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神医郡王妃

第487章 江山与她

  • 作者:木川
  • 类型:青春校园
  • 更新时间:01-14 00:36:05
  • 完书字数:5200

风婉儿听说是肃皇后的遗物,郑重的接了下来。

众人又叙话了一番,用罢了晚膳,诸葛执便带着风婉儿告辞了。

姒甘泉送至车马道,回来的时候还是心事重重,一个小厮走过来,道:“老太爷让您去说话。”

姒甘泉便往姒国丈的住处去了。

姒国丈坐在厅堂里饮茶,一个年轻的侍妾握着美人锤,给他锤腿呢。

见姒甘泉来了,姒国丈命左右都下去,问道:“走了?”

姒甘泉点点头。

姒国丈瞅了他一眼,道:“殿下就藩,你不高兴?”

姒甘泉斟酌了一下,道:“郡王出嗣旁支,咱们家......”

话未说完,姒国丈已是啐了他一口,骂道:“目光短浅!”

姒甘泉一愣,忙道:“爷爷教我。”

姒国丈叹道:“殿下若位登九五,咱们家可算是顶了天的富贵了,说是烈火烹油也不为过,只是以后又如何?”

姒甘泉被提点了一下,立刻反应了过来,此时,姒国丈露出了精明的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这般简单的道理,还需我教你么?”

姒甘泉道:“殿下宅心仁厚,未必就.......”

姒国丈斩钉截铁的说:“到那时,由不得他。”

姒甘泉哑口无言,许久,才道:“祖父说的是。”

姒国丈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是想着当年的煊赫景象,咱们家一门三公,娘娘坐镇内宫,儿女绕膝,那时节,便是皇家,也要避一避锋芒。”

姒甘泉默然了,姒家风光鼎盛之时他已懂事,那时皇子从姒家门前路过,也要下马徒步,更别提文武百官的恭敬了。

姒国丈见他神情,慢慢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你叔伯爹爹走了,娘娘也走了,咱们家一夜之间跌落尘埃,若非仗着殿下的势,只怕如今还不如妫氏,此为天意,非人力能及。”

姒甘泉想起那些隐晦的传闻,小心翼翼的开口:“祖父,当年......”

姒国丈抬手止了他的发问,道:“昨日之日不可留,不论陛下为何发难,如今执儿前路已断绝,便是咱们最大的盟友,你不可起轻视之心!”

姒甘泉忙道:“孙儿不敢。”

姒国丈满意颔首,道:“皇家奈何不了姒家,姒家也奈何不了皇家,你以为,这个结局如何?”

姒甘泉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姒国丈笑道:“倘若如此,我便是死而无憾了。”

姒甘泉忙劝慰了几句,祖孙二人推心置腹,不在话下。

那厢,风婉儿与诸葛执回了王府,先把那张四季江山图打开了,只见是一组四副的画,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意盎然,秋季落叶满地,冬季白雪皑皑,笔触极为雄浑壮美。

风婉儿看了一番,赞道:“皇后娘娘画的真好。”

诸葛执笑道:“还叫皇后娘娘?”

风婉儿一愣,脸红了红,还是羞涩。

诸葛执将她与画一齐拥入怀中,柔声道:“叫母后。”

风婉儿小声道:“母后娘娘画的好。”

诸葛执道:“山河如画,我的婉儿也如画。”

风婉儿心中一甜,踮起脚吻他。

诸葛执加深了这个吻。

浓情蜜意,不消细说。

三日后

诸事皆宜,诸葛执与风婉儿的车驾缓缓离开京城,相送者唯有姒氏一脉和丁掌印,在城外长亭,姒甘泉与诸葛执折柳而别,“殿下一路保重。”

丁掌印亦躬身行礼:“殿下保重。”

诸葛执与风婉儿谢过,然后上了车驾。

车马笃笃笃的驶远了,姒甘泉看了一会,带着子侄回去了。丁掌印也走了。

皇城 履祚宫

皇帝站在履祚宫的最高处远眺,他看见宫墙连绵起伏,但看不见宫外的景象,更看不见城外的离别。

他心中叹息了一番,回了寝殿,过了一会,丁掌印进来了,“衡郡王已往长乐郡去了。”

皇帝问了相送的景象,得知只有姒氏相送,又是一阵叹息,道:“当日执儿入京朝觐,迎接的人从城门直至灞桥关,如今一朝失势,便是人情冷暖了。”

丁掌印不敢说话。

皇帝没再多说什么,自去料理折子了。

宸郡王府

诸葛宸坐在摘星楼里,凤儿小心翼翼的给他斟酒。

诸葛宸饮了一杯又一杯,脸色阴沉。

凤儿察言观色,不敢出声,诸葛宸喝的醉眼朦胧,突然一眼看见凤儿,那双相似的杏眼仿佛一柄锥子,在他的心上狠狠的刺了一下,他分不清现实与虚幻,一把将凤儿拉进怀里,声音嘶哑,道:“你怪我?”

凤儿莫名其妙,连忙道:“奴婢不敢。”

这一声“奴婢”如冷水浇下,诸葛宸回过神,看见怀里的人不是她。

他厌烦的把凤儿推开,然后摇摇晃晃的回了自己的住处,他的步子踉跄,心里满是悲凉。

她走了。

皇帝的意思是无诏不返。

今后的许多年,他都见不着她了。

他甚至不能送她,皇帝已是明言“可一不可再!”若他相送,不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只会让皇帝疑心再起!

可她会如何看自己呢?他自虐一般的想,旋即苦笑,一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罪名怕是逃不掉了。

他心中生出一种自轻自贱的情绪:诸葛执为了她舍弃了皇位,你却借着这件事位极人臣。

他深深的唾弃自己:卑鄙!无耻!你如此行事,叫她如何看得起你!

他跌跌撞撞的往书房去了,提笔就开始写折子,偏手不稳,字写的潦草颠倒,心中越发的烦躁,把匡长史叫了进来,道:“替,替孤写。”

匡长史忙道:“殿下吩咐......”

诸葛宸道:“臣......非嫡非长.......不敢居郡王尊位......”匡长史听的魂飞魄散!立刻跪下了:“殿下,使不得啊!使不得!”

诸葛宸踢他:“叫你写,你就写!哪来那么多的废话?”

匡长史只不住的叩首。

诸葛宸踢踹了一番,毫无用处,自己强撑着歪歪扭扭的写了,拿着就要往外走。

匡长史扑上去,把折子夺了下来,打开就看见那句“非嫡非长”,他立刻将折子撕的粉粹。

诸葛宸圆睁着眼,瞪着他,骂道:“放肆!你好大的胆子!”

匡长史高声道:“衡郡王已出嗣,便是不可更改,王爷倘若再退,谁会上位?王爷将来又如何?”

这话如同一剂清醒的药剂,叫诸葛宸呆住了。

是了,君无戏言,诸葛执出继旁支已是不可更改,自己若自请废位,皇帝震怒不说,陈国公这庶长子就要上位了。

他与陈国公之间已有旧怨,倘若他上位,自己该是何下场?

匡长史见诸葛宸不说话,不住的叩首:“殿下三思,三思啊!”

诸葛宸只觉无比的疲惫,他挥了挥手,道:“起来吧。”然后跌跌撞撞的往卧房去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