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带着仓库回古代

第四百九十五章 挥手自兹去

  • 作者:兔子的刀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2-20 03:41:18
  • 完书字数:5214

安安静静地过了这个年节,一眨眼就是开春,黄致便要辞别朋友,带上媳妇和护卫,走上了沿河实地探查的道路。

黄致办事的效率毋庸置疑,一年不到的时间,他已经把自己能做的事做了个七七八八,无数各地送来的地图、县志在他这里汇总。

不过黄致仍然嫌这些送来的资料里掺杂了太多凑数的,而大雍的第一条铁路容不得半点闪失,他这才下定决心要亲自前去暂定的几条线的途径之处仔细看看。

李咎写过信给皇帝陛下知道,皇帝陛下很是嘉许黄致的行为,特别从御林军里抽调了十二人保护黄致出行,一行人粮草、马匹等皆由九衢、大渡口和金陵的官府供给,又命沿途的驿馆仔细接待。

黄致这一路先去九衢,然后西至大渡口,南到云梦府,北去燕京,算行程,没个两三年回不来。

于是黄致的夫人徐氏是无论如何也要跟了去,他们的儿子恰好也游历在九衢,就在那里等着和父母汇合,然后一同出行。

这一路山高水长的,不太适合带上小元燚,黄致便将元燚托付给了她的外祖家照管。小元燚的外祖父曾任金陵知府,早早就没了,现外婆健在,跟着长子居住。小元燚的这位大舅舅是个闲在山水之间的员外郎,名叫徐聪,为人倒是十分板正。

黄致仍有些悬心,特意请了李咎也照看一二。他倒不是不乐意直接推给李咎养着,实在是李咎和元燚不在一个血缘里,元燚的外婆、舅舅尚在,没有把元燚托付给李咎的道理。不过李咎、城阳在金陵地位不一般,即便元燚没有长在他家,有他们夫妻一句话带出去,足可保元燚平安了。

黄致年纪已经偏大了,李咎特意送他送到金陵城西三里长亭。一起来送行的还有徐聪带着小元燚。

至他夫妻登车上马时,李咎又将两个扎起来的包袱给他拿着:“这里面是我从家乡带来的药物,紧急时可以救命的。有跌打损伤药,有止血药,有消炎、解毒的,有驱虫的,有治腹痛、水土不服、疟疾的,用法、用量,上面都写了条儿,贤兄一定看仔细。为防万一,可以多拆几份分开收着以免丢失。”

若不是狂犬疫苗要冷藏保存,李咎连狂犬疫苗都会给他带上。

黄致这一路要进山林、涉水,行程南北千把公里,北方气候那么冷,以至于现代位面的明朝宫廷都曾明确有说法是尽量选北方人当宫女,因为南方的姑娘在北方日子实在太难熬了——就冷到了这个程度,黄致夫妻年纪这么大,万一冻出个好歹,那可太糟了。又或者是被野兽咬了,或是被脏水污染了伤口,那么多种有感染风险的细菌病毒,只要中招,分分钟都是个死。

李咎于是从仓储里拿出了未来的药物,自己挑挑拣拣分门别类地选出来,分装小包存进特制的医药急救箱里,再用油布包袱皮包上给了黄致。

凡是能想到的情况,李咎都给他想到了。再有意外,李咎也没办法了。

黄致把两个包袱抱一个在怀里,另一个丢给马车上的媳妇捧着,朝李咎拱手道:“多谢李兄弟。愚弟此去必有所得,兄弟等我的消息就好。我这里自当小心谨慎,绝不以身犯险。兄弟就不要婆婆妈妈啦!好去!好去!”

金陵这一圈好友中,只有李咎比较伤离别,其他人反而不会。

李咎的到来已经改变了这个时代的出行方式,他的水泥路自行车和有轨车大大方便了两地往来,他的青山邮递也让人们的信件往来更为频繁,直接后果就是离愁别绪少了。

以前青山和金陵之间来往,若不是快马加鞭,往往需要十几天,现在已经缩短到五天了。这五天还有三天可以坐在平稳的有轨车里看书渡过,并不耽误时间。

两个朋友分居千里之外了,也不用到处找人顺道带信,也不必去驿馆里交钱走后门地排队等驿卒的空档,直接找青李邮递附上邮资填上地址就可以把信件包裹交出去。若是不知道具体地址也不打紧,寄到当地之后,当地的“捷足”会负责打听,只不过多收几个钱而已。

在李咎,没有手机电脑微信qq,不能即时联系,就让他不可抑制地伤怀。即时通讯工具极大地降低了现代人的离愁和思乡情怀,忙碌充实的工作、业务更让他们很难想起来感情方面的事情。与亲朋好友天各一方的人,往往在特定的情境里,才会想起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

古人却不一样,古人的每一次别离,都像是生离死别,那个离愁的强度,简直不要太高。

随着交通和通讯日渐便捷,慢慢地,离愁也就淡了。以至于黄致完全不觉得这次分别算什么——以前李咎不是在外面也三年两载不回青山嘛!他去实地探查的这一路,都有沿途官府、驿馆接待,盘缠物资十分丰沛,写个信捎个物件儿的,有什么难度?看看老陈和老刘,那才是该记挂的远航呢!

黄致不耐烦李咎的儿女情长,挥挥手,抬头挺胸,命令车队启程。

李咎踮着脚看了一会儿,一旁的城阳忍不住笑了:“哥哥若是舍不得兄长,不叫他办这差事不就行了?哥哥后悔啦?”

“那倒没,我不会会后悔。大雍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铁路,黄先生为之餐风露宿的,怎么也该在史书上记得一笔。原本因为那套字典,还有为《三国》作序的缘故,黄先生就该有个名字在史书上了,不过铁路的意义更不一样。”

李咎说完,见元燚已经露出了泫然欲泣的样子,十分心疼。城阳没多想,走过去与徐聪和奶嬷嬷招呼一声,俯身抱起了这个小丫头。

元燚年纪颇长,不过身量还小,城阳本就是个偏高的北方姑娘,这几年陪李咎上山下地的什么不干,力气也有了些,短时间抱抱小姑娘不算什么难事。

一旁的喜晴等人想伸手,都被城阳示意退下了。

元燚软软地说:“干娘,我想我娘。”

元燚这么大年纪,头一回和父母分离,城阳便又想到了自己,说道:“干娘也想娘了。干娘已经两年没有见过娘了。元燚的娘亲和父亲呢,是为了让干娘这样和母亲天各一方的人,能够早一点重逢,多一点相见,所以才去外面办事的。干娘特别感激他们。元燚别伤心啊,干娘陪元燚一起等。”

元燚眼泪涟涟地趴在城阳肩上嗯了几声。

李咎和徐聪错着几步,落在他们后面。李咎对徐聪略有所知,徐聪为人比较古板迂腐,这样的人不太可能做出折磨亲戚家孩子的事,元燚在徐家不会太难过,就是比不得在家自在。

李咎小声和徐聪嘀咕:“小丫头也是我的闺女,也是公主的闺女,暂因府上老太太和元燚外祖孙情深的缘故,方将她放在府上教养,为的是体谅祖孙的天性。姑娘她从小儿就没个拘束,我和公主也舍不得规劝她,因而比一般姑娘要活泼些,可能不像那些从小儿就学了百八十种规矩的女孩子一般拘谨严肃。到了府上若有哪里和贵府不一样的,请先生多多包涵了,这原是因为我和公主偏疼她,并非姑娘不知道轻重。”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