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228章 蜀郡公孙谋自立 建国成家号龙兴

  • 作者:星河灿烂876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08 01:29:00
  • 完书字数:14500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七月,西州隗嚣独立不久,导江郡卒正(蜀郡郡守)公孙述等人,也在蜀郡郡城成都,正式宣布独立,脱离新王朝的统辖。

公孙述,字子阳,出生于官宦豪族之家,是右扶风郡茂陵县(陕西省兴平县)人。

公孙述的父亲公孙仁,一直在汉朝廷担任大臣。

汉哀帝时,由于父荫的缘故,公孙述得以被朝廷任命为郎官,开始在宫廷任职。

后来,大汉哀帝下旨,任命公孙述的父亲公孙仁,做河南郡都尉,而公孙述本人,则由郎官补任清水县县令,开始到地方担任地方官吏。

当时,公孙述的父亲公孙仁,对属下的官员门下掾公孙段说道:

“门下掾大人:

小儿公孙述年纪轻轻,恐怕难担大任,一定要有人辅佐他,才能够完成治理地方的任务,不辱皇命啊!”

于是,父亲公孙仁,就派遣自己属下的官员门下掾公孙段等,随自己的儿子公孙述,一起到清水县上任,以便辅佐公孙述。

一个多月以后,门下掾公孙段等人,就辞别公孙述,返回了河南郡。

回去拜见上司河南郡都尉公孙仁以后,公孙段等人赞扬公孙述说道:

“都尉大人:

请你放心,贵公子公孙子阳,才干非常卓越,足以治理地方,根本就不是那种需要我们教导的庸碌之辈啊!”

河南郡都尉公孙仁听了,大为放心。

后来上任的郡太守王欢,也非常欣赏公孙述的才干品行,赞赏公孙述道:

“公孙子阳这个年青人,后生可畏啊!

公孙子阳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清水县令,但干练能干,很有才能,足以担当大任啊!”

郡太守非常器重公孙述,就让公孙述以清水县令身份,兼管五个县的政事。

公孙述果然不负众望。

在清水县令公孙述的统辖之下,五县政事,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理,奸邪盗贼也不再出现。

郡中之人,都赞扬郡太守王欢善于识人,称颂公孙述爱民能干,有神灵保佑。

到了王莽的新王朝天凤年间,王莽欣赏公孙述治理地方的业绩,于是下旨,提升清水县令公孙述,担任导江卒正(蜀郡郡守)。

蜀郡郡治当时设在临邛县(四川省邛崃县),公孙述居住在临邛县,治理蜀郡所属各县,享有能干贤能、爱护百姓的美好名声。

到了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更始将军刘玄,在南阳郡被绿林三部豪杰,拥立为大汉天子。

全国各地的豪杰们,闻听汉室复兴消息,分别在各自所在的郡县,聚众起兵,响应玄汉王朝,反抗新莽治理。

南阳郡人宗成等,也聚众起兵,响应玄汉,自称为大汉“虎牙将军”。

“虎牙将军”宗成,带领自己的兵马,攻入汉中郡,最终占领汉中郡,割据一方,作为自己的基地。

又有商人王岑等,也在雒县,聚众起兵,自称为“定汉将军”。

王岑率领自己的部众,杀死了新莽任命的庸部州牧,以响应“虎牙将军”宗成。

“虎牙将军”宗成、“定汉将军”王岑的联军,兵力十分强大,两部所属将士加起来,总计有一万多人。

在蜀郡担任新莽导江卒正的公孙述,听说“虎牙将军”宗成、“定汉将军”王岑的联军,兵力十分强大以后,十分担心。

于是,公孙述暗中打算,与“虎牙将军”宗成、“定汉将军”王岑结成同盟,与“虎牙将军”宗成、“定汉将军”王岑一道,响应玄汉,共谋大业。

公孙述便派遣他的使者,前去汉中郡等地,迎接“虎牙将军”宗成、“定汉将军”王岑,来到蜀郡。

但“虎牙将军”宗成、“定汉将军”王岑等人积习难改,率军到达蜀郡以后,却还是难改他们盗贼的恶习。

“虎牙将军”宗成、“定汉将军”王岑等人统领的军队,到了蜀郡,依然像盗贼一样,四处虏掠暴虐,无恶不作,残暴地抢掠当地的百姓。

蜀郡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导江卒正公孙述也十分后悔。

导江卒正公孙述,从心里讨厌“虎牙将军”宗成、“定汉将军”王岑等人的恶行,后悔不已,忧虑自己引狼入室,恐怕招来祸害。

于是,公孙述与亲信部属一道,密谋铲除“虎牙将军”宗成、“定汉将军”王岑等人,吞并他们的军队。

一天,导江卒正公孙述,秘密召集郡县中的英雄豪杰、贤明士大夫,告诉他们说道:

“诸君:

天下百姓,人心思汉,不堪于王莽新室的残酷迫害,被王莽朝廷的暴虐所苦,思念刘氏汉朝,已经很久很久了。

所以,天下的官吏百姓,一听到大汉将军重新到来,不分距离远近,白天黑夜,大家都奔走相告,争相去迎接他们,把他们看做仁义之师。

我作为一郡长官,以爱护百姓为己任,于是也亲自派人,去欢迎他们,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

可是如今,究竟又如何呢?

如今我非常后悔,引狼入室,祸害百姓。

我们蜀郡的无辜百姓,妇女儿童,都无缘无故,遭受他们的凌辱,而妇女和小孩,也成了他们的俘虏;百姓的家室房屋,都遭到他们的焚烧。

这些人,明明白白是明火执仗、烧杀抢掠的盗贼土匪,哪里是什么吊民伐罪的大汉义兵啊!

我想派军,去驱除他们,保护百姓,然后据郡自守,保境安民,与诸君一道,等待真正的真龙天子的降临,建立名垂青史的盖世功业。

诸君以为如何呢?

诸君,如今宗成、王岑等盗贼的暴行,已经令人难以忍受了。

你们愿意与我一道,合力作战,驱除盗贼,保护百姓,就请留下效命。

贪生怕死,不愿意保护百姓的,请自由自在地马上离开,我公孙子阳,不会勉强你们。”

众位豪杰听了,都义愤填膺,大家慷慨激昂地叩头发誓说:

“郡守大人的恩德遍布人心,盗贼的恶行令人发指,百姓的处境惨不忍睹,我们怎么能够助纣为虐,荼毒生灵呢?

请郡守大人千万放心,我们愿意效力至死,不辱自己保护百姓的使命。”

“多谢诸位英雄豪杰的大力支持。

成功之日,我公孙子阳岂敢独自享有功绩呢?

公孙子阳对天发誓,愿意和诸君一道保境安民,共谋荣华富贵。”

公孙述慷慨激昂地对大家承诺道。

豪杰们热血沸腾,与郡守公孙述秘密协商了起来。

于是,导江卒正公孙述,立即设计,派一个人假装是从东方南阳郡派来的汉朝使者刘焕。

当着全郡英雄豪杰之面,汉朝使者刘焕,宣布大汉更始帝圣旨道:

“大汉皇帝诏曰:

前导江卒正公孙述,知晓天命,爱护百姓,能够保境安民,确保一方百姓平安,及时归顺正道,朕十分欣慰。

兹任命公孙述,担任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的职位,钦此。”

玄汉使者刘焕说完,亲自上前,为公孙述颁发了大汉的印信绶带。

众人听见玄汉使者刘焕任命公孙述的圣旨,大为喜悦,山呼万岁。

公孙述见众人拥戴,大喜过望,遂利用公开取得的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的官位,名正言顺地对各地发号施令起来。

于是,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公孙述,挑选郡县精兵数千人,声称“虎牙将军”宗成、“定汉将军”王岑等人,是残害百姓的盗贼,奉更始帝之命,进行讨伐。

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公孙述,迅速派军,向西面的成都进发,攻击宗成、王岑等人驻守在成都的大军。

蜀郡官吏百姓,都知道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公孙述的美好名声,群起响应。

等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公孙述率军,到达成都以后,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发展到了近万人。

借着蜀郡各地官吏百姓的拥护和支持,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公孙述,指挥自己的军队,对宗成、王岑的军队,发起攻击。

宗成、王岑的军队,时常残害百姓,百姓早已经恨之入骨,人心尽失。

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公孙述率众,大破宗成、王岑的军队。

宗成、王岑兵败,军队起了内讧。

“虎牙将军”宗成部下的将领垣副,派军杀死了自己的主将宗成,带领他的人马,投降公孙述。

宗成、王岑部下的残军,见势不妙,也相继归降了公孙述。

自此以后,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公孙述的势力更加强盛。

于是,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公孙述,占据成都,割据一方。

到了更始二年(公元24年)的秋天的时候,更始帝刘玄,攻占了长安,定都西京长安。

那时,公孙述实力强大,又有蜀郡、汉中地势的险峻和两地百姓的归附,开始有了自立为王、割据一方的想法。

于是公孙述打算,不接受玄汉王朝的统御。

更始帝得到公孙述不肯归附消息,大怒。

于是,更始帝下旨,派遣亲信大将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等玄汉将领,率领汉军兵马一万多人,前去攻打割据西蜀和汉中的公孙述。

公孙述不愿意坐以待毙,于是下令,公孙述派遣他的弟弟公孙恢等西蜀将领,领兵抵御。

西蜀、玄汉两军,在绵竹县一带,展开战事。

更始帝的部将柱功侯李宝和益州刺史张忠等玄汉将领的军队,在异地作战,不熟悉西蜀地理,又没有得到西蜀民众的支持。

结果,柱功侯李宝和益州刺史张忠等玄汉将领统领的军队大败,公孙恢的军队大胜。

柱功侯李宝和益州刺史张忠等玄汉将领统领的汉军,只好灰溜溜地大败而回。

从此以后,公孙述便威震益州、汉中。

公孙述的地盘,更是迅速地扩大,统率的部众,也是更加众多,割据一方的心理,更加强烈。

公孙述的部属将领,也希望公孙述更上一层楼,以便建立盖世功业,青史留名。

公孙述听了部属的建议,很是动心,有了更大的雄心壮志。

见西蜀、汉中的大多数地盘,已经落入公孙述之手,公孙述信心百倍。

公孙述的部属功曹李熊,遂劝说公孙述自立门户说道:

“主公啊:

当今四海之内,波涛激荡,战乱不息,普通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天下官吏百姓,日夜渴望出现明君,早日平定战乱,重享天下太平的盛景。

如今,将军您占据千里之地,十倍于当初商汤周武所有的土地。

如果阁下能奋扬威德,选择合适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那么就可以成就霸王之业。

属下建议主公,改换名号,顺天应时,保守边疆,以镇抚西蜀百姓。”

公孙述闻言大喜,对功曹李熊说道:

“功曹大人言之有理,深得吾心。

吾也在认真考虑这件事,你的这些话语,唤起了吾的雄心壮志。”

不久,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公孙述,逐渐安定了蜀郡、汉中等地,认为李熊所言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于是,公孙述公开抛弃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的称号,自立门户,号为蜀王,定都成都,开始把成都作为称帝的基业。

其时,蜀地土质肥沃,物产富饶,军力强壮,又远离中原四战之地,郡县一片安宁。

远方躲避战祸的士人和四处流浪的中原百姓,有很多前往蜀地,归附公孙述。

就连邛、笮等国的蛮族首领,也都前来成都,向公孙述进献贡物,表示归顺。

公孙述的影响力,更加强大,闻名西南。

见自己军力强大,民心归附,形势喜人,蜀王公孙述,越发雄心勃勃、信心百倍,欲奠定更高的格局。

不久,蜀王功曹李熊,知道了公孙述的心意,又为蜀王公孙述出谋划策,制定国策,劝说公孙述道:

“大王啊:

现在崤山以东,连年发生战乱和灾荒,百姓之中,竟然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大军所经过的地方,无不杀戮,流血成河,城邑也大多已经变成了废墟。

蜀地沃野千里,高祖皇帝因之成就帝业,土地肥饶,盛产水果,即使没有谷物,也能够吃饱,维持生存。

女工所缝制的衣服,可以够天下人的穿用。各种名贵木材和箭竿等,都十分丰富,器皿什物也数量众多,永远也用不完。

西蜀还有鱼、盐,铜、银等可以获利的物产。水路运输,也十分的便捷。

大王占据了西蜀之后,向北就可以占据汉中,阻塞褒、斜的险要;

向东则可以守住巴郡,阻拒扦关的关口;

向东则可以越过汉水,窥视秦地;

往南顺着大江而下,就可以威胁荆州、杨州诸地。

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就功业的资本,西蜀天府之国,实在是攻守皆宜的宝地。

蜀地方圆有数千里,能够参战的人马,也不少于一百万匹。

我们看到形势有利,就可以出兵四方,攻取土地;发现无利可图,就可以全力坚守,努力地经营蜀地。

现在,君王的名声和力量,天下人都已经都完全知道了。

但是君主的名号,却尚未定下来。

属下担心,仁人志士不免狐疑不安,恐怕长此以往,将会淡漠士大夫们的归顺效忠之心。

属下建议,大王应当立即登上天子之位,使远方的人士,有所归依,与他们一道,安享天下太平。”

公孙述犹豫不决,谦虚地对功曹李熊说道:

“功曹大人:

本王听说,帝王都自有天命,所谓天命所归。

况且,汉室的天命,并未断绝,孤怎么能够妄自承当呢?”

功曹李熊,继续劝解公孙述说道:

“大王啊,天命无常,百姓衷心拥护的,就是贤能爱民的天命所归之君。

只要是贤能者,就能够承当天命,安抚百姓。

大王何必纠缠于人心思汉,天命所归之类,而疑虑不决,断送了美好的前程呢?”

公孙述向往不已,更加动心,叹息道:

“哎,还是功曹大人,深知吾心。

新室、汉室,已经被天帝神灵抛弃,怎么能够再享受眷顾呢?

功曹大人,不要着急,让吾好好想想。”

功曹李熊见公孙述心动,大喜过望,立即欣喜若狂地退了下去。

这天晚上,公孙述躺在床上,心潮澎湃,辗转反侧,很久都难以入睡。

突然之间,公孙述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一时间恍恍惚惚,不知道何去何从。

就在犹豫彷徨之中,公孙述似乎听见,有人在他的耳边轻声对他说道:

“八厶(私)子系,十二为期。”

公孙述听见人声,却不见人影,不禁大吃一惊,猝然醒来,原来是自己进入了梦境之中。

睡醒以后,公孙述越发兴奋不已,翻来覆去,再也难以安睡。

妻子蜀王妃吴煦,也被公孙述警醒。

见妻子吴煦醒来,公孙述依然兴奋不已,就对自己的妻子吴煦说道:

“爱妻啊:

本王刚刚做了一个美梦。梦中预示,孤可以登上极贵的地位,但时间十分短暂,只有十二年左右的光景。

请问爱妻,孤究竟应该怎么抉择呢?”

公孙述的妻子蜀王妃吴煦,哈哈大笑着,回答公孙述说道:

“大王啊:

臣妾听圣人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既然早晨闻道,傍晚死去都可以,何况大王,还有十二年的美好光景,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呢!”

“爱妻言之有理。本王已有打算了。”公孙述回答妻子蜀王妃吴煦道。

就在夫妻俩闲话之时,突然有侍臣张涵,闯进内殿,报告公孙述道:

“禀告大王:

臣子刚才看见,有黄龙出入大王的府殿之中,夜间还有光亮闪烁。

是凶是吉,请大王定夺。”

公孙述听了侍臣张涵的报告大喜,对妻子蜀王妃吴煦说道:

“爱妻啊:

黄龙出现行宫,这岂不是天心民意,功曹大人所言的天命所归吗?

前不久,本王的手掌上,就出现了‘公孙帝’三字,本王还一直犹豫不定。

如今,真龙又现身本王的府殿,岂不是顺天应时的祥瑞吉兆吗?”

公孙述称帝的心愿,更加强烈坚定。

10

建武元年(公元25年)的四月,蜀王公孙述,在益州豪强大姓和地方官吏的拥戴下,在成都自立为天子,正式登上皇帝之位,国号为“成家”。

公孙述的“成家”王朝,按照阴阳五行兴替的规律,崇尚的颜色为白色,废弃更始帝年号,改称建元年号为“龙兴元年”。

公孙述下旨,大封功臣,设立文武百官,任命辅佐功臣李熊,担任“成家”王朝的大司徒,主持朝政,任命他的弟弟公孙光,做大司马,掌管军事,任命他的另一个弟弟公孙恢,做大司空,监察百官。

公孙述下旨,改益州为司隶校尉部,改蜀郡为成都尹,作为成家帝国的京师。

这时,南方越巂郡的蛮族首领任贵,已经杀死了王莽任命的大尹,占据了越巂郡称王。

公孙述下旨,招抚越巂王任贵。

不久,越巂王任贵,也率众归降了公孙述。公孙述的“成家”王朝,管辖的地盘更多,势力也更加强大,但公孙述君臣还不满足。

建立“成家”王朝不久,按照军师李熊先前定好的国策,“成家”皇帝公孙述,又派军四处出击,更加积极地扩大“成家”王朝的疆域。

“成家”皇帝公孙述,派将军侯丹,领军北上,攻占了白水关,北守南郑诸地;

“成家”皇帝公孙述,又派遣将军任满,率军从阆中南下江州,占据了扞关诸地。

于是,“成家”皇帝公孙述,占据了益州全境之地,一时间兵强马壮,威震西南。

11

当公孙述称帝之时,更始帝刘玄,已经失败,而汉帝刘秀,正忙于经营崤山以东的战事。

所以,更始帝刘玄和汉帝刘秀,都没有机会和时间,去向西南讨伐。

这样,就使西蜀公孙述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一心一意地去经营蜀地。

那时,关中豪杰吕鲔等人,也自称将军,拥兵自立,割据一方。

有的将军属下,竟然有部众多达万人,但他们都不知道归附谁,最为合适。

更始帝日颓,绿林、赤眉、刘秀诸雄征战不息,关中混乱不堪。

于是,多数流民将领,都去益州,归附了“成家”皇帝公孙述。

公孙述大喜,任命这些首领,为“成家”将军。

“成家”皇帝公孙述,在蜀地的治理,更加稳定。

12

那时,人心思汉,异姓称王、称帝,并不能够得到天下百姓、有识之士的认可。

而在当时人心思汉的大趋势之下,公孙述却敢于以异姓在西蜀称帝,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玄汉王朝君臣暴虐,残害百姓,逐渐丧失人心,人们转而人心思新,对汉室复兴绝望。

另一方面,是公孙述的确才干卓越,安抚了蜀地百姓,保证了蜀地的安宁。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公孙述借助了当时人们十分痴迷的符命谶语力量的帮助。

依靠符命谶语的帮助,公孙述在一段时间,迷惑了很多官吏百姓、儒生士大夫,巩固了他在益州蜀地的治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