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我是顺平侯

第1192章白茫茫的世界

  • 作者:顺平侯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1-06 10:11:00
  • 完书字数:5022

“可怜秋掌柜家的姑娘,多好一个孩子,年仅十五芳龄,便要遭此厄运!”

噤声!

有人捂他的嘴,须知祸从口出,莫要再议论是非。

突然间,一阵惊呼声发出,大家一起去看!

婚礼现场的最中央,傻小子终于玩大了,把新娘子的红盖头掀开,然后乐呵呵的围着新娘子转。

新娘子脸上不见娇羞,因为他本是个没羞没臊的家伙。

他是个假扮的,不是客栈的跑堂姑娘,而是信王府的王德化,受信王之命扮演新娘,体形娇小,站直了

再蒙上盖头,倒是有个八九分相似。

霍哲看向赵云,语气不再谦卑,带着质问的口吻,“王爷千岁,此乃何意?”

赵云见图穷匕见,王德化现身,好戏开场。

他笑着对霍哲说:“霍公公莫要着急,我等听新娘子说些什么。”

王德化扯掉新衣,从怀中掏出一物,展开后原来是纸,一叠纸。

“众位高朋贵宾,咱家乃是信王府点膳正王德化,虽口舌笨拙,无奈受人嘱托,今天勉强做个状师,状告顺义皇庄管事太监霍哲、旗校霍三等一干人等。”

几句话出来,好似捅了马蜂窝,现场气氛炸了。

霍三带人想冲过去捉拿,却被拥挤的人群阻隔。

场中的王德化不慌不忙的拿出第一柳状纸,朗声读道:“西神泉村的李木匠,女儿嫁给霍哲的侄子,也就是大家眼前这位傻子,过门七日横死,据说尸首有刀捅过的痕迹。”

霍哲高声呵斥道:“一派胡言!”

王德化应道:“咱家是否胡言乱语,李木匠的女儿是不是被人所害,自然有仵作开坟验尸,霍公公不用急着辩解!”

接着,他拿出第二柳状纸,“杨集镇做糕点的孙掌柜,儿子遭人活活打死,状告嫌犯是皇庄的打手。”

第三柳,第四柳……

五花剪纸的老杨头,包子铺的老韩头,以前开当铺后来被砸了的柳掌柜……

顺义皇庄周围几十个村庄,这次上告的人足足六十多个,几乎每个村都有愤愤不平者。

若是加上畏惧皇庄势力不敢言语的,恐怕“冤情”不止百数。

霍哲的沉着被击得粉碎,他的怒火熊熊燃烧。面对赵云,他毫不畏惧的叫嚣:“王爷千岁,你是大汉朝的亲王,却无审判咱家的权力吧?”

赵云面对挑衅并不生气,而是指着同桌的一个人说:“本王自是无权审你,王德化宣读状纸并非给本王听。在座的有顺义县令文震盂文大人,身为地方上的父母官,他不能对百姓的冤屈视而不睹吧?”

霍哲看向文震盂,语气不善的问道:“文大人可有此意?”

文震盂对着京城的方向一抱拳,义正言辞的答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文某既然来顺义做县令,便要接了这些状子,为百姓主持公道。”

“极好!极好!”

霍哲看明白了,文震盂和赵云是一伙的,他是个嫉恶如仇的读书人,连九千岁魏忠贤都敢惹,又怎会屈身来参加自己侄子的婚礼?很有可能他事先与信王勾结,今天来故意给自己难堪。

文震盂丝毫不客套,做事也不啰嗦,既然有人上告,而且还有不少罪证,带嫌犯回衙门审理吧!

霍哲冷着脸,发出一阵奸笑。

“你们……凭你们想要抓咱家?笑话!天大的笑话!不管是信王爷,还是县令,你们可知,皇庄管事太

监乃是内廷派遣,要杀要剐也是内廷说的算,咱家是李公公和九千岁的人,不归你们管!”

转过头去,霍哲大喊一声,“旗校霍三何在?”

霍三站了出来,身后跟着官兵,以及平日里一起廝混的地痞流氓,足足两三百人之多。

霍哲下令道:“信王在皇庄侵占良田、欺君罔上,拿下!顺义县令文震盂收取贿赂,听人诬告要挟皇庄,一并拿下!”

霍三见叔父动怒,成败在此一举,还犹豫什么,上啊!捉拿信王赵云、县令文震盂一干人等!

一个小小的皇庄管事太监,竟然敢对王爷动手?

放在以前,赵云是不信的。

双方的地位天差地别,可这是明朝啊!是大太监魏忠贤掌权的时期,太监拥有高于文臣、武将,甚至于亲王的地位。

朝堂上,群臣围绕在魏忠贤周围,形成一个被政敌称之为“阉党”的庞然大物。地方上,驻守的太监凌驾于官府之上,各类政事、税收无不取决于他们。甚至在军营,将官们不得不巴结监军太监,即便是袁崇焕、毛文龙这样的军界大咖,也不得不在辽东修建生祠,为魏忠贤歌功颂德。

赵云来到明朝,所需迈出的第一步是登上皇位,之所以跑到顺义折腾,目的在于为以后的皇权之路奠定基础。接下来的第二步,他必须捋清楚和太监的关系。

某种意义上,太监是皇权外延的形式,无论是制衡朝臣、监察地方,还是控制军队,他们代表的是皇帝。

对于龙椅上的皇兄而言,他登基时毫无根基,先是依赖朝臣,后来用太监打击臣子,目的无非是制衡,从而达到皇权至上的效果。之所以后来形势恶化,在于魏忠贤尾大不掉,朝臣们或者投靠,或者流放、处决与归隐。

皇兄可以继续信任魏忠贤,借助他掌控局势。但赵云不行,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尤其对于权势熏天的狠角色,不可能延续他的那份尊荣。

赵云明白这个道理,只盼着魏忠贤不要懂。

两人间直接的对抗还没来到,如果连一个管事太监都不敢动,未免显得太谨小慎微。

霍三已经带人冲过来抓人,赵云看了眼门外,还等什么昵?

顿时间,骏马嘶鸣,甲胄闪烁,京营的几百军兵手持长枪闯入,为首者高高瘦瘦,身穿紫色官服,正是挂兵部尚书衔、蓟辽总督、顺天巡抚、总理京营戎政阎鸣泰。

和霍三在皇庄的队伍,以及围绕他的那群地痞无赖相比,这是正规军与野路子的对比,不用交手胜负已分。

用不着抵抗,霍三的手下纷纷缴械,他本人大咋呼小叫,却无济于事。

赵云从位子上站起,问道:“霍公公,束手就擒吧!跟文大人去县衙,原告、被告当场对质,你若是冤枉的,本王保你升官,你若是罪有应得,哼……”

那也不用回来了!

霍哲见局势反转,这才意识到对方是精心准备而来。

他发出一阵冷笑,望向县令文震盂,“文大人,是这位王爷命你来的吧?要知道,你可是状元郎,是海内名儒,是大英雄文天祥、大才子文徽明的后人,是一个连九千岁都敢顶撞的狠角!”

文震盂见霍哲一直盯着自己,笑道:“老朽此前并不识得王爷千岁,更无半分交情可言。之所以今日前来,受顺义百姓所请。”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