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清末翻天

第七十一章

  • 作者:鲟鱼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11 10:02:11
  • 完书字数:6442

第七十一章

“王叔请讲。”洪宝强轻声说道。

“这次我军出兵濮阳,湘军反应很激烈,眼下正在集结大军,根据情报部的推测,当在十万之数。”洪仁玕笑道,“除此之外,湘军的主力大军仍在信阳留有一部,我们不可不防啊!”

洪宝强点点头,这个情报安三早就汇报过了,不过他却并不十分担心,湘军的实力很好,但是根据情报判断,内部诸将却并不心齐,而且各种道门开始滋生,就连曾国藩自己都开始力不从心了,凝聚力也越来越差,这主要的原因还是曾国藩没有魄力,只要曾国藩宣布自立,一切就好办了,但是曾国藩却没有,现在许多湘军老大都不太听他的招呼,因为湘军的根本还是在两湖两广以及江西。

“湘军实力很强,但是只要我军扩军,各军兵员编满,也不必害怕湘军。”洪宝强说道。

洪仁玕听了洪宝强的话,一皱眉,道,“还要扩军?恐怕我们没有能力支撑更多的军队啊!”洪仁玕倒不是瞎担心,禁卫军的部队都是精锐,对武器辎重的消耗和依赖度很强,如果按照禁卫军的挥霍法,足够建立起一支五十万的满清军队了。

洪宝强苦笑道,“情势逼人啊,就说河北,保定以北还是李鸿章的地盘,洋人也帮着李鸿章占据着北京和天津,李鸿章如果忽然变脸,我们该如何是好?”

刘官芳早一旁补充道,“赖文鸿肯定还是要调走的,北地驻军就恐怕只有不到一万人了,李鸿章又是狼子野心,我们不能不防,想要防御,没有部队怎么行呢!”

洪宝强皱眉道,“兵到用时方恨少,这次打下濮阳后还得扩建新军,不知道财政上能不能支撑住。”

“陛下,我军连连征战,极少有休养生息的时候。”洪仁玕脸色难看,道,“自陛下定鼎山东之后,情况稍好,但后来屡屡大战,财政就像一个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满啊!”

洪宝强道,“这个情况我知道,王叔是我的大管家啊!我想知道如果扩军的话,财政上是否能支撑住。”

“陛下,禁卫军现在在册兵员五万余人,每日耗费饷银无数。”洪仁玕苦笑道,“粮食方面好一些,吃饭到是无甚大碍,只是吃好吃坏的问题,不过洋枪、大炮可是吸金洞,我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林洪宝强一怔看着洪仁玕,“王叔这是什么话,咱们叔侄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

洪仁玕道,“陛下,现在禁卫军的财政,全都被商人们掐在手里,朝廷打仗,火器原料、布匹、粮秣都是向商人购买的,我们收取的大部分赋税都花在了商人身上,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极大的隐患。”

刘官芳补充道,“王叔所说不错,长此以往,绝对是有害无利,还请陛下早做定夺。”

洪宝强叹了一口气,苦笑道,“这方面我也知道一些,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

洪宝强见洪仁玕和刘官芳一同失声,道,“这个难题不好解决啊!眼下还是以军事为重,先把洋鬼子,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这些人杀了再说。”

洪仁玕正在说话,这时一名警卫员报道,“陛下,安三大人求见。”

“安三来了?”洪宝强对洪仁玕笑了笑,大声道,“让他进来吧!”

安三火烧火燎的一进书房,洪宝强就笑道,“起早了吧?先喝口热粥吧!”

顾不上喝粥,安三匆忙拿出一份紧急军情,一旁的刘官芳和洪仁玕都是一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令安三都如此紧张。

洪宝强看了安三一眼,慢慢拆开,只听安三小声道,“陛下,这是湖南急报,曾国藩死了……”

“消息是否可靠?”洪宝强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颤抖,曾国藩死了?这怎么可能呢!按照历史的发展轨迹,曾国藩还有很多年好活呀!对了,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一切和他所知道的历史已经不一样了,全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改变。

安三定了定神,“陛下,消息是我手下一名出色的谍工传来的,绝没有虚假。”

洪仁玕问道,“曾国藩大概是什么时候死的?”

“两天之前。”安三算了算,“据特工回报,曾国藩癣疾发作,可能是挠破了皮肤,引起皮肤溃烂,之后病情突然加重,凌晨时分就不行了,一句话都没有留下来。”

洪仁玕和刘官芳对视一眼,同时追问道,“真没有指明谁继承湘军的家业?”

房内的四人都在默默地转着心思,沉默良久,刘官芳打破了寂静,朝洪宝强道,“陛下,臣以为禁卫军虽然在河南跟萧孚泗打的热火朝天,但是我们必须得派出使节去湖南吊唁,顺便摸摸情况。”

“陛下,曾国藩一死,天下局势必有动荡。”洪仁玕道,“今日之江南,湘军占据多半,其余诸省,左宗棠割据福建称雄一方,李世贤据广东,情势杂乱不堪,所以这时曾国藩一死,必定震动。”

“王叔这个话有道理,曾国藩的死,是破了一时的平衡,下面就看谁先动手了。”洪宝强道。

“必须,咱们禁卫军该如何打算?”

想了一会,洪宝强说道,“趁着这个机会咱们非得拿下河南不可,中原很重要啊!趁着这个机会,拿下山东河南的交界,整编军队,积蓄实力。”

洪仁玕道,“福建、江西连连战乱,贫瘠不堪,左宗棠和丁宝浈自保有余、进取不足,臣以为,若是咱们能迅速拿下山东、河南,与安徽连成一片,中原就大局已定,咱们就占据了先天上的战略优势。”

刘官芳道,“陛下,现在濮阳的萧孚泗很是难缠,我军攻城不利,咱们是增派援军还是绕过濮阳?”

洪宝强道,“这个萧孚泗,跟咱们可是宿敌了,现在曾国藩死了,天下大势为之一变,我可没有耐心和他玩下去了,我看看他的脑袋硬不硬。”

洪宝强对刘官芳道,“马上传令下去,叫张宗禹分别抽出四个营,全部拨给陶玉指挥,让陶玉不计伤亡,一定要在三日之内拿下濮阳。”

洪仁玕一怔,提醒的道,“陛下,濮阳还余守军两万余人,城中还有近三十万百姓,城池坚固,只怕……”

洪宝强道,“命令陶玉,如果萧孚泗要打,咱们就陪他打到底,看看他的命有多硬。”

洪宝强颁布的天王诏书连夜发出,与诏书同时到达除了那一执命令之外,还有一把洪宝强的指挥刀,意思是给予陶玉全权的前线指挥权。

鉴于战况紧急,其他禁卫军部队接到命令后立即赶赴战场,虽然几位军官之间有些不熟悉,不论是牛络红还是张珏,都派出了麾下最精锐的部队前往增援,第二日就赶到了前线。

就编制上讲,炮兵营在整个禁卫军之中,是最为庞大的一个营,全营划为四个炮兵排,每排装备重炮三十门,中型火炮四十门,其中重炮班每班三十人,中型火炮每班十五人,全军官兵总六千余人,超出其他营很多,实力很是雄厚。

这次为了应付濮阳战役,炮兵营战前就有两个排开赴濮阳作战,这次又全部调来,可谓全营出动。

“现在濮阳外围已经在我军的控制之下,我部正在抢修工事,等着把炮都拉上去,萧孚泗若是出城野战,正合我们的胃口,如果他守城不出,咱们就让炮兵使劲轰他。”陶玉冷笑道,“陛下跟我说得很清楚,待会就派人给城里送个信,这时候出城投降,大家都好,等大炮一响,可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当禁卫军援军抵达之后,战斗就没有什么悬念可言,起初萧孚泗还曾试探着派出小部队偷袭禁卫军的阵地,但禁卫军利用庞大的人力优势,将一线火力大大加强,濮阳守军不得不采取更为保守的战术,进行被动防御。

随着进攻工事的完善,将近一百门大炮的威力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所有人从来都没想到过大炮竟然可以创造出如此地动山摇、类似大地震似的的场景,虽然萧孚泗在战前就曾对禁卫军的火力优势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因为欠缺应对经验,实在是没有想到一个重炮群发的威力竟然有这么大。

禁卫军炮兵营的第一波齐射就击垮濮阳城城楼,然而损失却不仅仅如此,随着后续炮火的落下,濮阳守军的战斗意志近乎崩溃,督战的军官带头撤下城墙,溜之大吉。

所有人都被深深的震撼了,这重炮集群的威力根本不是城墙和人力所能阻挡的,所有的一切在大炮面前不堪一击,濮阳的信心完全被摧毁了,点滴不剩。

当萧孚泗投降的消息传到济南的时候,洪宝强正忙的脚打后脑勺,洪宝强作为禁卫军的首脑,根本没有随时休息的权力,虽然现在不用洪宝强御驾亲征,可其他方面的劳累丝毫不亚于领军作战。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