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战国策

第86章 燕策一3

  • 作者:(西汉)刘向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7-04 11:42:57
  • 完书字数:7450

当初,苏秦的弟弟苏厉为了燕国王子做人质的事前去见齐闵王。齐王怨恨苏秦,所以想囚禁苏厉,做人质的燕国王子替他去谢罪,这是才算完事,于是让他做人质信使。因为燕相国子之和苏代是姻亲的关系,子之早想得到燕国政权,所以才让苏代带着做人质的王子到齐国去。当齐国派苏代回报燕国时,燕王哙问他说:“齐王能称霸吗?”苏代说:“不能。”燕王说:“为什么?”苏代说:“他不相信自己的大臣。”于是燕王把国政单独给了子之,不久又让出王位,接着燕国内部大乱。最后齐国攻打燕国,杀死燕王哙和子之。自此燕人拥立昭王。苏代和苏厉再也不敢进入燕国,二人一起都回到齐国,齐国对他们很友善。后来苏代从魏国经过,魏国替燕国逮捕苏代。齐王派人对魏王说:“齐国曾请求把宋地封给泾阳君,可是秦国不接受。秦国并非不想占有齐国的便宜和得到宋地,而是不信任齐王和苏代。今天齐、魏不和睦,竟是到了如此厉害的地步,那么齐国不能再欺骗秦国。如果秦国信任齐国,齐、秦两国就要联合起来,况且泾阳君又得到宋地,这可不是魏国的利益所在。因此大王不如让苏代到东边去,秦国一定不会相信苏代了。只要齐、秦不和睦,天下就不会产生大动荡,魏国讨伐齐国的形势也就形成了。”这时魏王才放出苏代,让他到宋地去,宋王也很友好地接待了他。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原文]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1:“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2,北面而受学,则百已者至3。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4,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贝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5,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6。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7。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注释]

1郭隗(wěi委):燕昭王的谋臣。2诎指;犹言折节。诎,通“屈”。3百己者:指才能超过自己百倍的人。4嘿:通“默”。5眄(miǎn免):斜视。6呴(hou吼)籍叱咄:蹦跳呵叱。呴,通“吼”,吼叫。叱咄,大声呵叱。7服道致士:事奉有道德的人,招致有才能的人。

[译文]

燕昭王收复了被齐国打得残破的燕国之后,即位为王,自贬身份用重金招揽贤才,打算依靠这些贤才为自己报仇。于是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趁着我国内乱攻破了国都,我深知我们燕国国力弱小,没有能力报仇雪恨,然而却想得到贤能的人与我一起治理国家,以洗刷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心愿。请问要报国家之仇,有什么好的良策吗?”郭隗先生回答说:“称帝的人与老师相处,称王的人与朋友相处,称霸的人与大臣相处,亡国的人只有和仆役相处。贬低身份事奉有才能的人,面向北面接受教导,这样,那些才能招揽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到来。如果他比别人早去做事,比别人晚去休息,先去讨教,然后苦心冥想,那么那些才能超过自己十倍的人才会到来。别人去求教,自己也去求教,那些才能与自己相仿的人就会到来。如果靠着几案拄着手杖,颐指气使,那么招来的只能是随从仆役。如果举止放纵,蹦跳无拘,那么招来的只能是奴隶。这是古人事奉有道之人和招揽贤才的办法。大王果真能广泛地选用国内贤才,亲自登门拜访,天下人都会知道大王去拜访自己的贤臣,那么,天下有才能的人一定会纷纷奔向燕国。”

[原文]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1?”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人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2:‘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3。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4?’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5,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6。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7。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8。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9,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注释]

1谁朝:即朝谁。2涓人:宫中负责扫除的官吏。3反:通“返”。4捐:花费。5见事:被任用。6凑:聚集,奔向。7乐佚:生活安定。轻战:不怕战争。8三晋:指韩、赵、魏三国。9北:败,这里指败逃的军队。

[译文]

昭王说:“我应该去拜访谁呢?”郭隗先生说:“我听说古时候的大王,有个想用千金寻求千里马,三年都没有得到。宫中有个近侍的人对大王说:‘请让我去找千里马。’大王就派他去了。只用三个月他就找到了千里马,可是马已经死了,用五百金买了那马头,就返回来报告大王。大王非常生气地说:‘我要找的是活马,买死马有什么用,况且又白白浪费了五百金?’这个人回答说:‘买死马都舍得花掉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觉得大王是能买良马的,还愁千里马不来吗?’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收罗人才,请先从我开始;我都能被录用,何况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呢?难道他们能把千里当做远路吗?”于是昭王替郭隗修筑宫殿,并拜他为师。从此以后,乐毅从魏国来,邹衍从齐国来,剧辛从赵国来,人才争先恐后聚集到燕国来。昭王又在国中吊唁死去的人安慰活着的人,和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之后,燕国富庶殷实,士兵安心为国效命。昭王用乐毅做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联合谋划讨伐齐国,齐兵大败,齐闵王被迫逃到国外。燕兵独自追逐败兵,一直打到临淄才罢手,夺取那里的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那次没有攻下的齐城,只有莒和即墨。

齐伐宋

[原文]

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曰:“夫列在万乘而寄质于齐1,名卑而权轻。奉齐助之伐宋2,民劳而实费。破宋,残楚淮北,肥大齐,仇强而国弱也。此三者,皆国之大败3也,而足下行之,将欲以除害4取信于齐也。而齐未加信予足下,而忌燕也愈甚矣。然则足下之事齐也,失所为矣。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足下以宋加淮北,强万乘之国也,而齐并之,是益一齐也。九夷方七百里5,加之以鲁、卫,此所谓强万乘之国也,而齐并之,是益二齐也。夫一齐之强而燕犹不能支也,今乃以三齐临燕,其祸必大矣。

“虽然,臣闻知者之举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成功者也。齐人紫,败素也,而贾十倍6。越王勾践栖于会稽,而后残吴霸天下。此皆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者也。今王若欲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乎?则莫如遥伯齐而厚尊之,使使盟于周室,尽焚天下之秦符,约曰:‘夫上计破秦,其次长宾7之。’秦挟宾8以待破,秦王必患之。秦五世以伐诸侯,今为齐下,秦王之志,苟得穷齐,不惮以一国都为功9。

[注释]

1寄质于齐:指燕昭王曾让他的弟弟襄安君到齐国做人质。2奉:姚本作“秦”,鲍本作“奉”,从鲍本。3大败:犹言大祸。4除害:指铲除宋国。害,指宋国。5九夷:姚本作“北夷”,帛书作“九夷”,从帛书。6齐人紫,败素也,而贾十倍:齐国人喜欢紫色,破旧的白色生绢染上紫色,价格就会上涨十倍。7宾:同“摈”,排斥。8挟宾:犹言被摈弃,遭排斥。9不惮以一国都为功:不惜失去一座都邑以求成功。不惮,不怕,犹言不惜。

[译文]

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形势危在旦夕。苏代上书给燕昭王说;“燕国处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之列,却让齐国扣押着人质,这使燕国名声扫地,权威不再。协助齐国攻打宋国,劳民伤财。攻破宋国,侵占楚国的淮北,使齐国的领土拓展了,也就意味着让仇敌强大了本国弱小了。这三种结果,都是国家的大患,而您却要执意这么做,是想除掉齐国祸害取信齐国。然而齐国未必对您的信任,会更加忌恨燕国。那么您去事奉齐国,就是错误的做法。劳民伤财,没有得到一点功劳,攻破宋国却拓展了仇敌的领土,又会世代与齐国交恶。您把宋国和淮北合在一起,就会知道它们比万乘之国还要强大,齐国一旦吞并它们,就好比增加了一个齐国。九夷方圆七百里,再加上鲁、卫等小国,这也是所说的比万乘之国还要强大的地方,齐国如果占据它们,这就好比增加了两个齐国。一个强大的齐国,燕国都不能抵御它的侵袭,现在用三个齐国来面对燕国,那就后患无穷了。

“虽然这样,但是我也听说聪明人做事,能够转祸为福,由失败达到成功。齐国人喜欢紫色,破旧的白色生绢染上紫色,价格就会上涨十倍。当初越王勾践困守在会稽山上受辱,但后来却灭了吴国,称霸天下。这都是转祸为福,由失败达到成功的典范。如今大王也想转祸为福,由失败达到成功吗?那么不妨让齐国在远方称霸,并极力推崇它,派使者同周室结盟,烧尽天下的秦符,相约:‘上等计策是打垮秦国,其次是排斥秦国。’一旦秦国受到排斥,只等着天下诸侯前来攻打,秦王必然会惶恐不安。秦国五代以来一直攻打诸侯,现在地位居于齐国之下,秦王一定会有翻身的决心,假如能让齐国走投无路,不惜失掉一座都邑也要取得成功。

[原文]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