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阎锡山传

第81章 、大厦将倾下的苦苦支撑5

  • 作者:景占魁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07-04 10:39:19
  • 完书字数:7192

阎锡山不仅感到了自己目前工作的艰难,也已经看到了自己今后的前途,遂生去任之意。1950年元旦刚过,徐永昌前来拜访,一进门就直言告阎:“今日代人受过,不应当继续下去,应拿出一个作法来,能行则做,不能行则辞”。阎说:“拿上作法以决定去留,有要挟之嫌,且我承认行政院因当时情况险恶,我若不作缓冲,当时即直接冲突,……。今则团结工作,已告一段落,应以‘扭转时局无方,寸土必争无术’而辞之。况今日拿一作法亦不能再有所望,扭转时局方案及变一着差满盘皆输为一着胜满盘皆赢者,前既难行,今何可期”(《阎锡山年谱》(六),第2396页)。早就想复出的蒋介石,听到阎锡山要辞职的消息后,自然暗中高兴,因为阎若辞职,他就少了一个政坛对手,复出机会更多。可是,由于阎锡山自组阁以来,确实为挽救危局做了不少事情,颇有“人望”,蒋介石担心国府迁台以来,在阎锡山的整治下,刚走上头绪,阎辞职过早,有可能动摇民心,造成混乱,因此,蒋马上会见了贾景德和徐永昌,通过他俩对阎进行“挽留”。但阎锡山去意已决。1月11日上午,他与人座谈时,刘子英说:“舆论方面批评院长是孤掌难鸣,曲高和寡,一切方案,计划难行”。阎说:“只要有权,孤掌很容易变成不孤,曲不论高不高,也能得到众和”。刘反问:“责任内阁的阁揆尚能说无权乎”?阎说:“内阁的阁揆,等于驾辕的骡子,绊住了腿,寸步难行”(《阎锡山年谱》(六),第2419页),至于是谁绊住了阎锡山的腿,自是不言而喻。

被蒋介石暂时“挽留”的阎锡山,虽然仍不懈怠勤恳工作,可是,蒋介石对他却步步紧逼。阎锡山几经努力,终于使台湾海南岛保卫案于1月18日在行政院会议上通过后,1月23日,他赴阳明山找蒋介石,请蒋核酌行政院局部改组人选,并说人选当以保卫台湾、争取美援为目标,还建议蒋介石,用他人组织起来的民众终不可靠,应走民众路线。然而,阎锡山的一片好心,却未得到好报。1月25日,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的会议上,就决定阎锡山辞去兼国防部长职务,由参谋长顾祝同兼国防部长职。同时,端木杰、关吉玉辞职,其内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分别由谷正钢、俞鸿均担任,政务委员张群辞职,由丘念台继任,陈良继任交通部长。这些人事变动,虽然都是23日阎锡山与蒋介石商定的,但明显充实的是顾祝同、谷正钢、俞鸿均这些蒋的亲信,阎的人马不仅被挤了出来,而且他本人从广州开始就掌握不放的国防部长一职也被“让”了出来。蒋介石如此安排,显然是在为其复出做准备的。因而,阎锡山辞意已定。1950年2月9日,蒋介石总裁办公室秘书长黄少谷来访,阎向黄表示了辞职的事,黄说:“应听从总裁意”,阎坚持说:“人事国事,惟命是从。自己出处,应自由自主”。晚上,立法委刘杰、邓励豪、国大代表郭澄、卢学礼同访阎锡山,当阎向他们表示:“今自请辞去,正其时也”时,有人问“此时坚辞,是否贻人以小节而失国务之嫌”?阎答:“需要能为而为则为,不需要为而不能为则去,在我无憾,在人何讥”。又有人说:“外间无端侮蔑,有人以为虽觉孤立,似亦可不必介意”。阎说:“既有侮蔑,不止孤立,或将结伙排斥,事理有定,我意已决”(《阎锡山年谱》(六),第2418页)。时过3天,2月12日下午,贾景德向阎锡山报告说:“昨日院长来到院,总裁办公室黄秘书长电话问:报载阎院长昨未到院,亦未会客,是否倦勤的表现”?阎听后颇为忿怒,说:“我即倦勤,在交卸的前一刻钟,也必照常任事。我向以令尹子文勉人,岂能不自勉”(《阎锡山年谱》(六),第2419页)。黄少谷的问话,其实是要阎锡山早早辞去行政院一职。看来,蒋介石是迫不及待地要复出了。

但是,阎锡山辞职,蒋介石复出,却面临着一个法律程序上的问题。因为阎锡山辞职,必向“代总统”辞职,可是,“代总统”李宗仁出国看病,他又向谁辞职?而蒋介石要复出,也必须是等“代总统”辞职后方可取代。恰在此时,2月12日,监察院院会根据李宗仁12月14日在给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的复电中以医嘱不可远行,表示不能回国为借口,决议致函李宗仁,指陈其居美摇领国事措施错误,提请国民大会对李宗仁弹劾。之后不久,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于2月22日召开会议,请蒋介石复职,并且在此之前已有立法委员380余人联名电请蒋介石复职。而2月23日晚,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郑彦棻谒阎时,又说:“惟以行政院长辞职,应俟总统复职后办理”。这就是说,阎锡山想要辞职,必须等蒋介石复职之后才能办理,而蒋介石为自己的复出早已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筹划,所剩下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2月28日上午,台湾国民大会讨论监察委员们提出的弹劾代总统李宗仁案,下午,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又讨论蒋介石复任“总统”一事。这两个事情,由于筹划已久,且已安排妥当,自然是一致通过,要人们参加会议讨论,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3月1日,蒋介石正式宣布“复行视事”,发表文告“期共奋勉,光复大陆,重建三民主义新中国”,阎锡山也参加了在介寿馆举行的蒋介石复职仪式。

仪式一结束,阎锡山马上主持行政院临时会议,提出辞去院长职务,会议决定进行内阁成员全体总辞职。当天下午阎又指示行政院秘书处,准备3月3日列席立法院会议时的施政报告,并答复质询。

3月2日,蒋介石亲自到行政院办公室与阎锡山长谈,对阎进行安抚。

3月6日,中国国民党常委临时会议在蒋介石的主持下,准阎锡山内阁总辞职,并决定由陈诚继任行政院长。当天,陈诚找阎锡山晤谈,阎锡山对陈说:“盼你以舍我莫属的负责精神出来任事。在自己虽然是需要多费点力,多为点难,而实际上是适应了国家的历史的需要”(《阎锡山年谱》(六),第2433页)。这也许是阎锡山出任行政院长以来的切身体验和感受。

蒋介石让陈诚继任行政院长,按法定程序,继任院长也要经过立法院通过,对此,6日晚上,徐永昌对阎锡山说,若通过“公可遂其愿,如通不过,公欲去而不得事小,国家之形势事大,应有所考虑”,贾景德则设想,如若通不过,院长可提出陈诚为副院长,通过中常会即可任命,不需再通过立法院,任命之后,令陈诚代理院务,按宪法副院长可代四十日,届时再提立法院通过,想不为难。阎锡山说:“煜如(贾景德字)之言甚好,我惟望顺利通过,倘通不过,即照此办”。从徐、贾二人的说法中,可以看出,他们是还想让阎锡山长行政院的,而阎锡山虽说“望顺利通过”,其实他也有继续出任行政院长的意思。但是,蒋介石定了的事,是无人敢轻易否定的。3月7日,立法院同意陈诚为行政院长,这一结果完全出乎徐、贾二人意料,也对阎锡山是一个沉重打击,蒋介石办事如此“果断”,连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给留,着实让阎锡山伤心。

3月10日,阎锡山看到了蒋介石“总统台字经217号令”,准予阎锡山辞职。3月14日,阎锡山应蒋介石之邀,赴阳明山参加卸任全体阁员宴会。当蒋与阎谈话,以国事征询时,阎锡山直言以对,提出了以下几条:“一、尊重国民大会;二、与立法院密切合作;三、发挥监察院功能,以合宪政,振人心,图复兴”(《阎锡山年谱》(六),第2439页)。这不知是阎锡山对蒋介石的提醒,还是他向蒋表示自己虽然辞职,仍在关心国事。

3月15日上午9时30分,台湾国民政府在介寿馆举行新旧内阁交接仪式,仪式结束后,在由陈诚举办的新旧全体阁员联席会议上,阎锡山发表了简短致辞,称:“锡山出任行政院长,九月于兹,回忆在此期间未能扭转时局,惭愧实深,前在重庆,即以告一段落,请辞未准。继到台湾,即认成中央与地方事应集中处理,以期迅捷,而少牵制。因代总统出国,未能实现。今幸总统复行视事,并得辞修先生适应需要,出掌内阁,一切事的处理上熟悉明敏,且有实干苦干的精神,定能有加倍的效果”(《阎锡山年谱》(六),第2440页)。

阎锡山到台后的近三个月中,在李宗仁未归国,蒋介石又未复出,而台湾时局又一片混乱的情况下,苦心孤诣,竭力治理,确实“功不可泯”,堪称“激流里的勇夫”。但他最终还是被挤出了政坛,从此,阎锡山也就结束了他近40年的政治生涯。

不过,令阎锡山稍感安慰的是,就在他辞职的当天,即1950年3月15日,《大华晚报》在以《惜别阎伯川》为题的报道中,对他出任行政院长以来的功绩予以了高度评价,说“阎内阁是戡乱战事进入‘败势’以后最浮众望的一任内阁,……可以说,还没有一任行政院长,能够得到如此宏溥真挚的‘人望’”。“阎先生在任的时代,可谓是一个‘大撤退’的时代,中央政府由南京而广州,由广州而重庆,由重庆而成都,由成都而彷徨于野,终于迁到台湾。照这样一个时代的士气民心看来,能够在仓惶危急之际,不消极、不动摇,不放弃责任者,求诸身逢其变之当轴诸公,能如阎先生者,恐怕够资格的人不很多”等等。这或许是该报受蒋介石指使,对阎锡山的一个“交代”吧,但这对阎锡山还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