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韶光易逝莫负芳华

第27章 咸菜

  • 作者:闪闪的洪兴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11 04:14:19
  • 完书字数:2504

腌咸菜在农村很常见,腌制的过程很烦琐。每年入秋时节,小兴妈总是把菜坛子清洗干净,放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干,撒一层大盐粒子。腌咸菜的主料是腌菜嘎达疙瘩和萝卜。小兴妈就用刀切掉腌菜嘎达缨子和萝卜缨子,然后用水洗去泥土,去掉根须,把案板冲洗得干干净净,开始切腌菜嘎达丝。把盐撒在腌菜嘎达丝上,一点一点地揉搓。搅拌均匀后,装入菜坛,盖上坛盖,蒙上一层塑料薄膜,用绳子扎紧封严。

过十天半个月的,食盐、咸菜就腌好了。全家人吃煎饼就咸菜;喝糊糊就咸菜。咸菜腌得多了,短时间吃不完,到了闷热的夏天,菜缸里生出虫来。小兴妈会把咸菜捞出来,搬到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又能吃一夏天。

常见是大白萝卜,切段,也有整根儿腌的,腌到后来,萝卜由于严重失水,已经抽抽了,呈现酱红色,露在表面的罗卜,上面一层白色的盐粒儿。吃时切长条,就馒头,口感比较有韧性。也可以切丝,用干辣椒炒制,多放油,如有两颗大料,再拍入蒜,能吃出肉味儿。记得中学住校,一周往学校带一罐头瓶这种咸菜,很下饭。夏天吃凉面,家乡叫喝凉汤,拌上剁碎的老腌萝卜,面条不用另加盐,吃时有细碎的口感,别有风味。

还有红萝卜也是整根儿的,但吃起来比白萝卜更爽口,切丝用清水稍微一泡,捞出攥干加醋和小磨香油一拌,佐餐佐酒俱佳。大蒜下来的时候,腌蒜,不是饭店常见的糖蒜,就是咸蒜,腌好了吃的时候,蒜已经去尽了辣气,反而透出岁月沉淀的沧桑和厚重口感。黄瓜,可以算是咸菜中的贵族了,因为即使是应季时,黄瓜也是比较贵的,用来腌菜,成本较高,选那老点的、卖相不好的,腌出来好吃,口感软韧,还保留有黄瓜的清香,冬天里能吃到夏天的味道。炒菜没法用的白菜根,也可以扔缸里,白菜根用来炒菜很难吃的,但经盐水一腌,就变成了很好的下饭菜。也有腌老白菜帮儿的,吃时切丝炒制,也可生吃,丝丝缕缕。

小兴不爱喝玉米糊糊

“天天吃咸菜,连个油星都么有,这过的啥日子呀!”

“大峰家里经常是炒鸡蛋,他娘天天早上给他换油条吃,咱家咋就不能吃鸡蛋!我也要吃油条!”小兴埋怨道。

“谁家吃的好你去谁家吃去!”

他爹的粗瓷大碗用大勺盛满,左一吸溜,右一呼噜,喝了两大口稠乎乎的玉米糊糊说:“小兴六七岁时闹灾荒时,遍地饿殍,你五爷爷眼见全家要饿死,不得已拖着浮肿的腿扶老携幼去逃荒。小兴身上又小又破缀满补丁的衣裤根本抵御不了严寒,穿的鞋子前露脚趾后漏脚跟。脚磨了一个又一个水泡和血泡,起了又破,破了又起,后来那半截鞋底和残存的一点鞋面实在连不到一块,就只剩下光脚板了。但这不算什么,最难受的就是—饿,那似乎比万毒攻心、万蚁撕咬还要痛苦,比烂衣湿衫在露天彻夜的寒风中发抖还要难受。那时逃荒就是要饭,可大家都在食不果腹的年代,谁也没有多余的口粮给别人,树根、树皮、野菜、草根,甚至观音土......,所有能找到的,能让肚皮鼓起来的东西都下了肚,那时逃荒的路边到处都是白花花的,是被剥了皮的树桩子,野菜之类的早已寻不见了。现在有玉米糊糊喝就不错了,你还挑?不饿一边去,别吃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