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三国志吕布中传

第一章第四节

  • 作者:倪若家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7-06 07:53:07
  • 完书字数:6470

而由于王允的计策失败,且引发了董卓旧部将要兵变的可能,所以吕布对此不再予以迟疑,而立时向刘协请令出兵征讨,打算趁他们眼下还尚且未能有效聚合起来的空当,对其一干人等进行先发制人。然而这时那王允却仍旧还是提出了反对意见,其认为诛贼只要诛首即可,而既然眼下是那牛辅其人在策动其它各部拥兵自立以对抗朝廷决议,则只要下诏诛杀牛辅一人,也就应当足以化解此番兵变的问题了。

对此,刘协倒也没有加以反对,便授意下诏仅对牛辅进行诛杀。而为了确保这个事情可以正常的实施成功,刘协便授令让吕布去负责执行,然后吕布就拿着诏书奉命而去。而是时李肃、秦谊、陈卫等几人都已被任命为骑都尉,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事宜,所以吕布此番将对他们予以重任。

对于眼下的情况,吕布认为仅仅只是诛杀牛辅还并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且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反而可能会引起相关联的恐慌,从而导致更大的麻烦产生。所以吕布便让陈卫前去调查掌握对方各部当前的军事动向,并在实际全都掌握了以后,即派李肃及秦谊两人持诏前去诛杀牛辅。

牛辅本身必然是不会甘愿坐以待毙的,这一点对于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吕布就是做好了相关交战的打算。因而,当牛辅那方得知自己将要被诛杀,且率部起来反抗的时候,吕布预先所做的筹备就起到了相应的作用。而由于对方所有人马的部署及情况都被吕布所全然掌控着,所以在他预先派出成廉、魏越及张辽等人带队前往牵制的情况下,其他的那些凉州将领们就一时之间不能及时的赶来支援牛辅,以至于牛辅那边也一时不能有效的抵挡住李肃和秦谊两人这方的合力夹攻。

而就在交战的局势正朝着对这方有利的方向进展的时候,那个王允是时却又忽然的出手了。他是时向天子奏报,说吕布违背了天子的旨意,原本只是要诛杀牛辅一人,而眼下却对他们所有人都进行了作战布置,这说明吕布本身或许存有不轨的居心,应该对其进行即时的撤换,而改派其他人前往执办此事。

对于王允的弹劾指控刘协那方当然不会予以采信,但是其眼下所提到的也确实是正在发生的实情,所以刘协本身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反问其认为应当要派谁前去比较合适。随即王允便推举了胡轸与杨定两人,认为这两人当初都是凉州派系的主要将领,在凉州一派里应该比较具有威望,由他们二人持诏前去诛杀牛辅并招抚其他将领,应该要具有比较大的成功可能。

刘协觉得王允说的或许也有些道理,就即时批准了王允的奏请。然而,王允在获得献帝的授令以后,却在执行撤换吕布的同时,还以天子的名义来迫使吕布按律斩杀手下那些未按规定办事的将领,否则这之前违抗天子诏令的相关罪责,便都全得由其一人来承担了。

对于王允的咄咄相逼,吕布当然是感到有些愤怒的,但是愤怒也没有办法,因为他确实做出了根据情况来进行应对调整的实际行为。所以这个责任确实是他的,因而他只能向天子奏报,将所有的罪责都全部归到了自己一人的身上,以此来避免手下人受到不必要的牵连与惩罚。

然而,让吕布一人去承担所有罪责,那李肃等人又怎能轻易接受,所以在撤军返回弘农以后,李肃就立时上表将责任都归到了自己的身上。李肃声称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手搞出来的,是他向吕布作出了这样的提议,企图要借此来获取战功,所以这所有的罪责都应当是他一个人的,应该由他自己一力承担,不应该牵连到其他无辜之人的身上。

刘协当然不想让吕布受到惩罚,他也不认为吕布应该受到惩罚,所以就按着李肃个人的心意,将这所有的罪责都归到了其一人的身上。而原本吕布是想给李肃来个偷梁换柱,想给他制造机会让他逃跑的,但是李肃却认为这样会给吕布引来灾祸和麻烦,所以坚决没有接受,而径自让王允那方派胡轸与杨定去将他给按罪处死了。

而彼时那胡轸不无得意的向吕布宣示着,说当初那次他就应该要按军法执事斩下那一条青绶的,不然眼下也就没有这么多的事了。对此,吕布自是又不免立时怒瞪了胡轸一眼,且手上随之握紧了腰间的剑柄,而他嘴上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实际上却在暗示着警告胡轸,如果其敢再乱说多一句,他必将不介意用他手中的配剑将其送去下面给李肃作个陪伴。

而这一瞪又自然给胡轸瞪了一个胆战心惊,于是他知道自己说的话已经触怒到了吕布,便一时悻悻的不敢再随便自讨没趣的乱说。随后,胡轸便前去按诏诛杀牛辅,杨定则前去诏安其他将领,但都不可避免的同样遭到了对方等人的抗拒与围攻。于是两人便只好又灰溜溜的跑回去向王允汇报,然而这一次王允却力主要讨伐这些逆贼,并派出了皇甫嵩带队前往进行讨伐。

皇甫嵩带了三万步骑前去,结果却被牛辅等众团团围堵,给一时困了个水泄不通,随后费了很大一番周折才终于突出重围,然后撤退前往弘农那里进行驻扎防卫。于是刘协便又因此而质问王允,对于眼下的这一番境况,如今又该要如何处理。

对此,那王允一时也无法可为,便只得说眼下也只能再请吕布出军征剿了。于是刘协便下诏去通知吕布,让其带队前去征剿牛辅等众。但此时的吕布在看了看李肃所遗留下来的那根长戟以后,却忽然改变了主意。他向刘协上奏,表示可以只诛牛辅,只要再下一道诏书免除其他所有人的罪责,且宣定只诛杀牛辅一人,则此番的叛乱自然可以平息。

刘协按照吕布的意思又下发了一道诏书,于是除牛辅以外的其他人得知自己已经被天子免除罪责,便都立时安顿下来并表示愿意向朝廷归降。然后牛辅发现自己的计划失败,且吕布已经宣称凡诛杀他者皆可以获得赏赐,导致了他的营中发生了兵变,所以其便立时收拾了金银细软,准备带着手下的亲信人员连夜逃走。然而即便是原本的亲信人员,此时也都不再全然的听命于他,因而便在随后逃亡的途中,牛辅被手下的亲信勇士胡车儿给伺机斩杀,并斩下首级随后前往长安请赏。

牛辅既死,郡界皆安。但随后徐荣及李傕、郭汜等人率部返回,而徐荣由于原本就是朝廷军事编制内的将领,所以他回来以后就立时返回到了原本的编制队列,并安排至华阴境内的秦关处进行驻扎防卫。然后李傕、郭汜等人因为是直属于董卓的凉州部曲,而牛辅一死,他们回来就没有人进行接收了,再加上之前的免罪诏书并未直接有将他们也包括在内,所以他们便立时上书朝廷请求对他们下诏赦免罪责。

原本吕布表示可以对他们赦免并予以直接收编,然后交由皇甫嵩来进行日常的统管。但是那王允这时却又忽然再次发表出反对的意见,其认为从来没有过一年之内两次下发赦免诏书的规制和惯例,所以没有必要再对他们下诏赦免,只要令他们直接解散部众然后各自回家即可。此外,王允又表示他们当前的粮草等物资已经不多,并不足以用来供养那么多的军队,所以解散他们也有其现实的必要。

于是,刘协便只好又按着王允的意见,授意让李傕、郭汜等人罢兵还家。然后李傕郭汜等人在收到朝廷的诏令以后,便打算要解散兵马,然后还归乡里各自谋生。但这时那讨虏校尉贾诩却忽然表示,他们平素里得罪了不少人,如果此时选择罢兵还乡,则一旦遇到仇家前来寻仇,在没有天子下诏赦免的情况下,即便只是区区的一介亭长,也能让他们全都束手成擒,所以这并非是好的自保之策。

于是李傕等人便又立时改变主意,没有选择解兵而暂且留在原地。于是,那之前投靠牛辅的李儒这时便又再次找上了李傕、郭汜等人,并向对方阐述了自己的想法,认为他们可以考虑设法反攻长安的计议。对此,那一旁的贾诩也给出了赞同的意见,认为只有打着为故主董公报仇的名义,率兵攻占长安,并掌握朝政大权,然后才可以真正的做到自保。

对于李儒和贾诩两人的提议,李傕、郭汜等人倒是没有多少意见,就是觉得万一朝廷要派吕布前来交战,他们又如何能赢得了对方呢,而倘如起事失败,他们之后又该如何是好呢。而对于其一干人等的疑虑,那李儒却并不以为然,他认为吕布虽然能征善战且勇猛过人,但眼下真正掌握朝政权事的却是王允;而王允既不是一个十足聪慧的人,又喜欢独自掌握控制手中的大权,以至于吕布那方在此处根本就没有办法全力发挥,所以这个事情他们不需要过于担心。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