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47章 天不绝人渡滹沱 苦尽甘来现救星

  • 作者:星河灿烂876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08 01:29:10
  • 完书字数:8454

得知刘子舆的追兵迫近,刘秀一行,心里是更加惊恐,他们唯一所想的,就是逃离下曲阳这个险境。

大司马刘秀刚刚发布完命令,部属们就争先恐后地开始逃离。

大家马不停蹄地一路向前奔驰,终于抵达了滹沱河边,准备渡河南去。

到了此时,大家饥饿疲惫,一个个沮丧不已,精神萎靡。大司马刘秀,见大家饥饿劳累,精神不振,就下令道:

“诸君:

大家都已经又饿又累了,请大家稍作休息。等待刘安传回消息以后,我们再行渡河不迟。”

冯异、邓禹等大司马部属,早就已经疲惫不堪了,听到刘秀命令,大家立即停下,开始休息喝水。

突然,前边的探马刘安,急慌慌地回来,报告刘秀说道:

“大司马大人,大事不好。

滹沱河上,已经布满了碎冰。滹沱河上,根本就没有一条船只,可以渡河。

此时此刻,恐怕我们无法渡河而去,会被贼兵追上。”

刘秀听了刘安的报告后,愈加忧心如焚。他急对在身边跟随侍候的功曹令史王霸说道:

“功曹令史大人:

刘安四处探查情况,已经很累很累了。麻烦功曹令史大人,亲自前去河边,探寻一下河冰的情况,给我汇报一个确切、完整的消息。”

王霸得令,立即前去探查。

不久,王霸就探查回来了,悄悄向刘秀嘀咕着,回报刘秀道:

“司马主公,情况的确如此!刘安探查得十分清楚准确,没有别的变化。”

刘秀听后,心里是更加地着急,对王霸说道:

“功曹令史大人:

莫非是上天要灭亡我刘秀吗?为什么我命途多舛,一路之上,劫难不断呢?”

功曹令史王霸见刘秀着急,很是担心,他情急智生,急忙对刘秀建议说道:

“司马主公,天无绝人之路,虽然大事不妙,但不可灰心丧气。

如果大家无法渡河,王郎的追兵赶上,大家定会惊恐不安,队伍可能一哄而散。

我们的队伍无法再次集结,那就大势已去,连仅有的一点本钱,就都没有了。

我们不如走一步看一步,先到河边再说。到时不能够渡河,我们再次折回,商量对策不迟。”

刘秀同意到:

“功曹令史大人说得很对。谁知道我们,就不能够得到上天的护佑,逢难呈祥呢?”

王霸与刘秀商量妥当,急忙与刘秀一道出去。王霸开言,哄骗大家说道:

“诸位兄弟,不要着急,我们有救了。刘安劳累,偷奸耍滑,他并没有走近河边,去仔细地察看结冰的情况,就回来胡说,吓唬我们大家。

刚才,主公不放心,派我亲自前去探寻。我走到河边,发现河冰已经凝结,而且冰层很厚,只是有点硬滑而已。

不说人走上去一点不怕,就是赶上车马,肯定也能够赶得过去!”

大家欢呼雀跃,一下子振作起来。

大司马刘秀,也哈哈大笑起来,顺水推舟地附和王霸的说辞,对大家说道:

“哈!哈!哈!哈!真是如王霸兄弟所说的那样。探马刘安偷懒,果然是在胡说八道。

等我们渡过河去以后,我再下令,惩罚刘安那个偷懒的东西不迟!”

听了王霸、刘秀的话语,大家稍稍安心。

饮食休息以后,大家继续前进,急急忙忙地赶到了滹沱河边。

大家果然看见,滹沱河上的奇迹已经发生。

因为天气太过寒冷的缘故,滹沱河河水的表面,确确实实,已经凝结上了一层坚固的冰层。

刘秀急忙命令功曹令史王霸,叫他立即部署大家,赶快渡河。

马走到冰面之上,非常容易滑倒,大家就各以囊盛沙,散布冰上。

当大队人马,快要渡完,还仅仅剩下最后几匹马时,河冰就复行融解了。剩下最后几匹马,快要靠近岸边之时,就都掉进了河里。

大家急得手忙脚乱起来,急忙七手八脚,救起掉水的马匹、人众。

过河之后,大家都在不住地庆幸道:

“感谢天帝神灵的保佑。要不是老天保佑,我们不是会被困河边,被盗贼捕获吗?”

刘秀心里也十分庆幸,立即夸奖功曹令史王霸道:

“元伯啊,安定部众,使大军得以安全顺利地渡河,保全大家生命,都是功曹令史大人你的功劳啊!”

王霸谦逊地回答刘秀道:

“这是明公的至德,感动了神灵保佑的缘故啊!我一个小小的功曹令史,有什么功劳呢?司马主公,即使是武王白鱼的应验,也不过加此啊!”

刘秀一听,转忧为喜,十分高兴,继续对着部属们,夸奖王霸道:

“诸君:

这一次,都是功曹令史大人,救了我们大家啊!

元伯能够随机应变,真是老天降下的祥瑞啊!如果做下善事而不奖赏,怎么能够激励后人呢?

兹下令,晋升功曹令史大人为君正,赐爵关内侯。”

听到刘秀的命令,大家都欢呼起来,上前祝贺王霸。王霸腼腆地笑了笑,很是谦逊。

然而此时此刻,刘秀的霉运,还没有走到底。

刘秀一行,继续前行,终于到达南宫(河北南宫),又遇天气突变,大风夹着雨雪,从天而降。

刘秀与冯异、邓禹等部属,急急忙忙地躲到路旁百姓遗弃的空屋中,去暂避雨雪。

冯异四处寻找,终于在一间屋子里,找到了一些稍稍干一些的木柴。

邓禹想尽办法,才把柴火点燃。大家围着火堆,烤着身上湿漉漉的衣物,说着闲话。

冯异本事很大,居然再为刘秀奉上了一碗,不知从何处找来的小麦菟肩煮成的稀粥,交给刘秀充饥。

刘秀见了,十分感激,感动不已。

但最终还是逃命要紧。大家休息一会,还是冒着凛冽寒风夹带的雨雪,踏着泥泞湿滑的道路,继续向南逃命。

最后,刘秀一行,终于到达了下博(河北深县)县城西面的一座废弃驿站,稍作休息,但依然不知所从。

刘秀一行,饥寒交迫,疲惫不堪,四顾茫然。部属们见前途未卜,希望渺茫,都有些垂头丧气,沮丧不已。

刘秀只知道带领大家落荒而逃,四处逃命,实际上心里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究竟应向何处,去暂时投奔躲避为好。

刘秀只好下令,暂时在路旁的这座驿站停下休息,等到大家协商完毕以后,再行出发前行。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那时,正好有一位匆匆赶路的白衣老汉刘谷,也在路旁的驿站停留歇息。

刘秀急忙上前,向白衣老汉刘谷行礼问候,随意地闲聊了起来。

刘秀恭恭敬敬地上前,谦逊亲切地询问刘谷老人道:

“请问丈人:

如今兵荒马乱,四海不宁,大家都在带领家人宗族,四处逃避。丈人你孤身一人,将到那里去呢?难道不担心遭到盗贼匪徒抢劫吗?”

白衣老汉刘谷看了刘秀一样,见刘秀相貌堂堂,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大生好感,于是答道:

“多谢贵人关心过问。不瞒贵人,老汉就是去寻找自家亲戚,商讨避难事宜。

如今兵荒马乱,独自一人逃难,十分危险。大家成群结队,人多势众,彼此也能够有个照应,小股的盗贼土匪,也会有几分忌惮。

冒昧请问贵人,你言谈不凡,举止不俗,定是人上之人,部下随从,也是斯斯文文,规规矩矩,讲究礼节,不像那些江湖盗贼,绿林豪杰。如今贵人你慌慌张张,率领自己的部众,将到何处去呢?”

“不瞒丈人,我就是南阳刘秀,遭到王郎追赶,还在彷徨犹豫,不知所从。”

刘秀谦逊有礼,说话客气,十分简明扼要地回答老人刘谷的问话道。

“原来是名满天下的大汉大司马大人,真是三生有幸!久仰久仰!

老汉虽然是平民百姓,乡野草民,但也早已闻听了大司徒、大司马兄弟两人爱民忠君的美名,知道当初在宛城、昆阳等地,歼灭莽贼大军,抚巡河北,废除苛政,施恩于民的事迹。

对大司徒、大司马兄弟,我们这些山野小民,也一直十分敬仰。

今日得见贵人,真是三生有幸,小民有福了!”刘谷很快就知道了刘秀的真实身份。

“丈人笑话了。什么贵人呢?我们不过是一群无依无靠的落难之人,一个个狼狈不堪,如丧家之犬,茫然无计,不知所从。”

刘秀有些无奈地答道。

见刘秀一行,十分狼狈着急,白衣老汉刘谷非常同情,一边安慰大家,一边指点刘秀说道:

“当初,孔家圣人,也曾经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有什么笑话呢?大司马大人不要着急!

所谓吉人天相,天意民心不可违。

小民虽然孤陋寡闻,见识鄙陋,但也十分清楚,只有你们这群人,从不烧杀抢掠,以安抚百姓为上,才称得上是一群一心爱民、吊民伐罪的贤人,是我们平头百姓,一心仰望的贤良。

像邯郸刘子舆、赤眉樊崇那群人,不过是一群窃据高位,沽名钓誉,仗势欺人的盗贼而已!

大家千万不要气馁,也不要灰心丧气!

老汉听说,前边不远的信都郡(河北冀县),依然不改初衷,一心效忠长安汉帝,还在竭尽全力,为长安汉帝坚守自己的城池。

信都郡,离我们下博县城这儿,距离不远,只不过八十里左右的路程而已。

诸君多多努力,请振作起来,不要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泄了英雄之气!

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早就已经对多年的战乱深恶痛疾,渴望天下太平,迫切需要你们这样的爱惜百姓的贤良士大夫,辅佐圣君,帮助安定天下!”

刘秀以及部属们一听,大受鼓舞。

刘秀十分感动,急忙向刘谷道谢道:

“多谢丈人指教。丈人的大恩大德,我们必将回报。只可惜我们身无长物,无法立即报答丈人。丈人多多保重,我们后会有期,刘秀告辞。”

刘秀一行,谢过白衣老汉刘谷,鼓足勇气,奋力前行,终于顺利地逃到了信都郡。

此时,当初被大司马刘秀说服安抚的黄河以北各郡、各封国,见邯郸刘子舆大兵压境,形势不对,一个个见风使舵,改变主意,纷纷背离玄汉,归附了邯郸刘子舆。

只有信都郡太守南阳郡人任光,和成郡(河北晋县)太守信都郡人邳彤,对玄汉忠心不二,发誓继续效忠玄汉王朝,拒绝接受邯郸赵汉刘子舆的号令。

那时,见赵汉刘子舆的势力十分强大,信都郡太守任光等,日夜忧虑,担心以信都郡一座孤城,势必不能独自对抗邯郸刘子舆的强大攻势。

如果信都郡郡城不能单独支持下去,恐怕信都郡所属县城等城池,早晚也必将陷落到刘子舆的手里。

看见大司马刘秀一行驾到信都郡,好像救星光临,信都郡太守任光,不禁十分高兴。

信都郡全城官民,见救星大司马刘秀一行驾到,都高喊万岁。

不久,和成郡太守邳彤,听闻大司马刘秀抵达信都郡以后,也从和成郡,急急忙忙地赶到信都郡,与大司马刘秀和信都郡郡守任光会面,商讨怎样联合两郡力量,对付邯郸刘子舆的问题。

见信都郡、和成郡依然效忠玄汉,大司马刘秀稍稍放心,立即下令,召集信都、和成郡的官员将领们,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应对刘子舆之策。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