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和珅狂想曲

第134章 猛虎之论

  • 作者:剩咸多喝水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1-08 12:16:19
  • 完书字数:4590

若暴雨一直下,想来地里的那些庄家要全部泡汤了。但土地那么宽广却着实没什么好的办法。即使要给庄家打伞也打不过来,况且即使打住伞别的地方的水一样会流过来淹没农田。

同时如果长时间下雨那土地之中定然充满了雨水。怕那些树木山林也要遭受不小的危害才对。可真到了那个时候不说以后吃果子了,怕是想点个柴火取暖都难。

是了,取暖一样是件大事。有了住的地方大家也不能冷死在屋子里啊,那天地间都是湿漉漉的一片,生火怕都是只能点点屋子内留存的柴火了。不对,若真的下了一个月暴雨,家家户户家哪里又还有多余的柴火?

当务之急还是要组织人手运送柴火回来,然后在屋内渐渐晾干。否则连做饭都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说到做饭这怕也难了……娘的,这往日寻常的雨水,一旦密集起来却想不到会如此的可怕。下了一个月的暴雨,估计跟多人家因为保存不善家中的米缸都已经生虫发霉了吧。

发霉了的米可不敢再吃了,否则人没有饿死怕很快就要生病。对啊,也还有生病,连翻的大雨势必会引发山洪与滑坡。道路多半也是费了,不仅交通没了往来,就是物资医药估计也够呛的厉害了。

真他爷爷的都不敢想下去了,也不知道上古神话里女娲娘娘补天之前,那些人都是怎么活下来的。仅这“立命”一项怕也要倾尽我的所有了。我心思愚钝比不上少爷,加之两个时辰看着挺多实际上对这题却远远不够,这一项暂且先想上这么多吧。

而后是“为往圣继绝学”,所谓“绝学”最直接的就当是书本文献了。这些可都是些怕水的东西,一定要保护珍藏好。想来那些书生君子也会最看重这个,写在考试文章中也会多些好评。

但在实物中光这些可远远不够,可以“继绝学”的从来都是人而不是死物。尤其在这种危难之际,拯救和保护好那些年轻孩子和年迈有知识的老人却显得更为重要。

俺们这些已经有了些力气的年轻人除了命硬就有些不上不下的尴尬,那时候就该依靠着自己的长处多做些事情。哪怕这雨要一直下到天荒地老,哪怕有再多的艰难困苦,祖宗的香火传承也是要维系下去的。

有了老人就有了知识与经验,大家才能犯更少的错。有了孩子才有了希望与动力,大家才不会失去信念与方向。这该多少算得上“为往圣继绝学”了吧。

最后应当是“为万世开太平”,天爷啊在这种大灾面前真要有万世可就真的是万幸了。

就不说这雨要下到什么时候,即使明日停了却又如何?之前多次讨论中屡屡提及“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在一片混沌连天废墟汪洋之中再爆发大疫……

话说这些日子其实旱着也还行,没之前想的那般可怕不是,至少比那没日没夜疯狂下雨要好的太多……

害!咋还走起神来了,可要抓紧时间把思路理清才好。小少爷说过凡事多有因果,处理的好应当多如人意才是。

大雨之后的疫情出自何方,又是何因导致的呢?嗯……其一应当是缺医少药了,经过这么大雨水的摧残,山里那些草药怕是要损失惨重了,并且采药制药的难度也会提高很多。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根治可能很快就要传播扩散开来。

人命可贵,无论何时都断不可极端的采取送瘟神那般见死不救的做法。将病患单独隔离出来多少可以保护下其他健康的百姓,尽力提供些草药吃食也多少使得患者多几分希望。

可恨啊!没有“天降神兵”没有“八方支援”即使我族、我县、我方百姓万众一心,倾尽全力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依旧得看着那些本可以救活的百姓白白枉死……

唉……这其二,就是动物与百姓尸体容易滋生和传播瘟疫了。动物尸体也还好说,无外乎是拦着乡民不要去吃那些腐肉罢了。少爷说过尤其生食生水容易致病,断断需要禁止。

但对于乡民的尸体却是个麻烦事情。灾后正是人手紧缺尸体繁多之时,土葬风俗显然是来不及的,火葬却又违背了入土为安之说难以被那些乡民所认同。若组织人手强硬的处理,如那些腐烂动物般一把火烧了,多少有些显得不尊重死者,其家属的情感也很难得到安抚慰藉。灾后本就该是大家团结一心之时,如若再因此出了什么冲突损伤可是大大的不划算。

也不知孔子他老人家在《论语》中那一块说过“敬鬼神而远之”的话。小少爷论述时提过“事急从权”,灾后时刻本就顾不得那些。转移引导些民间谣言应当可以尝试一下,你们不是要拿活人祭祀瘟神吗?

可别胡说了,那瘟神明明就附身在那些死人身上!活人只要吃好、穿暖、用上药物加上大家的关怀与正气传递是可以瘟神不侵的。但那些死人已经堕入“深渊”,死尸的阴气只会滋养和孕育瘟神,唯有光明与火焰才可以将其净化。

应该可以举行一场仪式,隆重的将那些死尸火化。大家该念经的念经、该祈福的祈福、该烧死者衣物的就烧衣服、该哭的也别闲着可以趁机尽情发泄。大家最后在一起跳个舞啥的,真想要纪念就带点灰回去,灾后自己弄个冢祭拜。

县里也该整个大石头碑,刻上碑文啥的增加庄重与氛围。下次再又此类灾难发生,只要主事的不太昏庸多少也会参考先例,减少些阻力。

题上也没说明这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但天上下的是雨而不是雪,看来不是在最冷的冬天。并且冬天本就少雨,连着下大雨的可能也不大,大家好歹不会被冻死多少。

人都说“春雨贵如油”,但这“油”真要让人当水喝也能齁的够呛,才春耕的秧苗全都完蛋了不说经过一冬天的消耗,家中的柴火物资估计都不会充裕。但这也算是好的,好歹过些日子有个补种挽回的机会。

有人说“夏雨如泼水”,还是瓢泼漫灌。那水洗澡都嫌太大,真若是长年累月的这么下,地里才长一半的粮食可就都不用收了。人都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万物生灵错过了这成长的季节不知又会如何可怕,但这也不算最坏,好歹还有些时日搜刮、积存、晾晒。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