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和珅狂想曲

第163章 崎岖仕途

  • 作者:剩咸多喝水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1-08 12:16:28
  • 完书字数:4542

“我醉狂吟,君作新声,倚歌和之。

算芬芳定向,梅间得意,轻清多是,雪里寻思。

朱雀桥边,何人曾道,野草斜阳春燕飞。

都休问,甚元无霁雨,却有晴霓。

诗坛千丈崔嵬。

更有笔如山墨作溪。

看君才未数,曹刘敌手,风骚合受,屈宋降旗。

谁识相如,平生自许,慷慨须乘驷马归。

长安路,问垂虹千柱,何处曾题。

于是他拿着朝廷的那一纸文书兴奋的告别了兄弟们,轻装简从意气风发的迈步立于朝堂之上。但到了朝堂之后他才发现,与畏敌如虎的众人相比,自己收复河山故土的意愿实在是太强了,以至于与那朝堂之上的‘蝇营狗苟’格格不入。但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抱负,厚着脸皮抓住一切机会不厌其烦的进谏备军、毛遂请战,可以说是穷尽自己一切的人脉与能力想要改变这腐朽懦弱的风气。但政治不是可以这么搞的,低情商的去钻牛角尖总是不会有太好的结果。随着触犯太多人所代表的利益越来越久,不说北伐大业,哪怕在这朝堂之上竟连他的立身之地都已经没有了……”和琳听到这里撇了撇嘴,但没说话。

“于是,很快他就被贬到一个穷山恶水之地做地方官。满朝文武尽皆等着看他的笑话,只要他一犯错大家就有了攻讦诋毁的理由,被污蔑成眼高手低的‘穷酸腐儒’后,他的仕途应该也就彻底完了……那时他也还年轻,即便如此也痴痴的以为只要向朝廷,向天子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就会引起应有的重视。大家知道他的能力后,可能还会去考虑他北伐收复河山的建议。”和珅喝了口茶,平复了一下有些波动的情绪。

“辛弃疾也真争气的厉害,亦或连上天都有些看不过去了,所以额外又赐予了他施政治民的天赋。在他励精图治之下,那穷山恶水之地竟真一点点的有了起色,民风变得淳朴谦恭,百姓逐渐衣食富足,兴修水利鼓励农桑之下展现出安居乐业之态。但也正因如此,这地方摇身一变成了一块肥肉。那些朝堂重臣的子侄晚辈多得是,又哪里容得那个好战的贱骨头来‘玷污’?”猛虎使劲握着拳头,咬着牙齿。

“于是很快的,他就被调任到了另一个艰苦的地方。到了此刻辛弃疾依旧不死心,仍费尽心血废寝忘食的造福百姓。他心想着,哪怕能再多让一个百姓过上好日子大宋就会强大上一分,自己离收复山河的理想也会再进一步,自己所有的付出就也都是值得的……于是,就这样循环往复,这个‘死心眼’前前后后被调任了四十余次,那可是四十余次啊……期间他依旧时时刻刻想着北伐收复河山,以至于顶着朝廷的压力与意图谋反的流言蜚语,在长沙任上一手创立了让金人也闻风丧胆的‘飞虎军’。”和珅一边说着,一边体会着当年辛弃疾的心态处境,劳心劳力的将一个地方治理好,然后又被分派到了其他的艰苦地方等着出错身败名裂。一次两次也就罢了,那狗屁朝廷来了四十次,真让人连吐槽的心思都没有了。

“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私利,在这里我更想说的是无私的私利,看着挺矛盾但其实辛弃疾还真确确实实是这么干的。即便是第三十次,第四十次,他依旧废寝忘食的想要让地方变得更好,让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好,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收复山河的执念。可以说他是无私的,也可以说得上他是执念上的自私,自私的无论如何都毫不动摇,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手段。”和琳听的背脊有点发麻,这可真是惨啊……换作是自己,估计第三第四次就要暴走了,搞不好就直接扯旗造反投了金人,小爷还能等到你给我折腾上四十次?笑话!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至于说他是一个大诗人,大词人,大文学家我想我也没有太多说的必要,如今即使是蒙童学堂,多多少少也会涉及些他的爱国诗词文章。那年他被调任最后一次后,满朝文武实在找不到他的重大失误。好不容易有个‘飞虎军’的罪名,但也被军民一心弄得抓不到造反的把柄实证。世家大族们也彻底看清了这犟货,那根怎么压也压不弯死活都要抗金收复山河的倔骨头。

于是,在他四十一岁之时,在他之力地方兢兢业业二十年之后。朝堂找了个莫名其妙的由头,不要脸面的直接将他弹劾罢官,而这一罢可就罢了足足有十年之久。闲居在家中的辛弃疾此刻难受极了,他经常会想起当年收到朝廷征召文书时,自己与兄弟们喝的那场酒。自然还有当初酒酣兴浓之时向他们吹下协助君王一统山河的牛皮……就在这些最好的日子中,他赋闲在家渐渐老去。但即便是这样,期间他依旧写了无数爱国的诗句文章……”此刻众人心中多少回想起了几句辛弃疾的文章,多少也能体会些他当时的心境。

“似乎上天也有些看不过去了,就在辛弃疾四十七岁那年,一直懦弱主和的宋高宗竟驾崩了,北伐似乎又开始有了希望。于是辛弃疾兴奋的拉上了自己的两个至交好友朱熹与陈亮,一起开怀痛饮讨论北伐的光复大计……年迈又如何?我没有一日放松懈怠,我一样可以提剑战场杀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和琳自然是知道朱熹的,也知道他那广为流传和被人诟病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往日还不觉得有什么,如今看来那些肤浅无知“之上谈兵”的家伙可真在是抛开时代在“耍流氓”了!在那个时期年代,国家主权沦丧,父兄同胞被欺压涂炭。怎么还能有心思偏安一隅,醉生梦死整日“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人欲”享乐难道才是他们心中的真理正义?这些家伙没去那时的“大”宋当官可也是太过屈“才”!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