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

第185章 舂陵府群英聚会 刘伯升说服众杰

  • 作者:星河灿烂876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08 01:28:36
  • 完书字数:5412

得到舂陵刘縯的邀请,荆州、南阳附近郡县的地方首脑人物,有影响力的地方豪杰,都陆陆续续来到了舂陵刘家。

枣阳县白水乡群贤毕至,舂陵刘家祠堂里济济一堂,场面非常热闹。

英雄豪杰们见面时的兴奋的寒暄,终于停了下来。刘縯作为东道主,首倡之人,首先站起来发言道:

“各位英雄豪杰,各位叔伯兄弟:

首先,舂陵刘伯升代表刘氏诸兄弟,热情欢迎英雄豪杰的光临。

此次,伯升邀请诸位贤良,前来舂陵,是有要事,与诸君商议。

王莽凶残暴虐,夏季杀人,虐待百姓,致使生灵涂炭,天怒人怨。如今天下分崩离析的局面,已经形成,就是尧舜重生,也难以改变。

恰逢现在,又枯旱连年,神州烽烟四起,到处兵荒马乱,反声一片,此亦天亡莽贼之时。

恢复我高祖皇帝当年奠定的大汉基业,成就千秋万世、青史流芳的美名,正在我辈身上!

诸君是否有意?”

“铲除王莽恶贼,恢复大汉社稷,拯救万千黎民,正在我辈身上,岂敢畏首畏尾呢?

伯升说的十分有理!莽贼篡我祖业,涂炭百姓,罪恶滔天!我辈正当为民除害,光复社稷!

我们当歃血为盟,共举义旗,共讨逆贼!若违此盟,天诛地灭!”

英雄豪杰们一致同意道。于是首领们决定共同盟誓,生死与共,共襄义举。

见诸事顺利,刘縯非常满意,于是与首领们协商,大家都一致同意李通、李轶兄弟的建议。

大家最终决定,由刘縯率领刘氏宗族子弟在舂陵举义,刘秀与李通等人率军在宛城起事,邓晨、邓奉叔侄,率军在新野发动起义。

同时举义之后,再将三支义军,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支强大的反莽大军。

会盟进展顺利,刘縯很快安排妥当,各路首领们开始依计而行,各就各位。

各位豪杰首领,分别派出他们自己的亲戚朋友,宾客兄弟,到各县各乡去秘密招兵买马,联络义士,策动贵族、平民和奴仆、绿林豪杰一起响应。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上旬,距离中秋都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按照预定计划,刘縯紧急下令,召集舂陵附近的年轻勇士首领,前来舂陵聚会,商议讨莽大事,确定正式的行动时间和军事部署。

当初,那些信誓旦旦,热血沸腾的年青勇士,最终明白,刘縯并不是说着玩,闹着玩的。

刘縯召集他们,真的是想举兵造反,反叛新室,复兴汉室,推翻王莽的统治。

到了此时,当初一个个信誓旦旦,热血沸腾的年青勇士,原形毕露,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胆战心惊,没有了先前义胆云天,壮志凌云的气概。

就连那些,平时在南阳郡地方上,号称豪杰勇士的舂陵年青子弟,也是四散逃亡,纷纷躲避。

他们一边恐惧不安地逃跑躲避,一边还不停地大声埋怨刘縯,将他们陷入了谋反叛逆的危险境地道:

“伯升害我!伯升害我!造反叛乱,可是株连九族之罪!我们怎么招惹得起!”

说完以后,那些豪杰勇士,就作鸟兽散,不顾刘縯的劝说和阻挠,准备冲出房门,一涌而去。

事到临头,勇士们突然变卦,令刘縯措手不及。

刘縯心急火燎,不停地制止逃跑的豪杰勇士。但刘縯大声的劝说和恐吓,甚至东抓西扯,也克服不了人们对造反后果的恐惧,也制止不住逃跑的人群。

刘縯忧心如焚,大声对二弟刘舯喝道:

“老二啊,想不到这些兄弟,平日里一个个自称英雄豪杰,比谁都还豪气干云,勇气百倍,可事到临头,却成了狗熊一个,缩头乌龟,跑得比兔子都快。

你赶快去看文叔三弟等诸位宗室兄弟,究竟干什么去了,是不是也逃跑了啊!如果三弟跟着宗室兄弟逃了,立即跟我追回来。”

刘縯急招弟弟刘秀等诸位刘氏叔伯兄弟进来,商议救急之策。

此时,刘秀正在梳妆打扮。闻听大哥刘縯急招自己,刘秀手脚麻利,快速地披挂完毕。

然后,刘秀穿戴着汉朝廷将军的制服—绛黄色的衣服和宽大的官帽,全副武装,带着自己的武器,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众位英雄豪杰见状,都大吃一惊道:

“文叔兄弟啊:

你怎么也参与进来了呢?我们兄弟原来都以为,只有伯升这样胆大妄为的亡命之徒,才敢于做出这样造反谋逆的大事!

想不到,原来像文叔兄弟你这样一个胆小怕事,谨慎忠厚的人,也有胆量干上了啊!”

刘秀不以为忤,大笑着十分豪迈地回答诸位豪杰道:

“各位兄弟,诸位英雄豪杰:

谁不知道,举义造反,是叛逆杀头的大事,会株连九族呢?

饿死是死,被官府戕害,也难逃一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男子汉大丈夫,就是死,也应该舍生取义,死得轰轰烈烈,各得其所,怎么能够窝窝囊囊,老死床笫呢?”

“是啊!文叔说得很对!

男子汉大丈夫,的确如此豪气干云,义薄云天,舍生取义,才叫死得其所!就连文叔平日里略显怕事的士大夫,谦谦君子,都敢于造反,我们还怕什么呢!”

见到刘秀的表现,人心这才渐渐地安定下来。

见大家定下心来,不再畏惧反叛,刘縯急招豪杰壮士首领,商议聚义的具体事宜。

争论了半天,大家终于协商完毕。诸位英雄豪杰一致同意,推举刘縯,为舂陵义军首领。

于是,刘縯集结舂陵同乡子弟兵七八千人,对天盟誓,组成讨莽司令部。刘縯自称“柱天都部”(天柱总司令),统领各路义军,担任总指挥。

接着,“柱天都部”刘縯,就颁布军令,集合众将,分配各自的任务,决定选择有利的时机,在南阳郡所属各县,同时起兵。

军事会议上,“柱天都部”刘縯,威风凛凛地布置起兵方略道:

“诸位将领:

举旗反莽,乃灭族大罪,只能够成功,不容许失败,否则,我等死无葬身之地,家族也会跟着屠灭,背上千秋骂名。

伯升蒙各位英雄豪杰的推举,担任柱天都部一职,实在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在这里,请求各位首领,约束部属,严格执行军令,相互配合,务必一战而胜,铲除莽贼。

柱天都部刘伯升对天盟誓,当与诸君共患难,同享富贵。柱天都部刘伯升再次重申,违背军令者,杀无赦。

现在,请诸君听从伯升号令:

伟卿大哥,邓奉贤弟,麻烦你们叔侄,结合邓氏宗族兄弟,准备从新野起兵;

李通、李轶大哥,麻烦你们李氏家族兄弟,从宛城起兵,文叔三弟将配合你们行动,听从调遣。

伯升我,则率领舂陵诸兄弟子侄,从白水举兵,共襄义举。

希望我们三支队伍,能够精诚合作,共赴国难,互相呼应,务必一举制敌,恢复大汉的江山社稷!”

“敬听柱天都部号令!我们一定谨守盟约,鼓励部属,一举成功。”

诸位首领,声诺道。

刘縯一见将领们义无反顾的大无畏气概,心里很是满意,更加充满信心,笑着宣布散会。

会议结束,各路将领各回驻地,积极准备。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