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白露

第七十一章

  • 作者:周而复始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7-06 23:19:48
  • 完书字数:4350

第七十一章

在书生们静坐在礼部仪制司前起,京城西街深巷中的言家正和刑部的官吏交接名册。今日关城门之前,由刑部和监察司的人监督将所列名册上的幼女转移到京城水泊外码头交接,至此,将划去她们所有曾有的身份和诛连的罪孽。

想推辞也推辞不了的这桩事很难预料将来是福还是祸,只能在起始阶段慎重再慎重了。借着这个机会,言茂暗示了一下,由得耀辉护送小姑娘们回扬州的可能,将三分病容装出七分病态的言家耀辉顺应着做了请示。

沉寂会儿之后,来人轻轻道:“宫中娘娘们感谢言先生的义勇,在此时期,不是不想援手,而是不能。三公子请安生养病。”拱了拱手,悄然离去了。

听着婉言否决的言辞,言茂沉默了。看来言家所借时借势的这个“时势”远比预想的要显目得多,莫不成当真能形成“大人虎变”格局?

(摘自《周易 .革》,‘大人’可通释为‘天子’,‘虎变’通‘变革一新’。)

变革通两极。通则斩断枝桠,通达天下;塞则清淤难消,后患无穷。历经千载史料,变革鲜有成例。但凡能成,除垢纳新,经以年月休养生息,定能使得国富民强。只是,就算如此,这些又和他家何干?为何牵扯着他家的耀辉不放?或者主因还是源于萧泓这个人?至于吗?

见得大人们离去,言耀辉起了身,轻声安慰着替他心忧的父亲。

“爹爹,莫要为此懊恼,错失了,对咱们这种中资门第未尝不是桩好事。”

身处权倾天下格局的京师政局之中,所站之位低人一头,眼界自然也少了一酬,本就不应太当真,言茂点点头,焦虑是解决不了现局,从不教条的他也不再去强行揣摩。

“爹爹,说起此事还真真让人好奇,小三再三思量,也觉得孩儿不该能得如此青睐才是。”

言茂看了看耀辉,对此极不以为然,“我家孩儿自是天底下最好的。”

家中兄弟众多,爹爹年年外出游历,他帮扶着两位兄长拢着稍有懈怠就惹事生非的小四小五小六,难得能和父亲如此亲密,听了此言,耀辉挨着父亲笑了起来,父亲再睿智,也免不得私心底里将自家孩儿看得最好。

送客回来的大掌柜踏步进来,道:“姑爷、三少,从城外来了一些书生往礼部的仪制司静坐抗议,说是以此抗议箫将军依仗功勋,诋毁三少的清誉。”大掌柜低声道:“想必应该是前日来拜会三少的那些位书生。”

昨日的那几位书生?言家父子一起敛眉。选在掌管嘉礼等等的仪制司静坐,已然足以证明他们此举是借着为耀辉鸣不平的时机,想为自身在这个时局中挣下些脸面。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为强出头。”思绪了一下,言茂道:“静坐不语也就罢了,若是喧嚷起来,可就麻烦了。”前日晨引起风议的萧泓不慎其行,往小了说,只是贵胄子弟的失了礼数的韵事;往大了议,则和违逆六礼搭钩。倘若这场静坐抗议行止稍不慎衍化为过激,将萧泓置于骂名,绝非是想将*压制在被不公平逼迫的示弱中的言家愿意面对。

一旁言耀辉听得默然,若是置萧泓于不覆即能脱身如此简单,他家又何至于一再企图粉饰太平。念及此,小三暗嘘,幸亏父亲对宫中对此事时候能有所表态心存期盼,将拟定“出家”这个下策暂捺着没散播出去,不然,照着如此事态,他可得再阅览一下萧泓所留的信笺,从中择优选出个京郊风景最迤逦的山门准备剃度违心护佛去了。

忧郁着的大掌柜正式辞行。今晚他将亲自移接押运特赦的罪臣幼女以水路回扬州。为宫中办差,容不得丝毫马虎。

书生们静坐抗议的行止引来了些旁观,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瞩目。见惯了扬州言氏见招拆招时华丽丽的大动作,这些书生太静,没劲。

何况,京中看热闹的基本上都不反对自荐从戎的箫将军恋慕言三少这件事,至于前日在凌晨箫将军所做的不妥当行止,则已然成了京中深闺们含羞热议的绝恋传奇。

这般静坐抗议的行动没有被民间重视,不代表各怀目的其他书生们不重视,不为言三的清誉,单是为抗议朝廷默许男子相恋的恪守礼教的读书人也慢慢汇聚。当仪制司院落前静坐抗议的书生们愈聚愈多的时候,没等礼部寻出妥当的解决方法,在静坐的坐席的安排上他们自个儿争论了起来。

自古以来,礼记法度严谨,就算静坐抗议小仪式,其坐席也需遵守上下之别。

公学一系要求以资排序;先行支起捍卫言三少清誉大旗的私学一家自然不愿意,先来后到,天经地义。乍起的争论让私学学子对这些衣食无忧的公学子弟以身份施压倍感愤怒,多出寒门的他们早已对朝廷经年来以身份濯拔选拭不公之事早有微词,当即争论了起来。

仪制司正堂边,几个小吏笼着手站在一角维系秩序,瞅着面前院井空地上立呈两派系争辩着的书生们,好吧,吵吧,只要别生事就成。

既然是官办公学,免不得有些恪守教条,引证据点岂能和一直保留着辩证传统的私学学子争辩,一番辩驳下来,狼狈不堪,立即去寻学识广博的过来,万不能输给这些出身轻微的乡巴佬。

就这样,在言耀辉规规矩矩在深巷小院回避风头;在豪门宅邸压奈着性子装乖的言家小六张罗着给所有参与他婚事的来宾回礼之际,由东城礼部仪制司前的空地天井中,一场本来是抗议萧将军依仗贵族身份纠葛诋毁扬州言三清誉之事,衍化成为豪门欺凌寒门的辩诉如火如荼得展开了。不管当事人愿意不愿意,私学山门的书生们将高洁的扬州言三奉为领袖,公学书生们也不示弱,将身为士族一心精忠报国的箫将军给拥戴起来。

一阵风吹,波澜荡漾。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白露 豆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