝炒剁辣椒,还有一个鸡蛋羹,当然没有王家的丰盛,不过比在小泉村时强太多了。

王桔、李欢差点辈分。

李欢得叫王桔做“桔姑姑”。

不过,两人年龄相仿,又都跟李青青学医术,相处的模式是师姐妹。

两人去专门制药的院子看医书识药材。医书除了李青青亲自编写的,还有富贵人家送给李青青的大唐国的一些医书。

这座大宅子的女主人李青青起床时,天已大亮。

李青青现在是孕妇,睡眠比以前多。在她刚查出怀孕时,便取消了晨练。

孕妇可以适当的运动,但是不能跑步、激烈的运动等。

她给自己制定的孕妇生活是每天步行五里,少吃多餐,除去早中晚饭,还有上午茶、下午茶,嗯,这个茶不是喝茶,而是吃小吃、点心、果子什么的。

她开食谱,厨房单独给她做。

今天早晨,她吃的是一碗红豆大米粥、一个煮鸡蛋、两个萝卜肉包子、半个苹果、半个梨、两个新鲜的红枣。

饭后她再次涮口,清洁口腔,这时已是巳时初(九点),太医分院的名医海平富、王桔向她禀报四名病人昨晚的情况。

然后,她带着海平富、王桔、李欢去查房,仔细检查四名病人的身体状况后调整食谱、药方。

海平富及四位医徒是亲眼目睹四名病人从奄奄一息每天发烧不止的状态下,恢复成胃口精神大好没有发烧。

而李青青一开始给四名病人只用了一种药,到了第四天才增加别的药。

并不像太医分院的几位太医给四名病人开的药方都有几十张,百年的人参、上等鹿茸不要钱的用!

除此之外,李青青还顺便给在王家的白家、马家、郑家的人看病,治头痛脑热、风湿等病。

只有真正见识过李青青的医术,才会知道太医分院太医的医术与李青青医术的差距!

海家是湘城杏林世家,一百多年前,曾经出过太医,近些年也是出了几位名医。

海家开的药堂口碑不错。

但是,海平富清楚的知道海家的几位名医医术远远不如李青青。

这次,海平富主动提出留下来跟李青青学习医术,原本是为了完成吴应海交待的任务。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