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中华无敌前传

第一百六十七章:新世界联盟(上)

  • 作者:永远的雄猫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7-05 07:34:49
  • 完书字数:12080

就在中国在疯狂的“扩军备战”的道路上狂奔的时候,欧洲宪章的谈判团也乘船抵达广州,在这里上岸后,他们将乘坐专机飞往北京。此时的中国航空工业已经显现出强大的实力,接待欧洲宪章谈判团的专机实际上就是我和赵天赐分别乘坐的专机“铁血军一号”和“铁血军二号”。这种工厂代号为CC-5型的四发大型客机,其发动机的功率强大,达到了3300马力,可使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550km/h,升限也超过一万米,航程达到了惊人的6200公里。作为客机使用时,可载客73人,而作为货机使用时,可装载18吨的货物。

CC-5的生产厂家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还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中国第一种战略轰炸机:CB-5型。当然,CC-5不仅投放在国内民用航空市场上,还出口到欧美国家,成为十几国元首、政府首脑的专机。

2月18日,在北京国际机场,赵天赐、魏长安、新月等人亲自到机场迎接以欧洲宪章轮值主席齐亚诺为首的欧洲宪章谈判团。就在欢迎仪式结束的当天,在齐亚诺的要求下,中国政府便与谈判团展开了谈判。这也难怪,在此行中,中国原本为谈判团定下的行程本包括浏览长城、故宫等项目确实显得不合时宜,且费时太多。现在欧洲宪章紧张得那根弦随时都有可能崩断,怎么还有心思游山玩水?不过,这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毕竟,能够早一日与欧洲宪章达成军事同盟,也就早一日吃下颗定心丸。

在中南海国宾馆的会议室里,我接见了谈判团后,就由赵天赐、郑耀邦、叶飞、魏长安、新月等接手,与谈判团进行具体的事项磋商。齐亚诺没有任何客套话,直接就分析了目前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危机,指出中国与欧洲宪章的结盟才是目前唯一能够制衡自由世界军事同盟的方法。因此,首先他要求中国谈判代表能就此事与欧洲宪章达成一致。并强调:只有在这个大的前提下,中国和欧洲宪章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磋商和细节的明确、分工、合作。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对此,赵天赐表示完全理解和赞同,并非常干脆地答复:与欧洲宪章结成军事同盟,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事业,也能够促使世界格局向新的方向发展。因此,中欧双方就达成军事同盟一事,不应该存在着任何障碍。现在中国政府关心的是,中国和欧洲应该如何协调,以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彼此获得最大的利益。

赵天赐的表态让欧洲谈判团各成员立即泛起了笑容,纷纷表示祝贺,并表示感谢。从谈判中,中国代表也看出:齐亚诺所肩负的责任是最重,同时也是最轻的。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与中国达成军事同盟的双方意愿,这一点直接关系着谈判的成败,也是整个谈判的基础。但这之后,谈判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如何交付欧洲向中国订购的各型战舰上。

在这一问题上,赵天赐非常坚定地要求按照原先签订的合同条款来执行,即,中国将在船厂向各国交付。但这遭到了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为首的欧洲代表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中国有能力将这些战舰开到地中海海域,并在此交付给各国。因为,中国在与英国的战争中显示出了强大的战争实力,英国绝对不敢再冒风险袭击处于战胜国地位的中国舰队。对此,欧洲宪章可以向中国另外支付约800万龙币,作为中国的“运输”费用。

郑耀邦则很不客气地否决了里宾特洛甫等人的想法,他认为:双方首先应该尊重最初所制订的合同中的各项条款,无信不立。同时,他还认为,英国无论从作战信心、海军实力等方面来看,确实不敢对中国舰队进行攻击。但中国的舰队必须要穿越苏伊士运河,这会面临着沿岸英军地面部队的炮火打击,中国根本不能保证在各战舰能够在数百门火炮的打击下会安然无恙。另外,中国要将这些战舰开到地中海,则必须需要大量的巡洋舰等舰艇进行护航,这会导致中国自身的防御能力下降,不要忘了:在中国的东面,一海之隔就有一个世界第四大海军强国――日本。更不要忘了:中国在海上还将面临着除欧洲宪章外,最强大的海上力量――美国。

当天的会议除了中欧双方都表示了结成军事同盟的强烈愿望,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成果。谈判的第一天就陷入僵局,这确实让人感到不安,但到目前为止,双方都还没有想到任何可以解决此事的办法。接下来的两天中,双方仍就此事进行无休止的争论。这显然让中国和欧洲宪章的各个首脑人物感到不耐。而在2月20日下午,叶飞终于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欧洲宪章谈判组内的军事参谋们考虑,并要求于第二天会议开始前答复。这个问题就是,欧洲宪章现有的非主力舰艇及岸防部队能否阻止美英两国海军对其进行的打击?

2月21日,欧洲宪章谈判团在经过参谋们的紧张策划,并向国内发电请示后,明确向叶飞表示:可以有效阻止。得到这个答案后,叶飞立即提出了一个方案:鉴于目前严峻的军事形势,当初合同中的逐艘交付的条款显得非常不太现实,所以中国已经决定在五月进行统一交付。这样一来,10艘主力战舰是当前世界上存在的最强大的舰队。加上中国海军提供部分轻型舰艇和欧洲宪章赶赴而来的部分舰艇组成护航兵力,可以完全对抗任何一支海上力量。但以上的建议是基于只有美国菲律宾舰队、太平洋第7舰队部分兵力、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情况而言。如果情况有变,尤其是美国倾尽太平洋舰队主力、英国调动本土舰队或海峡舰队主力,再加上日本海军主力,那么这支舰队并不具有完全的优势。

对叶飞的分析,欧洲代表们都表示了认可。接着叶飞又指出: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自由世界同盟也很有可能进行偷袭,以便将这支令人恐惧的舰队扼杀;而在自由世界同盟处于相对优势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歼灭这支舰队。而只有当自由世界同盟的力量不足以撼动这支舰队时,才会使其安然返回欧洲。而要达到后一种情况的条件,就是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如果再在这10艘主力战舰的基础上,增加5艘主力战舰,那么就绝对是世界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的。只有这种情况,这支舰队才是最安全的。

叶飞的话一说完,立即让随行的德国海军元帅雷德尔醒悟过来,他问是不是让欧洲宪章在接船之前就让正在欧洲海域巡逻的部分主力战舰驶向亚洲海域。得到叶飞的肯定后,雷德尔感到有些困难。他认为,由于苏伊士运河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欧洲的舰队实力不足,很难经过苏伊士运河,而且这几艘不足以压制运河沿岸的地面炮火;再说了,没有合适的理由或者说借口,这几艘主力战舰突然驶向亚洲,必然引起各国的恐慌,甚至群起攻之。

叶飞则笑着说,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回厂进行维护。至于如何通过苏伊士运河,如果双方没有宣战,英国人也不会炮击欧洲的战舰。这就是说,即便中欧签订了军事同盟,也需要相当的时间来进行各项战略布署,推迟战争的爆发。这又立即引起了里宾特洛甫的反对,虽然雷德尔点头表示赞同。

对于德国人反对推迟战争爆发的时间,这让叶飞感到很奇怪,但里宾特洛甫没有理会,直接问叶飞,如果双方处于战争状态下,这几艘战舰如何通过苏伊士运河?叶飞想了一下,向欧洲代表们表示:这种事情应该由欧洲自己来解决,如果非要让他以私人的名义提供建议的话,他觉得应该占领苏伊士运河。就在翻译将叶飞的话表达出来的同时,雷德尔元帅也同时说道:“控制苏伊士运河。”

两人的话都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让中国和欧洲能够有一个直接通道。这已经涉及到了战略层面,超出了在座代表们的决策范围。于是,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立即建议赵天赐:由双方的参谋们联合拟定一个军事计划,同时,双方都向各自的最高元首汇报此事。如果获得通过,再对这个军事计划进行讨论。这个建议让赵天赐觉得非常合理,于是立即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样,当天的会议刚刚开始便结束,双方各自向各自的元首汇报。

我知道这件事后,也感到有些棘手,毕竟,这偏离了我们最初制订的计划进程。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份情报摆在了我的面前:2月21日晚,美国在地中海的第6舰队主力刚刚通过苏伊士运河;英国海峡舰队主力在失踪了半个月后,被南非的特工确定,出现在了南非海域;美国在太平洋的第3舰队主力到达澳大利亚东北的珊瑚海进行演习;日本海军主力也在菲律宾以东100海里处同美国的第7舰队进行联合演习。

这份情报让我有些震惊,自由世界同盟的海军力量看样子是分布在各地,但从常理上来说,他们远离自己的作战巡逻区域,这完全让人无法理解。我思考很久,仍不能得到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理由,但一种始终令人不安的情绪弥漫心头。我信步来到地图前,看着地图然后拿着红笔在各国舰队的行程上划出方位和箭头。一瞬间,我明白过来:这是美英日等国对新交付给欧洲的舰队的围歼!而地点,就是在南海至马六甲海峡或印度洋东部海域。

我再进一步思量后,排除了前者,因为整个东南亚都是中国的势力范围,而南海至马六甲海峡之间的海域包含在内。在此地进行大战,自由世界同盟海军无论胜败都会遭到中国空中力量的打击,且受损战舰极有可能被中国俘获。而欧洲舰队则可以获得空中支援,且受损战舰能够得到迅速地保护和维修。在印度洋东部则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而且,在这里有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的出口,自由世界同盟的侦察舰队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欧洲舰队的行踪。如果选在印度洋西北部,虽然直通苏伊士运河,但他们不能保证欧洲舰队欲回到欧洲就一定不会选择从非洲南部绕行的线路。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开始佩服自由世界同盟的未雨绸缪。与其等到欧洲得到这支舰队,并严重威胁英国本土和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还不如在欧洲没有得到这支舰队的时候,彻底消灭。不过,看来这应该是丘吉尔这个铁腕人物的初衷,罗斯福最初可能还没有这种打算。不过,这样也好,正好让我们中国完成事先的计划,先彻底摧毁日本海军。

而且经过此次海战后,双方必然都有较大损失,更重要的是,战后,欧洲宪章肯定会将受损战舰交给中国修理,在短期内,中国海军会凭添部分主力战舰。这样一来,对付起日本就更加有把握,现在我要考虑的是,要不要让中国仅有的5艘主力战舰参战。于是,我叫来叶飞、陈海,让他们帮忙想一想。

陈海的想法要略显片面,他认为中国的5艘主力战舰应该参加此次战斗,而且主要以日本海军为作战目标。他分析了一下双方实力对比情况:欧洲接收中国出售的10艘主力战舰,加上其自身将由欧洲赶来的5艘主力战舰、中国支援的5艘主力战舰,这样整个中欧舰队的规模将达到20艘!而美国海军的第3舰队主力、第6舰队主力、第7舰队主力总共拥有11艘,日本海军有13艘,再加上英国海峡舰队主力5艘,总数为19艘。虽然两者相差不大,但重要的是,中欧舰队这一方将有至少6艘超级战列舰,而自由世界同盟舰队最多只有5艘超级战列舰。相比之下,中欧联合舰队占有一定优势。但如果中国的主力战舰不参与此次会战,则欧洲舰队明显处于劣势。

叶飞则认为,应该让欧洲和自由世界同盟的舰队拼个两败俱伤,中国海军主力则可在日本海军的归途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日本海军。同时,在对日本沿岸进行打击时,战列舰上的巨炮将会直到极大的作用。因此,他建议中国海军主力不参与此次会战,集中力量用于辅助航空母舰舰队以逸待劳。

但我听了两人的想法后,觉得都不太满意。想了一下,我提醒叶飞注意:欧洲的支援舰队前来中国,必经苏伊士运河,而在运河口上,美国海军的地中海也即第6舰队正守在口子上,欧洲的舰队还不一定赶到。虽说美国的第6舰队只有3艘主力战舰,与欧洲的支援舰队相比差得太多,但不要忘了,苏伊士运河目前还掌握在英国人手中。这样一来,又会回到最初的设想中,欧洲必须打败英国,夺取苏伊士运河,否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但我又同时想到,挑唆欧洲与英国对干,欧洲人不一定会上当,虽然他们之间必然会爆发战争,但在此时,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把中国海军给拖进来。而且,中国一心想让自由世界同盟与欧洲海军血战,同时削弱双方的海军主力的想法,欧洲人也一定心知肚明。与其在谈判中,不断地被欧洲人指责,还不如我们大方点,让中国的这5艘主力战舰参战,兴许还能换得欧洲在其它方面的让步。这个原则定下来后,那么现在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欧洲夺取苏伊士运河。

很快,欧洲代表团就得到了各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首肯,同意先发动对埃及英军的进攻,夺取苏伊士运河后,立即派遣舰队前往中国。但对埃及英军发动进攻的前提是中国签署军事同盟条约。关于这一点,我亲自给希特勒、墨索里尼、勒布朗发去电报,声称中国将会坚定地与欧洲宪章站在一起,签署军事同盟条约完全符合中国的利益,也完全符合双方的利益。吃下定心丸的欧洲谈判代表也开始完全静下心来与中国商讨双方在开战后的协调与配合。

由于涉及到开战后与英国直接进行战争,所以我亲自参与了此次与欧洲的会议。在会上,首先由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上将(这位即将被希特勒授予元帅军衔的人,虽然具有相当的军事素质,但却因为对希特勒的完全忠诚、奉顺而被国防军其他军官私下里戏称为‘点头驴’,当然也正因为他对希特勒的忠诚,在战后被判处绞刑)向我阐述了欧洲的进攻布置。他表示:德国和法国的海军将主要牵制英国的本土舰队,而意大利海军则将牵制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西班牙军队将在意大利和法国海军的帮助下,夺取直布罗陀要塞,切断英军的海上通道。而夺取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主要作战任务将由意大利陆军承担。

本来,最开始我还对凯特尔上将的思路还有些认同,但一听到他表示的要将夺取埃及的作战任务交给意大利军队时,我的心一下子就冰凉了起来。开玩笑,这支连非洲土著军队都打不过的著名的‘鸭子’军队如何会是英国军队的对手。但我也不能直接指出这种安排的不妥,想了好一会借口,连凯特尔剩下的话都没有听。但还是让我想到了一个借口,我指出:在未来的战争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我本人希望各国应该相当重视。作为一个极佳的练兵时机,德国和法国的陆军也可以参与到此次对英国的作战中。也可以使两国军队能够尽早地适应战争的需要。

但我的提议却立即遭到了凯特尔的强烈反对,他表示,德国国防军目前将不可能向其它地方派遣哪怕是一个人的力量。我也猛然醒悟到,德国军队目前大都集中在德波边界,准备随时对波兰发动进攻。但我确实对意大利军队不抱任何希望,因此又建议,德国军队可以不参与,但法国陆军目前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完全可以参与进来。这一提议到是引起了凯特尔的赞同,毕竟法国与英国长期的“友谊”也确实不是那么令人放心。法国军队一旦参与同英国人的战斗,就算是与英国人结下了冤仇,也算是一种投名状吧。

有法国军队的参与后,我对欧洲提出夺取埃及的作战计划再没有什么意见,很快双方便谈到了签署协议的一些细节上。在对于中国和欧洲宪章这个联盟的名称上,双方都没有作太多的纠缠便同意了我的提法:新世界联盟。这个联盟汲取了自由世界同盟的教训,从一开始便被定义为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的联盟,并明确强调了一点:联盟成员国中任何一国遭受其他国家或国家联合的军事打击,整个联盟将在第一时间宣战。这实际上是把欧洲宪章拴在了中国的战车上,当然,中国也被绑在了欧洲宪章的战车上。未来究竟会怎么样?谁知道呢。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