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和珅狂想曲

第175章 他的故事

  • 作者:剩咸多喝水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1-08 12:16:33
  • 完书字数:4760

“和琳啊……这次说好了可是你请客的哦。

哥哥好不容易沾一次你的便宜,你可不准想法子让我再给你报销了。”

在这少年还没赶上来之际,远处的兄弟二人讨论起了点菜出钱的问题。

刚刚在丰庆楼花了他们一共花了三百余文,这些钱对京城中那些动辄十几两银子一桌酒席,做足排面的富家少爷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

但对往日过惯了勤俭日子的少年而言,自然也不是个小数目。

和珅刚刚本想买上六个包子的,算来算去少年口中家里也不过只有三人,撑坏了也吃不下多少。

奈何刚才和琳却抢先开口,一下就要了十个大包子。将和珅本想点菜的话语卡在喉咙难受了半天。

当然自己和弟弟都在长身体的年纪,自然不能缺了营养。

于是他们也多点了些比较普通的菜蔬主食,其余这些加起来倒是不贵,竟连一百文也没有花到。

“哼!弟弟如今好歹也考上了咸安宫官学,今天也是第一次凭本事拿钱。

我可不像某人那么小气,既然怀揣这足足二两的银子,那请你吃顿饭听个故事也都是小事儿罢了。

你要喜欢就求我一下,说不定我一高兴改天就再来请你吃上一顿嗷。”和琳怀揣着咸安宫官学刚刚发放的二两银子,也真是豪气十足的很。伴着鬼脸就开始调侃起抠门哥哥。

这番话可将和珅听得担心不已,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可是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他生怕弟弟因为这突如其来“大笔”钱财,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但还没等到他继续唠叨叮嘱,和琳却抓紧时机对着那小跑着跟了上来的少年开口。

“你可还欠我们六个包子哦,至少也要讲出三个故事才行!”

既然是和琳花钱,那说他不心疼也不可能。刚刚这小子不过是打肿了脸在哥哥面前充面子罢了。

回想往日,哪怕是一串冰糖葫芦他也要和哥哥数着颗数一起分着吃,傻得无论如何也抠门舍不得再买一根。

今天也不知是自己脑子里哪根筋出了问题,竟在冲动之下一口气花了足足三百多文,这放在没领到咸安宫官学补贴之前,怕即使有心也是无力。

既然这家伙说他的食物要来的正大光明,和琳便打定主意一定要将这三个故事“拷问”出来才好。

“这……我一个人却只有一个故事啊,拿您两个这么大的包子都已经觉得十分占便宜了,您还是把其余的四个收回去吧。”

没想到这少年也是光棍,盘算自己做不到后竟直接将手上的另一个食盒朝着和琳递了回来,但和琳偷懒惯了又岂会愿意多拿东西走路。

“刚我们说过了,讲故事的事情不着急。

看你也像是个讲诚信重诺言的人,既然说好了要将包子给你我就应该做到,你也不能让我失信食言嗷。

同样,你只要一直记着有讲故事这件事情就行,人生又不是只有之前那一段就完了,大可不必急于今天这一时一刻。”

与包子相比,和琳显然觉得他所讲述的故事要更为重要,笑着就将那食盒又推还给了他。而后小跑着追赶哥哥稍稍有些走远的脚步。

见两个小少爷已经走远,这青年只得在原地无奈苦笑一下,紧跟着快步跟了上去。

说也挺神奇,两位小少爷年纪这么小,但走路的速度可实在不慢。这少年呼哧呼哧的迈着大步才勉强可以跟上来。

也不知真的是手上提着的那两个食盒和十个大包子太重,还是这少年饿的久了体虚,亦或是两个小少爷的身体太好。

总之单单这一小段的路程跟下来就已经很不轻松。

之前想好自己先跑回去先送包子的念头,此刻早已经不知被抛到哪里去了。

“你是什么时候来京城的呢?

我记着弟弟出生那段时间就似乎见过你,当时你好像已经在我家门前打扫了。”

和珅向来不是个只吃亏不占便宜的主。既然弟弟花钱买包子支付了费用,那这故事自然也得抓紧才行。

“我是五年多以前来京城的,依稀记得那时好像是在一个晚秋吧。

也就在那年夏天,我家里遭了大洪水。于是我们一家就和乡亲们共同向北逃难。”

这少年喘了口气,也不推诿。

提着人家的包子自然就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随即随着讲述一点点陷入自己回忆之中。

“记得那时逃难的人还真不少,光我们那一地可就有好几十人在一起。

大家没了家园又担心那里越来越严重的瘟疫,想着出来了好歹能离瘟神远一些,说不定也还能找到条生路。

起初我父母想着人多在一起好抱团取暖,不懂的地方大家也好互相研究琢磨。

遇到困难需要帮忙之时多少也有些帮助依靠。山间老林里偶尔也会有虎豹野兽,人多起来大家的胆气也会壮上几分。

但其实,人多了有时也并非是什么好事。一路上的树皮草根与山间野果只有那么多。饥饿争抢的人多了,自然每个人分到的也都会很少。

那时我还小,只会嚷嚷着肚子饿,回想当时父母应该也都很担忧焦虑才是。

也还好我家在逃难了一段时间后多多少少有了些生存的经验与能力。

经过了多次商量后,我们一家人就又绕了些路与众人错开,独自朝着另一个方向逃难而去。”

话刚说一半,和琳就忍不住好奇询问。

“家人?那除了父母,你一家人里还有谁呢?怎么没听到那泉儿的名字,你们一家都来京城了吗?”

毕竟是出钱买包子的人,问起来问题就是理直气壮,甚至于没有太多顾忌。

“家人啊……在那场洪灾之前,我们一家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世家大族,但也多少算得上耕读传家其乐融融,虽不富裕但每天似乎也没什么大的忧愁。

可能因为我是一代单传的缘故,对于家里的独苗苗爷爷和奶奶更是和蔼可亲疼爱有佳。

我爹娘虽说偶尔会为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争吵,但总体而言也没真正急过眼。虽称不上‘相敬如宾’但互帮互助的日子久了也恩爱得很。

我平日生活中虽没有太多新衣服新鞋子,但多多少少也算吃穿不愁。每日就知道和伙伴们在田间溪头玩耍,这一段也算快乐极了的回忆。”

少年似乎是依旧对那几个大包子心怀感激,所以用心尽力将故事讲的细致。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