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我盗墓被直播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六丁六甲

  • 作者:历史军事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1-07 20:27:22
  • 完书字数:7536

“此外,还有金粉盒、金锭、带柄金罐、金瓶、金食器、金皂盒、刻龙凤纹金唾壶、锡冥器、玉佩、青花梅瓶等”

“哦对,这个青花梅瓶重点介绍一下”

曹七七道:

“定陵地宫出土最多的青花梅瓶。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www.youxs.org。小口微侈、束颈、广肩、瘦腹、平底。盖为覆碗形,顶有圆钮。器身上部和下部是变形莲瓣纹,中部绘二升龙缠枝番莲纹。盖钮及顶部饰变形莲瓣纹,肩部印有“大明万历年制”。”

“青花梅瓶出自于地宫后殿棺椁四周,它可能是一种“风水瓶”,是用来作为“四方清平、四平八稳”的象征。”

“除此之外,万历皇帝随葬品还出土了,盔甲”

“就是这个”

说着,曹七七给屏幕上浮现出了明朝款式的盔甲,她放大了头盔。

但见盔顶镶束腰形仰覆莲座,四周有原色帽檐金色镶边,盔六面嵌六面金色六甲护法神像,除一神双手执旗外,其余各执兵器。

盔顶基座上嵌金色玄武大帝坐像坐像披发跣足、身着玄袍、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在其背后插有长长金管,上覆红色旗缨。

曹七七道:

“此盔形制在《明会典》中有记录,名为“金护法顶香草压缝六瓣明铁盔”。”

“根据测量,此盔重一点六九公斤,整体通高三十三厘米,帽兜高十七厘米,顶部基座真武大帝坐像高九点八厘米,六甲神尺寸约八点一厘米。

该头盔使用六块铁板打造,里用铁条压缝,外用金饰条刻香草纹。盔缘与顶相接处用金饰莲瓣纹压缝,使有铆钉接缝,头盔内用黄素绸作衬里。

“为什么还有神像呢?”

众人疑惑。

“君权神授,这属于正常现象”

曹七七道:

“明朝对道家是非常崇敬。”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曾得到真武大帝的护佑而躲过敌兵追杀。”

道家《道德经》被明太祖朱元璋视为“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那这六甲神又是什么呢?”

“六丁六甲本为司掌天干地支的神祇,其神十二位,在后期等同于六十太岁将军里的六甲太岁神与六乙太岁神。”

曹七七道:

六丁为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为阴神。

六甲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为阳神。

阴神玉女、阳神玉男

“六丁六甲源于先秦记载的六十甲子,在道教也与四值功曹、二十八宿等同为常见的护法神将,经常在禳灾中作为武神被道士召请,厉行风雷,制伏鬼神。”

“有名字吗?”

人们好奇。

“有,但是说法不尽相同”

曹七七道:

“《上清六甲祈祷秘法》称六丁神名为:丁卯神名文伯字仁高,丁丑神名文公字仁贤(贵),丁亥神名仁(文)通字仁和,丁酉神名文卿字仁修,丁未神名升通字仁恭,丁巳神名庭卿字仁敬,六甲神名为:甲子神字青公名元德,甲戌神字林齐名虚逸,甲申神字权衡名节略,甲午神字子卿名潺仁,甲辰神字兖昌名通元,甲寅神字子靡名化石。

《黄帝太一八门入式诀》中还有六丁将军:丁卯天雷上将孔昌阿明,丁丑龙雷上将王昭阿高,丁亥神雷上将何挂阿平,丁酉地雷上将崔茂阿申,丁未水雷上将高恒阿隆,丁巳烈雷上将徐向阿虔。”

道家《老君六甲符图》与《三才图会》中则说,其六丁神为:

丁卯神司马卿,丁丑神赵子任(玉),丁亥神张文通,丁酉神臧文公,丁未神石叔通,丁巳神崔石(巨)卿,六甲神为: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长,甲午神卫上(韦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哦哦,那真武大帝,这个我知道,荡魔真君,是这个意思吧”

水友机智如我。

“没错”

曹七七道: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武大帝等,亦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等”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记载:

真武帝君原来是净乐国太子,生而神灵,察微知运。长大成人后十分勇猛,唯务修行,发誓要除尽天下妖魔,不愿继承王位。后遇紫虚元君,授以无上秘道,连越游东海,又遇天神授以宝剑。

入武当(太和山)修炼。居四十二年功成圆满,白日飞升,玉帝下令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并将太和山易名为武当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当之”。

宋天禧年间诏封为“真武灵应真君”。元朝大德七年加封为“光圣仁威玄天上帝”,一跃而为北方最高神。

明代是真武大帝声势显赫、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时期。

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了王位。传说在燕王的整个行动中,真武大帝都曾显灵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诏特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地修建武当山的宫观庙堂,建成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使武当山成为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顶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宫廷内和民间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

“牛批了,当真以为这样就可以刀枪不入?”

众人一阵无语。

“这算什么,清朝直接将梵文刻在头盔上”

曹七七道:

“除了头盔,还有铁甲”

随着画面更替,可见这幅铁甲自肩至底边通长只有68厘米。

对襟,甲身前襟分为左右两片,各于胸部中心缀一铁质贴金圆护镜。两左右片以六对枣核形扣及扣襻纽系。后襟为一整片,上部中心置一圆护。前后襟在肩部连缀,褃缝用绦带连接。

曹七七说道:

“全甲共有甲片199片,均用熟铁制成,外涂黑漆。圆护3面,铁板制成,表面贴金。圆护上刻武士像和云纹。因为是皇帝所穿,所以衬里用的是织金锦”

“除了盔甲,定陵还出土了直腰刀”

随之一把长剑模样的兵器出现在直播间。

“最初,人们认为是佩剑,但实则为佩刀”

此刀通长95厘米、www.youxs.org。

刀柄镶云纹金片,金十字形护手。木质刀鞘外包一层鲨鱼皮,髹红漆,上刻云龙纹,末端裹云纹金琕(bing)。

刀鞘缠四道金箍,鞘口作金柿蒂状,扁鼻套圆环、金环、金钩,用以悬挂。

“没想到,万历皇帝骨子里居然还是个汉子”

众人诧异。

“万历皇帝励精图治,也是渴望纵马啸西风,开疆拓土的”

曹七七道:

“除了盔甲,地宫还出土了万历皇帝两顶冕冠”

随着画面斗转,众人看到此冠冕格外眼熟,毕竟前后缀的数道玉坠格外显眼。

“这两顶冠冕,一顶出自神宗棺内,另一顶出自随葬器物箱内。一顶保存稍好,另一顶仅存金玉饰件。”

从现存物看,两顶与《大明会典》所载制度大同小异,并不完全一致。

曹七七略微有些迟疑道:

“定陵出土冕冠,冕板以桐木为质,呈前圆后方形。www.youxs.org,宽19厘米。上面贴黑素缎一层,下面贴红素缎一层。前后各缀十二旒,每旒穿玉珠九颗(白色3颗、红、蓝、绿各2颗),珍珠三颗,以五股红色丝线相系。其冠卷(帽壳)作圆柱形,以细竹丝编结成六角形网状,髹黑漆。里衬一层红素绢,面敷三层黑素纱,冕口里衬一周红素罗。”

冕顶有玉衡一条,用以维持冠。

衡为长方形,两端各有两圆孔,用以缝线。冠体上部横插玉簪一,簪为两段,顶部呈方形阶梯状三层,分别固定在冠的两侧。冠上系有红涤带和红丝带,两侧各有一绿一白两玉珠作为充耳。

顶端这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

相传,

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至清朝“剃发易服”在中国亦随之终结。

曹七七的话令人感觉十分惋惜。

只听曹七七继续说道: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

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

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

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

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

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

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