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51章 刘秀抱憾娶新媳 丽华寻夫失踪迹

  • 作者:星河灿烂876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08 01:29:12
  • 完书字数:10578

在尴尬与愧疚中,大司马刘秀与妻子郭圣通,行完婚姻大礼,终于醉眼朦胧地进入了洞房。

到了这时,刘秀才第一次看清他的妻子郭圣通。

郭圣通的确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美女,她身上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和优雅的气质,娇柔中,带点贵族女性的高傲、刁蛮和任性。

看见高贵美丽的新婚妻子郭圣通,刘秀不禁在心里暗自叹息起来道:

“圣通啊,你是如此地生不逢时啊!如果你能够在丽华之前出现,也许我刘秀也会死心塌地地爱上你,把全部的挚爱,都献给你啊!

可惜啊,可惜!你生不逢时,我身不由己。

丽华是如此的美丽、贤淑,善解人意,如此地叩动我的心弦,她是我的女神,在我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早已经无人能够代替!”

郭圣通看见刘秀,心里一阵欣喜道:

“舅舅啊,甥女真诚地感谢你!是舅舅你,促成了我与文叔的佳缘,你并没有欺骗甥女啊!

文叔是如此的英俊潇洒,成熟稳重,如此的才智双全,堪称完美。甥女看见文叔的第一眼,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啊!”

只是,幼稚的郭圣通,哪里能够真正明白,舅舅与夫君刘秀联姻的深意,和舅舅自己的如意算盘呢?

对于这样的好亲事,为什么舅舅,没有选择他自己的女儿,而是要选择让自己的甥女,与刘秀成亲呢?

天真纯真的圣通,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舅舅心中潜藏的深意。

也许里面的深意,可能是那样地不可告人;如果不幸知道了其中的真相,就会令人不寒而栗。

然而,刘秀与郭圣通的这次联姻,却的的确确,为大司马刘秀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真定王刘杨,履行当初的承诺,彻底就改变了当初踪迹的立场,背弃了邯郸刘子舆,宣布与大司马刘秀结盟,继续效忠长安更始帝。

真定王刘杨统领的十万大军,成为了拥护大司马刘秀的一支生力军。

大司马刘秀,遂率领自己的主力大军,进入真定郡驻扎。两军联合以后,达到了二十万兵力,大司马刘秀指挥的玄汉兵团的兵威,更加地强盛。

到了此时,大司马刘秀统领的玄汉兵团的军力,与邯郸刘子舆的赵汉朝廷兵力,开始逆转。

赵汉朝廷嚣张一时的气焰,正在被逐步浇灭。胜利的太平,向大司马刘秀倾斜。

刘秀的妻子郭圣通的父亲郭昌,当初在真定郡里,可说是赫赫有名。

郭昌本是真定郡鄗县人,郭氏家族,是真定郡里首屈一指的豪族大姓。

当初,郭昌在真定郡郡府里任职,曾经担任过真定郡郡府的郡功曹(科级干部)一职。

虽然郭昌的官职,并不是很高,但是郭昌高风亮节,他的品行和才干,都十分优异,深得人们赞赏,大有贤明士大夫的名声和气魄。

在那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的年代里,郭昌身为嫡长子,一家之主,曾经主动将家里价值数百万的田宅财产等家产,分给了他自己的异母弟弟,堪称楷模。

郭昌的慷慨大度,独立特行的举动,出人意料,令人刮目相看。

真定郡郡国的官吏百姓,都十分赞赏郭昌的慷慨行为,认为郭昌很有道义气节。

最后,郡功曹郭昌,居然被真定共王刘普相中,娶了共王刘普的女儿郭郡主,即刘扬的妹妹郭主为妻。

郭郡主为自己的丈夫郭昌,生下了一儿一女,就是长女郭圣通和小儿子郭况。

郭昌儿女双全,但好人命不长,去世得很早。长女郭圣通和小儿子郭况,都由守寡的郭郡主抚育成人。

郭郡主虽然是宗室贵族家庭出生,却好礼节俭,有人母典范之德,深得真定郡的官吏百姓赞誉。

天已经黄昏了,新野县附近淯阳城里将军邓奉的邓家堡寨里,却乱成了一团。

邓氏家族的男仆侍女们,慌里慌张地跑出跑进,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阴德侯、行大将军事阴识,烦躁不安地待在邓氏家族的的堂屋里,不停地踱来踱去。

当初,刘縯、刘舯、刘秀三兄弟在舂陵大起义兵,聚义之时,阴识正游学长安太学。

听说刘縯、刘秀兄弟,聚众起兵的消息以后,阴识兴奋不已,跃跃欲试。

于是,阴识干脆放弃自己的太学学业而归,率领阴氏家族的子弟、宗族、宾客千余人,一道去拜见柱天都部刘縯从军,参加反莽大业。

柱天都部刘縯,见阴家兄弟前来投奔,大喜,于是任命阴识,担任柱天都部帐下的校尉。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阴识立下军功。更始帝升迁阴识为偏将军,随从大司徒刘縯一道,去攻打宛城。

偏将军阴识随从主将大司徒刘縯一道,一连收复了新野县、淯阳县、杜衍县、冠军县、湖阳县等诸多县城,功勋卓著。

更始二年(公元24年),更始帝下旨,晋封阴识为阴德侯,行大将军事。

大司徒刘縯遇害、大司马刘秀北巡以后,阴识就率领自己的母亲、弟弟阴兴、妹妹阴丽华等家人,投靠了亲戚邓氏家族。

邓晨的侄子长房长孙的邓奉,其时正担任邓氏家族军队的首领。

阴识此时,正焦虑不安地呆在邓奉家的大厅里,等待妹妹阴丽华的消息。

不一会,弟弟阴兴气喘吁吁,垂头丧气地跑了进来。

阴识急忙焦急地问弟弟阴兴道:

“小弟啊,你带人四处去寻找了吗?有什么消息吗?妹子找着了吗?”

“还没有呢!邓将军亲自带领大批人马,四处寻找去了!”阴兴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大哥阴识道。

“哎,丽华妹子真是!那么大个人,都成家立业了,还是那么孩子气!整天就想着寻找她的郎君。

现在兵荒马乱的,天下又不太平,要是出了事,我们该如何向娘亲和文叔兄弟交代呢?”

阴识忧心忡忡地说道。

“大哥,你就放心吧!大姐吉人天相,聪明伶俐,有胆有识,一定不会有事的!”

阴兴底气不足地安慰大哥阴识道。

“都怪大哥不好啊!小弟,我为什么要将文叔娶亲的事情说漏嘴了呢?你看,这不是平白惹出事情来了吗?”阴识自怨自艾道。

“没有大哥的事情!还不是那些卑贱的奴婢们多嘴多事,才惹出这些事端吗?”

阴兴劝慰阴识道,“刚才邓家那些奴婢们,躲在房后,还在风言风语地议论着什么呢!

那些家伙胡说什么,他们的主人,一向英勇无畏,在昆阳之战中,随太常偏将军刘文叔,击败王莽的官军,并手刃身长一丈,令人闻风丧胆的新军垒尉巨无霸。

可一把年纪,主人还不成亲,他们的主人,是在暗恋着丽华姨娘什么的。

小弟听了,十分生气。

要不是看在奉儿的面子上,小弟我恨不得狠狠地痛打他们一顿呢!”

阴兴有些恼火地对大哥阴识说道。

“小弟啊,你没有生气,做得很对!

奉儿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爱惜下人,甚得大家的欢心;他对我们阴氏族人和我们兄弟姐妹,也是客气和尊敬得很。

奉儿的奴婢们为他这个主人抱不平,是忠心主人的表现,小弟大可不必生气。

再说大哥我和娘亲,也知道奉儿,一直暗恋着丽华这件事情。

当初,奉儿也曾经托人,到我们阴家提过亲。只是因为丽华对文叔心有所属,加之辈分的问题,我们阴、邓两家,才没有亲上加亲,结成这门亲事。

大哥我一向自以为有知人之明,知道文叔终非池中之物,一定会成大气。

所以我才竭力主张,促成了妹妹的这门亲事。

奉儿这孩子,一向重情重义,深明大义,胸襟坦荡,他一直把对丽华的感情,深藏心底。

我们怎么能够无端地猜忌别人的好心好意呢?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尽快把丽华妹子找回来。小弟,你说呢?”阴识语重心长地说服弟弟阴兴道。

“大哥教训得是!我们哥俩,怎么能够呆在屋里,让主人费心,不去寻找妹子呢?

大哥,呆在家里也是着急,不如我们兄弟,也出去好好地找找妹子吧!”

阴兴建议大哥阴识道。

“小弟说得很是!我真是急昏头了,不知道干什么了!事不宜迟,趁天还没有黑尽,我们哥儿俩,也去找找丽华这个傻丫头吧!”

话刚说完,阴识就拉着阴兴,急匆匆地骑着马,向邓家堡寨外面走去。

正在这时,一团黑影飙到了眼前。阴识、阴兴一看,原来是邓家的男仆邓贵,骑马奔了回来。

“阴大将军,你们哥俩,要到哪里去呢?我家将军叫我飞马回来,告诉大将军,姨娘已经找到了。”

邓贵来不及喘息,急不可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阴识、阴兴两兄弟。

阴识、阴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地。

“邓贵,你赶快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阴识急促地追问邓贵道。

“好的,大将军!

事情是这样的。姨娘一向非常想念大司马大人,她知道大司马大人奉皇帝之命,前去抚巡河北,就在真定一带以后,她就急不可待地带着侍女,女扮男装,一直要向北走,想去寻找大司马大人。

还是我家将军聪明,他猜测出了姨娘的心思,可能是向北,寻找大司马大人去了。

他就兵分三路,约定我们在宛城回合。

我们一路向西,朝邓州方向寻找;一路向东,朝唐河方向打听。

我家将军猜测姨娘心急如焚,一定是走捷径,于是亲自率领人马,向正北,朝宛城方向搜寻。

果不其然,在去宛城的大路之上,我们就幸运地找着了姨娘一行。

谢天谢地!幸好当时,路途还算平安。而姨娘一行,都是女人,走的很慢。所以,我们才能够追上她们。

我家将军,怕大将军兄弟担心,所以,急急忙忙派小人回来报讯。

姨娘一行,还不肯回来。

我家将军软说硬说,解释河北地区的遥远广大和路途的艰辛,旅途上赤眉等盗贼蜂起,才终于打消了姨娘的心思,答应跟随我家将军回来。

我家将军说了,要是姨娘回来,请大将军不要责怪姨娘,免得姨娘伤心难过。

情况就是这样,大将军可以放心了!”邓贵心急火燎地讲完了寻找丽华的经过。

“谢天谢地!老天保佑!多谢你家将军,多谢邓贵!我们兄弟马上回去,向娘亲报讯。要不然,娘亲她老人家可要急疯了!”

阴识、阴兴两兄弟道完谢,就骑马飞奔而去。

大司马刘秀与真定王刘杨联军兵强马壮,声名远扬,震惊不已王郎。

大司马刘秀以顺应民心,安集百姓为号召。因此,征讨赵汉皇帝刘子舆的军事行动,越发地顺利。

大司马刘秀率领的汉军,接连攻陷元氏县(河北元氏县),防子县(河北高邑县)等城邑,进抵鄗县(河北柏乡县)。

到了鄗县,大司马刘秀,把大司马的中军大帐,安排在传舍(旅舍)。

鄗县豪族大姓苏公造等,与邯郸刘子舆勾结,企图偷袭大司马刘秀。

苏公造与刘子舆(王郎)的大将李恽里应外合,秘密打开鄗县城门,放刘子舆的大将李恽(晕)入城,意图偷袭汉军。

前将军耿纯,最先发觉刘子舆军队偷袭的消息。耿纯来不及向大司马刘秀报警,就率领自己所属宗室队伍,与刘子舆的大将李恽,展开了一场激战,狙击赵汉军进城。

前将军耿纯勇不可挡,大破刘子舆(王郎)偷袭鄗县的军队,并击斩了刘子舆的大将李恽。

得知李恽偷袭鄗县的消息,刘秀大怒,命令汉军反攻赵汉刘子舆军队守卫的城池。

大司马刘秀统领的汉军斗志昂扬,以一当十,锐不可当,汉军节节胜利,不断向前推进。

面对玄汉大司马刘秀咄咄逼人的攻势,刘子舆(王郎)、刘林君臣,也不甘示弱,积极派兵应对。

刘子舆下旨,派赵汉大司马李育担任大将军,率大军驻守柏人城(河北省唐山市),阻遏大司马刘秀大军对邯郸的攻击。

其时,玄汉大司马刘秀讨伐刘子舆的军事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

骄傲轻敌的情绪,一时之间,笼罩在汉军军营。

不仅仅是汉军将领,对赵汉军队的反击不以为意,玄汉大司马刘秀,也有些得意忘形,对部属吹嘘道:

“诸君:

李育不过是一个邯郸豪强,依仗一时的机遇而崛起,根本就不足为惧。由此可见,王郎这个恶贼,已经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

诸君只需要巩固自己的阵地,听从大司马府的指令就行了。”

“大司马英明!

大司马说得很对,李育那个恶贼,不过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从未上过战阵。他临时纠结一群乌合之众,与汉军对垒,能够有什么作为呢?”

大司马主簿、偏将军朱浮等汉军高级将领,也附和刘秀的话说道。

见主将大司马刘秀如此,汉军上下,都对赵汉军嗤之以鼻。骄傲轻敌的情绪,越发浓厚。

当时,偏将军邓禹、偏将军朱浮等人率领的汉军,是玄汉大司马刘秀的前锋部队。

实际上,汉军将领,汉军前锋偏将军邓禹,偏将军朱浮等人,并不了解赵汉刘子舆军队的战力和兵力,也并不了解柏人守将的本事,以及柏人守将的布防情况。

将军邓禹,偏将军朱浮二人,一致以为,汉军兵力强大,势不可挡,拿下柏人城池,不过是小菜一碟。

加之骄傲轻敌的情绪,笼罩在汉军军营,前锋汉军,未经充分准备,就贸然对赵汉军队,发动了攻击。

骄傲轻敌的报应,迅速来临。汉军前锋,很快就遭受了一次重大挫折。

刘子舆的大将大司马李育,见汉军攻击不力,率领赵汉军队,趁汉军轻敌不备,大举出城,主动反击汉军。

偏将军邓禹、偏将军朱浮等人率领的汉军攻城部队,猝不及防,被刘子舆的大将大司马李育所败。

不仅汉军前锋部队的将士伤亡惨重,汉军前锋部队还丢失了很多辎重和粮食。

听到偏将军邓禹、偏将军朱浮率领的汉军,在柏人城下战败的消息,大司马刘秀恼怒万分,一时怒火攻心,难以自持。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