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宫墙戏

第14章 聪明人(十四)

  • 作者:汤娘子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7-05 06:02:07
  • 完书字数:9232

孟逸歌得圣上青眼的事,盛京都传遍了,按理议论皇上为情乱智才对。奈何咱们皇帝陛下多年铁腕立下的政绩与名声叫人不敢往他身上想,再说皇城后宫佳丽三千,什么样的美人没有,这近二十年来,陛下从来不见偏宠谁,后宫也没有出什么争宠的混乱,既知无用何必徒劳,安生过日子得了。

宫墙深深,谁都不容易。

如今外头非议多的是讲九皇子,他一向是不问朝政事只读圣贤书的淡漠性情,不出头也不争权,怎么就从陇苏千里迢迢带个戏子之女进京呢。可见平常看起来光风霁月的正人君子也不一定就清白啊,男人好色起来什么样的美人他找不到。

要是想讨皇帝欢心,哪里不能挑一堆美人儿出来,暗门子里多的是落魄的小官女,身世清白,饱读诗书,又被教过一段日子,服侍人的手艺那叫一个好。可惜皇帝登基以来就不屑于酒色佳人,送进去他或许会收,但也不见得十分宠爱,要是后边姑娘不长眼在宫里生事,只怕最后这荐举人都得牵连论罪,慢慢地大伙儿也就死了这条心。

如今看来还是九皇子技高一筹,竟然能教出一个入了陛下的眼的人。

京城风大,这事儿朝臣中传开了,百姓们也多有议论。更有甚者已经去陇苏打听孟逸歌这个人了,想着碰碰运气,还能不能找到几个差不多的,送进宫去,为自己所用。

从前陛下一心政务,不为美色所动,如今看看也未必啊,挑对了人儿,哪个男人都一样的,谁会对着送上门的美人不动心呢。

陇苏城是南山叙州的一个小镇,孟家也不是什么名门大族,孟逸歌进京的事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毕竟只是个女人,陇苏众人也更关心孟琛,茶酒饭后都谈论起他是要平步青云光耀门楣了。即便打听也就只能打听出个“自幼体弱,不见外客。”的话,细想来九皇子到陇苏后除了与孟琛有所往来,别的人也没有了。

叙州的州尹梁中正是开元三年的二甲十六名进士,本来以为这一辈子也就守在这山清水秀之地做个悠哉悠哉的父母官了,此处没有战乱党争,百姓有饭吃有工做,安居乐业的也生不出什么事。

谁知打从年初,皇家来人把孟琛姐弟二人带进京后事情就越来越多每个消停,那些达官显贵总不能跑来陇苏问一个戏班子的班主人家未嫁闺阁女儿的事吧,传出去也有失身份,无非就是找上他这个州尹大人了。

九皇子回京后,才将将过年罢了,皇家就派人来了,找的就是梁中正,更也是他带着一帮侍卫去孟家领人的。

叙州不大,陇苏三绝声名在外,从来也没听说教出什么厉害的人来,他们自然是要和这州尹多多往来,来日像孟逸歌这样有本事的姑娘要是越来越多,不还得让州尹多多留意着吗。

这不,今儿又来了人。

梁中正一听有人拜访就哎呦呦哀嚎,哭丧着脸地拍案感叹。这能有什么事,无非就是孟逸歌的事。

陇苏民风淳朴,不知道陛下性情自也不会把孟逸歌想得多么恍若仙人般,最多就是说说孟琛的前程。

眼下来的这些人可不同,大多是京官心腹,有一些那是在宫里都有人的,来的都是冲“陇苏南淮杨柳青”的名号。

从前是名伶没想到现在杨柳飞入宫,让人觉得是什么媚术似的。

师爷有些看不明白,这有什么可哭喊的,这些都是达官显贵身边的亲信,平常专门厚礼拜访都不一定见得到。

遂问道:“大人这是不想见吗?”

梁中正当即抬眼对着师爷就是一个哼哧!

气道:“你要见啊?你去你去,你去见!”

“这些都是京城大人们的心腹,来了也是和咱们走近的。”师爷是替他着想的,叙州这个小地方呆着得多长时间才有出头日。与这些贵人走近点,那对政途有助之处想的,细细说明利害:“他们确实冲着孟家来的,大人借此机会和京城拉近关系,以后仕途也好有…”

“你快快住口吧!”梁中正急急拍案,接连两下,一纂袖拳就站起身恨铁不成钢地骂着话走出来:“仕途?还仕途!”

“仕什么途啊?啊?”

“你以为那京城的亲是那么好攀的?那京城哪个不是人精一样的,世家大族手头一年过的人比你一辈子见的都多!”

“如今是孟家女得陛下青眼入了宫,他们这才来这一趟一趟地问寻,后边儿怎么样还不知道呢。”

“那陛下是何许人啊?是初登大宝的稚儿吗!那是少年登基,以五千胜两万的浴血平叛之勇。以三年筹谋,收复北疆一十二州的运筹帷幄之智。以八年修堤抗灾,杜绝洪涝祸患的励精图治之功!”

“这一二十年来,天下秀女入宫难道就没有一个能入眼的?偏偏这孟家胎里不足,病弱不堪的孟逸歌就入了陛下的眼?”

“你也不动你那个肥肠脑子想想,这遍天下的女子,就她孟逸歌美若天仙?就她孟逸歌才华斐然?她一个戏子之女,从小除了奶娘连个教书先生都没见过,哪来的本事凭一首诗就让九皇子青眼,举荐进宫,还得了盛宠?”

这一通教训是把师爷斥得这叫一个满脸口水,一头雾水,浑身汗水!

痛快!

这也不怪他呀,师爷暗想着,自己不过是秀才出身,本也没什么大志气,这才留在陇苏辅佐大人。自然与大人二甲十六名的好本事比不得了。

眼珠子动了又动好似是想明白了,这默了好一会儿,师爷这才小心反问:“您是说孟逸歌得宠的事有诈!”

“废话!”梁中正一个白眼斜过去,慢步窗下看着阴阴小雨,说道:“外头八成都在说我是九皇子的人,在陇苏偷摸替他训练女子,一旦得宠那不就是九皇子的势力,陛下虽然公明,枕边风吹一吹还不简单。”

外头现在都是九皇子好心机,这么多年隐藏得这么深,难怪他四处云游原来是广交能人之余寻觅美人,培养出一溜的伺候男人的本事,这才有了今天的孟逸歌…嗬,再难听的话都有。

“那…那这些高官怎么还派人来呢?难道不怕陛下朱笔一划,都归到结党营私那去。”

师爷皱起眉头半张嘴,又是想不通的样子。

“你懂个屁。”梁中正也是对他说不出什么好话来。

好脾气的父母官只好给他讲明:“九皇子一个人和我结党算什么结党,他们只是猜测我替九皇子办事,比如私养美人什么的。”

“他们的贼心思,嗬,无非是猜我有本事,要是能训练出几十个孟逸歌为他们所用,人人都一份儿,那还说什么结党?那是大伙儿给陛下进献佳人…”

说得也对啊,九皇子就算是结党营私,孟逸歌是他的人,吹吹枕边风不就好了,又是皇子之身,再怎么样也不会罚得太重,有孟逸歌那好日子在后头呢。

不如大家都来分一杯羹,以后也好互相打个马虎眼。每个人都来,那就是陇苏出美人,进献陛下而已,还说什么结党营私。

“那…那…”师爷好像听明白了梁大人的话,前面被批得正落寞,一听这话又来劲儿了!

喜笑颜开道:“那太好啦!大人,这是个机会啊!”

“既然都来,那就不算结党营私,您大可以放心地见那些贵人啊!”

梁中正气得直跺脚,伸出食指来直抖动,咬牙切齿地还骂不出难听话。

“你个猪脑子!”

啪…

“猪脑子!”

啪…

“猪脑子!”

啪…

“满脑子酒肉肥肠,我打不烂你!”

啪…

啧啧啧,这梁中正的性情颇为可爱,半点也没有寒窗苦读十数年的读书人模(mu)样,按住了师爷肩头直拍他脑子!

师爷是挣着躲闪,一边还得求饶,委屈道:“您到底什么意思嘛,不是说没关系嘛,都来了啊…这都第几波了。”

“第几波?你也知道第几波!”梁中正松开他的衣领,自己理了理衣袍,气道:“那是我训练的吗?那孟逸歌是我安排的吗?”

“这些个贵人要是让我给人,或是问我孟逸歌的事,我怎么说?怎么答!”

“我说不知道,说人家自幼体弱多病,没读过书,没出过门,你信吗?换你,你信吗!”

到时候难免又被人误会他守口如瓶,对九皇子忠贞不二绝不透露半点消息,稍有不慎,又是灭顶之灾。

轰隆——

一声响雷,师爷傻眼了,窗外的雨大了起来,风打雨沾巾透着凉意。他楞在原地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哆哆嗦嗦地:“那…那我让他们走?”

既然见了不好,可不见好像也不好啊,都是贵人府里来的,总不能赶人走啊…那这以后的仕途算是别指望了。

“诶!”师爷两手一拍,看来是不中用的馊主意又冒出来呢!

那谄媚自得的笑容又来了,靠近梁中正低声道:“推脱干净不就好了,孟家的女儿咱们又不知道,让他们去问孟班主呗,他养的女儿自然他自己知道。”

梁中正这回没打他了,更也没有白眼什么,缓缓转正身子过来,对着师爷笑得那叫一个亲和,缓道:“然后孟逸歌立刻请九皇子派人回陇苏,杀了你这个满脑子肥肠一肚子坏水推她父亲做挡箭牌的狗师爷。”

“挖了你的肥肠,掏了你的坏水,剁成十八块扔去锦江喂鱼去!”

这笑容直教人晃神听不清他说的什么,待反应过来,师爷一阵毛骨悚然打了个冷颤,当即吓得跌坐下来。

“哎呀!可不敢可不敢!”

师爷一脸哭相,只觉得自己可怜,哀嚎哭道:“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好好做个师爷怎么就遇上这种事了啊!”

“早知道当初不要读书,考什么秀才,考上秀才又没本事中举,当个师爷一个不小心还得被人杀喽!”

“当初要是听我大舅家二姨她嫂子娘家姑爷的小叔子话,拿祖产做个生意多好!现在悠哉悠哉喝酒吃肉抱美人,哪用得着搏命啊!”

“哎呦喂啊,我的亲大舅家二姨她嫂子娘家姑爷的小叔子啊,我是悔不该考秀才啊,我的天老爷他亲娘啊!”

听听!听听!这哀怨口比得上锦江边浣洗衣裳的农作妇人了。

“住口!”梁中正一声呵斥把他吓楞了神,骂道:“我有你这么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师爷,我还没哭呢!”

“你还先给我撒泼了!”

低头一看这师爷真是愁得直掉眼泪,自己也懒得再吓唬他,没好气地讲:“这不是还没来嘛!嚎的什么丧!”

“看你还敢不敢拿人家爹冲前锋!”

“不敢不敢!再不敢了!”师爷赶紧起身拍拍屁眼…屁眼外面的衣服灰尘,问:“那咱们怎么办?人在外面等着。”

“能怎么办,请进来呗!”梁中正心烦意乱地一甩袖,往内厅等着接客去了。

“诶大人!大人!”师爷没去请人,一股脑地跟在梁中正屁股后边,追问:“那您怎么办!这些贵人见了,那不是平添麻烦吗?您又交代不了什么要事,那孟逸歌就是个没读过书,从小还死了娘的乡下丫头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我能怎么办!”梁中正猛然站定,被师爷撞了个踉跄,烦道:“哎呀,你看路!”

“哦哦哦,看路看路!”师爷揉着微红脑门,再问:“那您怎么办?”

“转移他们的重点。”

梁中正背手一站,随时阴青的天,一阵风进来还颇有官人之态。

“怎么转移重点?”

“告诉他们一件事。”

“什么事。”

“陛下没有宠幸孟逸歌。”

“您怎么知道!”

“猜的。”

“哦~啊?”

“她一个没读过书还死了娘的乡下丫头哪有什么美貌才华,陛下一定是有心试探九皇子,再看看其他朝臣的做法。”

啧啧啧,你看我梁中正聪明不?

“您可太聪明了!”师爷给他竖起了大拇指,满脸敬佩道:“我跟着您又学到了!”

以后再来人就说得官方客套一些:什么戏班出身,什么自幼体弱,统统说出去,把自己摘干净。

别人肯定不信。

追问之时,咱们再一副十分为难,神秘兮兮的做派,收人家些小礼钱,“偷摸”透露出去,只说京城有贵人能探得消息:孟逸歌未得宠幸。

大伙儿相信了,自然就从孟逸歌那入手,查探到底真阳谋还是假受宠,这样他们不就相安无事了吗?也好让众人都知道,陇苏只有一个孟逸歌,再不会有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