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中国史纲

第39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2

  • 作者:张荫麟, 吕思勉, 蒋廷黻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7-04 17:22:28
  • 完书字数:7274

晋时,北方割据之国,共有十六之多。然而其中有关大势的,也不过地处中原的几国。我们现在,简单些,把他分做五个时代。

第一、前、后赵对立时代。

第二、后赵独盛时代。

第三、前燕、前秦对立时代。

第四、前秦独盛时代。

第五、后燕、后秦对立时代。

第五个时代之后,汉族曾经恢复黄河之南,且曾一度占领关中,而惜乎其不能久。未几,北方遂全入于拓跋魏,变成了南北两朝。这是后话,现在且从前后赵对立时说起。

刘渊自立后,石勒表面上是他的臣子。可是东方的事,刘渊并顾不到,所以五胡扰乱之初,便径称为前后赵对立时代。刘渊的儿子刘和懦弱,刘聪荒淫。族子刘曜,较有本领。刘聪被弑后,曜遂立国长安。公元329年之战,曜为石勒所擒,前赵就此灭亡。

石勒从子虎,淫暴无人理。在位时,虽西攻前凉,东攻前燕,兵力颇称强盛。然而死后,内乱即作。虎养子冉闵,本是汉人。尽杀虎诸子,而且大诛胡羯,自称皇帝。然而不久,便为前燕所攻杀。

前燕以辽东西和热河为根据,其势颇盛。然当其侵入中原之际,即其开始衰颓之时。其兵力,只到邺都附近。于是河南和关中,都成为空虚之地。氐酋苻健,西据关中,羌酋姚襄,则借降晋为名,阴图自立。晋朝这时候,中央和上流,仍相猜忌。时桓温灭前蜀,威名日盛,中央乃引用名士殷浩以敌之。公元353年,浩出兵北伐,以姚襄为先锋。反为其所邀击,大败。桓温因此奏请废浩。中央不得已,从之。温出兵击斩姚襄,而伐秦,伐燕都不利。于是先行废立之事以立威,意图篡位,为谢安、王坦之所持,结果没有成功。桓温死后,其兄弟桓冲把荆州让出,南方又算暂安。然已无暇北伐,而前秦遂独盛了。

前秦主苻坚,用王猛为相,修明政治,国富兵强。公元371年,灭前燕,又灭前凉,破拓跋氏。383年,大发兵伐晋,谢玄、谢石等大败之于淝水。苻坚知道当时北方,民族错杂,不能专任自己人的。所以对于归降各民族,表面上都一视同仁。把他的酋长,留在都城之中;而使氐人分镇四方,以实行其监视和驻防的政策。然而民族间的界限,终非旦夕所可破除。苻坚败后,诸族复纷纷自立。而后燕后秦二国最大,仍回复到前燕前秦对立的样子。

南方自桓温死后,上下流相持的形势,暂时缓和。而孝武帝委政于其弟琅邪王道子,旋又相猜忌,使王恭镇京口,殷仲堪镇江陵以防之。这时候,京口的北府兵强了,然而其实权都在刘牢之手里。仲堪亦不会带兵,一切事都委任南郡相杨佺期。道子则嗜酒昏愚,事都决于其世子元显。孝武帝死后,子安帝立。王恭、殷仲堪连兵而反。元显使人游说刘牢之,倒戈袭杀王恭。而上流之兵已逼,刘牢之不肯再替他出力抵御。于是无可如何,以杨佺期为雍州刺史,桓玄为江州刺史。桓玄是桓温的小儿子,因为桓温在荆州久了,其僚属将士,都归向他。他虽闲住在荆州,其势力反出于现任官吏之上,所以殷仲堪不得不用他。这时候,既有地盘,殷仲堪、杨佺期自然非其敌手,先后为其所并。于是上流的权势,又集于桓玄一身。公元402年,荆州大饥。元显乘机出兵,想把桓玄解决。然而所靠的不过一个刘牢之,而刘牢之又倒戈,元显就失败,和其父道子,都被杀,桓玄入建康。明年,竟废安帝而自立。

这时候,荆州之兵力,实已非北府之敌。所以桓玄得志之后,便夺去刘牢之的兵权。牢之谋反抗,不成,自杀。而北府兵的势力,实在并未消灭。公元404年,北府兵中旧人,刘裕、刘毅、孟昶、何无忌、诸葛长民等起兵讨桓玄。桓玄的兵,到处皆败。逃至江陵,被杀。安帝复位,刘裕入中央政府,主持大权。于是积年以来,朝廷为荆州所挟持的形势一变,然而军人到底是要互相吞并的。于是相互间之问题,不在北府兵和荆州系,而在北府兵里同时并起的几个人。

这时候,后燕因为后魏所破,分为南北,形势已弱。后秦也因受夏国的攻击,日以不振。公元409年,刘裕出兵,把南燕灭掉。先是妖人孙恩,为乱于江、浙沿海,为刘裕所讨破,赴水死。其余党卢循、徐道复,于桓玄时据有广州和始兴。至是,乘机出湘、赣北伐。直下长江,兵势甚盛。何无忌为其所杀,刘毅亦为所败。刘裕撤兵还救,又把他打平,于是翦除异己者刘毅、诸葛长民和晋宗室司马休之等。公元417年,大发兵灭后秦。此时正直后魏道武帝中衰之际,坐视而不能救。凉州诸国都惴惴待晋兵之至,而裕以急于图篡,南还,长安遂为夏所陷。裕登城北望,流涕而已。公元419年,裕受晋禅,是为宋武帝,后三年而卒。自刘裕南还后,不复能经略北方。而北魏自太武帝即位后,复强盛。北方诸国,尽为所并。天下遂分为南北朝。

五胡十六国的事情,是很繁杂的。

第四、南北朝的对峙

从公元304年前赵自立起,到439年北凉灭亡止,共经过136年。扰乱中国的五胡,快多和汉族同化了。只有拓跋氏,其起最晚,其入中原也最后,所以又和汉族相持了140年。

此时的南方,虽经宋武帝一度削平异己,然而纷争之际,外兵不能遽去,人心的积习未除。而宋武帝以后,为君主的,又没像武帝一般强有力的人物。所以仍是内外相持,坐视北方有机会而不能乘,甚至反给北方以机会。恢复中原,遂尔终成虚语。

当刘宋开国之时,南朝的疆域还包括今山东、河南之境。宋武帝死后,魏人乘丧南伐。取青、兖、司、豫四州。其时正值徐羡之、傅亮、谢晦等废少帝而立文帝。文帝立后,和檀道济合谋,讨除羡之等。后又并杀道济。忙于内乱,无暇对外。而自檀道济死后,功臣宿将亦垂尽。于是430年、450年两次北伐都失败。魏太武帝反自将南伐,至于瓜步。所过郡邑,赤地无余。南北朝时,北强南弱的情势,实始于此。

宋文帝后,孝武帝和明帝都猜忌宗室,大加屠戮。明帝嗣子幼弱,召镇淮阴的萧道成入卫,朝权遂为所窃。内而中书令袁粲,外而荆州都督沈攸之,起兵讨他,都不克。公元479年,道成篡宋自立,是为齐高帝。齐高帝和子武帝,在位都不久。武帝子郁林王荒淫,为高帝兄子明帝所篡。明帝亦猜忌,尽杀高、武二帝子孙。传子东昏侯,荒淫更甚于郁林王,而好杀亦同于明帝。公元502年,而齐为梁武帝所篡。梁武帝总算是个文武全才,虽其晚年迷信佛法,刑政废弛,致酿成侯景之乱,然而其早年,政治总算是清明的。于是南方暂见康宁,而北方又起扰乱。

北魏当太武帝时,南侵宋,北伐柔然、高车,国势最盛。孝文帝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这对于鲜卑人,要算一个进化且和汉族同化的好机会,然而国势反自此衰颓。一、因鲜卑一时不能学得汉族的好处,而反流于奢侈。二、则魏都平城,本靠武力立国,于其附近设置六镇。简拔亲贤,为其统帅。而将士选拔,亦极优异。南迁以后,不能如旧。六镇旧人,因此愤怒逃亡。魏人又恐兵力衰颓,加以制止,于是尽皆怨叛。倚以立国的武力,反做了扰乱秩序的东西。不戢,后魏就不能支持了。

公元474年,后魏孝明帝立,太后胡氏执政。侈无度,府库累世之积,不数年而扫地无余。于是苛政大兴,中原之民,亦群起为乱。明帝年渐长,不直其母所为。而为其所制,无可如何。这时候,北方有个部落酋长,叫尔朱荣,起兵讨平六镇之乱。明帝遂召他入清君侧,后又传诏止住他,太后大惧,把明帝杀掉。

尔朱荣借此为名,举兵入洛,杀掉胡太后,而立孝庄帝,自居晋阳,遥制朝权。尔朱荣极善用兵,中原反乱的人,都给他打平。眼见篡谋日急,孝庄帝诱他入朝,把他杀掉。尔朱荣的侄儿子兆,举兵弑帝。自此朝权仍为尔朱氏所握,而各方镇,也都是尔朱氏的人,其势如日中天,然而尔朱氏暴虐不得人心。公元532年,高欢起兵信都。韩陵一战,尔朱氏心力不齐,大败,遂为高欢所扑灭。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又和高欢不睦。高欢仍袭尔朱氏的故智,身居晋阳,孝武帝阴结贺拔岳图他,以岳为关中大行台。高欢使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把贺拔岳杀掉。夏州刺史宇文泰起兵诛悦,孝武帝即以泰继岳之任。公元534年,孝武帝发兵讨高欢。高欢亦自晋阳发兵南下,两军夹河而陈,孝武帝不敢战,逃到关中,旋为宇文泰所弑。自此高欢、宇文泰,各立一君,而魏遂分为东西。

东西魏分裂后,高欢、宇文泰争战十余年,各不得逞,而其祸乃中于梁。这时候,梁武帝在位很多年了,政治废弛。诸子诸孙,各刾大郡,都有据地自雄之心,而兵力亦不足用。南朝当宋明帝时,尽失徐、兖、青、冀四州及淮北之地。齐明帝时,又失沔北五郡。东昏侯时,又失淮南。梁武帝时,虽恢复合肥、寿春,而又失义阳三关,用兵迄不得利。北方乱时,梁遣陈庆之送魏宗室北海王颢归国。庆之兵锋甚锐,直抵洛阳。然而孤军无援,元颢仍为尔朱荣所破。公元547年,高欢死,其河南之将侯景,举地来降。梁武帝遣子渊明前往救援,不克。渊明为魏所虏,侯景亦兵溃来奔,袭寿阳而据之,梁人不能制。549年,侯景反。渡江,围台城。救兵虽多,都心力不齐,不能进,台城遂为所陷。梁武帝忧愤而崩,子简文帝立,为侯景所制。这时候,梁武帝的子孙,如湘东王绎、河东王誉、岳阳王詧等,都拥兵相争,坐视台城之危而不救。而其形势,以湘东王为最强。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