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解“毒”于丹

第52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庄子21

  • 作者:徐晋如、杨昊鸥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7-04 17:01:51
  • 完书字数:3208

让我们觉得可惜的是,《于丹〈庄子〉心得》附录:《〈庄子〉原文》中所录的这段(第122页),有一个标点上的错误,就是她把”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独立出来,不认为是”风”的话。其实,我们仔细看看,这句结论式的语言实际上是”风”与”蛇”对话的总结,这个总结正是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

虽然这也许是个小疏忽,但从文本阐释学的角度来说,一个标点的错误很有可能导致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出这处错误,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对这段话的整体分析,这也是我们的理解与于丹的心得有分歧的外在表现之一。

更让我们不解的是,于丹对这段《庄子》的解读,注重了故事的开头,却省去了它的结尾。

我们回到本文开篇所引的于丹心得,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花费有太多太多地时间来羡慕他人。所以,庄子在他的《秋水》篇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看来于丹是认为庄子在《秋水》篇讲的寓言其主题是关于”羡慕”的了。于丹将那个寓言扯上”羡慕”的主要理由是”这个怜,怜爱的怜,也就是羡慕、喜欢,觉得别人的境界比自己高。”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觉得,这个问题还得商讨。

确实如于丹所言,”怜”应该解释为”恋爱、羡慕”,但仅凭”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还是不能把整个寓言贴上标签的。

正如我们上面说的,这个寓言的寓意应该蕴涵在寓言最后的那句话里,理解了最后的那句话,也许我们就理解了整个寓言。我们来仔细看看被于丹标错标点的那句话: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我亦胜我。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实际上,这是”风”对”蛇”提问的回答。”风”回答”蛇”说:”我从北海来到南海,一路呼啸而过。可是当人们用手指来指我,我并不能吹断手指;人们用腿脚来踢踏我,我也不能吹断腿脚。但尽管这样,折断大树、掀翻高大的房屋,却又只有我能够做到。这就是细小的方面不求胜利而求获得大的胜利。获取这种大的胜利,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这样看来,寓言的寓意就豁然开朗了。这个寓言开头:”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只是为了寓言能够更好地表达而做的简单的说明,真正的寓意在文章的后面。通过我们仔细的观察,关于”羡慕”确实在寓言中有提到,但它不是整个寓言的核心。

庄子在这里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聪明的读者们,也许早就已经明白了。

是于丹说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花费有太多太多地时间来羡慕他人”吗?当然不是了。

清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郭庆藩,是当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非常推崇老庄学说,曾著《庄子集释》一书。我们先来看看他是怎么解读这个寓言的:

风虽自北徂南,击扬溟海,然人以手指挥于风,风即不能折指,以脚??踏于风,风亦不能折脚,此小不胜也。然而飘风卒起,羊角乍腾,则大厦为之飞扬,栎社以之摧折,此大胜也。譬达观之士,秽迹扬波,混愚智于群小之间,泯是非于嚣尘之内,此众小不胜也。而亭毒苍生,造化区宇,同二仪之覆载,等三光之照烛,此大胜也。非下凡之所解,唯圣人独能之。

可以说,”于丹心得”与郭庆藩的解读并不相同。但郭庆藩的分析还是很到位的,他先是针对”风”的话来解释,认为所谓的”指我则胜我,??我亦胜我”对”风”而言只不过是”小不胜”而已,而”折大木,蜚大屋”就是”风”的”大胜”了;由此引发开来,来分析”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郭庆藩认为,就像”风”一样,达观之士(也就是《庄子》文中所说的”圣人”),也有”小不胜”和”大胜”。”混愚智于群小之间,泯是非于嚣尘之内”就是他们的”小不胜”,而”同二仪之覆载,等三光之照烛”就是他们的”大胜”。我们仰望这些达观之士,应该看到的就是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大胜”,至于那些”小不胜”,等而言之,实在是不足称道的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