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贾如的自我救赎

第359章 到底是

  • 作者:李天庸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0-13 22:41:26
  • 完书字数:2368

说起“关东煮”,因为这特殊的名号,常误认为是东北三省的美食。

因为在中国“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经常被人称为“关东”,所以很多不了解的吃货,往往会先入为主,造成这种尴尬误会。

它实际上所指的,是日本的“关东地区”,“关东煮”也是当地的传统料理。

虽说是料理,但其做法却非常简单粗暴。

只需要一口方形铁锅,锅内被分成数个小格子,每个格子中又炖煮着不同种类的食材,例如萝卜、土豆、魔芋、鸡蛋、牛筋、牛肉丸、鱼肉丸、鸡肉丸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丰富多样的食材并不是主角,真能对味道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由香菇、昆布(一种海带)、木鱼花(一种用鲣鱼制作的调味料)熬制的高汤,整体以鲜美、清淡为主。

说直白一些,关东煮这种“以汤底来左右味道”的吃法,更像是中国的四川火锅。

只不过相较之下,关东煮的卖相极其朴素,味道也更加寡淡、平和,所以也有人喜欢将煮好的食材,蘸着辣椒酱、芥末酱吃,以用来提味。

虽然关东煮是经典的“日式料理”,但价位、规格并不算高,所以在当地人眼里,它更像是大排档级别的吃食——最适合在深夜享用。

考研党福利!数政英考研vip课,0元领取,限300名,手慢无!广告

启航考研

查看详情

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国民美食并没有受到地域限制,而是走出日本,传遍了东南亚国家。

关东煮的“中国之旅”

它第一次进入中国大陆时,是在1997年,同时为了迎合中国吃货的饮食习惯,在汤头、食材、定价上都做出过相应调整,甚至还将大部分食材用竹签串起来,以方便大家边走边吃。

为了普及中国饮食界,“关东煮”可谓是做足了功课。

然而比较尴尬的是,如今各大城市中,虽然都能看到关东煮的身影,有传统也有山寨,但却从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反而因为这独特的名字,经常被吃货们误认成“东三省特产”。

其中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它独特的味道:干海货烹调的汤口,肉丸、豆制品为主的食材——没麻酱、没蒜泥、没辣椒油、没小米椒……很难轻易吊住大众肚子里的馋虫。

再加上其偏高的价位,纵然更符合“高档、轻食”的定义,但终究不符合中国人的胃口,与盘踞本土多年的火锅、冒菜、麻辣烫、串串香、旋转小火锅相比,并没有什么性价比可言。

可以说初期的“关东煮”,尚能给国人带来新鲜感,但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各路麻辣烫、火锅店如春笋般丛生之时,就逐渐证明它来错了地方。

——轻肥说——

说了这么多,也并非是依靠贬低“关东煮”,来吹捧中国本土吃食,旨在分析其历史背景,毕竟每个国家的饮食,都理应得到尊重。

更何况“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关东煮原本就是鲜美、清淡的原则,不符合其它地区的饮食习惯,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于能否征服每个人的味蕾,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