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回到三国当皇帝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各取所需

  • 作者:疙瘩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1-12 11:03:00
  • 完书字数:4316

从眼下双方的经济、军事各方面实力相对比,袁绍都皆处于下风,李琛治下之民的数量,已经是袁绍之下民众数量的四五倍以上,而且李琛在其辖地之中,深获民心支持,一旦全面开战,李琛短时间之内,可动员起来数十万兵员,这是袁绍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

更何况李琛去年豫州和徐州皆大熟,农业获得了空前的丰收,粮食储备十分充足,据说仅仅是颍川兴建的粮仓,就足以供十万大军吃三年也没有问题。

在这种力量的对比之下,现在袁绍要是与之发动全面战争,胜算可谓是十分渺茫,故此袁绍手下的不少谋士,现在强烈反对袁绍和李琛彻底撕破脸,发动全面的战争。

袁绍现如今在李琛的威压之下,比起历史同期,还不算刚愎自用,所以还能听得进去良言,权衡再三之后,袁绍也自感此时不是李琛的对手,一旦错走一步棋,极有可能令他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袁绍最终没有被郭图和审配所左右,决定暂时和李琛修好,不敢和李琛反目。

故此袁绍拒绝了发重兵助曹操反攻兖州,并且遣使出使兖州,主动向李琛求和,宣称要和李琛从此结好,永不为敌。

李琛当然不相信袁绍,但是眼下他却并不急于北上攻取冀州之地,李琛坚定的执行着他的既定战略,攻取一地,稳定一地,彻底收服当地人心,稳固下来之后,稳扎稳打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现在不是他没有实力攻打袁绍,但是眼下袁绍实力并不算太弱,加之还有曹操,袁曹联手之后,实力也并不容小觑,攻取冀州,注定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需要动员的力量和物资都是海量的。

如果兖州不先安定下来的话,他的后方便随时可能出乱子,去年吕布突袭陈国,就是他的一个失误,虽然他已经小心提防吕布了,但是却还是让吕布闹出了不小的乱子,虽然他迅速扑杀了吕布,但是也给陈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所以李琛不允许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打定主意,要继续稳扎稳打,彻底稳定住兖州之后,方可谋求下一步的扩张。

以他目前的情况,他已经完全不惧袁绍了,只要以目前的状态,稳扎稳打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便可以轻松收拾袁绍,他坚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他现在的状况,比起历史上的曹操要强上百倍,绝对不会像曹操那样,把统一北方的事情拖得太久。

在见到了袁绍派出的使臣之后,听了他的表述之后,李琛欣然接受了袁绍的求和,很客气的表态,愿意和袁绍重新修好,至于以前的不愉快,就此揭过,双方以兖州和冀州交界为界,互不侵犯,并且主动提出,开放边界,准许两地商贾通商,令冀州和李琛所辖之地互通有无。

这次袁绍派出的使臣乃是辛评,辛评也乃是颍川名士,李琛对待辛评还是比较客气的,设宴款待了一番辛评,并且让手下的荀彧、荀攸、郭嘉等人作陪,双方相谈甚欢。

期间李琛向袁绍提出一个要求,之前袁绍表刘备为豫州刺史,这件事他很是不快,请辛评回去之后告诉袁绍,让他收回给予刘备的表奏,如果袁绍不答应的话,那么双方此次合议便恐怕是难以达成,他将会考虑,进兵讨剿刘备!

辛评听罢之后,表示这件事他一定会回去禀报袁绍,请袁绍取消对刘备的表奏,李琛则对曹操是只字未提,就仿佛曹操不存在一般。

送走辛评之后,李琛此时已经彻底看清楚了袁绍的打算。

荀彧和郭嘉等人,皆判定袁绍现如今根本不敢和李琛决一死战,故此才会遣使来向李琛求和,但是这仅仅只是袁绍的缓兵之计罢了,绝不可轻信袁绍。

但是眼下袁绍不愿意跟李琛彻底撕破脸,却对李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就给李琛了充足的时间,来稳定兖州的局势,安定兖州,并且给他了时间,来解决袁术这个麻烦。

袁绍想要留出一个缓冲期,来解决幽州的公孙瓒,增强自身的实力,拥有和李琛抗衡的资本,但是对于袁绍的这个打算,荀彧他们是嗤之以鼻。

因为在他们看来,袁绍这些年在冀州的施政,比起李琛在豫州和徐州的施政手段,要相差很远,很多东西,袁绍甚至都是在暗中向李琛偷师,但是在与任用人才以及行商兴农方面,以袁绍的见识,他拍马也赶不上李琛。

袁绍是出身贵族,与生俱来的便对出身很看重,历来都看不起那些出身微寒的士人,所以在人才利用方面,袁绍表面上表现的礼贤下士,但是实际上他在人才的任用方面,却是很难做到一视同仁。

故此虽然这些年来投奔袁绍的人才很多,但是真正得到袁绍重用的人才却并不多,很多投奔袁绍的人才,因为得不到袁绍的重用,看出了袁绍瞧不起他们,现如今已经有不少人才离开了冀州,转投到了李琛阵营之中。

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这些年来,每年都有一些人才离开袁绍,投奔李琛。

这其中尤以荀彧为首,连荀彧都看出来,袁绍不是能够成就大业之人,不肯留在冀州为袁绍效力,回到了颍川之后,却受到了李琛的重用。

很多人在看到荀彧这等大才,都看不上袁绍之后,也纷纷来投李琛,人才这几年来不断的流向李琛这边,随着李琛的势力越来越强,地盘扩张越来越大,并且把他的辖域之内治理的也蒸蒸日上之后,这种人才的流入,也更加快了速度。

加之李琛重视人才的利用,通过设立招贤馆以及出台各种考核人才的举措,对于人才是因才施用,而且切实做到了不问出身,只问才学,只要有才华和专长者,皆可得到出仕的机会,这么一来,各地的人才更是蜂拥到了李琛的地盘上,争先向李琛展示他们所学以及专长,使得现在李琛手中再也不缺人才使用。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