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和珅狂想曲

第101章 匆匆四年

  • 作者:剩咸多喝水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1-08 12:16:07
  • 完书字数:5544

时光飞逝,不可复还。

似乎仅仅是一眨眼之间,就无声流逝了四个春暑秋寒。和珅依旧天真的认为自己与四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这毕竟仅仅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错觉罢了。换做旁人,若是有了这四年的离别,怕是就再也认不出这毛头小子了。

这四年中的每一天都如之前的日常般,分分秒秒都在发生无穷演变。

例如在第一个年头,不知为何桂猛与他的兄弟周骑尉竟然直接和黄氏表弟也就是那个吏部的黄郎中彻底闹翻开战,刀来剑往的开启了正面惨烈厮杀的战场。但世家大族子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黄郎中的底蕴与那两个凭一身本事辛苦熬出头的莽夫自然就有着天壤之别。

于是两个人顺利被一个人,亦或是一群人给欺负了。经历了几番过招和一段时间的拉锯鏖斗之后,黄郎中顺理成章一步一步稳稳占据了上风,直压得那两个人没有还手的余地。但同是武人,桂猛与周骑尉却也不像那宋朝林冲那般懦弱容人轻易欺负。一路走来也都是拼尽全力悍勇死斗,使得黄郎中即使可以杀敌一万也得承受自身九千的伤损……

其中故事太多,和珅人微言轻加之大人们多出于关心爱护,在他面前下意识不去谈论这些尔虞我诈的事情。所以他的了解也不是很深,直到判词下来都根本没有参与进去的机会。只知道他们最终是斗了个鱼死网差点破……

桂猛叔的判词是:结党营私、公器私用且证据确凿。他往日在驿站公干过程中,为无关人员夹带私人物品,被人揭发查有实据,虽然他的兵部上官极力斡旋保全,但却没有太多效果。依旧被小题大做以品德败坏之名,发配去宁古塔“改造”。

周骑尉的判词则是:以权谋私、勾结朋党、欺压百姓,执法犯法。但好在他将一切都做的干净漂亮,竟没有被那些费尽心机之人抓到任何把柄证据,但凭着这些捕风捉影的罪名,却依旧免除了他的官职,而后将他发配去了苦寒边关,成了那里一个风餐露宿的一名守边小校。他的妻子与他也算情深,听到消息后竟果断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带着弟弟义无反顾随他去了那艰苦之地。

黄郎中斗到了最后也没什么好果子吃。在这一役中他的名声与人脉被消耗了个干干净净,并且因为推辞了吏部尚书大人的结亲提议,仕途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好在他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依靠,族内还是在他最为危急的时刻伸出援手,耗费了些人脉和金钱做了些疏通和舆论引导,才将他的处境勉强稳定下来。只要再过上一阵,等到事态平息之后再有长辈出面疏通,为这个任性的子侄调换一个部门,让他从新开始也就是了。

尘埃落定后和珅才知道这个结果,记得那时他悲愤极了。连夜就踹门闯入桂猛最得力的孙驿丞家中,想要指责他的袖手旁观与忘恩负义。

可一进门,和珅却看到这不大的院子中黑压压席地坐满了人,大家就静静的盘膝坐在那如同鬼魅一般。听到踹门突然一齐回头盯着闯入的和珅,那场面还真是有些渗人。

和珅定睛细看,在院中席地而坐的除了那些驿卒竟还有好大一半是周骑尉手下的官兵,此刻大家都面目冷峻神色肃,似乎刚刚正在商议了什么无比重要的大事一般。

和珅当晚被陪着笑送了回去,即使一路上再三追问,但直到最后也都没问出什么来。

但他却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用自己的耳朵听闻,自那夜开始城中不知为何莫名多了很多的传单、海报与流言蜚语。九门提督府巡捕各营倾巢出动,挨家挨户的排查了三日。但却一个散播谣言的“歹人”也没有抓到。城中的差人驿卒也纷纷受命,连续在城中清理了这些传单海报,夜以继日的忙碌了三日却是越清理越多,最终将这“首善之地”闹得满城风雨。

而这一切的矛头却都指向了一个人,黄郎中!

于是,这位黄郎中的很多事情都被人挖了出来。甚至有很多莫须有的故事绯闻也在大肆流传。过程是复杂的但结果却十分清晰简单,那就是黄郎中的名声彻底臭了。

紧跟着吏部就以他先前以权谋私、打压异己和工作上的失误怠惰为由,将他革除了官职。传闻这件事当时甚至惊动了天子的圣听。圣天子在朝会上当着群臣的面拿他举例,公开发话说“此等心胸狭隘,不顾全朝廷国家的自私自利之人,即使有才我朝亦永不录用!”

于是黄郎中在心灰意冷之下,不顾母亲的挽留偷偷离开了京城,有人说他此后纵情山水云游天下,也有人说他仅仅独行数月就被歹人劫掠杀害……

爹爹常保在娘亲死后的第二年,竟然忘恩负义不顾体面的续弦。要知道守孝可也要三年啊!那时和珅是拼了命的想要去反对。但无奈人小力微,且结亲的那方又是朝廷大将军伍弥泰的女儿,所以依旧难以阻拦。

见和珅与父亲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刘伯有些坐不住了,找了个机会将续弦的来龙去脉给他全盘讲出。原来这门亲事是皇帝陛下亲自撮合的,百姓都知道天子一言九鼎,不容任何人违抗。

就像是牧场里的牛羊无法违抗牧人配种、出卖、宰杀那般无二。当然若有些狗真的忠心,无论命令多么不合理,怕内心也是如牛羊般不会违抗的。所以和珅除了发一些脾气砸一些东西,暗地里多骂上几句‘皇帝老儿’外。也只能在结亲的当日,一整天都静静守护在母亲的坟前……

还好可能是父亲依旧思念着母亲,亦或真的如传言般得了什么隐疾。总之成婚之日,深夜晕晕乎乎被刘伯拉回来的和珅,竟惊讶发现书房中的灯火依旧明亮。并且又是两年多过去,也从未听说父亲再有给自己增添弟妹的消息。

刘伯虽然年迈,但好在一直以来干活锻炼比较多,身子骨依旧硬朗。虽日复一日行动逐渐迟缓和费力,但精神依旧健旺面有红光。和绅对这个年迈的长辈自然也是心中有数,一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都尽量亲力亲为,不劳烦他老人家费力操心。

春儿阿姨没有随着桂猛叔去宁古塔。非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薄情寡义,而是她需要用柔软的双肩帮桂猛抗下所有的责任。含辛茹苦的抚养照料他们唯一的儿子,期待等他长大也能成为如他父亲一般的英雄。日夜操劳去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公婆,极力做到老人们的衣食无忧晚年幸福。毕竟四个老人年纪也都大了,生病时得有个照料依靠,走的时候得有人陪在身边,走了后也还得有人张罗操持……

出奇,春儿贪财的爹娘竟然是一点都没有动桂猛当年的聘礼银子。在桂猛出事那日,两个老人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将银子交还给了女儿。不发一言的看着,女儿想也没想就将其中的一大半打点押送桂猛的差役吃酒喝茶,将另一半悉心塞到桂猛怀中。

桂猛的兄弟们虽然在“传单风波”后吃了很多斥责,但却依旧整日笑嘻嘻的轮流来哥哥家中干活帮忙。每到发饷的日子,春儿的院中总会被人隔着墙丢进来一包银钱。虽然不多,但日常生活也算够用。无论春儿如何询问,驿卒们却都装作毫不知情。春儿阿姨也是个要强的性子,自己变卖了些收拾又凑了些银子,开了家豆腐店。她人好心善加之心灵手巧,在有了大家的帮衬后生意也算不错。

和珅在知道隔着墙丢银子这件事后,自然也不甘人后加入了每次“凑钱”的队伍之中。此后每次来春儿阿姨家蹭饭,他在席间也都会多些笑颜。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