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韶光易逝莫负芳华

第95章 “三春不赶一秋忙”

  • 作者:闪闪的洪兴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11 04:14:37
  • 完书字数:2224

村子里年龄相当的小伙伴那么多,那个年龄较长、做事有主见的孩子自然就成了孩子王。在涛哥的指挥下,几个小伙伴合理分工,有去收集大豆叶、大豆枝杆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大豆叶和大豆枝杆基本都被晒干,非常容易点燃,而玉米虽然成熟了,但它们的叶子和玉米杆却还非常潮湿,不容易点燃;有去自己家玉米地里找嫩玉米的,有去大堤上挖地瓜的,而小兴常常被分配到自己家菜园里去摘山药豆。

待这一切都备齐了的时候,负责支锅灶的小伙伴也把锅灶支好了,几块石头垒成的锅灶,中间挖了一个坑,小伙伴把地瓜放进坑里后,用两块薄瓦片把坑盖上,然后把他们收集的柴火放在瓦片上点燃,把带着包衣的嫩玉米、花生、大豆和山药豆直接丢进火里。火越烧越旺,年龄大一点、有经验的小伙伴会用一个柳树枝不停地翻着柴火,在翻柴火的同时也把下面的豆子、花生和玉米都翻了个。

随着不断加热,那些成熟的豆子开始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小伙伴就用树枝把它们一一扒了出来,而他们早就迫不及待地用小手捏着一个个大豆、花生和山药豆填进了口中。等把这些吃完后,火也基本熄灭了,绿油油的玉米包衣已被烤干,剥开包衣,嫩玉米被烤熟时特有的香立刻扑鼻而来。

等玉米吃完,瓦片基本也凉了。小伙伴们把锅灶用手一推,那些石头便哗啦啦倒了一地,齐齐地把它们推到一边,把瓦片揭起来,一块块外皮发软的地瓜就呈现在了他们的眼前,扑鼻的烤地瓜香直直地钻进了鼻子里。还等什么呢?一共才几块地瓜,一人一块是不够的,那就分开吃,每人半块。把地瓜掰开,你会发现,这地瓜受热的一面是熟的,不受热的地方还是生的,但因为有热气的蒸腾,即便是生的部分,水分也已经被蒸发掉,咬一口不熟的地瓜部分,贪婪地一咀嚼,那甜的程度竟然赛过蜂蜜,口感更是清脆爽口。如果不亲口品尝一下这半生不熟的地瓜,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样的人间美味的。

老话说,“三春不赶一秋忙”,北方收玉米的时间特别集中,一般都是在十一国庆节后开始,早了不行玉米没完全成熟,晚了到降雪后就更遭罪了,还要防着被贼偷,也有一句老话,叫“早收早收,晚收晚丢”。所以,农忙时,家家都是早出晚归起早贪黑的。

早晨天不亮,小兴爹就起来,早早的把牛喂了,然后饭也不吃就下地割玉米了。小兴妈则起来给小兴弟弟妹妹做早饭,喂猪狗鸡鸭鹅,早上小兴妈则经常蒸馒头或烙玉米面大饼子,孩子们吃过后再带几个给小兴爹和中午吃,他们两个这一天往往就都在地里割玉米剥玉米了,

小兴妈回来时天往往都已经彻底的黑了。到家后,小兴爹卸车喂牛,小兴妈做饭喂猪,等忙完吃过晚饭往往都八九点钟了,而如果月亮,小兴爹往往还返到地里,趁着月色割地,晚上多割一些,第二天才能多剥一些,这样秋收才能快一些。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